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语文一板书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87695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163 大小:50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语文一板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63页
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语文一板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63页
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语文一板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63页
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语文一板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63页
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语文一板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语文一板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语文一板书(1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GCT语言能力测试辅导,一、GCT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辅导概说 二、基础知识和阅读复习辅导 三、答题技巧,第一部分:GCT考试语言表达能力测试辅导概说 GCT考试从2003年开始到2012年,共进行了10次。我们从考试指南可以知道,GCT考试是一种资格考试,而不是选拔性测试。它有三大特点:,一、试题量大。大家知道,GCT考试每科50道题目,而考试时间只给45分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道题,是很难做到的。从这些年的考试题来看,题量都在七八千字,按我们正常的阅读速度,认认真真读一遍,需要二十多分钟,一般做题,大概至少要读两遍,还要思考,从这个情况看,,我的感觉是:命题人根本就没想让你答完题

2、。不过话说回来,其实我们也不要需要答完。这个问题我在讲答题技巧的时候还会讲到。,考试指南在“考试目的”一项中说:GCT考试是要“通过检测考生对字、词、句、段、篇的辨识、阅读与理解,考查其运用语言工具表达思想与感情的能力,包括在知识宽广度基础上的思维敏捷度。”也就是说,大题量的命题方式,就是要考查我们平时的知识积累,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解题的速度。,二、覆盖面广。就“语言表达能力测试”这一部分来说,试卷覆盖面相当广,考试内容涉及到好多学科门类,直接考查语文知识与能力的大约占75%,除语文知识以外,还包括地理、历史、法律、经济、医学、教育学、心理学,甚至生物和物理,这些内容大约占25%。严格

3、来说,有些已经不属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测试了。,从最近五年试卷的情况看,语文以外的内容2008年有9道,唯一一次小于20%;2009年14道题,2010年13道题;2011年10道题;2012年10道题。,虽然有许多考题是语文以外的学科内容,但我们看了考试题发现,考查的主要内容还是语文方面的,尤其是考查运用语文方法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能力。而且,凡事都有规律可循,除了遵循考试指南以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这些年的考试题,了解GCT考试语文卷都考些什么,会怎样考,然后决定我们的复习策略。,三、采用客观型试题。GCT考试采用客观型试题,是四选一。试题直接考查语文的内容,除了一些文化常识外,一般不超出高考范围,

4、难易程度比高考略低,而且有些试题就是前几年高考的原题,所以,我们的练习也采用了一些高考试题。但是从历年考试题来看,难度有逐年增加的迹象。 我把最近五年的试题内容做了归纳统计,现列表如下:,从试题统计表可以看出语文知识方面的考点有哪些。那么,我们的复习就按照这些考点进行。因为是串讲,时间只有一天,要想把所有内容都讲深讲透,兼顾到所有的知识点,肯定做不到。我们只能力求给大家理出一个清晰的知识系统,讲清楚该知识点的考点是什么,采用什么样的复习策略,特别重要的内容再争取能够稍加详细地解说。,至于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因为科目繁多,时间有限,并且每一科试题只有三两道题,我们就更无法兼顾到,全靠大家平时掌握

5、了。,第二部分:GCT考试语言表达能力考点辅导,第一节 文字 一、字音 僝僽chn zhu 呶呶不休(no)呱呱坠地(g)干涸(h)惬意(qi)缄默(jin),淙淙:不读“宗”,读“cng”; 皈依:不读“反”,读“gu”; 吮吸:不读“云”,读“shn”; 酗酒:不读“凶”,读“x”; 绚丽:不读“旬”,读“xun”; 挟制:不读“夹”,读“xi”; 机械:不读“戒”,读“xi”; 攻讦:不读“干”,读“ji”; 嗔怒:不读“真”,读“chn”。 趿拉:用“及”作声旁的字,大多数都读“及”,如“积极”、“垃圾”、“汲水”、“岌岌可危”都读“j”;而“趿拉”读“t”。,方兴未艾( i )自怨自

6、艾( y 治理,惩治) 冠冕堂皇( gun )勇冠三军( gun ) 揣测( chui )怀揣( chui)挣揣( chui ) 劳累( li )累赘( li )连篇累牍(li ) 翘尾巴( qio )翘首( qio ) 炮灰( po )炮烙( po )炮干( bo ),编纂(zun)容易和“篡”(cun)混淆; 肄业(y)容易和“肆”(s)混淆; 赝品(yn)容易和“膺”(yng); 鬼祟(su )容易和“崇”(chng)。,试题解读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004年高考全国卷) A炽热 整饬 叱咤风云 插翅难飞 B唆使 夙愿 肃然起敬 追根溯源 C小憩 迄今 同仇敌忾

7、休戚相关 D显赫 唱和 溘然长逝 欲壑难填,答案:A。这是一道无拼音题,考查的主要是形声字。A项都读ch;B项除了“唆”读su外,其余读s;C项“忾”读ki,“戚”读q,其余读q;D项除了 “溘”读k外,其余读h。,2下列依次给出的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2005年高考山东卷) 角色 露骨 力能扛鼎 量体裁衣 拾级而上 A. ju lu kng ling sh B. jio l kng ling sh C. jio lu gng ling sh D. ju l gng ling sh,答案D。这是一道给拼音题,考查的内容是多音字。所给5个词语中的“角”“露”“扛”“量”“拾”都是多音字,很

8、容易读错。其中“角”“扛”“拾”都有特殊的读音。“角”一般读作jio,但在“角斗”“角力”“角色”“角逐”“口角”等词语中则读ju;“扛”一般读作kng,但在“用两手举重物”这个意义的时候,则读gng;“拾”一般读sh,这里读sh,表示“轻步而上”,只在“拾级而上”这个词语中使用。,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003年GCT考试题) A海市蜃(shn)楼 良莠(yu)不齐 怙(g)恶不悛 B为(wi)渊驱鱼 心广体胖(pn) 瞠(chng)目结舌 C刚愎(b)自用 胜券(jun)在握 面面相觑(q) D冠(gun)冕堂皇 买椟(d)还珠 茅塞(si)顿开,答案B。这是一道给拼音试题。

9、A项考查的内容是形声字。良莠不齐,的“莠”读三声;怙恶不悛的“怙”读h;B项除了“瞠(chng)目结舌”外,另外两个是多音字;C项都是形声字,胜券在握的“券”读qun。D项前两个是形声字,后一个“茅塞顿开”的“塞”是多音字,这里读s,意思是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悟。这里的塞是动词,堵塞的意思,在书面语中应该读s,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004年GCT考试题) A觊(j)觎 胴(tng)体 恫(dng)吓 纨绔(k)子弟 B忤(ch)逆 扒(p)窃 伉 (kng)俪 垂涎(xin)三尺 C不啻(ch) 谄(chn)媚 隽(jun)永 稗(bi)

10、官野史 D刹(ch)那 篡(cun)改 狙(z)击 岿(ku)然不动,答案C。本题也是一道给拼音试题,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A项“胴”应读dng,B项“忤”应读w,D项“狙”应读j,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2008年GCT考试题,2003年高考题) 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羡慕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答案B。本题是一道无拼音试题,绝大多数都是形声字。A项“盥”读gun,其余读hun;C项“险隘”的“隘”读i,其余读y;D项“谄”读chn(这个字2004年考过),其余读xin。,【

11、复习策略】 1掌握形声字特点,读准字音,谨防声旁误读。 形声字读音发生变化,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读音基本相同,但声调发生了变化。 如:“规矩”的“矩”,读j,不读j;“癖好”的“癖”,读p,不读p。此外“诽谤”、“惊讶”、“殉葬”、“杀一儆百”中的加点字也是如此。,声母发生变化。 如:“炽热”的“炽”,读ch,不读zh;“畸形”的“畸”,读j,不读q;“悭吝”的“悭”,读qin,不读jin。此外“发酵”、“歼灭”、“岿然”、“百舸”中的加点字也同样不能读其声旁。,韵母发生变化。 如:“酗酒”的“酗”,读x,不读xing;“愤懑”的“懑”读mn,不读mn;“塑料”的“塑”,读s,不读su。此外

12、如:“砰”、“抨”、“怦”不能读为“平”,“窘迫”、“纨绔”、“木屑”中的加点字也属于这一类。,声母、韵母都发生变化。 如:“臀部”的“臀”,读tn,不读din;“殄灭”的“殄”,读tin,不读zhn;“破绽”的“绽”,读zhn,不读dng;“脚踝”的“踝”,读hui,不读gu。此外如:“瞠目结舌”不能误读“堂”,同类的字还有“停滞”、“鞭笞”、“造诣”、“联袂”等。,2掌握多音字音和义的关系,根据词义读准字音。 弄清多音字音义对应关系。 多音字的读音,一般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随义转,字义不同,读音也不同。,如:“拓”在“开拓”中读“tu”,是开辟的意思;在“拓片”中读“t”,是在碑刻、铜器等

13、物品的形状和上面的文字、图形,用薄纸影印下来的一种方法。 “臭”在“乳臭未干”中读“xi”,是一般气味;与香相反,难闻的气味才读“chu”,如“臭名昭著”。,“鲜”在“屡见不鲜”中读“xin”,是新鲜的意思;而在“鲜为人知”“寡廉鲜耻”中是少、缺少的意思,读“xin”。 “靡”在“奢靡”中是浪费的意思,读“m”;在“所向披靡”中是顺风倒下的意思,在“靡丽”中是美好的意思,都读“m”。,注意区别口语和书面语 有些多音字的读音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只是表示口语和书面语的不同。如“血”,书面语读“xu”(血压、血债、血海深仇);口语读“xi”(流血、血淋淋)。又如“嚼”,书面读“ju”(咀嚼),口语读

14、“jio”(咬文嚼字、味同嚼蜡);“露”书面语读“l”(露骨、露水、露头角、暴露),口语读“lu”(露马脚、露馅、露一手)。,注意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区别。 如“巷”一般读“xing”(小巷、街谈巷议、万人空巷),但在与采矿业有关的“巷道”中读“hang”;还有“可汗”(khn)、单(chn)于、龟兹(qic)、论(ln)语”等专业名词的读音都和一般词语不同。有些常见字在地名或姓氏中一般不读常音,如;“六”作地名时读“”,“六合(江苏)”、“六安(安徽)”;“单”作姓氏读“Shn”;“盖”作姓氏读“G”,“仇”作姓氏读“Qi”,“区”作姓氏读“Ou”等等,不一而足。,3注意区别形似字,看准字形

15、,读准字音: 如:“钖荼壸(鍚荼壼)”和“锡茶壶”字形相近,但是读“yng”(马额上的装饰物)、“t”(茅草上的白花)、“kn”(宫里的路),不读“x”“ch”“ h”; “草菅人命”的“菅”和“管理”的“管”形近,但是读“jin”,不读“gun”(管); “饮鸩止渴”中的“鸩”与“鸠占鹊巢”中的“鸠”形近,前者读zhn,后者读ji,两者很容易混淆; “羸弱”中的“羸”和“赢得”中的“赢”形近,前者读“li”,后者读“yng”。,4注意克服方言习惯,矫正地区读音: 许多地区,由于地域差异,很多字音区分不开,如东北地区,平翘舌容易混淆;湖南、湖北、四川等省份,声母“n”“l”易混淆,“h”“f”易混淆;安徽等省份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易混淆;广东等省则“z”和“j”、“s”和“x”容易混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