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及作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1854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4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及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温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及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温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及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温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及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温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及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及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2014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及作文(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温州市高三一模考试,选择题情况:402分/1110分 得分率36.2% 1、字音10人 2、字形7人 3、词语运用7人 4、语病18人 5、衔接25人 8、科阅读26人 9、科技文阅读14人 16、文言实词16人 17、文言虚词6人 18、文言内容理解5人 默写:平均3、8分6分6人 5分7人 4分10人3分6人 2分5人 1分3人,诗歌鉴赏和论语答题情况,诗歌:均分3分 满分7分 得分率43% 0分3人 1分5人 2分6人 3人10人 4分11人 5分2人 6分1人 论语:均分:1.6分 满分6分 27% 0分2人 1分20人 2分9人 3分4人 4分2人,评分标准:“首张”“嫦娥

2、三号”“着陆区全景照片”“利用地形地貌相机(或着陆器相机)传回的图像制成(或完成制作)“4个信息要点,缺少1点扣1分,6.示例1. 利用地形地貌相机(或“着陆器相机”)传回的图像,首张“嫦娥三号”着陆区全景照片制作完成。 示例2. 利用地形地貌相机(或“着陆器相机”)传回的图像制作的首张“嫦娥三号”着陆区照片完成。 示例3. 科研人员利用地形地貌相机(或“着陆器相机”)传回的图像制成(或“完成”)首张“嫦娥三号”着陆区全景照片。,评分标准:契合画面寓意,1分,符合标语特点1分,7.(1)示例:拿起它,你将吃掉整个森林/拯救森林,对一次性筷子说不/拯救森林,赶筷/地球也是一次性的/告别一次性筷子

3、,给世界多留点绿色,评分标准:概述画面1分,揭示寓意1分,鉴赏表现手法及效果(言之成理几颗,1分。,7(2)示例一次性筷子上画着一排树木,意味着一次性筷子是由树木做成;而使用一次性筷子,树木拦腰砍断,无异于毁坏森林,最终造成地球沙漠化。构图简洁而寓意深刻,令人震撼,催人反省,具有强烈的警示效果。,评分标准:写出一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10.(1)促成诗歌一项艺术的完型(或“诗歌意象艺术明确树立”,或“突破比德式思维模式”) (2)使“五言诗体”得以定格定型。 (3)使诗歌真正成了表达个体生命体验的艺术手段(或“诗歌有了生命意识清醒反思的情意内涵”),11.星星遍布天宇(或“动用了它的照明设备

4、”),照亮了山路(或“为我殷勤照明”,或“向我空投光芒和柔情”。) 评分标准:写出一点给1分。前1点意思中须有“星星遍布”或“出现”之意,后一点意思中须有“照亮”之意。照抄原文不得分。,12. 一方面表明作者对那些关注自然、亲近自然、本心不泯的做法的肯定和敬意,另一方面又表达了作者对当前无视自然、漠视自然,只关注经济利益的社会现象的厌弃和批判。 评分标准:写出一点的2分,每点中写出作者情感倾向得1分,写出具体内容得1分,意思对即可。如照抄原文句子,意思对可得1分。,评分标准:写出任意1点得2分,共4分,每点须写出手法及效果,意思相近即可。,13.(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月光以情感情态,用“眉清

5、目秀”表现了山间月色的明媚清丽;又用“漫游”“行走”“抚摸”等词写出了月光朗照的美好情境。 (2)运用比喻手法,用“时光的表情”来描绘玄武岩上始祖鸟留下的抓痕,既新颖生动,又给人无限的想象。 (3)运用联想和想象(或“虚实结合”),把眼前现实之景与几千年前李白和苏轼的月下情境联系起来,让人神接千载,浮想联翩。,14. (1)内容上,照着老人和奶牛的星光,让人想到自然对人类的恩惠与庇护,(或“也让人反省自身对自然的冷漠”),含蓄地升华了主题。(2)结构上,与前文对星光的描写呼应,有回环对应之美。 评分标准:写出内容、结构作用各得2分。内容方面,能答出“恩会与庇护”之意或“反省自身”之意的,即给2

6、分。,评分标准:能较准确写出文章思想情感,得2分,能较恰当地“结合文章内容”,得2分,能进行言之成理的“评论”,得2分。,15. 思想情感:作者在文中赞美了宁静、和谐、优美的农村生活,批判了当代文明的快速、粗暴和充满欲望。评析示例1:这对当下只顾发展的工业社会有较好的“规劝”作用,比如“我看见疾驰的现代,载着时光和欲望”,读这样的文章,能使浮躁的人心安静下来,能关注我们生活中应该有的美好内容。,评析示例2: 社会发展与传统生活只能“互动”前行,当代社会有种种弊端,但它们只能在前进中解决;传统农村生活固然有美好一面,但我们毕竟不可能回到“过去”,比如文中老人的儿子儿媳只能去“外地打工”,作者在文

7、中的思想情感不过是“一厢情愿”。,19.或执鞭乞哀/流汗相属/不然/设心计/走坑险/蒙死侥幸/损人益己/互相攘夺 评分标准:共3分。每断错、漏断1处扣0.5分,扣完为止;“/”处可断可不断。,20.(1)我本来知道你这小子不值得同情,今天偶然相遇却当众侮辱我。 评分标准:(1)共3分。“孺子”“怜”“众”,各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孺子”译成“孩子”也算对;“怜”译成“同情”“怜悯”;“相遭”译作“相逢”或“碰到我”都对;“众”是名词活用作状语,译作“当众”“当着众人”。,(2)所以盗窃我,官府(虽)设有监狱,谋取我(却)连毫厘都不会遗漏,(他们)真正明白利害的分界,详知得失的趋势啊。评分标

8、准:共4分。“县官”“锱铢”“诚”“审”,各1分,语句不通顺扣1分,“县官”可译成“官府”“朝廷”,译成“县令”不给分;“诚”可译成“真正”“的确”“确实”,译成“如果”不给分;“审”可译成“详知”“清楚”“明白”。,21、运用典故、类比(衬托)。用武陵渔人误入桃花源、忘情迷途来类比游人因梅花而迷入江南,突出了梅花的迷人风姿。 评分标准:共3分,答出“用典”和“类比(衬托)“两种手法中任意一种,得1分。点明典故和类比的具体运用及作用,得2分。,22、(1)“先自冰霜”的“先”,争先开放,点明梅花不畏严寒,凌霜傲雪的品格;(2)“点点胭脂污”描写梅花在素淡的霜雪之中胭脂般的红艳娇姿;“娇无语”用

9、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花娇羞可人,不炫耀自己,默默装点春色。 评分标准:共4分。每1点2分,写出2点给4分。,23、 富民教民 评分标准:共1分。答“先富后教”“德政”“为政以德”,均得1分;仅写“富民”或“教民”不得分。,24、 同意材料的观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释为:“对于老百姓,如果他可以(胜任或做某些事情),就让他去做;如果不可以,就要教他,让他知道该怎么做。”(“老百姓若能够服从,就随他去;若不服从,就教育他们,使之明理。”)而孔子一贯主张为政以德,教化百姓(教民),这种理解与孔子德政思想相吻合。 评分标准:共4分。观点1分,对断句的理解2分,结合孔子“教民”思想分析1分

10、。若同意材料的观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解读为“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杨伯峻),难以体现孔子“教民”的思想,不给分。,25、(1)出则弟 泛爱众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 材木不可胜用 (3)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5)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评分标准:共6分。每小题2分,没空1分,有错、漏、增字,该空不得分;填写超过3句,则以前3句计分。,命题说明: 综观近年浙江省及全国语文高考卷的作文题,除了依旧强调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之外,就是逐渐从强制性主题性命题走向非主题性命题,逐渐从侧重抒情性的

11、命题向议论性命题转化。 作文命题思路:作文题围绕“失误”(过失错误)由两则话题组成。材料中泰戈尔的话强调“失误”不可避免,甚至是寻求真理(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中国古语“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说的是“某一个对全局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强调的是一次“关键的失误”,两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失误”进行阐述,其本身就是一种辩证分析、理性思考,这也在暗示考生当如何理性分析诸如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失误。,另外,失误,作为一个话题,贴近每一个人的生活,尤其是成长中的青年学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已成事实的失误(过失错误)。因此,如何看待失误也就考量着一个青年人的理性成熟程

12、度,我们也能在考生辩证分析的作文中见其深刻与否,抽样一本作文 文题: 一错再错 错误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成功秘诀 真理来源于错误 空 失败是成功的阶梯 错一时不是错一世 空 谨慎是种智慧 成功需要认错 粗心 没有错,哪来悟 敢于尝试 真理与错误 直视错误过后是成功 山穷水尽是柳暗花明 每个人的上帝是自己 将错误踩在脚下 相对 因错误而成功 当胆大遇到了谨慎 错误并非错路 慎因,慎果 在错误中反思 错误是进步的阶梯 成功需要犯错 珍视错误 勇敢面对失败 给错误留扇门 是非如影随形 接受错误 生命的彩带 犯错是福,最后分数 给错误留扇门52 直视错误过后是成功50 错误何尝不是一种美丽48 没有错,

13、哪来悟48 在错误中反思48 错误是进步的阶梯48 将错误踩在脚下47 真理与错误46 山穷水尽是柳暗花明46 珍视错误46,因错误而成功46 成功需要犯错45 错一时不是错一世45-1 接受错误45 错误并非错路45-1 成功需要认错44 真理来源于错误44 犯错是福44 是非如影随形43,不好判断,一错再错39 成功秘诀40 (成功的秘诀在于认知) 失败是成功的阶梯46 空38 空40-2 谨慎是种智慧43 当胆大遇到了谨慎45,粗心44 敢于尝试36 每个人的上帝是自己44 相对35 慎因,慎果40 勇敢面对失败44 生命的彩带45,评分标准: 综合两则材料,有思辨性,切合题意,45分以

14、上。 仅联系一则材料,合题,40分以上。 偏离题旨,35分以上。 字数不足,又离题,35分以下。,论错误之重要性(政论文?欠缺文采) 潘湖52分,泰戈尔说,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会将你关在门外。而有一句成语则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两者似乎是完全对立的,前者侧重于犯错对于真知的必要性,后者侧重错误带来的严重后果。然而,这两者却是可以统一的,只是在不同场合适用而已。归根结底,如何看待错误对于我们的生活极为重要。,不是所有人都是圣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伟大的科学理论在被证实之前,往往存在诸多对于当时时代而言是正确的但事后证明是错误的理论。科学家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碍于时代与历史

15、条件的制约,难免产生谬误,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从女娲造人或上帝造人,到达尔文的进化论;从东方的天圆地方,西方的地心说,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再到霍金提出的宇宙爆炸说;从改造自然,人定胜天的狂妄自大,到顺应自然,万物和谐共处的人文关怀思想人类无不在错误中逐渐接近真理。)可见,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拒绝一切错误的人是很少的,因为真理往往偏袒承认错误并且勇于改正错误的人。孕育真理的历程并非一帆风顺,错误曾是其中最大的阻碍。只有充分认识到错误对于见证真理的重要性,才能尽可能少犯错误,真理才会向你投怀送抱。,某些错误对于通往成功的道路来说是非常可贵的,而有一种错误却是致命的。那就是我们在人生关键时刻面临抉

16、择时,若是下错了棋,可能导致以往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康熙帝在位前期励精图治,晚年却因循苟且,纵容朝中官员的贪腐行为,以致早年所取得的成就大打折扣。国库空虚,朝野内外贪腐成风,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雍正为了彻底整治吏治,不得不采用铁腕手段,用十三年的时间换来一个政治清明的大清,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留下千古骂名。可见在关键时期不容许犯下错误,否则光去补救就会花费不少时间与精力。但如果大错已酿,像雍正一样,不逃避,不再错,直面它,改正它,亦能换来新的棋局。,犯错与不犯错是矛盾的,即哲学上所说的对立与统一。不犯错是困难的,而人生重要时刻的犯错又是致命的。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是个棘手的问题。其实只要分清场合,在抉择时尽量谨慎,竭力去避免错误;倘若错误的蹿出不可避免,那就让已犯的错误成为宝贵的经验,我们要做的就是这样一位处理错误的智者。泰戈尔让我们去珍视错误,了解错误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则道破关键时刻谨慎态度对于防止错误的重要性。总而言之,如何对待错误以及如何少犯错误对于人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