《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 1 / 31. 心理冲突的特点:内心冲突与真实处境不符合,属变形的内心冲突。2. 与求助者建立良好咨询关系的途径?尊重、真诚、热情、共情、积极关注。3. 如果本案例使用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其可以使用的五种认知治疗技术是什么?识别自动化思维 识别认知性错误 真实性验证(核心) 去中心化 抑郁或焦虑水平的监控贝克理论的三个重要概念:共同感受、自动化思维、规则。4. 按照贝克的理论,求助者的歪曲认知包括什么?主观推断 选择性概况 过度概括 夸大和缩小 个性化 贴标签和错贴标签 极端思维5. 贝克雷米认知疗法程序:建立咨询关系 确定咨询目标 确定问题:提问和自我审查的技术 检验表层错误观念:建
2、议、演示和模仿 纠正核心错误观念:语义分析技术 进一步改变认知:行为矫正技术 巩固新观念:认知复习6. 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假设心理痛苦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强调改变认知,从而产生情感与行为方面的改变; 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原理见另一份。7. 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的程序: 通过角色扮演和想象使求助者面临一种可以引发焦虑的情景; 要求求助者评价他们的焦虑水平; 教给求助者察觉那些他们在压力情境下产生的引发焦虑的认知; 帮助求助者通过重新评价自我陈述来检查这些想法; 让求助者注意重新评价后的焦虑水平
3、; 让求助者在治疗中承担主动角色。8. 如果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中求助者所发生的变化一般是什么?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开放 求助者的自我变得较为协调 求助者更加信任自己 求助者变得更为适应求助者愿意使生命过程成为一个变化的过程9.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目的:促进个体的自我成长,使其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10. 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咨询过程的各个阶段。美国心理学家佩特森(Patterson )把这个咨询过程分为七个阶段:求助者对个人经验持僵化和疏远态度阶段;求助者开始“有所动”阶段;求助者能够较为流畅地、自由地表达客观的自我;求助者能更自由地表达个人情感,但在表达当前情感时还有顾虑;求助者能够自
4、由表达当时的个人情感,接受自己的感受,但仍然带有一些迟疑;求助者能够完全接受过去那些被阻碍、被否认的情感,他的自我与情感变得协调一致;由于上一阶段的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因此在此阶段,求助者对治疗条件的作用,例如关注、接纳等已不再看得那么重要,他几乎可以不需要咨询师的帮助,就可以继续自由地表达自己。对自我经验的排斥、歪曲越来越少。 以上这七个阶段是一个有机过程,是渐进的、灵活的、相互联系的过程,每一个阶段都渗透着下一阶段的发展变化。11. 简述求助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 (罗杰斯)其基本观点是: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人是可以信任的
5、。12. 求助者中心疗法的自我理论:经验、自我概念、价值的条件化。罗杰斯关于经验的概念来源于现象学中的“现象场” ,是指人的主观世界,它包括意识中的全部现象,也包括个体未曾意识到的事件。自我概念主要是指求助者如何看待自己,是对自己总体的知觉和认识,是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的统一体。 价值条件化建立在他人评价的基础上,而非建立在个体自身的有机体的评价基础之上。当对某一行为自己感到某一,而别人没有感到满意,或别人感到满意而自己没有感到满意时,就会出现一种困境,自我概念和经验之间就会出现不一致、不协调。13. 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 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 A. Ellis)创立,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
6、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情,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他认为外界事件为 A,人们的认知为 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 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 ABC 理论。14. 阳性强化法的原理及其特点是什么? 阳性强化法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及动物的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行为结果被强化的结果。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可以对其行为进行阳性刺激,即奖励,通过奖励强化该行为,从而促进该行为的产生和出现的频率,行为得以产生或改变。这就是阳性强化法的基本原理。阳性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
7、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这种方法适用于出现行为障碍,希望改变行为的求助者。15. 如果对求助者使用系统脱敏疗法,请简述其步骤。学习放松技巧 构建焦虑等级 系统脱敏案例 2 / 316. 系统脱敏法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如果引发求助者焦虑或恐惧的情境不止一种,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几个不同的焦虑等级表。然后对每个焦虑等级表实施脱敏训练。 系统脱敏时求助者想象次数的多少,依个体不同和情境不同而变化。 在系统脱敏过程中,应将焦虑等级划分得细一些,使每个等级之间跨度不要太大。 有的求助者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降低焦虑水平,可考虑改用其他方法。17. 简述冲击疗法的基本过程。筛选确定治疗对象;
8、 签订治疗协议; 治疗准备工作; 实施冲击治疗。18. 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咨询效果的评估?(即咨询效果评估的维度或指标) 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自评) ;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他评) ;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19. 如进行远期疗效评估,简述步骤。 a 社会接纳程度评估,也可看做其本人的社会适应程度,内容包括跟人的来往,学习或工作方面的表现,跟家人的相处,或者对问题的处理方式与能力等。评估方法:家属或四周人的观察;咨询师本人的审查。 b 自我接纳程度评估。评估内容:自述症状
9、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评估方法:求助者口头报告;量表评估。c 随访调查。追踪回访;其他方式,如追踪卡,通信,面谈,电话等。20. 请说出远期疗效评估时自我接纳程度评估的内容和方法。评估内容:自述症状与问题的减轻或消除、性格方面的成熟情况。 评估方法:求助者口头报告、量表评估。21. 有效的心理咨询的目标的特征:属于心理学范畴、积极的、具体或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多层次统一的。22. 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 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感而缓解情绪压力; 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 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
10、学会合理思维; 通过学习与训练来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 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行为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等。23. 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 初期,诊断阶段中期,咨询阶段后期,巩固阶段。24. 怎样和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尊重、真诚、热情、共情、积极关注。25. 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咨询目标; 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 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 双方各自特定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 咨询的相关费用; 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 26. 如何选择咨询方法? 详见另一份:问题、阶段、对象、专长和经验。27. 若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不
11、匹配,应如何处理?注意些什么? 对咨询关系不匹配的处理:调整咨询关系的匹配程度;在无法实现匹配的情况下转介。注意些:见下题。28. 转介应注意: 应当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咨询师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专业特长; 在转介时可向新的咨询师详细地介绍求助者的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但不宜泄露求助者出于对自己的信任而提供的隐私,否则就是对求助者不尊重; 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与新咨询师交流,包括咨询情况,这属于职业的交流,但一般不得干预新咨询师的咨询活动。转介后不宜与求助者再进行交流。29. 面质技术的定义:是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思考最终实现
12、统一的一种技术。求助者常见的矛盾: 理想与现实不一致; 言行不一致; 前后言语不一致; 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 以事实根据为前提; 避免个人发泄; 避免无情攻击; 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 可用尝试性面质。面质技术的目的 (见另一份)30. 摄入性谈话需注意哪些内容? 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提问中避免失误; 除提问和引导语言外,不能讲题外话; 不能用指责、批判性的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 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31. 阻抗的原因(见另一份) ;阻抗的表现形式:讲话程度上的阻抗;讲话内容上的阻抗;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咨询关系上的阻抗32. 压力按强度应如何分类? 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叠加性压力(同时性叠加压力、继时性叠加压力) ,破坏压力(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案例 3 / 333. 灾难综合征的阶段: 惊吓期、恢复期、康复期。34. 急性应激障碍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应如何鉴定? 急性应激障碍的患者在遭受急剧的、严重的精神打击后,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病程为数小时至数天。创伤后应激障碍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患者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后,延迟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从创伤到发病间的潜伏期可从数周到数月不等,病程呈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