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初中物理番禺一模试卷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91211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初中物理番禺一模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5初中物理番禺一模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5初中物理番禺一模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5初中物理番禺一模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5初中物理番禺一模试卷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初中物理番禺一模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初中物理番禺一模试卷分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物理一模分析,总体得分情况,各小题得分情况,13小霁把柚子皮放到冰箱的保鲜层,把猪肉放到冰冻层中过一段时间,冷冻室的猪肉上面有一层白霜,这是冰冻层中的水蒸气_而成的(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出于安全考虑,电冰箱应使用三线插头供电,其中一条接火线,一条接零线,另一条地线与用电器的_部分相连,防止漏电事故的发生,凝华,金属外壳,试题及评分标准,评分标准:每空一分,学生答题情况:主要出现在第二问,有不少同学只写金属,写地线、零线等。说明学生对插座和插头的实际接线不是很清楚。,各小题答题分析13小题,各小题答题分析14小题,14弹簧测力计挂着一重为3N的物体A,物体A浸没并静止在水中,如图9所示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N物体A所受浮力是_N如果测力计不拉着物体A,A在水中会_(选填“下沉”、“上浮”或“悬浮”)判断的依据是_,评分标准:每空一分,1.2,1.8,下沉,重力大于浮力(或比较密度),学生答题情况,15小思用10N的水平推力推重为100N的箱子,箱子纹丝不动,这时小明对物体_(选填“有”或“没有”)做功,判断依据是_ _ _ _小明再用30N的水平推力推着箱子在10s内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10m,请在图10画出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及物体移动的距离。这个过程中推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为_W,评分标准:每空一分.作图2分,画出力和距离各一分改卷时主要看水平方向的力,竖直方向画多了不

3、扣分,没有,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30,也有写40w的,各小题答题分析15小题,16图11中的a表示垂直于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导线以图甲所示方向运动时,电路中可产生感应电流,若想改变电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你有什么方法,请在图乙中画出来,并标出磁极的N、S极位置,正确答案,各小题答题分析16小题,主要错误:两个方向同时改变,各小题答题分析17小题,17.图12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0cm刻度线处,向_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等大”或“缩小”)此时凸透镜可当 (选填“放

4、大镜”、“照相机”、“投影仪”)仪器使用 (2)图中的凸透镜也可以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3)完成图13中两条入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的光路,各小题答题分析17小题,典型错误,对成像规律可能只是死记规律,没有画图分析。光路图中光线漏箭头或箭头方向错误,各小题答题分析18小题,18佩婷家的太阳能集热器中装有40kg、35的水,经太阳光照射温度升高到45,水吸收的热量是 J用电热水器对相同的水也加热到45,标有“900r/kWh”字样的电能表用了30min

5、铝盘转过了450r(只有热水器工作),热水器消耗的电能为 J热水器加热时的实际电功率是_,热水器消耗的电能比水吸收的热量多,其中一个原因是_C水=4.2103J(kg),主要考查热量计算及电能表的使用等问题 本题总分4分,平均分2.05,难度0.51,各小题答题分析18小题,答题情况分析,第一空格与第四空格得分率较高,第二、三空格得分率较低,说明对电能表使用及利用电能表测量用电器功率等比较薄弱,也有不少学生电能单位的换算没掌握,典型错误,各小题答题分析19小题,图14,19小聪对冰加热,冰熔化成水直至沸腾。在此过程中他通过测量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4所示 (1)冰的熔点是 ; (2

6、)在0-1min比4-5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固态时的比热容比液态时的比热容 _(选填“大”或“小”); (3)在BC过程中,物质的内能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道题总分3分,平均分2.32分 ,难度0.77。,由于主要是选填的内容,加上很多学校在复习时基本做过指导书上相关内容,所以这题答题比较理想,各小题答题分析20小题,20如图15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1)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 (2)若实际拉力F为90N,求拉力做的功; (3)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图15,这道题主要考查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

7、 总分8分,平均分5.2分 大量的考生到现在对上述的概念还相当模糊,20如图15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1)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 (2)若实际拉力F为90N,求拉力做的功; (3)此杠杆的机械效率,20如图15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1)若不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 (2)若实际拉力F为90N,求拉力做的功; (3)此杠杆的机械效率,20如图15所示,杠杆在竖直向下拉力F的作用下将一物体缓慢匀速提升,下表是提升物体时采集到的信息:(1)若不

8、计杠杆自重和摩擦,求拉力F的大小; (2)若实际拉力F为90N,求拉力做的功; (3)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各小题答题分析20小题,学生答题情况,第(1)问:看到匀速就联想到二力平衡,没有真正理解题及二力平衡的概念,第(2)问相对简单,得分较高,但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同学要么放弃不做,要么单位搞错,第(3)问与前面两问没有太大联系,相当一部分学生前两问没得分,但这问记住了公式,也能算出答案得分,值得表扬。主要错误是对题意理解不太清楚,选择了求理想状态下的机械效率,各小题答题分析21小题,图16,21某电吹风的简化电路图如图16所示,R1、R2是发热电阻丝,M是电动机开关S1闭合后,S2接l、2时吹冷风

9、,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0.2A;S2接2、3时吹温风, R1的阻值为110S2接3、4时吹热风,电吹风的总功率为1100W,电源电压为220V试求: (1)吹冷风时,电动机的功率是多少? (2)吹温风时,通过R1的电流是多少? (3)吹热风时,5s内R2消耗的电能是多少?,本题主要考察: 欧姆定律的应用 功率的计算 电能的计算 并联电路的特征,代入公式没有注意脚标,物理概念不清晰,公式错误。,各小题答题分析21小题,典型错误,典型错误,误将电动机的总电能算成是R2消耗的电能。,审题不清,漏减了电动机的功率,各小题答题分析22小题,A B C,22图17中的A、B、C是实验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

10、小的因素”中的三个步骤 (1)通过观察_可知图17的_图中探头受到液体的压强最大; (2)该实验装置还可探究:“在同一深度,_与_的关系”请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_,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的形式考查了“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着重实验现象、过程的考查,要求学生会写实验的步骤。 从答题情况看,满分6分,平均分4.05分,难度0.68,各小题答题分析22小题,学生答题情况,第一空正确答案是:U形管液面高度差的大小 约20%能完整写出答案,其他很多学生给出的答案是,“U形管,液体上升的高度,液面高度差”等,答案不完整,但考虑学生可能已经掌握,只是表达上的缺陷,故都给分了,问题最大的是第(2)小题前两个空

11、。正确答案是:液体压强;密度;或(液体压强;方向);超过30%的学生把答案顺序填错了,写成:密度;液体压强;或(方向;液体压强); 我们评卷老师讨论后认为学生没有正确理解题意,把实验探究的主体搞错了,故不给分,实验步骤存在的问题:(1)没有控制探头的深度相同;(2)答案过于详细,没答到关键点,像写小文章,各小题答题分析23小题,23小曼在探究“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实验中,设计了如图18所示电路 (1)通电螺线管是利用了电流的_效应工作的装置,实验时可通过观察_从而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由图18可知,螺线管的右端为_极 (2)小曼还想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则她还需要补充的

12、器材是 实验中,她将开关S从l换到2时,需要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向 (选填a或b)方向移动,使得 ,通过比较两次螺线管_,才能得出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考查电流的磁效应以及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的实验。 本题总分是7分,平均得分为4.042,难度0.58。,各小题答题分析23小题,(1)不清楚探究“通电螺线管磁场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的实验中应补充什么器材,典型错误,没有考虑到小磁针本身就具有磁性,能够吸引钢铁类的物质,没有细心分析实验的电路图,开关S位置的变换就可以改变线圈的匝数,(2)不清楚线圈匝数改变会导致接入电路中的导线长度改变,改变电阻的大小,使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13、发生变化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更不会考虑要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才能保持电流大小不变。,各小题答题分析24小题,24小渝和小涛在研究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用笔画线完成图19中的实物电路连接 (2)小渝刚连完最后一根导线时就发现两个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指针总在晃动,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分别是_、_ (3)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直到电压表读数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此过程电流表示数不断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小涛更换不同的定值电阻进一步实验后,实验结果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_次的实验数据有误,造成该错误的原因是:_若要改正该次错误,应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选填“

14、左“或“右“端)移动,满分8分,平均分4.89分,难度为0.61,各小题答题分析24小题,学生答题情况,第(1)小问错的不多,错的同学主要是导线出现交叉,或把电流表并在了电阻或开关上,第(2)小问是个小题中错误率最高的。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看不到前面还有一个故障现象,两个空填的都是接触不良。第二空学生回答“接触不良”或“电流不稳”“电压不稳”都给了分,但“电压不够”要扣分。,第(3)小问第一空读错的不多,但第二空很多学生填“变小”或“不变”,说明学生不会判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大小变化。,第(4)小问第一空有些学生写了“”或“”,第二空学生答不到“保证电压不变”,很多学生不知道原因,答案是乱写。有一

15、些答的是“没有调节滑动变阻器”,但并没有指出为什么调滑动变阻器所以没有给分。,复习建议,1、强化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无论日常教学还是复习,不仅仅是告诉学生某个概念、规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依据地建构概念、规律。不应该通过 死记硬背定义来理解概念、死记规律来套用公式。如这次一模中学生对功率与效率等概念的混淆。,2、要注意系统性,不要把知识枝节化。复习课通过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知识、方法和能力上形成完整的结构,帮助学生理顺知识系统。,复习建议,3、注意研读课标和教材,充分发挥指导书的作用。从近年的物理中考试题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试卷中的许多试题都能在初中物理教材和考试指导书中找到原型,只是注重了对这些原型的加工、组合、类比、改造、延伸和拓展。复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尤其要重视教材的习题、插图等素材。不要盲目地“题海战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