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洛丽塔》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0559 上传时间:2017-08-2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洛丽塔》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从《洛丽塔》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从《洛丽塔》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从《洛丽塔》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从《洛丽塔》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洛丽塔》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洛丽塔》译本看目的论的局限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摘要: 20 世纪 80 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 , 提出了Skopos 目的论, 引起西方翻译理论家的颇多争议, 但在国内从翻译实践来批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文章仍然较少。从翻译实践来看, 目的论存在优点, 也存在缺陷。比较洛丽塔的两个译本后发现, 译者并未前后一致地按照翻译目的进行翻译, 目的论也无法为译文质量提供评价依据。关键词: 翻译目的; 翻译方法; 洛丽塔引言20 世纪 80 年代德国翻译理论家汉斯弗米尔以行为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Skopos 目的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原则, 一是目的论原则, 即翻译行为的目的决定翻译过程中采取的方法策略; 二是篇内一致, 即译文能

2、对目标语读者有意义, 与介入的目标语环境融合; 三是篇际一致, 即翻译出原文提供的信息。三者的重要性是逐次降低, 也就是说, 第三个原则从属于第二个, 第二个又从属于第一个原则。此目的论的浪潮引起西方翻译理论家的颇多争议。它把忠实原文的原则置于第三等级遭到诸如纽马克、奈达等大家的批评12 (P120 - 127) 。同时, 此原则也显然与中国的传统翻译标准相对立。作为一种描述性与规范性结合的理论, 目的论也有优点。它给予译者较大的自由度, 允许一个文本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译本, 为许多翻译实例提供了合法的解释, 如斯威夫特历险记被译成一部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文学作品。弗米尔说, 目的论的目的一般由译

3、者来推断目的。大多数情况下, 委托人不懂翻译, 译者必须从翻译情况本身来推断委托人的目的, 决定用何种翻译策略等事宜11 (P35 - 40) 。事实上, 确实如此, 而且古今中外许多职业翻译家只从事翻译实践不研究理论, 在译本中也不交待翻译目的与翻译策略。但是, 弗米尔的目的论只注重宏观上的原则, 而未注意微观上出现的问题, 在翻译实践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当译者知道委托人的目的后,他如何负责地进行翻译呢? 读者连翻译目的都不知道, 又如何评价译本的好坏呢? 有学者也说, 译本比较忽视翻译的目的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一篇原文如何翻译最好, 仍众说纷纭 , 莫衷一是 9 。对于一文多个译本的情

4、况, 读者实在难以辨别好坏。说一个行为是有意图的, 行为受控于意图 , 乃一简单道理, 因为翻译是一种行为, 所以要遵守翻译目的。但目前的问题在于读者只有通过行为才能反映目的, 才得以对众多译本进行比较。汉斯弗米尔提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方法的观点已得到论证,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原理的意识论, 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特性、反映的特性4 (P15 - 17)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翻译方法反映翻译目的。只有通过翻译实践才能了解译文的特点, 进而明白其翻译目的, 为译文比较提供依据。考察洛丽塔的两个译本后发现, 从两译本采用的翻译方法可以推论出各自的翻译目的, 以翻译目的作为评价

5、译文质量的唯一标准具有局限性。一、从翻译实践看目的论哲学家说, 理论来源于实践, 并且要经得起实践的考验。翻译方法是考察翻译实践的主要途径。翻译方法, 从广义上讲, 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传达原作内容和形式的总的设想、途径和策略以及美学态度, 多属于翻译理论的范畴。从狭义上讲, 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3 (P100) 。翻译方法在翻译研究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它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课题之一, 它来自翻译实践又可指导翻译实践。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用英语写作、1956 年完稿的回忆录小说, 因其特异的创作风格, 非凡的叙事技巧被英国编入二战以来影响世界的 100 部书中。小说自出版

6、以来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共有十一个中译文版本。最近的两个译本, 一个是 2000 年, 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于晓丹译 , 共 26 万字; 另一个是2005 年, 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主万译, 共 35 万字, 被称为全译本。网上对两译本孰好孰差以及字数的悬殊差距争论纷纷, 却不见有关译本比较的论文或专著问世, 实在可惜!本人未发现两位译者在译本中或其它发表文章上透露他们的翻译目的与翻译方法。我们仅能从网上报道了解到, 80 年代, 春风文艺出版社的安波舜认为所有的外国文学作品在刚改革开放的中国都非常畅销, 洛丽塔近似乱伦的主题会让读者非常好奇, 于是建议写小说的于晓丹翻译洛丽塔 8 。于晓丹

7、在阅读此书后非常欣赏其文字魅力并使用原作的普通版开始翻译12 。主万根据公认的美国 Vintage 公司 1989 年定本, 并参考了麦克米兰(公司) 的详细注释本, 出版前曾得到纳博科夫本人的审定和确认。他根据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英语能力, 除了翻译所有的注释外, 还增加了很多新的注解, 解释其中的难点, 如对比、隐喻、转文, 还补齐了此前因为各种原因删节和遗漏的段落。 ”8 这段报道只能说明前者欣赏原文的语言美、后者增加较多注释。这是否能充分说明他们的翻译目的呢? 还是从翻译实践来探讨这一问题。洛丽塔被誉为自尤利西斯和为芬尼根守夜以来最富暗示、最富实验和最游戏性的小说。这部作品一向被人认为是

8、一部色情小说, 其实不然。它主要讲述主人公享伯特在审判庭上的一篇独白。享伯特追述了自己恋童癖的根源、变态行为的动机以及被压抑的童年性经验。作者的学生小约翰雷博士认为此部作品不仅具有科学和文学价值, 还对读者产生伦理意义。书中的道德问题与叙事的逼真度颇受读者争议, 但纳博科夫似乎更重视小说的艺术。可见, 原文的语言魅力与道德价值要从文中的语言文字与故事情节才能反映出来。笔者从两译本字数的悬殊差距入手, 再根据原文的特点大量的文化词和独特的语言特点, 来考察两部译文的翻译方法。二、两译本的翻译方法(一) 字数悬殊差距的原因两个译本 9 万字的差距使读者对两个译文产生疑问 , 译文 1 曾被认为有删

9、节, 但译者与译林出版社都给予否定。此问题只能从两译本中找出答案, 也只有解决了该问题, 才能更好地进行研究。根据考察两译本的排版和每页字数的计算, 结果发现, 两译本差距约为 815 万字, 译文 2 比译文 1 多出的实际数字大约是4 万字, 主要根源于翻译方法的区别, 分别体现在注释和译文文字上, 另外 415 万字的差距是因各自的排版不同引起的。(二) 从翻译字数探索翻译方法11 译文的长度与译法主万在翻译原文时, 根据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和英语能力, 除了翻译所有的注释外, 还增加了很多新的注解8 。而且, 译文 2 保留了原文中大量的法文, 增加了近两百条注释来提供中译文。另外, 在译

10、文文字上 , 从译文 2 多出的行数可以发现, 译文 2 比译文 1 的句子冗长, 这样的例子确实俯拾即是。以下译文 1 为于晓丹译, 译文 2 为主万译。例 11There might have been no Lolita at all had I not loved , one summer , a certain initial girl - child. In a princedom by the sea. Oh , when ? About as many years before Lolita was born as my age was that summer.译文 1 : 事

11、实上, 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洛丽塔, 要不是我在一年夏天曾爱上一个女童。那是什么时候? 洛丽塔还有多少年降临世间, 我那年岁数就是多少。译文 2 : 实际上, 要是有年夏天我没有爱上某个小女孩的话, 可能根本就没有洛丽塔。啊, 是什么时候呢? 从那年夏天算起, 洛丽塔还要过好多年才出世, 我当时的年龄大约就相当于那么多年。为表达同一意思, 译文 1 用了 64 个字, 而译文 2 用了 81 个字。主要在于译文1 省掉对第二个“夏天”的翻译。译文 1 按照原文的句序, 但对词汇的翻译比较灵活, 省略了不必要译的词。例 21Actually , the place bore a dejected

12、resemblance to the Haze home (a mere 400 miles distant) : it was the same sort of dull gray frame affair with a shingled roof and dull green drill awnings ; and the rooms , though smaller and furnished in a more consistent plush - and - plate style , were arranged in much the same order.译文 1 : 实际上 ,

13、 那地方和黑兹家很相像, 这却令人失望(相距仅四百英里) , 也是同一种晦暗的灰色砖墙, 木瓦屋顶以及暗绿色麻布遮日蓬; 内中房间虽然小些, 但其厚绒布薄金属板风格更为统一, 房间格局却也基本一致。译文 2 : 实际上这个地方令人沮丧地跟黑兹家很像(相距不过四百英里) , 也是那种同样暗淡的灰色木板房子, 上面是木瓦屋顶, 还有晦暗的绿色斜纹布遮篷 ; 房间比黑兹家的小一些, 室内的陈设布置也比黑兹家的更加舒适些, 但安排的次序却几乎完全一样。对这一原例, 译文 1 使用 95 个字, 译文 2 使用 110 个字。译文 1 把“令人失望”置后, 修饰前一句子; 对“arranged in m

14、uch the same order”进行意译, 但对“plush - and- plate”直译; 而译文 2 对内容直译, 增词“上面是”, 而对文化词则意译。21 文化词的翻译纵观两译文后, 笔者发现译文 1 对原文的文化词未能吃透, 导致明显误译。比如 All Adamps apple and heat , old -timer , Adamps apple , 译文 1 分别都进行了硬译, 分别译成“亚当的苹果和亚当的心” 、 “老计时员”和“亚当的苹果”,导致误译, 而译文 2 进行意译, “心怀鬼胎”, “老手”和“喉结” 。由上而见, 译文 1 在句序上一般直译, 对文化词多数

15、硬译, 但对一些词汇活译, 力求简洁。译文 2 则会调整句序,使之符合汉语习惯 , 对文化词一般意译, 但力求译出每个词汇, 因此句子较长。另外, 两译者对原文的不同理解也会影响字数相异。(三) 诗化语言的翻译方法作者纳博科夫在 1956 年版的洛丽塔后记中指出, 这是一部表现英语语言魅力的作品, 一部表现声音的作品。他还说, 虚构作品的存在理由是提供审美欢乐的感觉, 这种感觉与艺术主宰的生存状态相连5 (P100 - 200) 。可见, 对于小说的内容与意义的争议, 作者更重视小说的语言艺术, 力求体现语言的美与复杂, 提醒读者艺术对现实的影响。作者的另一部成功小说微暗的火也显示了作者在语言

16、、文体和构思布局上的才华。英语是作者的第二语言, 他却运用娴熟。文中运用了博杂的词汇(包括广告语、行话、俚语、方言、外来语) 、丰富的成语以及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 如诗一般简洁、富有韵律是作者创作的一大特点。下面选取文中诗化语言的例子进一步分析与探讨两个译本所采取的翻译方法。例 11Lolita , light of my life ,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 my soul. Lo - lee - ta :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 at three , on the teeth. Lo. Lee. Ta.译文 1 : 洛丽塔, 我生命之光, 欲念之火, 我的罪恶, 我的灵魂。洛- 丽- 塔: 舌尖向上, 分三步, 从上鄂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译文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