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837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4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肇东市第一中学学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创新(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肇东一中高一地理期中考试题本卷分为第卷( 选择题 ) 和第卷 ( 非选择题 ) 两部分,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 100 分第卷 ( 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60 小题 )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所在城市人口资料绘制的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回答。12010 年,该市04 岁女性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 ) A3% B6% C6.2% D3.2% 2该城市近三十年来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是( ) A青壮年养育子女的负担逐渐加重B生育率逐渐增加C该城市逐渐迈向老龄化社会D青壮年男子逐渐外移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成立经济特区以来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

2、的发展。读深圳户籍人口来源地分布图,完成。3深圳户籍人口中,来自四川的人较多的主要原因是( ) 2 四川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四川整体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政府安排外迁人口多生态移民较多ABCD4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减慢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强了迁入区和迁出区的联系,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调节了地区间人才的余缺缓解了交通运输压力ABCD读“四国某年人口变动图”,回答。5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人口增长属于原始型的国家是( ) A甲B乙C丙D丁6下列关于乙国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快,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B人口增长快,加大环境人口容量C人口增长缓慢,城市化进程明显减慢D人口增长缓慢,出现

3、了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3 7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 以上8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 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读中国劳动适龄人口(15 64 岁)比重预测图,回答。9对 2010 年后劳动适龄人口比重下降趋势的预测是基于( ) A国家较早实施计划生育B国际劳工会大量输出C人口死亡率显

4、著下降D人口自然增长率略有增长10中国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下降( ) 4 A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B短期内会导致中国劳动力不足C短期内会导致国外劳动力的大量输入D长远看会缓解中国就业压力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完成。气候区人口合理容量( 亿)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区28.0 200 热带草原气候区14.13 90 温带草原气候区1.06 5 热带、温带沙漠气候区0.18 1 热带季风气候区12.43 110 地中海气候区2.25 90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9.30 100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7.35 3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2.19 30 苔原气候区0 0

5、.01 冰原气候区0 0 11. 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技术因素12据表格判断,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 A亚热带 季风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D热带雨林气候区读右“某假想地域城市分布图”,回答。13图中城市等级系列最高的可能是A B C D14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丰富 B靠近河流水源充足C气候条件优越 D铁路枢纽,交通便利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 (单位:元 / 平方米)完成1819 题。5 1

6、5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教高的市中心附近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因素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16图中 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B附近公路干线交会,交通便捷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 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在市场竞争环境下,地租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块土地的最终利用方式往往由付租能力最高的活动决定。下表1 是某城市不同土地利用的付租能力变化情况。据此回答。17该城市商业区的范围是在距市中心A0-1 km B2-3km C0-2 km D2-4 km 18

7、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通达度环境质量好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功能分区A BC D19决定中心地级别的主要因素是A服务范围的大小和服务种类的多少 B服务范围的大小和交通的好坏C服务种类的多少和交通的好坏 D服务范围的大小和中心地的位置20浙江省的以下做法:村庄改为社区许多村庄实现了“一村一品”高山村民移民平原撤县改区,其中属于城市化的是A B C D读“某大城市功能区分布简图”,回答。2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该城市属于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 D条带放射式22若在该城市建设一集零售、娱乐、餐饮、办公于一体的高层建筑,应选址在6 Aa 区 Bb 区Cc 区 Dd 区23. 下列关

8、于解决大城市交通拥挤可行性办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小汽车取代自行车B.将现有道路全部改建成高速公路C.增加交通线路的用地面积D.建造多层高架道路和立体交叉道路24. 改善地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 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和公共空间A.B.C.D.25. 目前有些 城市对汽车实行分类牌照进入市区,其目的是( ) A.抑制私人出租车B.优先发展公交车C.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D.减少就业压力材料一:世界银行和世界货币组织1997 年年会发布的碧水蓝天展望21 世纪的中国环境的研究报告中称:“从1995 年到 20

9、20 年,最大城市的大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材料二: 2001 年 7 月 13 日,对亿万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北京申办2008 年奥运会获得成功。北京申办奥运的一句响亮的口号是“绿色奥运”。材料三:根据城市的发展,预计到2010 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450 千米;到2020 年,我国将建成轻轨铁路约900 千米;到 2050 年,将建成4500 千米共 300 条的城市轻轨铁路。阅读材料,回答。26. 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正致力于改善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下列问题中的( ) 环境污染绿地面积少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社会治安差A.B. C. D. 27 对大多数中国城市来说,不能呈现“碧水

10、蓝天”的原因是( ) A.城市“热岛效应”时的城市多雨天,少晴天B.城市建设大兴土木,尘土飞扬,污水四流C.沙尘暴时的城市大气能见度变小,水域泥沙含量大D.城市生活、生产及交通排出废气( 尾气 ) 及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造成城市大气和水域污染读图 2 为新中国人口自然变动图,回答。28.1950-2000年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年份的数值约为()A33?B 43?C27?D 15?29.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的年份是()A.1960-1961年间B.1959-1960年间 C.1957-1958 年间 D.1949-1950 年间30. 根据图上曲线延伸的变化,未来10-20 年内将会出现()A

11、. 人口总量稳定 B. 人口老龄化加速 C.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17? D. 人口总量逐渐减少图 2 7 第卷 (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综合题 ( 共 40 分) 31. 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每问 2 分,共 10 分)(1)2010 年与 2000 年人口相比, 04 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 。(2)2010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 2000 年上升 1.91%。_年人口

12、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3)2000 年 1014 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 年 2024 岁人口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_年到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4) 读 1953 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04 岁与 59 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32下图中有A、B、C、D四个城市,请从地形、气候、河流等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兴起之初的发展。( 没问2 分,共 10 分) ( 1)从地形因素考虑,城市、的区位具有一定的优势。(2)从气候考虑,城市区位最为有利的是。(3)综合以上分析,城市最具发展前景,判断理由是。8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每问 2 分,共 10 分) 材料一

13、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2009 2020) 率先在全国提出实施公共服务人口迁移策略。即促进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欠发达地区向珠三角地区迁移,以减轻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负担,从而缩小城乡间、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材料二全国前 5 位人口流入大省及其人口流出地排序。(1) 广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纲要的实施( ) A阻碍劳动力向珠三角迁移B造成城乡、地区之间差距扩大C促进人口合理流动、有利配置服务没施D避免城市产生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等问题(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内邻省B四川省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

14、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5 位的省份均在东部地区(3)M 省流人的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 ) A福建B海南C山东D广西(4) 我国大规模跨省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5) 简述我国大规模跨省区人口迁移对人口迁出地区的影响。34读“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每问 2分,共 10 分)(1)图中共有级居民点,数目最多的是级居民点,服务范围最大的是级居民点。9 (2)图中高一级居民点的位置与低一级居民点的位置关系如何?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如何?高一地理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共 60 小题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4 15 A C A D A A A D A D B D C D A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C B A D B A D C C B D A A B 第卷 ( 非选择题共 40 分) 二、综合题 ( 共 40 分) 31 (10 分)(1)1 (2)2010 (3)1986 1990 (4)1953 年: 04 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 岁儿童比例。32 ( 10 分)(1)B D ( 2)D ( 4)D(D位于河口位置,距海较近,水源都较丰富;可以通过便利的水运加强同国内外的联系;有较其它城市更为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33(10 分)(1)C (2)B (3)C (4) 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