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2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学案 苏教版

上传人:纯*** 文档编号:5291670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2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学案 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2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学案 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2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学案 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2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学案 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2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学案 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2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学案 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第2节 光合作用(第1课时)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学案 苏教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二节第二节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 1说出对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2 2举例说出主要的光合色素。(重点)3 3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的方法。(难点)解 开 光 合 作 用 之 谜时间人物实验方法结论17 世纪中叶范海尔蒙特用定量的方法植物生长所需养料主要来自水,而不是土壤1771普利斯特莱通过植物和动物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实验植物生长需要吸收 CO2,同时释放出 O21779扬英根豪斯植物需要阳光才能制造出 O21864萨克斯采用碘液检测淀粉的方法叶片在光下能产生淀粉1940鲁宾和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 O2来自水,

2、糖类中的氢也来自水1948卡尔文用14C 标记的 CO2进行示踪CO2用于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合作探讨探讨 :萨克斯实验跟鲁宾和卡门的实验对照设计方法相同吗?1 1提示:不相同。萨克斯实验的对照方式为自身对照(一半曝光与另一半遮光);而鲁宾和卡门实验的对照方式为相互对照(通过标记不同的物质:HO 和 C18O2)。18 2探讨 :借鉴普利斯特莱和萨克斯的实验方法,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CO2是光合作用的必2 2要条件?提示:将绿色植物放在玻璃罩内,一组中加入盛有 NaOH 溶液的烧杯,一组加入盛有等量蒸馏水的烧杯。暗处理一段时间后,再置于相同光照条件下,经碘蒸气处理,观察是否2有蓝色出现。归纳拓展1

3、1普利斯特莱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密闭玻璃罩绿色植物小鼠不易窒息死亡(2)实验分析缺少空白对照,实验结果说服力不强,应将小鼠单独置于玻璃罩内,作为空白对照。没有认识到光在植物更新空气中的作用,而将空气的更新归因于植物的生长。限于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没有明确植物更新气体的成分。2 2萨克斯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黑暗中饥饿处理的绿叶一半曝光碘液变蓝一半遮光碘液不变蓝)(2)实验分析设置了自身对照,自变量为光照,因变量是叶片颜色变化。实验的关键是饥饿处理,以使叶片中的营养物质消耗掉,增强了实验的说服力。本实验除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外,还证明了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3 3鲁宾和卡门

4、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结论HOCO2植物18O2;18 2H2OC18O2植物O2光合作用释放的 O2全部来自于水。(2)实验分析设置了对照实验,自变量是标记物质(HO 和 C18O2),因变量是 O2的放射性。18 21 1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数小时(消耗掉叶片中的淀粉)后,再把叶片的一部分遮光,其余部分曝光。一段时间后,该叶片经脱色、漂洗后再用碘液处理,结果发现遮光部分不变蓝,曝光部分变蓝。下列有关本实验的分析及结论合理的是 ( )本实验未设对照组 有无光照是遮光和曝光区域表现不同结果的唯一原因 实验初始时遮光和曝光区域均达到无淀粉状态 实验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 CO2转变成

5、了淀粉A全部 B只有3C只有D只有【解析】 该实验中曝光部分与遮光部分形成了对照;该实验能证明有淀粉的生成,但不能证明叶绿体利用光照将 CO2转变成了淀粉。【答案】 D2 2现有四个实验装置,若要分别验证绿色植物产生 O2需要光以及 O2是由绿色植物释放的,则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 ( )A和B和C和 D和【解析】 实验中一定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要验证绿色植物产生 O2需要光,单一变量应是光的有无,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要验证 O2是由绿色植物释放的,单一变量是绿色植物的有无,应选用的实验组合是。【答案】 A光合色素与光能的捕获1 1恩吉尔曼的实验(1)生物材料:丝状绿藻(水绵)和好氧细菌

6、。实验现象:在红光区和蓝光区集中了大部分的好氧细菌。实验结论: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2)可见光束看起来是白色的,通过三棱镜时会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 7 色连续光谱。用透过三棱镜后的不同颜色的光照射临时装片中水绵的叶绿体,发现好氧性细菌聚集于红光区和蓝光区的叶绿体部位。这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有效的吸收和利用红光和蓝光。2 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作用 色素名称颜色功能叶绿素 a蓝绿色叶绿素 b黄绿色主要吸收和利用红光和蓝光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还有保护叶绿素免遭强光伤害的作用4合作探讨探讨 :夏天时绿叶茂盛,而到了深秋却有“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美景,你能解1 1释

7、不同季节中树叶颜色不同的原因吗?【提示】 夏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较多,叶片呈绿色。深秋时,叶绿素大部分被降解掉,而液泡中的花青素导致叶片变红。探讨 :选择提取色素的材料时,选择颜色浓绿的叶片而不选择颜色发黄的叶片,为什2 2么?【提示】 颜色浓绿的叶片比颜色发黄的叶片含有更多的叶绿素。归纳拓展1 1叶绿体中的色素与吸收光谱2 2叶绿体中的色素对光的吸收特点(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吸收量大,对其他可见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小。3 3叶绿体功能的验证实验恩吉尔曼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结论叶

8、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5O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4 4实验设计“四妙”(1)实验材料选得妙: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2)排除干扰的方法妙: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氧气和光的干扰。(3)观测指标设计的妙:通过好氧细菌的分布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4)实验对照设计的妙: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比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光照引起的等。(1)并不是所有的真核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叶绿体,只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组织或器官才含有叶绿体,如叶肉细胞。(2)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1 1

9、(2016信阳高一质检)恩吉尔曼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局部照光处理,照光的部位聚集大量的好氧细菌。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绵含有较多带状叶绿体B好氧细菌分布于水绵产生氧气较多的部位C根据好氧细菌的分布判断水绵光合作用的部位D好氧细菌也能进行光合作用【解析】 好氧细菌只分布于被光照射的叶绿体周围,说明 O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而且 O2的产生需要光,好氧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答案】 D2 2有甲、乙、丙、丁四盆长势均匀的植物置于阳光下如下图所示,甲添加品红色光照(红橙光和蓝紫光混合而成),乙添加绿色光照,丙与阳光之间隔品红色滤光片,丁与阳光之间隔

10、绿色滤光片。经过一段时间后,各盆植物长势由好到差的顺序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6C丙甲乙丁D乙甲丁丙【解析】 甲在阳光的基础上再添加品红色光照,光合作用最强;乙添加绿色光照,但是要比加滤光片的丙和丁长势要好;丙与阳光之间隔品红色滤光片要比丁与阳光之间隔绿色滤光片长势要好。【答案】 A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1 1实验原理(1)叶绿体中的色素是有机物,不溶于水,易溶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所以用无水乙醇等能提取色素。(2)层析液是一种脂溶性很强的有机溶剂。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所以用纸层析法来分离四种色素。

11、2 2实验材料 幼嫩、鲜绿的菠菜叶。3 3实验注意事项及原因步骤方法原因色素提取选取新鲜叶片:色素含量高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作用分别是研磨充分、保护色素加入 5 mL 无水乙醇:溶解、提取色素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处扩散过快画滤液细线画得细、直:防止色素带重叠分离色素叶绿体色素层析装置示意图层析液不能触及滤液细线:防止色素溶于层析液中烧杯加盖:防止层析液挥发4 4.实验结果7合作探讨探讨 :实验过程中,甲同学忘记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乙同学忘记加入无水乙醇,1 1请分析他们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提示:甲同学研磨不充分,部分色素被破坏,过滤收集的滤液颜色浅。乙同学不能提取到色素。

12、探讨 :用相同的绿叶,如果一次加的无水乙醇过多,可能会是什么结果?2 2提示:滤液颜色浅,提取的滤液色素的浓度低。探讨 :实验操作时,为什么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直、3 3齐,且要在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请分析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剪去两角的目的是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滤液细线要细、直、齐是使分离的色素不重叠,重复画线的目的是增加色素含量,使分离的色素带清晰,便于观察。探讨 :实验结束后,某同学的滤纸条上没有出现色素带,请探讨其实验失败的可能原4 4因。提示:忘记画滤液细线。层析时滤液细线触及层析液。归纳拓展1 1实验材料和试剂(1)材料:叶片要新鲜、颜

13、色要深绿,这样的叶片含有的色素较多。(2)试剂及作用:试剂名称作用二氧化硅有利于绿叶的充分研磨和色素的释放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层析液分离色素2.2.实验操作中的关键步骤(1)研磨要迅速、充分:研磨充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可提取较多的色素。(2)滤液细线要求:细、直、齐,含有较多的色素,所以应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8(3)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否则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使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3 3滤纸条上色素的分布和对光的吸收4 4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异常现象分析(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

14、素(叶绿素)太少。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液细线画的过粗。(3)滤纸条看不见色素带:忘记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1 1分别在、三个研钵中加 2 g 剪碎的新鲜菠菜绿叶,并按下表所示添加试剂,经研磨、过滤得到 3 种不同颜色的溶液(深绿色、黄绿色、几乎无色)。处理SiO2(少量)CaCO3(少量)无水乙醇(10 mL)蒸馏水(10 mL)注:“”表示加;“”表示不加。则、三个研钵中的溶液颜色分别是( )A几乎无色、黄绿色、深绿色B深绿色、几乎无色、黄绿色C黄绿色、深绿色、几

15、乎无色D黄绿色、几乎无色、深绿色【答案】 D2 2下图所示为“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实验的部分材料和用具。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9(1)图中步骤加入研钵内的物质:A_ 5 mL,作用是_;B_少许,作用是研磨得充分;C_少许,作用是_。(2)图中步骤将浆糊状的研磨液倒入漏斗中,漏斗底部放有一层_。(3)图中步骤剪去两角的作用是_,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_。(4)图中步骤中关键应注意_;加盖的目的是_;色素带最宽的是_,扩散速度最快的是_。【解析】 (1)研磨时需要加入 3 种物质:5 mL 无水乙醇,作用是溶解色素;二氧化硅可以使研磨更充分;加入少许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2)过滤研磨液时,漏斗基部不能用滤纸,因为色素可吸附在滤纸上。一般用一层尼龙布过滤。(3)剪去两角的作用是防止两边色素扩散得过快。画滤液细线的要求是细、齐、直。(4)层析时的关键技术是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否则,滤液细线会被层析液溶解,不能分离。由于层析液有毒,而且可以挥发,所以要加盖。色素带的宽度是由各种色素含量不同造成的,含量越多,色素带越宽,一般植物叶片中叶绿素 a 含量最多,所以叶绿素a 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