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及与雨有关古诗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1898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85.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及与雨有关古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及与雨有关古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及与雨有关古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及与雨有关古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及与雨有关古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及与雨有关古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及与雨有关古诗课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曾几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赏析,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苏:今江苏苏州。秀:秀州,今浙江嘉兴。 霖:一连数日的大雨。 此句语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床头屋漏无干处。” 此句语出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最佳音:这里指雨打梧桐的声音。 岁:指一年的农事收成。望岁:盼望丰收年成。,赏析提示,曾几(1084一1166),字吉甫,号茶山居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祖籍赣州(今江西赣县),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提举淮南东路茶盐公事等职,后因反对秦桧议和被

2、罢官。秦桧死,重得起用。他作诗以杜甫、黄庭坚为宗。语言轻快流畅,音律和谐,不事雕琢,也讲究字句的锤炼。 这是一首充满轻快旋律和酣畅情致的喜雨诗。这年夏秋间,久晴不雨,秋禾枯焦。至七月二十五日夜间止,大雨三日,庄稼得救。久旱遇雨,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表达了诗人的喜雨之情和对民生的关注。诗人欢欣鼓舞,写了这首七律。时为浙西提刑任上。 这首诗语言简明洗练,轻巧明快,没有任何难懂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把农民兄弟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与他们同喜同悲。一位不事农桑的文人士大夫能拥有这样的情怀,不仅在封建社会,即使是在今天都是难能可贵的。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吉甫敢于

3、为民请命,排击煊赫一时的秦桧。,各联赏析,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颔联正面写一个 “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颈联承“且喜”句。末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三四化用杜句,十分自然。秋雨梧桐,一般都觉得愁人,作者却说是最美妙的声音,这也表明了他对人民的关切心情。一反雨打梧桐添惆怅的俗套,写大雨后庄稼复苏的生机,突出了“喜”字,体现了诗人的劳动人民感情。这首诗咏物的技巧和起承转合暂且不说,我们只来说一说这里面表现出的作者的心态,我觉得“喜”字是全诗的中心,发觉凉冷是一喜,看到溪

4、流涨水是二喜,设想稻花秀色、桐叶佳音是三喜,百姓收成有了保证是四喜,这一“喜”字贯穿了始终。最难得的还有作者全诗都化用了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意,表现出了关心国计民生,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的可贵精神。,1、全诗最能表现喜悦的词语是什么,说明理由。 是“喜”字。溪流岸深,稻花秀色,桐叶佳音;以贫困农民的心,去感知大雨所带来谷物丰收时的喜悦;以劳苦大众的情怀去感同身受。2颔联化用杜甫诗句,由此可怎样理解思想情感。 表现出了关心国计民生,与百姓同甘苦共患难的可贵精神。 3颈联写景是实是虚,是怎样一幅画面。 颈联是虚。联想这场雨对当时人们对收获的希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5、,4、颈联中“应”字、“最”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应”字写诗人想象中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的生机勃勃的画面,(2分) “最”字写诗人把雨落梧桐的潇潇声响当作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2分)两字充分表现了诗人无比喜悦的心情。5、结合全诗,简析作者抒发的感情。(4分) 大雨如注,诗人“房漏”、“床湿”,但他不顾个人生活窘迫,闻雨而喜(2分),表现了诗人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2分),二、补充习题1:阅读下面的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客发笤溪叶 燮 客心如水水如愁,容易归帆趁疾流。 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 【注】叶燮(16271703),清代诗论家。笤溪是流经诗人家乡吴兴的

6、一条河流。 1、“客心如水水如愁”是如何表现“愁”的?(3分) 答:诗句运用比喻、顶针的手法,将客愁比成源源不断的流水;又将客愁与流水相比,突出客愁绵长。 (2)诗歌末联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末联两句表现了诗人船到家乡那一瞬间的感受。通过两个情景表现这种感受:先是突然听到乡音吴语,竞不敢相信已到家乡,接着抬头望故山明月,充满归乡的喜悦之情。,补充习题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溪 亭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答:“独行

7、穿落叶,闲坐数流萤”句中“穿”字写出了在萧萧落叶中穿行,而无人相伴的孤独。一人独坐而无聊,一个“数”字表现了主人公的动作神态,更表现出闲极无聊的寂寞情感。,补充习题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答题。,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诗人“寂寞”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4分) 答:谪居僻远之地(环境凄清),被贬孤独愁苦,情怀无人理解。(2分)首句描写了诗人辗转反侧,夜不成寐,百无聊赖中,连露水滴落的细微声音也听到了的情形,诗人

8、抓住在静夜中听到的各种细微的声响来进行描写,以声写静,表现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寂寞,从而抒发了他谪居中郁悒孤独愁苦的情怀。2分 (原因2分,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点),三、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句子,春夜喜雨唐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句子,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不须归。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句子,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句子,秦观春日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韩愈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