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日本美国三国市场经济的优劣势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955944 上传时间:2018-08-27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德国日本美国三国市场经济的优劣势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德国日本美国三国市场经济的优劣势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德国日本美国三国市场经济的优劣势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德国日本美国三国市场经济的优劣势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德国日本美国三国市场经济的优劣势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德国日本美国三国市场经济的优劣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国日本美国三国市场经济的优劣势(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德日美经济发展模式,主讲人:郭晓彤 蔡礼芝 蒙安适,目录,一、市场经济模式概念,市场经济模式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市场机制的存在方式和运转过程的综合表现所呈现出来的各种规范、规则和运作程序的总和。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 在国际经济领域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 占据显赫的竞争地位, 其发展方法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 特别是对于处于竞争弱势各个不同的主体, 予以研究甚至学习和模仿。例如战后, 日本、德国的迅猛发展, 导致人们对于日本、德国模式的重视。,二、德国市场经济模式,(一)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及特点众所周知, 德国是所有发达国家中公开宣称实

2、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国家, 其主要特征是银行和公司间关系密切, 银行以股东和放款人的双重身份对公司实行监督。德国模式追求的是三个目标: 创造高利润、利益分配平衡和较高的收入水平。德国模式的优点是: 出色的教育和培训; 慷慨的福利国家和工资差距较小, 培养了社会的和谐; 公司和银行的密切关系助长了高投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1)确立私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德国基本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保护私有制,但也并不排斥其它形式的所有制。基本法第十五条规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私有土地、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转为公有。在德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存在着八种形式的所有制,其中起决定作用

3、的是私人垄断所有制和国家垄断所有制。在国家垄断所有制结构中,以经济基础设施(道路、桥梁、隧道、港口、机场、行政办公大楼等)、社会基础设施(学校、医院、博物馆、艺术厅等)和军事工业及设施为主体,汽车、造船、采矿、钢铁、有色金属、交通、供电、供水、煤气及污水处理等行业采取国家参股、控股等“公”“私”混合经营,其主要目的是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正常运转创造必要的宏观条件和保证国家与经济安全。,(2)确立以自由竞争为基本原则、竞争秩序由政府负责规范的市场管理体制。在经济活动中,德国一直信奉社会市场经济理论,主张并实行有序的市场竞争,尽可能地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经济活动;同时,在需要时由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和必

4、要的干预。德国在市场经济实践过程中,既反对国家操纵主义,也摒弃自由放任主义,力图走出一条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之路。其主要做法是,一方面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由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按照供需状况,通过竞争来自由地进行决策,尽可能地在政府规定的游戏规则下,让市场力量来自行调节一切经济活动;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 制订和颁布一系列法律法规来鼓励和规范竞争秩序。,(3)确立独立的金融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负责实施的金融管理体制。 德国中央银行拥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得到法律制度和体制机构上的保证。在法律方面,中央银行应支持政府的经济政策,负责货币发行,有责任向政府提供货币政策问题的咨询和信息;政

5、府必须邀请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讨论有关货币政策;政府有权参加中央银行委员会会议,只有建议权,但没有表决权;中央银行有权参加政府的财政计划委员会和行情委员会会议,但也没有表决权;在挑选中央银行领导成员时,政府有建议权,从而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此外,政府和中央银行共同通过“联邦信贷业监督局”,对整个银行体系进行监督、控制,保证储户存款安全和银行正常业务,并监督银行活动不损害国民经济利益。,(4)确立三级政府独立管理、分税征治的财政管理体制。 德国的三级政府独立管理体制和分税征治的做法,极大地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德国三级政府独立管理体制的具体做法是:中央一级即联邦政府、州一级和地方(市、县)一级的三

6、级政府独立管理运行体制,但各级政府的职能和任务不同。联邦政府主要管理国防、外交、交通、社会保障、货币制度,以及全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大型科研项目的投资和组织实施等。州一级政府主要管理教育、司法、卫生、文化等事务。地方政府主要管理供电、供水、供能、垃圾处理、社会救济、劳动就业、建筑审批、户籍登记,以及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公共事业。,(二)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1、“自由+ 秩序”的原则路德维希艾哈德,把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归结为“自由+秩序”。他认为, “社会市场经济建立在自由和秩序原则的基础上, 它们结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为, 自由不可能感动那些没有稳定秩序的地方, 在那里, 自

7、由有堕入混乱的危险; 而秩序也不可能存在于那些没有自由的地方, 在那里, 秩序很容易导致残暴的强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同时实行“自由十秩序”的原则, 是使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取得成就的一项重要思想基础。 2、经济效率与社会公正兼顾原则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即“经济效率十社会公正”。而为了达到高度效率, 这个经济必须是自由的。只有自由的高效经济, 才能为实现多一些的社会公正提供客观现实的可能。因此,在效率与公正之间, 从迄今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史来看, 从总体上说还是效率第一, 公平第二。德国人提倡, 即使在自由高效经济的条件下, 为达到多一些的社会公正, 主要也得通过每一个社会

8、成员自身的努力奋斗, 即首先要依靠“自助”; 只有确实个人力不能及的时候, 社会才伸出援助之手, 即适当提供“他助”。其实, 美国遵循的也是这一原则, 只是美国的社会公平程度远不及德国而已。,(三)德国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1)创造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德国,无论是社会基础条件还是经济基础条件,主要都是由政府投资创造和维持的。因此,德国政府在能源、电力、交通、通讯、运输、煤气、供排水等基础设施方面坚持不懈地投入了大量资金,通过60年代至70年代二十多年的建设,在全国城乡构筑了交通网、通讯网、电力网、能源管道输送网等各类基础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保证了德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 (

9、2)注重教育和职业培训,鼓励发展科学事业。德国的经济与技术仍保持国际领先地位,首先也得归功于发达的教育和科学事业。 德国的教育事业具有一系列重要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是:整个教育事业发展水平高,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形式灵活多样,重视成年人的知识更新和扩展,国家和社会共同致力于兴办教育事业。企业和科学界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德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潜力。,(3)实行稳定的计划、财政、金融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德国的财政金融政策由财政部统一协调和实施。现政府给予国家中央银行更大的自主权,可以自主调整利率,但必须保证国家确定的通货膨胀率和保持币值的稳定。 德国非常重视投融资体制的创新,努力为产业发展

10、提供高效率、低成本的资本供给。 (4)保护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德国目前约有300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了68%的就业岗位,承担了近80%的岗前培训,创造了50%的国民生产总值,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5)坚持经济生态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德国在60年代至80年代经济高速发展期间,环境保护问题给政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联邦政府很关注环保问题,通过相关立法,设立相应机构,先后推出的法律多达2000多项,如涉及环境污染的法律有核能法、农药使用法、生态税法和再生能源法等。 在促进环保、经济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环保立法经历了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90年代德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环保、生态经济

11、和可持续发展再次被确定为国家目标。,小结,总之,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介于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之间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是“社会”、“市场”和“经济”的综合体。实践证明,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是成功的、高效的。进入二十一世纪,德国政府以实现“经济人道主义”为目标,提出了“生态社会市场经济”的新观念和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有理由相信,“生态社会市场经济”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将会给德国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三、日本市场经济模式,1.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型2. 经济发展制约因素:(1)政府原因(2)产业结构(3)市场问题(4)企业问题(5)金融 问题(6)发展战略问题,“政府主导型”是一种政府引导下,通过各种经

12、 济政策、法规等对国内经济介入和干预,维护市场 规则和秩序,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以提高企业竟争力、促进经济发展的体制。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政府干预的力度和作用的范围都很大,并且与法国的经济模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即都是靠中央计划和市场机制共同协调经济。因此,一些研究日本经济的西方学者将日本的经济归结为“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原因,1、日本政府对落后产业的“规制“性保护,2、日本竟然公然激化与中国的领土纷争,“政府主导型”模式体制的弊端和缺陷,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是日本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行政干预、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的经验,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然而,随着经济

13、实力的增强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上国际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化,日本政府主导型的强制性安排日益暴露其弊端和缺陷:1.政府倡导的以出口主导型为主的雁形模式阻碍国内市场的开放,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2.政府奉行的充分就业和稳定为目标所采取的财政、金融等宏观经济政策,扭曲了市场,严重束缚了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3.政府过分干预经济,造成寻租和搭便车行为,导致产品成本的升高及效率低。,产业结构,1、产业发展不平衡,2、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滞后,3、高成本结构,4 、 产业空洞化,市场问题 1、国内需求不足进入2002年,由于世界经济的恢复带动了日本出口的增加,同时国内生产也停止了下滑,实际GDP(国内生产总值

14、)连续三个季度出现小幅增长,增幅分别为0.2、1.0和0.7。为此,日本内阁府曾在2002年11月13日称2002财政年度(2002年4月-2003年3月)GDP可望达到3.0%的年增长率,同月,日本政府发表的2002年度经济财政白皮书也宣称日本经济进入了谷底,迎来了自泡沫经济崩溃以来的第三次景气恢复局面,前二次恢复局面,事实上并没有到达真正的恢复程度便以短命而告终。但是仅隔了一个月之后,12月13日,日本政府发表的经济增长预测就作了大幅调整,估计2002年度实际GDP为0.9%,名义GDP为-0.6%。,市场问题,2、出口消失,泡沫经济的内伤未复原之际,金融海啸带来的西方需求消失导致日本陷入

15、内需和外需都灭绝的进退两难,也暴露了长期依赖出口为唯一生存发展之道的弊端,诸多公共建设投资案当年泡沫时代也都用过,日本已经是高度建设开发许多建案最后都是闲置设施没有任何经济带动力,当年无法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全球海啸当然更显无力。,企业问题以日本自豪的“员工终身雇用制“年功序列制“企业内工会“这所谓三大神器为核心的日本式经营,曾经适应了以大批量生产为基础的工业社会,而不适应今天这个丰富多彩的智慧竞争时代 它已然成为日本企业效率和效益提高的桎梏.据日本生产率中心的调查,日本的公司要把其总部人员削减39%才能同美国的公司相敌,尤其是日本的中层经理已经迅速变成企业负担 。,金融 问题1、 金融融资过于

16、依赖银行2、 通货紧缩扭转无力,价格水平逐年下降3、 金融效率低下,发展战略问题 -后发展效应的消失后发展国家在经济起飞时期,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增长速度。这是因为世界上有许多成熟的科技水平落后美欧约二、三十年。日本利用这个差距,大力实施追赶型发展战略,依靠引进和模仿美欧先进技术,取得了技术开发的高效率与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但是进入70年代后,随着日本同美欧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日本技术模仿走到了尽头,追赶效果渐趋减缓。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依赖进口,忽视了基础研究,导致了科技的创新能力不足,知识储备缺乏,技术进步对经济推动效应下降。工业进步率也随之下降,经济增长率明显减缓。,(一)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类型美国市场经济模式自由市场经济,也叫古典市场经济,即完全由市场力量来自发调节的市场经济。一般指20世纪以前存在的市场经济。它建立在工业革命以及相应的生产技术基础上,以机器生产为主体,生产能量得到充分的释放。这一阶段采取的是一种国家不干预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政策,整个经济在“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支配下自由运作,社会经济运行呈现出一种无组织、无计划的自然运行状态。然而,自由市场经济在带来异常可观的经济效果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种令人忧虑的状况,这便是生产过剩或经济萧条,这种经济危机以周期的形式经常发生。为了弥补这种自由市场竞争的失灵,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了政府干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