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易错成语·易记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511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易错成语·易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易错成语·易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易错成语·易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考易错成语·易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考易错成语·易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易错成语·易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易错成语·易记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钟灵毓秀, zhng l ng y xi 钟:凝聚,集中;毓:产生,孕育。凝聚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 。出自红楼梦第三六回:?亦且琼闺绣阁中亦染此风,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 之德了!?清陆以 湉 冷庐杂识神缸:?天台为仙境,为佛地,无怪钟灵毓秀 ,甲於他邑。?结构 联合式用法 作定语感情色彩含褒义;指人杰地灵近义词 鸾翔凤集、人杰地灵2、束之高阁束:捆扎起来。之:代词,指所捆扎的东西。高阁:储藏书籍、器物的高架子、阁板。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臵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成语出处:晋书庾翼传:?

2、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2小仓山房文集: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蔡元培:?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束之高阁 ?和?臵之不理 ?;都有放在一边不予理睬的意思;但束之高阁多指肯定事物的某些价值而由于某些原因暂时不理睬;?臵之不理 ?多指完全否定事物的价值而不理睬。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庾翼是东晋人,他从小就有过人的才智和远大的志向,作战中屡立奇功,被封为都亭侯,官至征西将军。 与他同时代的殷浩也很有才能,而且长于高谈阔论, 20 岁的时候,就出了名,后来做了扬州的刺史,不久又调任建武将军,都督扬、豫

3、、徐、兖、青五州的军事,但是在讨伐许昌和洛阳敌人的战役中,却屡打败仗,被革了职。后来有人向庾翼建议,让殷浩重新出来做官,庾翼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殷浩是一个徒有虚名的清谈家,只会高谈阔论,而没有真才实干,于是带着鄙夷的神情说:?他像无用之物一样,只好把他捆起来放到高楼上去,等到天下太平后,再来考虑任用他。?束之高阁 ?这个成语由此而来。3、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出自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长物:原指多余的东西,后也指像样儿的东西。成语出处原文:王恭从会稽还,王大看之。

4、见其坐六尺簟,因语恭:“ 卿东来,故应有此物,可以一领及我。 “恭无言。大去后,即举所坐者送之。既无余席,便坐荐上。后大闻之,甚惊,曰 :“ 吾本谓卿多,故求耳。 “ 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译文王恭从会稽回来, 王大去看他。 王大看王恭坐着一张六尺长的竹席,就对他说: “ 你从东边回来,一定有很多这种东西,能不能给我一条。“ 王恭没有回答。王大离开之后,王恭就把坐着的这张席子给王大送去了。自己没有竹席了,就坐在草垫上。后来王大听说此事,十分吃惊,就对王恭说:“ 我本来以为你那里很多呢,所以才要的。“ 王恭回答:“ 您不了解我,我从来没有多余的东西。“ 近义词家徒四壁别无长物空空

5、如也阮囊羞涩4、毁家纾难 hu ji sh n n 释义: 毁,破坏,毁坏;纾,缓和,解除。指不惜捐献所有家产, 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解救国难的行为, 指牺牲自我。 出自 左传鲁庄公三十年( -664 年):秋,申公 鬬班杀子元(子元,楚文王之弟。杜预注云:申,楚县,楚僭号,县尹皆称公),斗谷于菟为令尹(即令尹子文,其身世以及其名字来历,详见左传 . 鲁宣公四年),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杜预注:毁,灭;纾,缓解)。公元前 665 年,楚国令尹子元率军攻打郑国,撤军后就住在王宫,意欲霸占已死楚文王的妻子。楚国的大臣用计除掉子元,让斗谷於菟担任令尹。斗谷於菟看到国家贫弱,就把自己的家产全部拿出来

6、救助国家。5、金玉满堂解释:金玉财宝满堂。形容财富极多。也形容学识丰富。出处: 老子第九章: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示例: 真长(刘 惔)可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近义词:堆金积玉反义词:家徒四壁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财产很多6、平易近人【解 释】平易:原指道路平坦,比喻态度平和。态度谦逊和蔼,对待人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1也指文字浅显,容易理解。原作?平易近民 ?。【出 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平易近民,民必归之。?【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指人或文章等【示 例】清赵翼瓯北诗话韩昌黎诗:?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与

7、他人联句,则。?清赵翼瓯北诗话卷三【近义词】虚怀若谷、谦虚谨慎、大智若愚、和蔼可亲、平易近民【反义词】盛气凌人、目中无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咄咄逼人、傲岸不群7、良莠不齐 li ng y u b q 解释:莠:狗尾 (wi )草,很像谷子,常混在禾苗中。好人坏人都有,混杂在一起。1(专指人)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侯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示例:兼之人品,诚恐因逸生事。太平天国洪秀全整顿属员诏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用于书面语适用范围:不可用于水平、成绩等,侧重于品质。近义词:鱼龙混杂犬牙交错反义词:泾渭分明区别:鱼目混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

8、的。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泥沙俱下: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8、实至名归【解释】 :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出自】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五回: ?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9、满城风雨释义: 成语满城风雨出自宋潘大临题壁:?满城风雨近重阳。 ?意思是说城里到处刮风下雨。原形容重阳节前的雨景。后比喻某一事件(坏事)传播很广,到处议论纷纷。1例句:老舍 且说屋里: ?理想的家庭,没闹过一桩满城风雨的笑话,好容易!?鲁迅花边文学零食:?为什么倒弄

9、得闹闹攘攘,满城风雨的呢??收获1981年第 4 期:?前不久城里的两间男女高小教会学校,不是也因为男生暗中写信给女生要求做朋友,被学校发现,结果两个人都被开除了学籍,引起罢课风潮,闹得满城风雨,人人皆知么??3 成语典故:潘大临是宋代黄州的一位诗人,他写过不少好诗。有一年秋天快到了,他的一位好友写信来问他: ?你最近有新的作品吗? ?潘大临回信说: ?关于秋天的景色,每一件都能够写出好诗来。昨天我靠在床上休息,听到窗外风吹打着树林的声音,我便起来在墙壁上写道:满城风雨近重阳。可是这时收租金的人却突然来了,这让我完全失去了兴致而无法再写下去了。因此我现在只有这一句寄给你了。?附原文:宋惠洪冷斋

10、夜话卷四:?黄州潘大临工诗,有佳句,然贫甚临川谢无逸以书问:近新作诗否?潘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翳。昨日清卧,闻搅林风雨声,遂起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10、韬光养晦?韬光养晦 ?由?韬光?和?养晦?两个词语组成。?韬光?的字面意思是收敛光芒, 引申意义为避免抛头露面。最早出现在南朝梁国太子萧统所写的靖节先生集序 。其序中有 ?圣人韬光 , 贤人遁世 ?一句。 晋书皇甫谧传中又有 ?韬光逐薮, 含章未曜 ?之说。韬:按捺,柔化,隐藏;光:锋芒,外露的锐气。引申为突出的、外露的才华、能力、荣誉等;?养晦?的字面意思是隐形遁迹, 修身养性 ,

11、 引申之意为隐退待时。诗经中有 ?遵养时晦?之记。 宋史邢恕传中则有 ?公著荐于朝, 得崇文院校书 ; 王安石亦爱之。因宾客喻意 , 使养晦以待用 , 恕不能从 ?一段历史公案。养:修养,培养;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没有月光之夜,昏暗不明,这里着重指内在的修养,或不足之处。成语出处:作为一个成语 ,?韬光养晦 ?的使用见于清朝末年。晚清实业家、思想家郑观应遁迹澳门写了 盛世危言。他在其中的自序中写道 :?自顾年老长庸, 粗知易理, 亦急拟独善潜修 , 韬光养晦。?此前 , 则有清朝大知识分子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中写下?果为隐者, 方韬光晦迹之不暇 , 安得知名 ?11、捉襟见肘

12、【解释】 :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出自】 : 庄子让王 : ?十年不制衣, 正冠而缨绝, 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示例】 :平时所过的早就是的生活,更那有什么余钱来做归国的路费呢?郭沫若学生时代创造十年【语法】 :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四字成语,出自庄子让王 : ?曾子居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解释为拉一下衣襟就露出胳膊肘儿,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襟,衣襟;肘,胳膊肘; ?见?通?现?,露出。【近义词】:衣不蔽体、衣衫褴褛、百孔千疮【反义词】:绰有余裕、绰绰有余、完美无缺12、不足为训【

13、词语解释】不足:不值得;训:法则,教导,规范。解释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 注:此词与教训无关。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或是?不值得教训 ?。) 【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指对事情不以为意,不值得仿效。主语一般是比较正确的小事,而非错事。成语结构为动宾式。1【近 义 词】 不足为法【反 义 词】 不易之论、不刊之论、天经地义【成语出处】出自明胡应麟诗薮: ?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解释为不值得作为效仿的准则。当然过于夸大的道义规范会导致空虚迂腐而又不合常理的行为,不论它看来有多么美好,也 不足为训。成语造句: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 : ?这其实是避重就轻、图省

14、力气的一种写法, 。13、甚嚣尘上 shn xi o ch n sh ng 【结构】联合式【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近义词】满城风雨【反义词】风平浪静12 成语释义:甚:很;嚣:喧嚷。人声喧嚷,尘土飞扬。原形容军中正忙于准备的状态。后来形容消息普遍流传,议论纷纷。现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左传成公十六年 : ?楚子登巢车以望晋 军曰:甚嚣,且尘上矣。 ?意为 晋 军喧哗纷乱,车尘飞扬。后用以形容议论喧腾。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 ?数年以前,我国学生虽复甚嚣尘上,而捧一腔热诚为政治上之活动者,尚大有人。风尚所蒸,举国犹含朝气,今则何其惫也!?罗正纬滦州革命纪实初稿:?斯时南北议和

15、,甚嚣尘上,高蠡 各县均谋而未发。?用以形容某种言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一:?近来的妥协空气,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13 成语典故:据左传成公十六年记载,春秋时期,晋、楚两国经常发生战争。公元前579年,宋国出面调停,晋、楚约定彼此互不侵犯。四年后,附属晋国的郑国背晋投楚,晋出兵攻郑,郑便向楚求救。楚国不愿失去郑国,便不顾盟约,由楚共王亲自率军赴郑救援。双方在郑地鄢( yn)陵相遇。楚王求胜心切,虽然遇上了当时军事上普遍忌讳的晦日(阴历月终),仍命令部队抢占有利地形,准备进攻。楚王亲自登上侦察车,察看晋军动静,太宰伯州犁跟在后面。只见晋军营内一会儿张起帐幕,一会儿又撤除帐幕。伯州犁说: ?这是战前占卜,求祖先保佑!?突然,一阵烟尘弥漫开来,楚王说:?看,那边喧嚣得厉害,尘土飞扬起来了!?伯州犁答道: ?晋军正在塞井平灶! ?楚王下令说:?好,打吧! ?两军交锋,楚、郑两国阵容不严密,而晋军在晋厉公的率领下,攻击勇猛。这一仗,从清晨一直打到星星出来才收场。最后以楚军彻底失败而告终。楚王乘着夜幕笼罩,率领残兵悄悄地逃走了。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