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270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5.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高二第二学期理科生物测试(六)命题人:王娜杰审题人:岑春燕 1、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 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 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 事实说明了() 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 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树 C 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D 由于植物种类达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 2、“无废弃物农业”所体现的主要生态工程原理是()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3. 某

2、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是因为发展中哪一原理失调 造成的() A协调与平衡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 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D系统整体性原理 4、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 导致草 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 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 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

3、的能量利用效率 6、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 作肥料。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 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 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7、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 发展生态农业, 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 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8、 在矿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工程中, 关键的措施是() A人工制造表土 B特殊隔离 C土壤侵蚀控制 D植被

4、恢复 9、下列措施,不属于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工程类型的是( ) 2 A利用蚯蚓等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蚓粪残渣作肥料 B在干旱地区开展雨水和地表水的收集 C把人畜粪便转化为复合肥 D农作物秸秆的“过腹还田” 10、“退耕还林还草”是哪种生态工程建设的措施( ) A小流域综合治理 B城市环境工程 C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D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11、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 ) 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 C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D追求粮食产量 12、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 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 B节水和废水处理与应

5、用的生态工程 C 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D 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13、四千年的农民一书中记载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的耕作方法:积极种植能够固氮 的豆科作物,以及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质,包括人畜粪便、枯枝落叶、残羹剩饭、 河泥、炕土、老墙土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式, 把它们转变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 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改变了土 壤酸碱性 A B C D 14、浙江慈溪采用聚乙烯发泡板为人工浮床,在富营养化污水中栽培绿萝、美人蕉和 龟背竹,从而使污染水体得到净化。下列关于人工浮床

6、净化水体机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吸收水中悬浮物,提高水体透明度植物吸收水中的NO3、PO43等,降低水中氮、磷等含量浮床遮挡部分光,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繁殖, 防止水华发生浮床下方水体氧浓度升高, 减少微生物种类 和数量 A B C D 15、下图是某农户设计的生态农业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等 B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农作物,蚕、驴、鱼、鸡、猪等均为消费者3 C 将猪粪直接施入农田,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D 塘泥施入农田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中的矿质营养供应 16、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建立人

7、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 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下图是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示意图。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 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B挺水植物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各种生态系统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17、“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 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沼气池的建立既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B 通过巧接食物链使原本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更多

8、的流向了人,提高了能量的传递效率 C 这一生态工程模式主要适用于江浙平原而不适用于我国西北地区,这是因为在建立 生态工程时还需要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 D 上述生态农业系统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的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效果 18、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 如图所示 ) 。关于该 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植物所吸收的全部的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 该生态系统人的作用很突出 D 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4 19. 生态经济主要是

9、实行“()”的原则。 A市场经济 B循环经济 C计划经济 D可持续发展 20.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是 不 注重 生态 环 境的保 护没有 考 虑生 态成 本 往 往造成 生 态环 境的 破 坏注意了物质的分层多级利用 A B C D 21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 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 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 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 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 微生物通 过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 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10、_(生 态系统、群落、种群 ) 。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营养级。植物池中 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所固定的 _能。 (3)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_和_等原理。 (4)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 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2. 下图是我国南方开始尝试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其中利用植物秸秆中的 原料生产的燃料乙醇, 是一种“绿色能源” , 可减少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请据图回答:(1) 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鸭与害虫、 杂草的关系是 _。蘑菇在该 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 _。 (2) 生

11、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从生态学角度分析, 人们建立图示的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 _ (3) 植物秸秆经预处理后,应该利用微生物A所产生的 _ 酶进行水解,使之转 化成发酵所需的葡萄糖。 (4) 能量在各种生物之间以的形式进行传递;碳在生物体和无机环 境之间以的形式进行循环。 (5)写出该生态系统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 (至少 2 种)。 (6)发酵阶段常用的微生物B是_,产生乙醇时的细胞呼吸类型是_。5 高二第二学期生物测试(六)答题卡班别:姓名:成绩号: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 80 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2、 17 18 19 20 答案非选择题(每空 1 分,工 20 分)21、(1)_ (2)_ _ _ _ (3)_ _ (4)_ 22. (1)_ _ _ (2)_ _(2 分)(3)_ (4)_ _ (5)_ _ (6)_ _ 6 高二第二学期生物测试(六)参考答案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C C B B C D C D B C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D B B C C A B A B D 非选择题(每空 1 分,20 分)21.(1) 无氧和有氧 ( 或细胞 ) (2)群落一生产者太阳(3) 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4) 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 ( 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 22. (1)水稻、杂草捕食分解者(2)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减少环境污染(2 分)(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提高能量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3)纤维素(4) 有机物或化学能二氧化碳(5)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2 分)(6)酵母菌 无氧呼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