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8158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_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6-2017 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时间: 90 分钟总分: 100 分第卷(单项选择题:共60 分)一、单项选择题: (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 60 分)1. 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文中的“他们”指的是( ) A.儒家学派 B.道家学派 C.法家学派 D.墨家学派2. 钱穆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

2、个崇尚文治的政府 ,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 ) A君主专制的确立 B黄老之学被推崇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 科举制度的形成3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4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5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 ) A花木兰

3、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6. 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 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D. 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7下图是“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国古代科技始终领先于西方 B明清时期中国科技发展由先进走向落后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 10 世纪时中国与西方科技差异最大8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

4、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 )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9. 希腊神话故事里, 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 询问过路的人, 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 ”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 尊重自然规律C. 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 渴望征服自然10. 对英王查理一世的审判及处死是英国革命中的

5、重大事件。布拉德肖法官曾在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协定, 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服从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 )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三权分立的学说姓名班级学号2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11.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

6、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 ) 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 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12.1859 年以后, 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这主要是由于( ) 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了生物“神创说”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体系,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D赫胥黎创立人猿同祖论,否定“上帝造人说”13. “ (人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的服饰,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7、C.宗教改革 D.工业革命14. 根据 1791 年国民会议制定的宪法,国王路易十六称为 “法兰西人民的国王” ( King of the French ) ,而不再称为“法兰西国王”( King of French) 。此改变彰显的政治理念是( ) A.民族主义 B.君主立宪 C.主权在民 D.平等主义15.1879 年,一条科技新成果的消息传到英国后,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该科技成果是 ( ) A.西门子发明的发电机 B.本茨研制的汽车C.爱迪生发明的白炽灯 D.贝尔发明的电话16. 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求美国众议院议长 启动法律

8、程序弹劾总统。小明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 A 独立宣言 B 人权宣言 C 权利法案 D 论法的精神17.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18.1901 年后中国出现一种有趣的文化现象:宣传西方政治哲学、文化学说的名著,如卢梭的民约论 、 社会契约论 、赫胥黎的天演论,与史可法、郑成功、文天祥、岳飞的书刊同时风行。 1902 年 4 月 26 日,为纪念南明永历帝覆亡242 周年, 著名知识分子章太炎等发

9、起的大型纪念会。这表明( ) A知识分子以“反清复明”为革命旗帜 B革命者宣传民族英雄以反抗西方侵略C革命者把政治革命与种族革命相结合 D革命者把西方学说与中国传统相结合19. 严复曾说:“晚近更有一种自居名流,于西洋格致诸学,仅得诸耳剽之余,于其实际,从未讨论。”还说他们“意欲扬己抑人,夸张博雅,则于古书中猎取近似陈言,谓西学皆中土所己有 , 彼实窃我中国古圣之绪余”这类的说法,“令人呕哕” 。由此可见严复( ) A反对学习西方的“格致诸学” B反对“扬己抑人”的西学起源论C. 坚持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D批评“中体西用”的“自居名流”20. 陈独秀在1921 年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

10、“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良师益友也蔑视了。你说学生要有自动的精神、自治的能力,他就不守纪律、不受训练了。 , 你说要脱离家庭压制,他就抛弃年老无依的母亲, 长久这样误会下去,大家想想,是青年的进步还是退步呢?”陈独秀意在( ) A反对青年继续追求独立自治 B纠正西方文化中的消极成分C修正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D批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极端倾向21. 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 “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 A提倡维新变法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C宣传科学救国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22.1897 年,一代经学

11、大师俞樾对生徒慨叹:“最近三年中,时局一变,风气大开,人人争言西学。”此时“人人争言西学”侧重于( ) A学习科学技术 B 仿行西方制度 C倡导实业救国 D创办新式教育3 23.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24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

12、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 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A. B C D25. 据统计,洋务运动时期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翻译数量占译书总数的22% ;到了戊戌变法时期, 西方哲学社会科学文献的翻译数量占此期总数的61.4%。近代中国翻译内容的变化说明 ( ) A.

13、西方民主思想与传统儒学相对立 B.洋务派只重视西方科学技术C.国人已认识到开启民智的重要性 D.当时出现了学术救国的热潮26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 世纪 40 年代、 60 年代和 90 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 )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27翻开某一时期的报纸,你会发现当时所有西洋的东西都被冠以“文明”两个字。手杖是文明棍,西式礼帽是文明帽,自行车是文明车,连火柴都是文明火。话剧是文明戏,京剧则叫旧戏。 “某一时期”应是( ) A洋务运动时期 B新文化运 动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期28. 20 世纪 20 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 ,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B.维新运动的影响C. 抗日战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9. 胡适在其1918 年创作的归国杂感里写道:“不过二十年前,那些老先生们, 出了死力去驳康有为 , 我们今日也痛骂康有为,但二十年前骂康有为太新,今日骂康有为太旧。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康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