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上册文言知识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905346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60.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上册文言知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上册文言知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上册文言知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上册文言知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上册文言知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上册文言知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考语文总复习7年级上册文言知识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说新语两则 一、重点字词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 内集:_ (2)俄而雪骤 俄而:_ (3)白雪纷纷何所似 似:_ (4)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家庭聚会,不久,一会儿,像,凭借,(5)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 (6)相委而去 委:_去:_ (7)下车引之 引:_ (8)元方入门不顾 顾:_,约定,丢下,舍弃,离开,拉,回头看,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尊君在不_,“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未若柳絮因风起。 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 _,不如比作凭借风吹起的柳絮。,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来拉他,元方进门而去,连

2、头都不回。,三、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选自_。_(人名),南朝宋彭城(现在江苏徐州)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四、文章内容理解 1.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哪个更好?为什么?,示例一:“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示例二:“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这一意象与“雪”形似且神似,写出了雪花飘飘扬扬的情态。,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_ _,答案 略,论语十二章 一、重点字词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

3、 时:_ (2)不亦说乎 说:_ (3)人不知而不愠 愠:_,按时,通“悦”,愉快,生气,发怒,(4)吾日三省吾身 日:_省:_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_ (6)四十而不惑 惑:_ (7)不逾矩 逾:_ (8)学而不思则罔 罔:_,每天,自我检查,反省,真诚,诚实,迷惑,疑惑,越过,超过,迷惑,意思是感到 迷茫而无所适从,(9)思而不学则殆 殆:_ (10)人不堪其忧 堪:_ (1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_乐:_ (12)博学而笃志 笃:_,有害,忍受,喜欢,爱好,以为乐趣,忠实,坚守,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 _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 _,“说”通“悦”

4、,愉快,“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3.一词多义。 (1)而:学而时习之 _人不知而不愠 _为人谋而不忠乎 _温故而知新 _择其善者而从之 _,表顺承,表转折,表转折,表顺承,表顺承,(2)之:学而时习之 _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择其善者而从之 _,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代词,指学问和事业,代词,指好的方面,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思考却不学习,就会产生害处。,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 4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_,时光像流水一样流逝,日夜不停。,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坚守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三、文学常识 1.孔子,名丘,字_,_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 2.论语共_篇,由_编写,以_和_为主,记录了_。,仲尼,春秋,20,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语录体,对话体,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四、文章内容理解 1.请写出三个出自本课的成语:_、_、_。 2.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_,温故知新,三省吾身,逝者如斯,答案 略,虽有嘉肴 一、重点字词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虽有嘉肴 嘉:_ (2)不知

6、其旨也 旨:_ (3)虽有至道至 道:_,好,美,甘美,最好的道理,(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_ (5)教然后知困 困:_ (6)然后能自反也 自反:_ (7)然后能自强也 强:_ (8)学学半 学:_,所以,不通,理解不了,反省自己,勉励,教,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兑命曰_,“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_ 2.故曰:教学相长也。 _,所以通过学习,这样以后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通过教学,这样以后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所以说: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三、文章内容理解 1虽有嘉

7、肴集中论述了_与_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教,学,2.(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_ _”作比,继而引入“_ _”,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出“_”这个结论。,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河中石兽 一、重点字词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 圮:_ (2)阅十余岁 阅:_ (3)求石兽于水中 求:_,倒塌,经过,过了,寻找,(4)棹数小舟 棹:_ (5)尔辈不能究物理 究:_物理:_ (6)湮于沙上 湮:_ (7)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_,划船,推究,事物的道理、规律,埋没,主观的判断,2.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_ 3.一词多义。 为: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众服为确论 _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_,“颠”通“癫”,疯狂,被,是,成为,二、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