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莓类生长环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779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3.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莓类生长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黑莓类生长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黑莓类生长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黑莓类生长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黑莓类生长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莓类生长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莓类生长环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莓:1 生产基地的选择 1.1 环境要求 无公害黑莓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市和交通要道,周围无工业或矿山的直接污染 源(“三废”的排放)和间接污染源(上风口或上游水域的污染),基地要远离 公路 50100m以外,该地域的大气、土壤、灌溉水经检测应符合国家标准。具 体为:大气应达到一级国家标准, 土壤应达到 12 级国家标准, 灌溉水也应达到 12 级国家标准。 1.2 生态适应性 黑莓较适宜微酸性土壤, 以 pH6 左右最好。 在 pH7.5 地区发展黑莓 必须进行土壤改良,方可种植黑莓。 土壤含盐量在 0.1%以上时,黑莓则不能生长,因此,应选择含盐量较低的 地区种植黑莓。 黑莓较耐旱,但不耐水

2、渍,不宜在低洼地种植。 黑莓能耐 15OC 的低温(在南京地区 10OC 以上其嫩梢就被冻死),要求 冬季 7.2OC 以下的低温在 700750h以上方可完成花芽分化,因此满足以上条件 的地区方可种植黑莓。2 品种的选择 黑莓的品种很多,选用生长势和抗逆性强,抗耐病虫危害,且栽培容易、高 产优质的黑莓品种, 是无公害黑莓生产的基本条件之一。值得推荐的品种有: 赫 尔、切斯待、宁植2 号、宁植 3 号、宁植 4 号、宁植 8 号。3 栽培管理 3.1 土壤改良 3.1.1 深翻改土 黑莓园活土层要求达到40cm左右,通气状况良好,根系主要分布层 (1030cm )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

3、根据不同质地的土壤, 在黑莓建园时, 应采用不同的措施。 瘠薄山地、 丘陵应在秋冬按黑莓种植的行距开沟冻土,并在 沟中填充有机质,如稻麦秸杆、树叶、枯草等。已建成的黑莓园,深翻要在晚秋 修剪上架后至早春发芽前, 离根近的地方应浅翻, 以防损伤根系, 离根远的地方 可深翻,保证黑莓园土壤疏松,并含有丰富的有机质。 3.1.2 中耕除草 定植建园的第一、第二年此项工作较为重要,一年内需中耕除草68 次, 三年后。黑莓已成园, 一年只需中耕除草34 次。及时中耕松土, 可使土壤调温 保墒,并消灭杂草,从而保证黑莓的良好生长。 3.1.3 覆盖 黑莓园覆盖应在春季施肥、 灌水后进行, 利用稻草、 麦桔

4、等覆盖于畦面上, 覆草厚度为 58cm,连覆 34 年后浅翻一次。 3.2 施肥 施肥的原则是以优质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以保持和增加土壤肥 力,改善土壤结构及生物活性, 同时要避免肥料中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从而达 到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黑莓无公害栽培具体施肥措施如下。3.2.1 基肥 基肥一般在冬季进行,要用经高温发酵或沤制过的有机肥为主,配少量的 化学肥料。有机肥施肥用量按每生产1kg黑莓施 1.52kg 计算,每亩施 30004000kg有机肥,加磷酸二铵 3035kg(或尿素 20kg,过磷酸钙 40kg),硫 酸钾 3040kg。高产稳产的黑莓园施有机肥可增加到5000k

5、g 以上,肥料缺乏的 地方也应达到 1kg 果 1kg 肥的标准。施肥方法有:条沟施肥法和全园施肥法。 3.2.2 追肥 追肥应看苗施肥,旺长田,追肥要以磷钾肥为主,长势差的田块,应以氮 肥为主。肥料以速效肥为主, 一般每年进行 3 次。第一次施肥在萌芽后萌枝发生 时,肥料以氮肥为主, 以满足花期所需养分, 促进萌枝生长; 第二次在座果后果 实膨大期, 应以氮磷肥或复合肥为主, 以利于果实发育, 同时促进一年生分枝生 长;第三次在果实成熟以后 (最好结果枝蔓已剪除并清理出园),以复合肥为主, 以增加树体养分积累,使枝蔓充实,提高越冬抗寒能力,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 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尿素10Kg

6、/亩,磷酸二铵 20Kg/亩,硫酸钾 3040Kg/亩。施 用方法:沟施或穴施, 肥料施入后要盖土, 若土壤墒情差, 追肥要结合浇水进行。 3.3 灌水与排涝 一般情况下, 发芽前后至萌枝发生期 (34月份)、花后至幼果膨大期 (56 月份)和果实采收后( 8 月份)遇干旱分别需灌水一次,果实成熟期(7 月份), 如连续干旱,每 710 天应灌水一次,灌水量要以浸透根分布层(1530cm)为 准,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70%,灌水方法除采用地面灌溉外,尽量采用滴 灌、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地势低洼或地下水位较高的黑莓园, 雨水过多时,会发生渍害(黑莓不耐涝), 应及时排水。 3.4 搭架及整

7、形修剪 3.4.1 立支架 目前多采用篱壁形支架。在定植当年,沿种植行每隔56m立一支柱,支 柱长 250cm左右,埋入地下6070cm,地上 180190cm。在支柱上绑 23 道铁 丝。 3.4.2 修剪 包括夏季摘心,果后去除枯死枝蔓和冬季整形修剪与绑蔓上架三方面。 夏季摘心一般在初夏萌枝发生并快速生长的时期,当萌枝高度达到 1.01.5m时摘心,以促进侧枝生长。 果后去除枯死枝蔓一般在7、8 月份(不同品种有差异),方法为:从根部 去除上一年萌枝,并小心剪除该萌枝上的侧枝,尽量减少对当年生枝蔓的损伤。 枯死枝剪除后应清除出黑莓园。 冬季整形修剪在 12 月上旬至 2 月上旬进行。修剪要

8、点如下:(1)、将枯死枝、 病虫危害枝剪除; (2)、疏去细弱枝和过密枝; (3)、短截余下的健壮充实枝 条;( 4)、将修剪后的枝条均匀的绑于铁丝上。 3.5 病虫防治 全面贯彻“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 的植保方针, 要以改善黑莓园生态环境, 加强栽培管理为基础, 优先选用农业和生态调控措施,注意保护利用天敌, 充分 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具体进行防治时, 应选用高效生物制剂和低毒化学农 药,并注意轮换用药, 改进施药技术, 最大限度地降低农药用量。以减少污染和 残留,将病虫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保证黑莓质量符合无公害标准。3.5.1 越冬期防治 进入冬季,气温变低,叶片脱落,树体进入休

9、眠期。黑莓园的害虫和病原 菌停止活动,进入越冬状态,便于集中消灭。同时休眠期黑莓植株抗药性较强, 可施用高浓度药剂进行防治。此时无叶片,在枝蔓上涂抹农药亦很方便,因此, 抓住黑莓休眠期越冬防治,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体包括人工防治和药剂防 治。 人工防治的方法有:( 1)、清洁果园,结合冬剪,剪除病枝、虫枝。修剪 结束并引蔓上架后, 彻底清除落叶、 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 以消灭在其中越 冬的病虫。 (2)、深翻。封冻前将土壤深翻20cm,既可熟化土壤,又可消灭土 壤中越冬的害虫。深翻时一定要将下层土翻至上层。 药剂防治一般在早春萌动前,可用 5 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效果较好。 喷药

10、时要 注意萌枝和侧枝上都应喷到,并适当多喷一些, 以利于药液渗透表皮, 这样既可 杀菌,也可杀虫。 3.5.2 生长季节病虫害的防治 危害黑莓的病虫很多, 但对黑莓造成较大影响的病虫害不是太多,目前主 要有:地老虎、赤毛虫、金龟子(成虫)、刺蛾等,严重的病害还较少。地老虎 掌握其发生规律, 可用毒饵诱杀。 有些年份, 在黑莓产区金龟子成虫会对黑莓产 生极大的危害。 利用其趋光性进行诱杀, 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其它害虫: 如毛 虫、刺蛾等,可用一些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化学防治。总之,掌握各害虫发生规律, 用最小的药量, 最佳防治方法, 将害虫防治在发生初期, 就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 果。 3.5.3

11、 成熟期白化果的预防 长江中下游每年的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往往会出现梅雨, 梅雨期间雨水多, 温度低,而梅雨过后,温度会突然升高,且光照强度大,此时正值黑莓盛果期, 浆果中会出现大量的白化果 (主要是受阳光直射部分的小果粒)。白化果严重影 响了黑莓的外观和品质, 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试验,此段时间采取遮 荫的办法,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方法是:梅雨刚过或即将过去,用遮荫度 5060%的遮荫网将黑莓园罩起来,梅雨过后57 天(也可等采果结束)去掉遮 荫网。 3.5.4 农药的使用 农药按其毒性来分有高毒、 中毒、低毒之别, 无公害果品对农药要求是优先 采用低毒农药,有限度地使用中毒农药

12、,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三致” (致癌、致畸、致突变)农药。 为了减少农药的污染, 除了注意选用农药品种外, 还要严格控制农药的施用 量,应在有效浓度范围内, 尽量用低浓度进行防治, 喷药次数要根据药剂的残效 期和病虫害发生程度来定。 不要随意提高用药剂量、 浓度和次数, 应从改进施药 方法和喷药质量方面来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另外,在采果前20 天应停止喷洒 农药,以保证果品中无残留或虽有少量残留但不超标。 4 采收与包装、运输、贮藏 4.1 采收 黑莓浆果成熟期不一致, 要分批采收。 黑莓果实成熟的最显著特征是浆果表 面着色,果表面由最初的绿色,逐渐转红,最后变成黑色,并且有光泽。黑莓

13、的 采收因用途、 运输距离及条件而定, 通常作鲜果销售在九成熟时采收;运输距离远或做罐头时可在八成熟时采收;当果实供加工果酒、 果汁、果酱时要充分成熟 时采收。采收时要由外到里,不要乱抓乱碰,以免损坏结果枝。 4.2 包装、运输、贮藏 黑莓果实的包装、 运输过程,一定要遵循小包装、 多层次、留空隙、少挤压、 避高温、轻颠簸为原则。 包装材料要符合卫生标准, 以防对黑莓果的污染。 黑莓 在常温条件下, 极不耐贮藏, 因此,黑莓在采收后数小时内, 必须送到加工厂加 工利用。如需长期保存,应将鲜果速冻后贮藏于18以下。蓝莓蓝莓的种植技术 一、园地选择及定植 1、园地选择与准备 园址土壤 pH 值 4

14、5.5, 最适土壤 pH 值为 4.04.8。 土壤有机质含量 8%12%, 至少不低于 5%,土壤疏松, 通气良好, 湿润但不积水。 如果当地降雨量不足时, 需要有充足水源。 为解决夏季积水问题, 可采用条式台田方法栽培。 园地选好后, 在定植前 1 年结合压绿肥深翻,深度以2025cm 为宜,深翻熟化。如果杂草 较多,可提前 1 年喷施除草剂, 杀死杂草。 对于不符合蓝莓要求的土壤类型在定 植前应进行土壤改良,以利于蓝莓生长。 土壤 pH 值过高的调节土壤pH 值过高是限制蓝莓栽培的一个重要因素,pH 值过 高常造成缺铁失绿,生长不良,产量降低甚至植株死亡。当pH 值大于 5.5 时就 需

15、施硫粉或硫酸铝降低pH 值。施硫粉要在定植前1 年或至少定植当年进行, 但 施硫粉后当年一般不起作用, 如暗棕色森林土壤, 每平方米 15cm 厚土层要降低 1 个 pH 值需施硫粉 130g,其效果可以维持3 年以上,其他类型土壤可参考此 用量。将硫粉按计算施用量均匀撒入全园土壤,深翻 15cm 混匀。如果施用硫酸 铝,用量则为硫粉的 6 倍。此外土壤掺入酸性草炭, 施用酸性肥料覆盖锯末和烂 树皮等都有降低 pH 值的作用。如果硫粉和草炭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土壤 pH 值过低的调节当土壤pH 值低于 4 时, 由于重金属元素过量而造成中毒, 使蓝莓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此时需要增加 pH 值

16、,常用石灰进行调节。 当土壤 pH 值为 3.3 时,每公顷施用石灰8t 可使 pH 值增至 4 以上,产量提高20%。 改善土壤结构及增加有机质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5%时,由于土壤板结粘重,而 蓝莓又为须根系,不利于根系发育,需增施有机质或河沙改善结构。常用锯末、 草炭、烂树皮或腐苔藓,定植时掺入土壤。 2、定植 (1)定植时期:春栽和秋栽均可,其中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则宜早。 (2)株行距:兔眼蓝莓常采用2m?2m 或 1.5m?3m;高丛蓝莓 1.2m?2m;矮丛 蓝莓( 0.51)m?1m。 (3)授粉树配置: 兔眼蓝莓自花不实, 必须配置授粉树, 可选用高丛蓝莓品种。 高丛蓝莓和矮丛蓝莓自花结实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也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配置方式采用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1?1 或 1?2 比例栽植。 二、土肥水管理技术 1、土壤管理 蓝莓根系分布较浅, 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疏松、 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1)清耕:在砂壤土上栽培高丛蓝莓常采用清耕方法。清耕的深度以510cm 为宜。长白山区暗棕色森林土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