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5288892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告别依赖走向自立(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课 第二框,告别依赖 走向自立,学习任务,1、自立与依赖的关系 2、依赖的危害性有哪些? 3、什么是自主? 4、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与30名中国孩子曾经引起全国范围的大讨论。当时,这107名儿童在内蒙古举行草原探险夏令营。上路时,日本孩子背包鼓鼓囊囊,装满食品和野营用具;中国孩子只是装装样子,背包几乎是空的。探险之路才走一半,中国儿童因将水喝光、干粮吃尽而向别人求援。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目的地。日本家长乘车而去,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1)为什么日本的少年有饭吃,而中

2、国的孩子饿肚子?,(2)你认为一个自立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条件?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才能赢取下一次较量 的胜利?,结合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和外国孩子的自立教育,思考:,培养自立能力的条件:独立生活;有责任心;有自主性,有主见。方法:从小事做起,立足于现在生活;亲自尝试,反复练习;多参加社会实践,缺少自立能力,对父母的依赖性大。,日本教育界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的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许多日本孩子在学好功课的同时,还常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到社会上打工挣钱。在德国,非常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立能力,甚至法律上也有这样的要求。德国法律规定

3、,孩子到14岁就要承担一些家务,比如替全家人擦鞋等。德国人常说,父母的首要责任就 是让孩子懂得,一个人走向社会最终 要靠自己,靠自立和自强。,某中学生小雅生活在一个大城市,爸妈平时对她照顾得无微不至,以至于她真想独自生活一天试试,爸妈同意了。送走爸妈后,她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迷迷糊糊睡着了,醒来后又饿又冷,一个劲地流鼻涕。,一、不能再有依赖,危害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依赖心理的主要表现方式: 1.思想上缺乏独立意识,作判断作决定总要依赖他人, 2.行动上依赖别人的指导和督促或者让别人代替自己来行动。,在一个招聘会上,曾出现这样一幕:一个老人在各个摊位前忙个不停,填了六十多份各类求职应聘

4、表,并且不断向招聘单位咨询。许多人以为她是来找工作的,一打听才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 是为了26岁的儿子 。此时此刻,他的儿子正在家“赋闲”。他一天到晚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聊天、玩牌、上网。,危害2:使人缺乏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招聘会,1、如果你是招聘者,你会聘用这个26岁的年轻吗?为什么?,不会。因为他整天无所事事,不务正业,依赖 思想严重,缺乏主见,缺乏自立自强的精神, 聘用后不能在工作中作出成绩,将会影响到 单位的生存和发展。,2、造成儿子赋闲,老母应聘的原因有哪些?,1、父母从小对儿子娇生惯养,过分溺爱,使儿子养成 严重的依赖思想。 2、儿子不务正业,没有责任心,自己 不去找工作,只

5、知道整天玩。 3、儿子荒废了大好青春 时光,在学习阶段不学无术,导致了没本事和能力去面对 社会激烈的竞争。,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依赖的危害,2、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3 、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杰出青年在童年时期具备的特征: 1.自立自主的精神 2.坚强的意志力 3.非凡的合作精神 4.鲜明的是非观点 5.选择志趣相投的朋友 6.坚持诚实、进取、善良、勤奋的做人原则,不能再有依赖,自立 自在,看 故 事,回 答 问 题,1、这个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他后来改正了?,2

6、、你认为自立自理的关键是什么?,(1)意志力不强,依赖心理,自我管理能力弱等。 (2)明确自己的责任,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别依赖,独立地生活,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二、自立自主,从前,有个书生骑着骡子,由书童挑着书陪他进京赶考。路过一个村子时,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瞧,这个书生骑着骡子赶考。”书生听了之后,就把骡子送给别人,自己和书童一起步行。走了不远,又听有人说:“这个书生还带着一个书童进京赶考。”书生把书童辞了,自己挑着书,继续赶路。不久,遇见一个农夫,农夫问:“怎么挑了这么多书去赶考?”书生听了,丢下书籍,什么都不要了。最后,他身无分文,沿途乞讨。看到他的人又说:“看,这个书生什么都

7、不带,还进京赶考呢!”书生听了后悔不迭。,进京赶考,材 料,思考 这个书生即使满腹学问,但能自立吗?为什么?,分析 不能,因为他缺乏主见。自主是自立的前提。 这个书生做事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别人说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自己的是非观念,被人牵着鼻子走,是没有一个主见的人。 没有主见的人在生活中人云亦云,是不可能成为自立的人的。,书生赶考,遇事没主见,就不可能自立!,2、自主和自立的关系:,自主是自立的前提,自立是自主的表现,1、什么是自立?,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告别依赖、独立自主,是不是就要拒绝一切帮助,我行我素,固执己见呢?,自立应该是自己既有主见,也要正确看待别人的意见,不

8、盲从,也不盲目拒绝,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要善于接受别人帮助而不是依赖别人。,三、多实践 多锻炼,当人们有了自立的意识后,又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呢?,1、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不逃避,从小事做起。,2、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请同学们看教材43、44面的两个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名中学生犯了哪些错误?缺少什么能力?,2、小江为什么会被公司相中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故事三:1920年,有个11岁的男孩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

9、可以买125只母鸡。闯出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有那么多钱赔。”父亲说:“这12.5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你得还我。”从此,小男孩利用空闲时间打工。经过半年多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父亲。男孩就是后来的美国总统里根。里根回忆起这件事时说: “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做责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己的事自己干,自己的事自己负责。,不能再有依赖心理,明确自主和自立的关系,树立自立意识,培养自立能力,多实践 多锻炼,从小事做起,大胆实践、反复锻炼,走向自立告别依赖,小 结,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

10、天才做不到的,靠勤奋也能做到。我们一定要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老师寄语:,你是否具有以下表现? “完全是”请标记a,“有时是”请标b,“不是”请标记c。1遇事退缩。2不敢面对困难。3做事顾虑重重。 4缺乏勇往直前的气魄。5一贯服从他人。6凡事都要求家长为自己决策。7一旦失去依赖对象,就茫然不知所措。8受人欺负后不敢抗拒,只会回家诉苦。9时间观念淡薄。10做任何事情总要拉上别人才行。,11从不做家务。12穿衣、洗头也要父母包办。13什么事不管会不会,从不想去试一试。14没有自己的行动方向。15听别人的指挥,去做对自己无意义的事。16畏惧权威,胆怯懦弱。17做事需要父母督促。18不敢一个人独自在家

11、。19对学业心不在焉。20言语间透出娇气。计分标准:a1分; b2分; c3分,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 (提示:从作息时间、吃饭、卫生、安全等方面考虑),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 ,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提示:从学习纪律、学习效果、作业完成等方面考虑),畅所欲言,总结:我们要通过努力,使自己不依赖他人,成为学习和生活的主人。,美国前总统卡特的独生女儿艾米,年仅14岁时,在暑假中决定去打工,当服务员,主要任务是跑腿、送公文、干杂活,周薪17.5美元。,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儿子失业后,没有向总统父亲伸手,而是一边找工作,一边靠领救济金度日,

12、表现了一种自强自立的精神。,自立故事,芬兰总理的女儿在瑞典上学,由于瑞典物价比芬兰高,父亲给她的费用只够她日常所需的23,她便在业余时间到饭馆洗餐具,以补不足。,南斯拉夫已故总统铁托的儿子,19岁离家奋斗,从不利用他父亲的影响谋取好处。他从普通工人做起,靠自己的奋斗,后来当上了石油公司的总经理。,自立故事,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畅所欲言,当我们与父母、老师发生争执时,有的同学经常会讲,“不要管我”,如果没有父母、老师的管束,你会如何学习、生活?,畅所欲言:,培养自立能力的最好办法是什么?,1、最基本的是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不逃避,从小事做起。,2、大胆地投身社会实践,多实践、多锻炼,3、培养自主精神,二、假设父母因故外出一周,只有你一个人在,你会怎样安排自己的生活? (提示:从作息时间、吃饭、卫生、安全等方面考虑),一、假设学校取消了班主任制度,没有班主任的约束 ,你该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提示:从学习纪律、学习效果、作业完成等方面考虑),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