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题精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470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鉴赏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古诗鉴赏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古诗鉴赏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古诗鉴赏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古诗鉴赏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古诗鉴赏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古诗鉴赏题精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鉴赏新题精选一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 过南旺守闸刘 基 客路三千里,舟行二月余。壮颜随日减,衰鬓受风疏。 蔓草须句国,浮云少昊墟。秋心如汶水,荡漾绕青徐。 注 刘基 (1311-1375年 ) ,元至顺年间进士,助明太祖朱元璋成就帝业,后弃官还乡。南旺:在今山东 省汶上县城西南古运河边。守闸: 停船等待河上闸门开启。须句: 春秋诸侯国名, 在今山东省东平县境。 少昊:少昊为传说中的古部落首领,曾建都于曲阜。 (1)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 分)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 分) 落第长

2、安常建家园好在尚留秦,耻作明时失路人。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过一春。 杂 诗无名氏旧山虽在不关身,且向长安过暮春。(1)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感情的 异同。( 5 分)(2)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6 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 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 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 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3 分)(2)“事事幽”是

3、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3 分)(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 分)四、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8 分 ) 【中吕】朝天曲张养浩 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这般景致,坐的,便无酒也令人醉。(1) 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4 分) (2)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4 分) 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浣溪沙周邦彦水涨鱼天拍柳桥,云鸠拖雨过江皋。一番春信入东郊。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又移日影上花梢。 【注】 云

4、鸠:形容云色如黑色的鸠。江皋:江岸。 凤团:一种名茶。 (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3 分)(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 分)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两题。(8 分) 秦楼月向子 諲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注】公元1127 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兵掳去,中原尽失,向子諲就生活在这个时期。古 人以“乾龙”喻帝王。乾龙节,指宋钦宗生日。( 1)“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 名句,

5、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4 分)( 2)试从抒情手法使用的角度赏析词的上片。(4 分)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两题。 溪居 唐 柳宗元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注 簪组:古代官吏的服饰。 (1)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生活情景?有着怎样的特点?(5 分)(2)唐代诗人沈德评价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时说“不怨而怨”。你认同吗?请结合全诗简作分析。(6 分)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 9 题。 送魏十六还苏州皇甫冉秋夜沉沉此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6、注 皇甫冉,唐代诗人。作者的朋友魏十六曾从苏州(即“姑苏 ”)到常州(即 “毗陵 ”,唐时常 州为毗陵郡)方向来拜访他;魏十六返回苏州时,作者乘船相送。阴虫,指蟋蟀。 (1)请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5 分)(2)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6 分)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旅 宿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颈联是怎样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3 分)(2)联系全诗的情感,简析尾联的寓意。(4 分)十、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6 分)

7、长相思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l )这首词的主题是什么?“一重山,两重山”和“菊花开,菊花残”这两句话分别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表现主题的?请简要回答。(3分)(2)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凄冷的,也有人说作者的内心是温暖的,你认为呢?请结合词中的意象作简要回答。( 3 分)古诗鉴赏新题精选答案一(1)【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繁华易逝的伤感和政治上失意、急切思归的愁苦心情。(4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要从抒情方式入手。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词, 抓议论句。间接抒情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

8、、器物),通过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 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用。还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反求情感。(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有何效果?(4 分)【答案】用典(借古伤今),使抒情委婉含蓄, 发人深思;运用比喻,将抽象的“秋心”写得具体可感,丰富了诗歌的意境。(4 分。分号前只答“借景抒情”给1分)【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对于典故,首先应确知其本来含义,其次要揣摩作者 应用典故的意图,是正用还是反用。二、 (1)这两首诗字句相似,音韵相近,而所抒之情却不尽相同。请你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这两首诗所抒 感情的异同。(5 分)【答案】这两首诗都表现了

9、主人公的旅思乡愁,(1 分)但常诗的感情更倾向于落第之后羁留帝京的失落、羞愧与沮丧。这从“耻作, ”“恐逢”两句可以看出。(2 分)杂诗不涉具 体情事,但表现的乡情乡愁更苦涩难堪,更深更细更普遍更富于感染力,能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共鸣。(2分)【解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在比较中体会诗人感情的异同点。要抓标题,抓关 键字,抓情感字,从而体会作者意图。(2)请赏析“一树梨花一溪月”中“溪”字的表达效果。(6 分)【答案】“溪”字的表达效果有三,其 一,以“溪”修饰“月”,将月色有形化,把不可揽结的月色写得如捧手可掬,生动形象。其二,“溪”本是名词,用作量词修饰“月”,移用到这里作定语

10、后仍保留其名词的形象感,溪月相映,更见美感。其 三,溪水是流动的,这又与“一树梨花”的静美相映衬,动静结合,显出景物生机。(每点2 分)【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炼字题,要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和表达效果。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 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 三、(1)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3 分)【答案】 运用了拟人手法 (1 分), 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 分);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

11、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 人的自适和惬意。【解析】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既然是炼字, 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 (2)“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 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3 分)【答 案】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 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细节描写。(每点1 分,写出三点即得满分)【解 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事事幽”统摄全诗,

12、幽,僻静、安闲之意。如何表现这一特点,就涉及到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 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第三联,写妻子“画纸”,稚子“敲针”, 属细节描写;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第三联是人物描写,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用的是衬托手法。 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或映衬。 (3)最后一联,诗人的感情转为凄婉,请作具体分析。(4 分)【答案】眼前悠游闲适的生活,是建筑在 故人供禄米的基础上的,曲折地表达出漂泊异地的窘迫;(2 分)一旦俸禄供米发生了问题,一切就都谈 不到了,流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2 分)【解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13、度。作者的情 感总的来说是安闲的,为什么尾联转为凄清。要探求作者的思想情感,需要扣住文本, 还要联系作者身世。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但有”,只要有。只要有老朋友的接济,就能过上安闲的日 子,心愿已足,不复他求,由此可见生活的窘迫凄苦。为何这样?联系诗后注解,可知诗人漂泊他乡,经 济窘迫。 四、 (1) 简析“日影筛金翠”一句中“筛”字的妙处。(4 分) 【答案】 (1) “筛,是“用筛子过东西 的意思 (1 分 ) , 化无形为有形, 形象地将阳光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上铺金撒翠的样子表现了出来(2 分) , 化平淡的现象为生动的动作,使画面活泼而富有生气(1 分 )。(4

14、 分) 【解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 题,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炼字, 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 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 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多样等。 (2) 结合全曲,简要分析曲中表达的情感。(4 分)【答案】作者通过对“柳堤”“竹溪”“鸥鹭”“农父渔 翁”等乡村景与人的描写及最后一句的议论(2 分) ,表达对田园自然风光的热爱及寄情田园、山水的闲适 隐逸生活的情怀(2 分) 。(4 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直接抒情的,抓情感词,抓议论 句。间接抒情

15、的,抓意象(人物、事件、景物、器物),通过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用。 五. ( 1)请分析本词第二句中“拖”字的妙处。(3 分)【答案】 1)“拖”写黑云的移动(1 分)。用拟 人的手法( 1 分),写出了云带雨来移过江岸的情景。墨云似乎有意拖动着春雨,很有情味(1 分)。【解 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题,就是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 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比如动静结合,化静为动,化意为象, 化无形为有形,化无情为有情,化平淡为生动,化腐朽为神奇,变简单为

16、多样等。 (2)请找出下片中能表现词人情思的词语(至少两个),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思想情感。(5 分)【答案】 (2)“闲”“静”“又”(答出两个即得2分)。“闲”字:看似悠闲,实则是词人短梦后心有愁思难以 遣除, 所以借饮茶来消解梦后的惘然。“静”字: 燕子筑巢的忙与人的静形成对比,暗示词人无聊的心绪: 大好春光而无事可为。“又”字:时光流转,不知觉间,日影又已移上花梢。一个“又”字,暗示无事可 为,每日空对春光的伤感。(答到意思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要从抒情方式入手。直接抒情的, 抓情感词, 抓议论句。 间接抒情的, 抓意象 (人物、 事件、景物、 器物) , 通过意象揣摩情感。如果是以景衬情,要分清是正衬,还是反衬。用了典故的,要注意区分是正用,还是反用。还可以通过表现手法反求情感。 六、 (1)“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一句中“晓风残月”是移用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词中的名句,但意象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试指出两首词中“晓风残月”表现的不同的情感内涵。(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