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270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6.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第二学期3月份月考语文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萨二中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3 月份月考 语 文 试 卷本试题卷分一卷(阅读题 )和第二卷 (表达题 )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一卷阅读一、古诗文阅读(28 分)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 ,作二京赋 ,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

2、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 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

3、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仗,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妖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乃上疏。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1、 解释加点的字(10 分)2 衡少善属文: 游

4、于三辅 :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 尤致思于天文 ; 公车特征拜郎中 : 再迁为太史令 : 尝问天下所疾恶者: 皆共目之: 遂共谗之: 共为不轨 : 2、 翻译下列句子(10 分)(1)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3 分)(2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 分)(3)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4 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5、。3、 两首诗中诗人的心境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4 分)答:3 4、 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 分)答:二、名句填空(20分 ) 5、明年秋,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自叙少小时欢乐事,转徙于江湖间。6、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录毕,走送之,。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尝趋百里外,。7、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8、

6、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浊浪排空;,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9、每至晴初霜旦,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 4)题。( 25 分)圣诞夜的歌声【匈牙利】约卡伊莫尔城里住着一个叫亚诺什的穷靴匠。他每天拼命赚钱,却一直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因为家中隔年就有新生命呱呱坠地。第三个孩子出生后,他的妻子不幸离开人世,撇下他孤零零地给孩子喂饭、穿衣。分面包时,一次得切成三片!给孩子们做鞋时,一下就要做三双!养家糊口难啊,靴匠常常叹息。4 圣诞节那

7、天,披着飘飘洒洒的雪花,靴匠去给客户送靴子。奔忙了一天的他,很晚才走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旁店铺里的玩具和花花绿绿的糖果,他禁不住想:过节了,得给孩子们买些礼物。买三份,花销太大;只买一份,又不公平。想来想去,他决定送给孩子们一件特别的圣诞礼物!“孩子们,都到这儿来!”亚诺什到家后招呼道。孩子们一个搂住他的脖子,一个扑到他怀里,他又把最小的一个抱在膝上。“知道吗 ?今天是圣诞节!今晚不干活了,我们好好乐一乐!我来教你们一支歌,非常好听的歌,这是父亲为你们准备的圣诞礼物。”孩子们欢呼雀跃,兴奋得几乎要把家里闹翻天了!“静一静!现在跟着我唱。”亚诺什清了清嗓子,缓缓唱起那首优美而古老的圣歌。歌声轻盈

8、,调子欢快,孩子们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在这个温馨的夜晚,小天使们美妙的歌声,从婉转到高亢,一遍又一遍然而,这歌声却惹恼了楼上住着的人,一位富有的老爷。他一个人住着九个房间,第一个房间用来闲坐,第二个睡觉,第三个用餐其余的又派什么用场呢?此刻他正在第八个房间里抽烟,琢磨着自己怎么在圣诞夜也提不起兴致呢。楼下传来的声音越来越响,当亚诺什们唱到不知第几遍时,他再也无法忍受,循声找到靴匠家。“你就是亚诺什,那个靴匠吗?”“是的,老爷,您有什么吩咐?”富人本来是要发火的,可他瞬间改了主意,说:“你有这么多的孩子!”“是的,老爷,唱歌,嘴多声音大。”“吃起饭来,恐怕嘴更多吧。听着,亚诺什,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把

9、你的孩子送给我一个,我来养,将来他会成为有钱的老爷。”亚诺什惊讶地睁大了双眼,谁还能不动心呢?他孩子将成为老爷!这些乖巧可爱的孩子,该过上好日子啊!给!为什么拒绝呢?可选谁呢?他喃喃自语:“老大,听话懂事,长大会有出息的;老二是个女孩, 送给老爷不好; 老小,是妻子豁命生下的,怎能送人?”可怜的亚诺什嘴唇直哆嗦,几乎哭着说:“谁想离开这儿,坐漂亮的马车?吃好吃的东西?谁想去,就站出来吧”面对这样的诱惑,孩子们却都怯生生地缩到父亲背后,扯住父亲的手、裤腿和皮围裙,谁也不吱声,好像要远远地躲开这位富有的老爷。“不行,老爷。不行啊!我不能把任何一个孩子送给您,我们得在一起”富人无奈,只好要他们别再唱

10、歌了。作为补偿,他给靴匠1000 本戈。随后回到楼上去继续他的无聊时光。5 亚诺什小心翼翼地将钱锁进箱子,藏好钥匙,内心五味杂陈。孩子们噘着嘴,不说话。屋里笼罩着冰冷而令人窒息的气氛。亚诺什坐下,又习惯性地做起靴子来。拿着皮料,他裁着,削着,不知不觉又哼起那首歌。似乎有微弱的声音在应和?抬头一看,孩子们闪着亮晶晶的眼睛,正围着他小声哼唱。他一脚踢开椅子,打开木箱,翻出那1000 本戈,三步两步跑到楼上。“老爷,请收回您的钱,让我们唱吧!我们高兴,这比1000 本戈重要啊”没等富人反应过来,亚诺什就将钞票放到桌上,转身跑回了家。他挨个亲吻孩子,屋里重新响起了优美而纯净的歌声唱着唱着,望着简陋的厨

11、房,想起锅里的白水煮土豆,亚诺什又为把钱送还感到一丝歉疚。圣诞节,除了歌声,孩子们是不是也得有点儿奶酪和香肠呢?孩子们的歌声很快淹没了他的不安。富有的老爷在第九个房间里来回踱步,思忖着,诧异着,在这个世界上,别人究竟寻到了什么快乐?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 ( )A. 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圣诞夜里的故事,语言质朴,表现手法多样,情节张弛有度,主题耐人寻味。B.“温馨的夜晚”之所以温馨,是因为整日为生计操劳的父亲“今晚不干活了”,更是因为孩子们收到了礼物。C. 文中对孩子们面对诱惑时“怯生生”的神态描写,体现出他们对富人的提议既憧憬又恐惧的

12、心理。D. 作者写亚诺什还钱时,连续使用了“踢”“打”“翻”“跑”等动词来表现他动作的迅速与决心的坚定。E. 作者为我们描述了穷人和富人的日常生活状态:穷人疲于奔命,但很快乐;富人衣食充裕,但并不快乐。(2)结合文中内容,分析富人与亚诺什一家交涉的心理变化。(6 分)(3)文中画线部分都提到“歌声”,概括说明其不同的含义及重复出现的作用。(6 分)(4)小说结尾写道亚诺什心存歉疚。他是否应该还钱?请结合作品加以解说,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8 分)6 第二卷表达卷1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波士顿马拉松赛的两声爆炸,无疑给大型体育比赛的安保工作敲响了警钟,如何确保赛事安全,成为组

13、织方必须面对的新难题。B对那些刻苦训练的年轻运动员,即使他们在比赛中偶尔有发挥失常的情况,依然应该受到爱护,绝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到。C这次大会的志愿者服务已经完成了,我们咀嚼、体味这一段经历,没有失落感,有的只是在平凡事物中享受奉献、成长与幸福。D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和西班牙,失业率已经超过20% ,主要是由于这两个国家经济衰退和实施大规模财政紧缩政策所导致的。1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 ) A.随着全社会对宏观经济增长目标的深入解读,“幸福感”“幸福指数”毋庸置疑地成为民生改善和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话题,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B.舌尖上的中国是国内首次使用高清设

14、备拍摄的美食类纪录片,片中由近距离拍摄呈现出的各类食材的纹理构造,带给观众焕然一新的审美感受。C.如今,视觉文化方兴未艾,在这图像和文本相互转换、相互模仿、共同存在的现实善下,图文关系正在成为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跨学科研究热点。D.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13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6 分)教练在赛后分析会上对我在比赛中的表现进行的深入剖析,使我对自己在这次比赛中由于骄傲自大、轻视对手导致的严重失误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并作出了坚决改正错误

15、,争取在下一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的保证。14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7 相同。(5 分) (不得仿老师给出的答案,否则,得分为零)平和犹如绿叶,春天衬万紫千红却无妒意,秋天托累累硕果而不张扬。五、写作( 60 分)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60 分)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 ”老者掏出一粒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