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816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07.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大庆实验中学 20152016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说明: 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为6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共7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7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由嘉州传统文化促进会、嫘祖文化促进会主办的首届中华嫘祖母亲祭祀典礼(下图)于2014 年 4 月 26日上午在乌尤寺前山门举行。该典礼所倡导的传统文化理念明显受到了()A. 礼乐制度的影响 B.宗法制度的影响C. 科举制度的影响D.分封制度的影响2. 周礼规定,天子三

2、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一架编钟一面摆置。这表明西周时期( ) A.分封制度瓦解B.音乐教育普及C.冶铁技术发达D.等级制度森严3.2016 年 2 月 8 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 就把“政月” 改为“正月”, “正”字的读音也为 “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4. 据史书记载:秦朝某官吏“纠弹为之责,私言于始皇,百官甚畏之。”史籍称之为“风霜之吏”。此官职应是 ( ) A.丞相B. 太尉 C. 御史大夫D.郡守5. 先代

3、治国,分土建邦,子弟相沿,血脉为系,难以行远”。秦始皇为解决“难以行远”所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文字B.修筑长城C.推行郡县制D.统一货币6. 假如你是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贵族对内地的骚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应该 ( ) A.交唐太宗裁定 B. 交门下省审议 C.交枢密院出兵 D.交尚书省执行7. 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2 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

4、 行省制8.公元前 127 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9. 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 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10.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 多个城邦,其中90% 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 ”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 封闭

5、保守D.彼此隔绝11. 古雅典城邦的克里斯提尼执政期间,极力发展梭伦构想的政策,为了促进雅典政治制度进一步民主化,减少政治混乱,以民主的方法反对民主的敌人,特意制定了()A.五百人议事会B.民众法庭C 陶 片 放 逐 法D平民保民官12.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了该法的实质是()A.很残酷但按律量刑B.保护了罗马人民利益C.极力保护私有财产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13.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 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 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A重视证据 B.主张重罪

6、轻罚C.纵容犯罪D.维护贵族利益14. 人类历史上100 件大事一书将英国的“光荣革命”名列其中,认为它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转折点”指的是()A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C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D. 议会与国王对等分享国家权力15.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总统和议员都由民选产生”,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16. 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

7、会。这反映了这部宪法的最大特点是()A专制主义色彩 B军国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17. 世界各国的政体各异,都是本国国情的产物,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法国政治体制的是()3 18. 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凸显了中国古代“天下观”的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 中 英 战 争B 鸦 片 战 争C 通 商 战争D 夷匪战争19.1862 年,英国人在上海的华北捷报载:“太平革命是一场血污的运动, 它不是反清的革命,而只是反对一切安乐的、富有的以及和平的人民的血腥的十字军, 谁能说尽太平军给中国社会和物质繁荣所带来的痛苦与破坏

8、?”该报刊的观点()A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有利于近代化的主流因素B认识到太平天国运动摧毁文明阻碍发展的一面C肯定了太平天国运动要打碎旧世界的坚定决心D完全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斗争20. 史学界一般认为,太平天国有两个革命纲领,一个适应了太平天国革命的需要,另一个适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中,适应当时世界发展潮流的纲领是()A 天 朝 田 亩 制 度 B 资政新篇C定国是诏D 海国图志21.翻阅中国近代史时,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你推断该不平等条约是()A 马关条约B 北京条约C 天津条约

9、D 南京条约22.法国曾拟定了一份对华条约备忘录中记载:惩罚主要罪犯, 罪犯应由各国驻北京使节指定:在北京建立一支永久性的使馆卫队 , 。据此判断,该备忘录提出于()A18401850 年B18601870 年C1880 1890 年D19001910 年23. 俄国记者扬契维茨基在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 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A 坚定的政治信仰B愚蠢的牺牲精神C 顽强的民族精神D愚昧的果敢顽强24. 全球通史中说: “在中国

10、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4 和社会结构。 , 第二次发生于1911 年” 。这次“革命”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25.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A五四运动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26. 英国广播公司(BBc) 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1000 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这位投票者说: “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A改

11、造空想社会主义B发表共产党宣言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27. 全球通史中写道: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D巩固苏维埃政权28. 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红色之旅”正在行进中。他们从江西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将到达陕北。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A武昌起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延安保卫战29. 1940 年 9 月蒋

12、介石发出一则通电:“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蒋介石通电嘉奖的战役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30. 下列四幅电影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应是31. 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指()A.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B.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C.在欧洲用经济手段,在亚洲用战争手段D.进行核对抗32. 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的是()A 共同纲领颁布B第一次全国人大的召开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D.中国人民政协召开33. 村民李久保自家房屋被拆迁,评估公司依据市政府5 年前拆迁补偿指导价确定拆迁价格,

13、李久保等8户村民将市政府诉至法院,要求被告人及时更新拆迁补偿指导价。李久保等村民可以依据以下哪部法律状告政府()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D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34. 美国记者鲍大可评论周恩来在某次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在这个辩论几乎陷入僵局的时刻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5 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方向。”周恩来“改变了会议的方向”,是因为他提出了()A “求同存异”的方针B “三个世界”的划分C “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D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3

14、5.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 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第 II卷非选择题(共30 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第36 题 12 分,第 37 题 8 分,第 39 题 10 分。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 分)2014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 周年, 2015 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 周年,我们有必要理性地反思这两次中日战争,发掘它的现代

15、意义以及对我们的启示,以避免新的历史悲剧出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绪年间,官吏“唯知耗民财,殚民力, 其能实心为民者无有也”。, 清朝的军队既不是人民的军队,也不是国家的军队。唯此,它对人民没有爱心,对国家亦缺乏忠心。,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元气”大比拼。日本,几乎从明治维新开始即全面展开的对华调查和情报收集工作, 对清朝内部的一切情况了若指掌。甲午战争之际,基督教信徒内村鉴三(18611930) ,曾把当时的“日、支两国关系”解释为“代表新文明之小国”与“代表旧文明之大国”的关系,于是,这场战争便不但不是什么“侵略”与“被侵略”,而是所谓“新文明”战胜“旧文明”的“义战”。, 实际上,

16、日本对待周边国家的态度,明治以来一直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改变。韩东育甲午战前清朝内治环节的缺失与战后中日落差分析材料二中国通过长期的反侵略斗争,取代了日本在东亚的主导国家地位,从战前的半殖民地状态一跃而为五大国之一及联合国的创始国,拥有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和一票否决权。与此相对,日本不再是国际政治中的大国了,并且要在美国的占领和指导下重建经济。虽然老牌的欧洲殖民列强英国、法国和荷兰在战争中获胜,但昔日的威望却大大降低,因为这些国家在战时被日本赶出了在亚洲的殖民地,始于 16 世纪的欧洲在亚洲之殖民主义的时代终于走到了尽头。另一方面,美国凭借其在打败日本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崛起为最强大的太平洋国家。这一转折预示着亚洲国际关系发展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