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给排水存在的问题(课堂讨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8622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448.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给排水存在的问题(课堂讨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我国给排水存在的问题(课堂讨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我国给排水存在的问题(课堂讨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我国给排水存在的问题(课堂讨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我国给排水存在的问题(课堂讨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给排水存在的问题(课堂讨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给排水存在的问题(课堂讨论)(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给排水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田苇 城规081班 6001208021,Page 2,城市给排水工程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与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和制约城市的发展。“城市水系统”主要包括水源系统、用水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回用系统和雨水系统。给排水系统则为城市运行的主动脉,但现阶段由于缺乏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整体规划和设计,从而导致现有水资源消耗浪费过大,规划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已经严重威胁了城市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乃至城市系统的可持续发展。,Page 3,一、两大方面的问题,技术限制,2,规划滞后,1,Page 4,1 规划滞后:,1 传统规划程序的不合理,2 各项专业规划配合不协

2、调,3 缺乏远期以后规划,4 项目规划的先入为主,Page 5,规划滞后:,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要建设好,必须要有一个统筹合理、理念先进、符合实际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单项专业规划,规划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给排水系统建设的好坏。实际发现城市给排水规划在实施中存在许多问题,有许多工程项目由于各种原因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义未能得到真正体现。,Page 6,规划滞后 传统规划程序的不合理,传统的城市规划一般在总图布局构思确定后,才转到给排水部门对给排水的布局进行构思,尽管在总图布局构思时,已大体考虑了给排水布局的可能性,但缺乏专业部门的工作深度和分析

3、论证的可靠依据。所以,应在总图构思之前,主动进行给排水规划布局的多方案构思,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设想各种不同的用地发展方向,得出各种不同的城市形态,研究其技术经济的合理性,为规划人员在总图构思中提供给排水方面的方案和依据。如在城市规划总图构思前,给排水部门应主动提供水源地、水厂位置、干管走向和给排水系统的几个可能方案,通过方案比较,确定水厂的合理位置,避免了城市与工业区、生活居住区短边相接的弊病,发挥给排水设施的最大效益,使总图布局与工程经济效益趋向合理统一。 在如何充分利用水体,美化城市景观方面,给排水部门也可大胆提出建议,以丰富总图布局构思。,Page 7,规划滞后 各项专业规划配合不协调

4、,城市给排水规划与城市各项专业工程规划的交叉,一般在管线综合阶段才进行协调,但其深度和广度已远不能满足新的需要,如在地形平坦的城市对排水系统的高程要求很严格,但由于规划的道路的纵断面设计往往未能与给排水规划密切配合,潜伏了许多矛盾,待施工设计时才一一暴露,不得不采取更高技术措施,支付额外代价。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滞后,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给排水工种处于配合地位,影响了城市给排水规划科学化的发展。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快速建设,造成了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一些排水工程往往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施工。有的虽然设计完成后,排水工程规划由于相关原因需要修改,许多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划进行建设,规划的指导意

5、义也没有得到真正体现,造成了工程需要再次改造。,Page 8,规划滞后 缺乏远期以后的规划,在传统规划中,城市远期以后的发展问题,一般都在图纸上画出箭头,仅仅标明备用地发展方向。当城市进一步发展时,涉及给排水规划上的许多问题,如不事先考虑往往措手不及,也难于衔接。目前,有的总体规划中已采取方向性规划加以弥补,在给排水方面也作了远景设想,这不仅便于在近远期内优选最佳方案,而且在远期以后的方向性发展中,也能顺利衔接,并有足够的变动余地。如在小城市规划中,当远期还不可能建设污水处理厂时,就不要千篇一律地存规划图中画上污水处理厂,而是在给排水的方向性规划中,将污水处理厂列为意向性项目。,Page 9,

6、规划滞后 项目规划的先入为主,城市规划往往落后于项目规划。如有的工业项目,先于城市规划自行确定给排水方案,造成一厂一水,各自为政,在水源开采,水体保护方面,缺乏整体观念。因此,城市给排水规划部门,要主动参与项目规划研究,既要考虑满足项目建设对城市给排水规划的要求,又要使之纳入城市给排水的总体规划。某些项目依仗经济实力和建设的紧迫性或者强调既成事实,坚持不合理要求,从而导致规划设计的不合理。在技术协调时,给排水部门应主动做出多方案比较。当严重不合理时,则应建议重新布局,合理调整。,Page 10,2 技术限制:,1 给排水体制规划混乱,2 给排水管道建设周期较长,3 管理体制的制约,Page 1

7、1,技术限制 给排水体制规划混乱,我国的水污染控制经历了从单一污染源治理、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到区域综合防治、污染物总量控制阶段水污染防治工作是在“点源治理、达标排放”“三同时”和“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下进行的,形成传统的给水排水系统模式。 在这种排水体制下,一方面,水的流动是单向的,“随用随弃”,造成很大的浪费;另一方面,由于现有的排水系统不完善和排水设施运行的实际效果不好造成城市污水处理率不高,城市污水处理率为30,二级处理率达15;处理设施运行率、设备利用率和污染物去除率不高处理设施总体的有效投资占总投资的313即只有不到1/3的设备发挥作用。,Page 12,技术限制 给排水管道建设周

8、期较长,随着城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建设更多的市政管线,但现在配套工程还没有完全跟上。以前城区小,人口少,市政管线基本能够满足排水要求。但现在城区汇水面积及排水量在不断增大,现在的排水管道已不能满足需要。假如建成区内采用合流制,规划和发展区域采用分流制,但是要完成排水管道雨、污分流建设或者改造建设尚需要很长一段时间。,Page 13,技术限制 管理体制的制约,多头管理,部门配和不密切,管理法规不健全。目前绝大部分市区的给排水设施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够,管理及责任不清,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发生的新问题都无法及时

9、解决。雨水、污水、洪水,“三个和尚”管水,各敲各的锣、各念各的经。,Page 14,二、对策与措施:,1 充分进行城市水利用规划,2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城市规划相协调,3 因地制宜,合理匹配排水体制,4 实现水务的一体化管理,Page 15,对策与措施 充分进行城市水利用规划,加强城市规划中的水专项规划,并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按照水的可持续发展观念编制城市水利用规划。赋予城市给排水系统更加完善的水的使用模式。将供水规划、节水规划、污水处理与再生利用规划、水生态循环系统,齐头并进,保证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据专家测算,如果以城市供水量为基准值(以100来计算)依据下表列出的城市用水规划优化组合方案

10、,可以将用水效率提高到120、180甚至300。 由表l可见,城市用水规划中的总量平衡是十分重要的,要提高用水效率,就必须优化组合各种可行的节水,水回用,水循环利用方案。,Page 16,对策与措施 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要与城市规划相协调,1、给排水规划与各项规划应同时进行,紧密联系,而不是单纯地一个接一个的完成任务。只有同时进行,相互协调,才能率先提出问题、同时解决,找到最合适的方案,不至于到规划实施后出现各种矛盾而难以解决。2、城市规划和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相协调,既要满足城市高质量,品质的供水需求,又要根据区域水资源的条件,对城市的发展提出调整和制约性的要求。各阶段都有详细的、整体的、层次性

11、的做好规划,保证各阶段的衔接、联系与协调,促进整个城市水资源的合理、持续的利用。横向与纵向的关系:,Page 17,对策与措施 因地制宜,合理匹配排水体制,很多城市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以前的建成区,建筑密集,各种地下管线拥挤,要改造为分流制,需增设一套污水管网系统,难度非常大。但是据调查在我国新建城区如深圳市,上海浦东,大连开发区等都采用的是分流制排水系统,由于设计,施工和管理方面的原因,在这些新建城市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完成分流制所期望的目标,也没有将服务流域内的污水全部引排到污水处理厂。另外,北京,昆明等城市也规划将合流制全部改造成分流制,最近几年在点源污染治理,河湖水系生态保护方面加大了治理

12、力度,但部分湖河在降雨后仍有严重的“水华”现象发生,部分河段,湖泊的富营养化程度依然严重,这主要是由非点源污染造成的,分流制排水系统使污染严重的初期雨水和部分小雨都直接排入水体,在降低合流制溢流污染的同时却增加了非点源污染的程度。,Page 18,所以在排水制度的选择上一定要结合区域的综合情况来制定匹配的排水体制,宜采用混合制的排水体制,即城市新区及有条件改造的建成区采用分流制,把雨水、污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结合起来,逐步转变目前的雨,污水合流制或小完全分流制系统为完全的分流制系统。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利用,避免洪涝灾害,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减轻

13、城市面源污染。部分现状建成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不宜盲目追求分流制。充分分析当地条件,资金的合理运用,并从管理水平,动态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合流制排水体制的设计应注意截流倍数,雨水调蓄和环境评价等几个因素。,Page 19,对策与措施 实现水务的一体化管理,真正的水务一体化即水务统管,是水管理战略对策中最重要、最关键、也最具全局性的战略措施。其内涵主要有:对全市城乡防洪、排涝、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的、系统的、综合的管理,即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和统一监督管理水质、水量,统一对污水的排放与处理,统一进行水行政执法等。如此对水务的管理才不会出现混乱,理顺了水资源管理体制,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保证。,Page 20,市政给排水系统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规划与设计中城市给排水规划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妥善处理好城市发展中可能面临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灾害问题。高质量地编制好城市给排水规划,不仅是给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自身的需要,而且是城市面向未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保障。,总结,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