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长征组歌两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9178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长征组歌两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长征组歌两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长征组歌两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长征组歌两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长征组歌两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长征组歌两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4《长征组歌两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山界,赤水河为中国长江上游支流,古称安乐水,在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区。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上游称鱼洞,东流至川、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梯子岩,水量增大,称毕数河,经贵州省赤水市至四川省合江县入长江。全长523千米,流域面积2.04万平方千米。两岸陡峭、多险滩急流。,中央红军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使蒋介石等人大为震惊,急调其嫡系部队和川黔滇四省的兵力及广西军队一部,共约150余个团,从四面八方向遵义地区进逼包围。为摆脱这种险境,党中央决定,率师北渡长江,前出川南,与活动在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4方面军会合,开创川西或川西北革命根据地。四渡赤水战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和形成的。四渡赤水之战,是中央红

2、军在川黔滇边地区进行的一次出色的运动战。在这次作战中,伟大的毛泽东充分利用敌人的矛盾,根据情况的变化,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指挥红军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界地区,巧妙地穿插于敌人重兵集团之间,调动和迷惑敌人。当发现敌人的弱点时,立即抓住有利战机,集中兵力,歼敌一部,牢牢地掌握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这是我军战争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范例。,你知道的“四渡赤水”是怎样的?,一渡赤水,集结扎西,待机歼敌,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大量歼敌,三渡、四渡赤水,突破天险,摆脱敌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3、空军政委、总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萧华谱写的长征组歌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之一。,萧华(19161985),整个组歌共分为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芒、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和大会师10个部分。,长征组歌是将军诗人萧华于1965年为了级联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而作。原为诗歌,后改编为音乐剧。,渴 烟 袭 锤 毡 侵,多音字,似,重,奇,sh:似的,s:似乎,chng:重复,zhng:重量,q:奇妙,j:奇数,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 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qin,zhng,chng,横断山, 路难

4、行。 敌重兵, 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四渡赤水出奇兵,chng,赤水:赤水河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 弃甲:丢盔弃甲 压:逼近 烟枪:吸食鸦片烟的用具 境:边境,s,x,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歌词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你能说说这首歌词的结构层次吗?,第一部分( ):写红军行军的_和军民的_。第二部分( ):写红军四渡赤水中的战绩,赞扬_ _。(分两层)第一层( ):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第二层(

5、):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真如神。,1-5行,6-17行,艰难,鱼水深情,6-9行,10-17行,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横断山, 路难行。 天如火, 水似银。 亲人送水来解渴, 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 路难行。 敌重兵, 压黔境。 战士双脚走天下, 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 兵临贵阳逼昆明。 敌人弃甲丢烟枪, 我军乘胜赶路程。 调虎离山袭金沙,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整首歌曲,想表达的一个中心是什么?哪句歌词能够代表这个中心?,中心: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歌词: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读歌词,说说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横断山

6、,路难行,天如火,水似银。,敌重兵,压黔境。,严酷的自然环境,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读歌词,说说红军赤水之战取得成功的原因?,沿途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有群众基础,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红军战士的艰苦战斗,英勇无畏,战士双脚走天下,毛主席用兵如神,乌江天险重飞渡,调虎离山袭金沙。,这首歌词描写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真如神的军事艺术。,四渡赤水出奇兵通过哪些画面突出表现“奇”字的?,(找出

7、自己喜欢的诗句,交流体会。),“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突出了四渡赤水河战役中红军巧妙运动、出奇制胜的特点。),老山界,夹金山,松潘草原,过雪山草地,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南部,距成都250公里,总面积二万零七百公顷,境内主要有夹金山,木尔寨沟两个原始生态区。森林资源丰富,植被完好。,夹金山,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北部,为西倾山、岷山、巴颜客拉山之间的山原,纵横

8、六百里,海拔3500米以上,河道迂回摆荡,水流滞缓,叉河、曲流横生,形成大片沼泽,水草盘根错节,结络而成片片草甸,覆于沼泽之上,气候变换无常,人迹罕至。,松潘草地,雪皑皑,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过雪山草地,i i,chu,chu,lin,tn,zhn,qn,皑皑:洁白的样子,多形容霜雪 扎:驻扎 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于:比 炊:烧火煮熟食物,形近字,饥(j):饥饿,肌(j):肌肤,皑(i):白皑皑,铠(ki):铠甲,袭(x):侵袭,垄(l

9、ng):垄断,锤(chu):千锤百炼,捶(chu):捶胸顿足,成语积累,调虎离山,千锤百炼,过雪山草地讲的是乐观团结的精神面貌及超人的毅力,所以点明中心的句子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1、你能仿照找第一首歌词中心句的方式找出这首歌词的中心句吗?,2、你能说说这首歌词的结构层次吗?,第一部分(第1_行),描写_ _。 第二部分(第_12行),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揭示了_。,4,5,红军过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红军官兵力量的源泉),读歌词,说说红军面临的困境有哪些?,自然环境恶劣,生存危机严重,天气条件恶劣,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吹断粮、野菜充饥,风雨侵衣

10、,雪皑皑, 野茫茫, 高原寒, 炊断粮。 红军都是钢铁汉, 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 风雨侵衣骨更硬, 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 革命理想高于天。,(体会修辞方法的作用。),“雪山低头迎远客 ,草毯泥毡扎营盘。”,(用拟人手法来表现红军战士翻越雪山时的感受,使红军战士“不怕难”的精神跃然纸上。),“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过雪山草地时天气变化无常,红军战士穿着单衣,粮袋中已粒米皆无,许多战士饥寒交迫牺牲在行军途中,但是,一个“更”字,一个“越”字,再次 突出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这首歌词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表现主题,你能做点分析吗?,

11、“雪山低头迎远客”,(拟人),“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对偶),“革命理想高于天”,(夸张),(这首歌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的动力,充分表现了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解”“出”“临”“逼”“赶”“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运用贴切的比喻,生动地说出了红军克敌制胜的原因。过雪山草地歌词句式相对整齐,结构层次分明,内容由表及里,恰当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你能简要地说说这两首歌词的艺术特色吗?,我们也读了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请你思考一下:故事与歌词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比较感知,歌词更为凝练、跳跃感强、押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