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93085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儒家经典文化论文:儒家经典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调查分析与思考摘 要:本文系我校学生在对学生实施儒家经典文化素质教育后,面向学校部分师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员,采取现场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一致认为儒家经典文化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有积极影响,影响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教师的讲授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关键词:儒家经典文化;人格发展;积极影响武汉市钟家村中学自 2002 年以来,通过校本课程、诵读比赛、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儒家经典文化的教育。为了进一步研究儒家经典文化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探索我校儒家经典文化教育的策略。我校分

2、别于2010 年 5 月和 11 月,面向学校部分师生、学生家长、社会人员,采取现场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共发放 310 份调查问卷,回收 308 份,没有无效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员一致认为儒家经典文化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有积极影响,影响的程度及其学习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基础、教师的讲授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现将调查结果汇报如下:一、学生因素(一)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回收的 120 份学生问卷中,有 54 名学生认为儒家经典文化的学习很有意义,对自身的成长很有帮助,占调查学生总数的 45.0%,30.0%的学生认为该学习对自身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18.4%的学生把儒家经

3、典文化仅当学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必须学习,6.6%的学生认为儒家经典文化与学业考试无关,没有必要学习。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其全副精神的去学习。儒家经典文化课程有别于其他的文化科目,它不是必修课,更谈不上中考学科,难免有学生会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提不起学习兴趣。但从统计结果来看,我校学生中认为学习儒家经典文化很有意义或有一定意义,愿意主动学习的人还是占到了大多数。这可能还是与我校所营造的儒家经典文化学习氛围较为浓厚有关。(二)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儒家经典文化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较多,而我校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单一。91%的学生认同

4、系统的校本培训是重要的学习途径之一。其次是语文、历史等课程的学习,课外阅读则排在第三位,选择通过家庭教育和其他途径来学习儒家经典文化的学生只占不到 10%。系统的校本培训与语文、历史等课程的学习、课外阅读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而这三者与家庭教育和其他途径之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 。家庭教育理应成为学习儒家经典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我校的学生之所以认同率较低,这可能与学生的家庭环境有关。我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农民工子女,多来自偏远的乡村,经济条件较差,物资、精神生活都相对贫乏。家庭教育也相对滞后。而网络或电视广播媒体的中的“百家讲坛”等节目原本也是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途径之一,但

5、我校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以及受到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学习途径较为单一,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从而制约了学生人格的发展。(三)学生的学习基础。在本次调查中,79.1%的学生从儒家经典文化中读懂了信、义、孝、礼,而智、忠、恕、仁则没有得到学生太多的认同。这与学生的自身学习基础不无直接关系。部分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因而在理解儒家经典文化的著名言论也遇到了一定的语言障碍。部分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语言基础较差导致其严重的自卑心理,完全被动地依赖于教师为其疏通文意。在 120 名被调查的学生中,只有 24 人读过一部以上的儒家经典名著,而 51.3%的学生只能读懂一些零碎的片段。(四)学生的性格。正如前

6、文中提到的我校的大部分学生系农民工子女,他们随父母进城后,普遍感到城乡生活的巨大反差。又加上经常变换居住地,生活的不稳定以及缺乏关爱和沟通,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暴躁,冷漠,戒备心理较强,对健康成长十分不利。调查结果显示,儒家经典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有着较大的影响,而在随和性和谨慎性方面则影响不明显,且两者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 。二、教师因素(一)教师自身的素质。俄罗斯的教育家乌干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力量中产生,任何规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

7、影响。而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力量,必须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从发放的 40 份我校教师问卷来看,有近六成的教师对于儒家经典文化比较了解或不够了解,非常了解的人数只占统计教师人数的 15%。具体表现为阅读的儒家经典文化书籍较少,对于儒家代表人物的了解不够广泛且不够深刻(见图 4) 。我校先后已组织专门教师编写儒家经典文化的校本教材,而教师对于文本的熟悉程度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从目前的校本课程的师生评课记录来看,教师的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多以文本的解读和观看影片为主,建议后阶段加强反思,充分体现以生为本,在课堂上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让学生讲授儒家经典故事,找

8、到自己的思想上、行为上的差距。(二)教师的重视程度。儒家经典文化教育是本校的特色教育之一,自列入校本课以来,我校十分重视该项教育,加大了宣传的力度,系统地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教师教授此课程。然而从教师问卷统计结果来看,我校教师对于儒家经典文化教育的看法不尽相同。一方面,40 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对儒家经典文化的教育较为赞同,而青年教师则对于开设校本课来系统学习认同率较低。大部分青年教师更倾向于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家庭教育或网络等其他形式来接受儒家经典文化的熏陶。而这一期望恰恰与我校学生认同的学习途径是背道而驰的(见图 5) 。另一方面,理科教师比文科教师的重视程度略低(见图 6) ,这可能与学科文化背

9、景的影响有关。主科教师没有副科教师的认同率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部分教师仍然饱受“应试教育”的毒害, “唯考试论”的观念在我校的教师队伍中仍然普遍存在。(三)教师的教育方式。我校自 2002 年开展儒家经典文化教育以来,至今已有8 年时间,在这长达 8 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校从事校本课程的教师大胆创新、团结协作,不拘泥于文本的传授,而是因材施教,在政教处、团委等部门的配合下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诵读比赛、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编写小报,自编自演的小品表演展示等等。但仍有一部分教师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缺少适当的有效的指导方法,突出表现在运用教育方法策略贫乏,以说教来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10、。养成教育资源没有科学合理利用,流于形式。使得学生停留于表面的理解,缺乏深层次的思考,更难以“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三、社会因素(一)家长的教育观念。从我校回收的 100 份家长问卷分析来看,虽然有 53%的家长认为孩子应该先学做人后学做事,学习儒家经典文化很有意义,但在通过家庭教育来帮助学生学习儒家经典文化的认同率上却不足 10%。可以看出家长不太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尤其不关注学生的人格发展,认为孩子在校的人格发展就应该由老师负责,至于具体的教育形式、教育的策略毫不关心。对于人格发展有一定问题的孩子,家长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甚至用较鲁莽的教育方式,其效果可想而知。其次家长偏重于

11、学生的“学习”上智力的提高,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漠视。从学习的效果来看,约 70%的家长认同孩子通过学习在情绪稳定性、外向性、随和性方面有所改变,谨慎性和开放性表现不明显。(二)社会环境。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产生了深远影响。当我们面对现代化所提出的时代要求时,不能不对儒家文化中和谐思想的合理性和本身所蕴涵的价值理念进行客观公正的分析和阐释,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需要。从我们回收的 48 份社会人员的问卷分析来看,由于他们自身对于儒家经典文化的了解不深,阅读过的儒家经典思想也较少,因此在学生学习儒家经典文化的必要性方面72

12、%的人选择了“多少学点总会对学生有帮助” ,而认为学生很有必要学,对于学生做人很有帮助的仅占总数的6%;60%以上的人认为学生通过学习能领悟到“信、礼、智、孝、仁” ,而“恕、忠、义”的认同率相对较低。而就学生的人格发展而言,仅有 4%的人选择了学习后学生无任何变化,绝大多数人了解到我校学生在情绪的稳定性上有所加强。整个社会对于儒家经典文化的学习还有所欠缺,学生在校外缺乏学习的空间,因此作为教育部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倡导全社会重视儒家经典文化,加大宣传力度,搭建更多的交流平台,同时每一位公民提高社会责任感,遇到中学生的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耳濡目染、身体力行,在文明的土壤中茁壮成长。四、总结与反思综观调查结果,教师的教育方法、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学校的课程设置都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因素。此次师生、家长、社会人员均认为,儒家经典文化教育对学生人格发展有积极的影响,大部分学生能够将儒家文化中传承的精神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今后,我校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措施研究:(1)通过广播、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儒家经典文化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坚持对教师的儒家经典文化教育的系统培训;让每一位教师积极参与,并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儒家经典文化教育。(3)定期举办儒家经典文化的学习交流活动,包括主题班会的展示、文艺节目的表演、听儒家文化讲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