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86755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安徽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安徽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安徽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安徽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指导,目录,1、考试说明解读,2、高考试题研究,3、高考趋势探究,4、解题规律总结,1、对高考说明的一些认识,对高考说明的学习和理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了解哪些知识与方法要考; 2、了解哪些知识与方法没说不考; 3、哪些知识与方法虽说不考但可以转化 4、依据遵循考试说明但不拘泥于说明原则,在教学中适当拓展与延伸;,一:考试说明解读,说明: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附表中用罗马数字、标出。其含义如下: 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了解”和“认识”相当。 表示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

2、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理解”和“应用”相当。 例如,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在附表要求栏中的要求是不同的,弹性势能的标记为,重力势能的标记为。两者的最大区别是:对弹性势能只要求知道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弹性势能与物体本身以及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在形变消失即恢复到原来形状的过程中,弹性势能会释放出来,不要求运用关系式进行计算;对重力势能的要求是必须知道其数学表达式,并能通过计算重力做的功来确定重力势能的变化。 虽然用标记的知识一般限于定性要求,对应这部分知识的考查要求一般不涉及定量计算,但是在各种题型中都有可能涉及该标记的知识,

3、只是对该知识的考查要求仅限于所标记的要求。,2、今年高考物理部分的考试范围,2012年是安徽省高考命题实施新课程方案自主命题的第四年,在考试要求上也更加与新课改贴近,重视学生的创新。2012年安徽省考试说明坚持平稳推进、稳中求新的指导思想,理综考试形式、试卷结构、难度值等与2011年考试说明总体保持一致,力求稳步推进,适度创新。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2012年 版)中物理部分的要求和安徽的实际情况,物理学科考试内容包括物理1、物理2、物理3-1、物理3-2(电磁感应、交变电流)和物理3-4(机械振动、机械波、光)、物理3-5(动量守恒定律)等内容,其中物理3

4、-2、3-4和3-5模块的分值内容约占物理试题20%左右。,3.内容的增减及变化 1.“质点、参考系”改为“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2.“弹力(弹性形变 )”改为“弹力(弹性形变、弹性限度)”; 3.“只要求能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计算和求解” 改为“只要求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计算和求解”; 4.删去:“斜抛运动只做定性要求”的说明; 5.“环绕速度”改为 “第一宇宙速度”; 6. “静电现象的解释” 改为“静电现象的解释(摩擦起电、静电感应)” 7. “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改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8. “电势能、电势” 改为“电势能、电势、等势面” 9.“匀强

5、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由改为要求; 10.新加入:“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级要求; 1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由改为要求; 12.“电功率、焦耳定律 ” 由改为要求; 13.“正弦交流电的函数表达式、峰值、有效值” 由改为要求; 14.“单摆、单摆的周期公式” 由改为要求; 15. “横波的图象” 变成“横波的图象(正弦波)” 16.“动量、动量定理” 由改为要求; 17新加入:“光的颜色、色散”为级要求 18.删除:“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原理x=/d;,二、高考试题研究,通过对近年高考试题(我省及其他省市)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哪些知识年年都考、哪些知

6、识可能构成综合试题、高考试题的编制有哪些特点,等等。 下面将我省近年高考物理试题加以比较,并加以小结。,1.物体受力分析的问题年年都考,(2009年高考)为了节省能量, 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 梯。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 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 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一 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 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 D. 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2010年高考)L型木板P (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 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

7、 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 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如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 的受力个数为A 3 B4 C5 D6,(2011年高考).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 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物块 A.仍处于静止状态 B.沿斜面加速下滑 C.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D.受到的合外力增大,总结:物体受力分析试题每年必考,对于此类问题,我们在后期复习中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1、明确研究对象(尤其在连接体问题中); 2、由力的产生条件入手; 3、由牛顿运动定律入手; 4、活用整体法、隔离法; 5、在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活用图示法、正

8、交分解法及直角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等数学知识,并注意动态分析。,2.对运动学问题,不仅考查运动学公式的灵活应用,同时考查对各类运动学图像的理解,(2009年高考)大爆炸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起源于137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除开始瞬间外,在演化至今的大部分时间内,宇宙基本上是匀速膨胀的。上世纪末,对1A型超新星的观测显示,宇宙正在加速膨胀,面对这个出人意料的发现,宇宙学家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提出宇宙的大部分可能由暗能量组成,它们的排斥作用导致宇宙在近段天文时期内开始加速膨胀。如果真是这样,则标志宇宙大小的宇宙半径R和宇宙年龄的关系,大致是下面哪个图像?,(2010年高考)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

9、的作用 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 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物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 水平推力F的大小; 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2011年高考)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x 所用的时间为t1 ,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x 所用时间为 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B,C,D,总结:对运动学问题的迎考复习,我们要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各类运动学图像(除了xt、vt图像外,还有速率-时间图像、加速度-时间图像等),善于用物理图像中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等物理含义进行解题; 2、活用运动学公式(比如平均速度公式); 3、关注各

10、类典型题型,注意培养和提高分析隐含问题的能力。,3.曲线运动问题:既考查了平抛、类平抛、圆周运动,还考查了斜抛运动。,(2009高考)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方向沿轴 的正方向,场强为。在A(d,0)点有一个静止的 中性微粒,由于内部作用,某一时刻突然分裂 成两个质量均为的带电微粒,其中电荷量为的 微粒1沿轴负方向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到达 点(0,-d)。不计重力和分裂后两微粒间的 作用。试求 (1)分裂时两个微粒各自的速度; (2)当微粒1到达(0,-d)点时,电场力对微粒1做功的瞬间功率; (3)当微粒1到达(0,-d)点时,两微粒间的距离。,(2011高考)一般的曲线运动可以分成很多小段,每小段

11、都可以看成圆周运动的一部分,即把整条曲线用一系列不同半径的小圆弧来代替。如图(a)所示,曲线上的A点的曲率圆定义为:通过A点和曲线上紧邻A点两侧的两点作一圆,在极限情况下,这个圆就叫做A点的曲率圆,其半径叫做A点的曲率半径。现将一物体沿与水平面成角的方向已速度0抛出,如图(b)所示。则在其轨迹最高点P处的曲率半径是,总结:对曲线运动问题的求解,我们要掌握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变速圆周运动的求解策略: 1、对平抛运动(类平抛运动)及匀变速运动问题,我们要活用正交分解法,将曲线运动问题通过化曲为直、彼此独立、分步求解的方法将曲线运动问题转化为直线运动问题加以求解; 2

12、、灵活运用运动独立原理解题; 3、不仅要关注匀速圆周运动问题,同时要关注变速圆周运动问题,并能灵活运用等效思想(如将重力与电场力等效为一个等效力)求解问题; 4、注意临界问题(这几年的圆周运动试题常有“恰好”、“刚好”字样出现;,4.全面考查牛顿运动定律,且常以大题形式出现,(2009年高考)在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体现了残疾运动员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为了探究上升过程中运动员与绳索和吊椅间的作用,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65kg,吊椅的

13、质量为15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 。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正以加速度 上升时,试求(1)运动员竖直向下拉绳的力;(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 答案:440N,275N,(2010年高考)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 物体与水平间的动摩擦因数; 水平推力F的大小; 010s内物体运动位移的大小。,总结:动力学问题每年必考,对动力学问题的复习我们要做到: 1、全面理解牛顿三定律(有些同学对牛1、牛3不够重视),如牛顿第二定律中的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同体性等; 2、对动力学问题的求解

14、,一定要明确研究对象,并能正确分析运动情况及受力情况;,5.天体运动问题每年必考,这类试题虽然情景新颖,但解题方法基本相同,(2009年高考)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 B. 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 C. 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 D. 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 答案:D,(2010年高考)为了对火星及其

15、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预计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h1 和h2 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 T1和T2 。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A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C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2011年高考)(1)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三定律指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a的三次方与它的公转周期T的二次方成正比,即a3/ T2=k ,k 是一个对所有行星

16、都相同的常量。将行星绕太阳的运动按圆周运动处理,请你推导出太阳系中该常量 的表达式。已知引力常量为G,太阳的质量为M太 。 (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它对一切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地月系统)都成立。经测定月地距离为3.84108 m,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为2.36106 S,试计算地球的质量M地 。(G=6.6710-11N.m2/kg,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小结:对天体运动问题的求解,我们要做到: 1、掌握“恒行”系统、“行卫”系统、双星、三星、黑洞等问题的求解策略; 2、熟记 及其他推导结论,这样可以 提高解题速度; 3、与机械能、引力势能等知识相结合构建综合问题; 4、熟记一些常识性数字; 同步卫星线速度3.1 ,离地高度 地球质量 月球质量 太阳质量 2.01030 kg 月地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