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墙上的斑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9822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墙上的斑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墙上的斑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墙上的斑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墙上的斑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墙上的斑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墙上的斑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选修之《外国小说欣赏》墙上的斑点(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墙 上 的 斑 点,(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1941年 3月28日,一位年届59岁,拥有高贵典雅气质的贵族妇女,在她的上衣口袋里装满鹅卵石,然后毫无留恋地走进了她英国乡间住处旁的乌斯河,慢慢地沉人了水的深处,沉入生命黑暗而神秘的本原。她活着时,为世人创造了一部部不朽的著作,即使死也要让一条原本寻常的河流从此名扬天下。她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伟大的女权主义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年出生在伦敦一个文学世家,父亲斯蒂芬爵士是著名的批评家、传记家和出版家,家族成员大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在这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受浓厚的文化氛围的熏陶

2、,自然形成她高贵的气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快乐过后,接踵而至的是一连串的打击,从1895年起她最亲近的人相继死亡,这使她经历了多次不同程度的精神崩溃。精神病症折磨了她一生。1941年3月,由于对刚完成的小说幕间不满意,又因为“二战”战火已燃烧到英国,更由于她确信自己的精神分裂症即将复发,便留下一纸绝命书投河自尽。,弗吉尼亚伍尔夫,墙上的斑点想了一生 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 婚姻是一只闷盒子 只能看不能想:回形针 房间被布置以蝴蝶标本 抽一支烟,从侧面去观察男人 早晨需要阿司匹林 哦,一只患了抑郁症的花瓶 喜欢带有尼古丁味道的男人 喜欢优雅的手势,弗吉尼亚伍尔夫,“让我们谈谈眩晕

3、症吧 或者避孕药如何使用” 她害怕套间,抽屉 她说尖叫吧:女人应该歇斯底里坏天气,潮湿的婚姻 她对安眠药的依赖性她偶尔谈到孩子 她的子宫忧郁症:耽于幻想 和自我封闭。 她疯了,不,她摔碎了闹钟,主要作品,早期:出航夜与日成熟期:墙上的斑点雅各布的房间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论现代小说 晚期:岁月幕间,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因直接再现精神生活世界,强调描写人的意识潜流得名。它着重描写人的意识活动,发觉人物的内心世界;取消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打破时空局限,以意识流动为结构,采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透视人物内心奥秘。代表作家和作品: (英国)弗吉尼亚伍尔夫 墙上的斑点 (爱尔

4、兰)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 (法国)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美国)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我弥留之际,也许是精神世界太丰富敏感的缘故,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 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 、奇异的、倏忽即逝的 ,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 ,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 ” 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应该深入到人物 的意识深层 , “按照那些微尘纷纷坠落到人们头脑中的顺序,把它们记录下来”, “追踪它们的这种运动模式”。,小说内容 女主人公冬日里坐在壁炉前吸烟,透过烟雾,看到

5、墙上的一个斑点。她反复猜想它是什么,于是无数“无意识的幻觉”像潮水一般“一哄而上”。它究竟是什么,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借此显示精神世界纷繁复杂的意识流动。作者认为,艺术的任务不是再现客观世界,而是表现客观世界在人的心理意识中的反映,表现感情、感觉、联想、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叙述分析,叙述视角:“我”主人公有限视角,叙事效果:作者隐退构建高度真实,试看开头一段: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射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对啦,一定是冬天,我

6、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是一种无意识的幻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在雪白的墙壁上呈暗黑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象世界。在结构上它是作者进人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或者支点。也就是说,作品中的人物是从墙上的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出许多联想的;而

7、每一段落的联想又都是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的。从支点出发,弹出思绪,再返回支点,再弹出思绪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了人物瞬息变化的意识活动。,这种以斑点为中心的纷繁的意识活动形成了一种立体的辐射结构,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好似一朵由若干片花瓣围绕着花蕊的盛开的鲜花。整个叙述貌似散漫无羁,实则结构对称,构思严谨。,主题探讨,1. 但是,我还是弄不清那个斑点到底是什么;我又想,它不像是钉子留下的痕迹。它太大、太圆了。我本来可以站起来,但是,即使我站起身来瞧瞧它,十之八九我也说不出它到底是什么;因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唉!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

8、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够了。,主题探讨,2. 但是这种概括毫无价值。只要听听概括这个词的音调就够了。它使人想起社论,想起内阁大臣想起一整套事物,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人都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每件事都有一定的规矩。 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订出惠特克的尊卑序列表我们希望很快它就会像幻影、红木碗橱、兰西尔版画、上帝、魔鬼和地狱之类东西一样遭到讥笑,被送进垃圾箱,给我们大家留下一种令人陶醉的非法的自由感如果真

9、存在自由的话,主题探讨,3. 什么是知识?我们的学者不过是那些蹲在洞穴和森林里熬药草、盘问地老鼠或记载星辰的语言的巫婆和隐士们的后代,要不,他们还能是什么呢?我们的迷信逐渐消失,我们对美和健康的思想越来越尊重,我们也就不那么崇敬他们了是的,人们能够想像出一个十分可爱的世界。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旷野里盛开着鲜红的和湛蓝的花朵。这个世界里没有教授,没有专家,没有警察面孔的管家,在这里人们可以像鱼儿用鳍翅划开水面一般,用自己的思想划开世界,轻轻地掠过荷花的梗条,在装满白色海鸟卵的鸟窠上空盘旋在世界的中心扎下根,透过灰黯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以及倒影向上看去,这里是多么宁静啊假如没有惠特克年鉴假如没有

10、尊卑序列表!,主题探讨 追求精神自由 嘲讽现实单调,写作技巧,1.内心独白第一人称的直接内心独白,让主人公由一个斑点而进行自我内省,从而将人物的沉思冥想、意识印象和盘托出,使读者一览无余。如:“让我稳住自己,抓住第一个一瞬即逝的念头莎士比亚对啦,不管是他还是别人,都行。”“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 是只钉子? 一片玫瑰花瓣? 还是木块上的裂纹?”显然,作者已从小说中悄然撤退,对主人公如梦般的独自呓语不作任何解释评论,信马由缰,任其发展。这种技巧使人物独白的真实性大大增强,作者在构建“内在真实”的同时也在追求心理的审美化。内心独白也使读者更直接地进入人物的灵魂深处,在不断的审

11、美观照中与主人公的思绪产生共鸣 。,写作技巧,2.自由联想在这篇小说中,回忆拉开了自由联想的序幕,因为“为了确定究竟是哪一天,必须回忆当时我看见了什么”,由此也确立了自由联想的基础。接着,主人公对墙上的斑点作出种种猜测,设想着不同的可能性。由斑点引发的遐思从最初的钉子留下的痕迹至一片残留的玫瑰花瓣,转而又变成凸出的圆形物和木块上的裂痕。主人公不断睹物生情,浮想联翩,一股延绵不绝的意识流也就贯穿始终,向读者原原本本地呈现了人物在每一个瞬间获得的真实感受。斑点成为自由联想的“中转站”。“我”的诸多纷乱复杂、甚至令人困惑不解的思绪和印象其实都统一于墙上的斑点,都是以这个小小的斑点为轴心向四周辐射,而

12、引发出一条条意识的射线,形成了一种发散性辐射式的结构。自由联想通过这种结构扩大了小说的表现范围,拓宽了作品的视域和透视层次,使作者在短暂的时空中得以构建更大容量的“内在的真实”。,写作技巧,3.蒙太奇小说中的主人公面对墙上的一个斑点而展开沉思冥想,可能仅仅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重要的瞬间”,主人公在内心深处已经自由往返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对历史的思索、现实的感受和未来的愿景时而分流,时而汇流,交错重叠,相互渗透。由斑点展开联想的画面与镜头也是错综复杂,涵盖了莎士比亚、查理一世、退役的上校、大自然的美景、惠特克年鉴、坎特伯里大主教、富含生命力的树木等印象,营造了逼真的时空幻灭感,

13、对读者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写作技巧,4时序的颠倒和溶合 意识流小说在心理变化和意识的流动中,常常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彼此颠倒、交叉,相互渗透,使人物的视觉、回忆、向往三种现象交织、重叠在一起,从而展现人的意识的跳跃、穿插的复杂性。小说从“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开始想到“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又想到红色骑士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斑点的出现,将主人公的思绪暂时拉回到现实中来,但她很快又想到“幻觉,是孩童时期产生的”,在感慨人的生活的偶然性时,思维又跳跃到“来世”。“那个斑点”几次将主人公拉回到现实中来,其结果只是让她的思想骏马向更远方驰骋,以跳跃的方式,在“现实幻想、现在未来、此生来世”之间自由跳跃,真实地表现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即时性和不可捉摸性。,意识流小说特点,记录意识流程 取消故事情节 直面心灵世界 淡化人物形象 叙述跳跃穿插 打破因果联系,#,练笔:围绕下图展开辐射式联想,上海九院整形科地址上海九院整形科好不好上海九院整形科预约挂号上海九院整形科怎么样http:/ 上海九院整形外科http:/ 上海九院整形价格 http:/ 2017上海九院整形价格暒眚凊,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