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二三)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034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3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二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二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二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二三)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二三)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二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必修一二三)(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一1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 “宇”指空间,“宙”指时间。2随着天文望远镜以及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宇宙观测的尺度达到上百亿年和上百亿光年的时空区域。3天体包括:闪烁的恒星、明亮的行星、圆缺多变的月亮、轮廓模糊的星云、一闪即逝的流星、拖着长尾的慧星以及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等。4天体系统的各个级别:总星系 河外星系、银河系(恒星世界、太阳系- 地月系) 5地球是一颗行星,太阳是一颗恒星,月球是一颗卫星。6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月球,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是冥王星。7目前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的范围是总星系。8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地球拥有一个安全和稳定的宇宙环境(各大小行星

2、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且太阳很稳定)地球自身条件优越: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存在的气温 (表面平均气温为15)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 使地球有适中的引力并形成适于生命存在的大气层。地球上有液态水。9太阳是一个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10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称为太阳辐射。1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1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 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13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而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14太阳大气层从里向外

3、可分为:光球、色球、日冕三层。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15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 年。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爆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1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对地球气候有影响(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对地球电离层有影响 (会使无线短波通讯发生中断) ; 对地球磁场有影响 (产生“磁暴”现象)。17 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方是青藏高原, 最贫乏的地方是云贵高原及四川盆地。18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已由空间探索阶段逐步进入到空间开发利用的阶段。19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 开创了从太空观测、 研究地球和整个宇宙的新时代; 而载人航天飞机的成功发射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

4、间接观测阶段进入到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的阶段。20 “天空实验室”是美国专门观测和研究太阳及日地关系的宇宙空间站。21宇宙资源有:空间资源;太阳能资源;矿产资源。22人类利用人造卫星从不同角度观测地球及利用高真空、强辐射、失重等宇宙条件进行各种在地球无法进行的科学实验,是利用宇宙的空间资源。 宇宙中的矿产资源主要储存在小行星上。月球中有而地球没有的燃料元素是3He 。23空间垃圾大约以每年10% 的速度增加。而且体积越来越大。其对航天器有重大损害。24宇宙垃圾产生的原因有: 工作寿命终止的航天器; 因意外或有意爆炸产生的碎片;航天员扔出的垃圾等。25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 转公 转旋转中心地轴太阳

5、转动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周 期1 恒星日( 23 小时 56 分 4 秒)1 恒星年( 365日 6 时 9分 10 秒)速 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 1 近快, 7 远慢 赤道线速度 最大,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不同经线地方时不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等四季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分别向南北递减) 、五带的形成等26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27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中,最多的是氮,其次是氧。28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是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臭氧

6、因能吸收紫外线而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并能吸收红外线而对地面有保温的作用;水汽和杂质也能吸收红外线。29大气的热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温室效应30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吸收、反射、散射。其中大部分可见光不被大气吸收而能透过大气到达地面;天空云层越厚越多, 反射越强, 这使白天温度不太高,夜晚温度不太低。31太阳出来前天已亮,或太阳下山了天却还未黑,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晴朗的天空呈尉蓝色是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32 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于地面辐射, 大气中的水汽和尘埃也主要是来自于地面。33就整个地球多年平均状况来

7、看,地球收入的热量与支出的热量是相等的,即热量收支平衡。34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是热力环流,它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开形成的空气环流。35当地面受热的时候,近地面的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而当地面遇冷的时候,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36风是大气的水平运动, 风总是从高压流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37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38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39随

8、着太阳直射点往北移,风带、气压带也跟着往北移;反之往南移。由于风带、 气压带的南北移动而产生的气候有:影响我国的西南季风、 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等。401 月份亚洲大陆上形成的是高压,叫亚洲高压(又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7 月份亚洲大陆上形成的是低压,叫亚洲低压,又叫印度低压。受它们的影响, 夏季, 吹向我国的风向是从海洋吹来的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使我国高温、湿润和多雨; 冬季,吹向我国的风是从大陆吹来的西北季风和东北季风使我国广大地区寒冷而干燥。41季风环流产生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作南北移动。季风环流最为典型的地区是亚洲东部。42我国的旱涝灾害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

9、有密切关系。43冷锋与暖锋的区别:冷 锋暖 锋气 流 运 动特点冷气团主动前进暖气团主动前进锋 面 到 来之前暖气团控制冷气团控制锋面到来时阴雨、大风天气,降水发生在锋面之后阴雨、大风天气,降水发生在锋面之前锋面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上升,气压降低暖气团控制44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有关。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和冬季的寒潮多与它有关。45每当气旋过境时,气流上升,云量会增多,常常出现阴雨天气;而反气旋过境时,气流下沉,天气晴朗。我国北方秋季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就是由于高压系统(反气旋)的控制下出现的。46气候形成的

10、因子有: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47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最根本的能源;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大气环流具有双重性质。48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而下垫面使气温分布复杂化。 大气环流决定降水的情况。49赤道地区受低压控制,气流辐合上升,全年降水充沛;南北回归线至南北纬30之间,受副热带高压或信风带控制,常年干旱少雨;亚欧大陆东岸主要为季风气候,降水比西岸的地中海气候稍多。50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地球经历了三次大冰期气候;在人类历史时期,我国经历了 4 个温暖时期和 4 个寒冷时期。51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主要是:全球变暖、 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危害。5

11、2全球变暖的人为原因:燃烧矿物燃料时向大气排放大量的CO2;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使CO2吸收量减少。53全球变暖的危害:会引起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胁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引起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54减少 CO2 的排放量的方法: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合作。55全球变暖会使: 中纬度温带地区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现在农业发达地区将会退化为草原;高纬度地区会因变暖而降水增加,变得适宜温带作物生长。56臭氧层遭破坏的原因: 人们使用冰箱、 空调时制冷剂所释放出来的氟氯烃化合物57臭氧层遭破坏的危害: 直接危害人体健

12、康, 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58解决方法:减少或禁止释放这类气体的制冷剂的使用5919791990 年,全球臭氧总量大致下降了3% 。南极附近臭氧量减少尤为严重,出现了“南极臭氧洞” 。60 “南极臭氧洞”只在南极的春季(911 月)再现,持续 1 个月左右。高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二)61酸雨( PH 5.6)产生的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时排放出的 SO2和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再遇降水时溶入雨水所至。分为硫酸型的酸雨和硝酸型的酸雨,影响我国的主要是SO2 ,因此是硫酸型的酸雨。62酸雨的危害:使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乃至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

13、物和文物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等。63我国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成为酸雨区,覆盖了我国国土地面积的40% 。我国南方的四川、云贵、上海、湖南和广东等部分地区成为重酸雨危害区。64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 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65自然界一切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学元素已发现的有 90 多种。最多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硅,第三是铝,第四是铁。66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结合而成的天然化合物或单质,就是矿物。矿物是地壳物质最基本的组成单元。67有用矿物在地壳中或在地表富集起来,并且能够被人们开采利用的,就是矿产。68常见的造岩矿物有二三十种

14、,如: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69常见岩石的矿物组成:花岗岩(长石、云母、石英);石灰岩(方解石)70按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如:玄武岩、花岗岩沉积岩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化学沉淀物或生物遗体堆积而成)变质岩如:大理岩、板岩71 在沉积岩中能找到生物化石, 因而其被称为是记录地球历史的 “书页”和 “文字” 。72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诗中所描述的岩石是石灰岩,按成因属于沉积岩。能在其中找到生物化石。这种岩石经变质作用后, 形成的岩石叫大理岩。 该岩石为主的山区常形成岩溶(喀斯特)地貌。73 “沧海桑田”、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说明了地表形

15、态是不断变化的。74地质作用的分类:地质作用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作用来自地球内部,主要 是 地 球 内部 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内 力 使 地 表 变 得高低不平;外力则把高山削低,把低谷填平,使地表趋于平坦。两力同时进行,相互作用下对 地 表 形 态 产 生影响。外力作用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因、固结成岩75地壳运动分为: 1、水平运动:形成褶皱山系、裂谷或海沟2、垂直运动: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76地质构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找石油、天然气背斜;地下水向斜;修隧道避开断层、适宜在背斜修;修水库应避开断层。77一般来说:背斜成山、向斜成

16、谷。如果背斜反而成谷、向斜反而成山,原因如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受挤压, 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78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流水侵蚀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崎岖的山地流水堆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力堆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风力搬运戈壁、裸岩荒漠79海水温度变化的分布规律 :一般来说,低纬度海区的水温,高于高纬度海区的水温。同一海区的水温,夏季高些,冬季低些。与同纬度海区相比,有暖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高些;有寒流流过的海区,水温要低些。80海水的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递减。1000 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着低温状态。81海水的盐度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之差。另外还看该海区附近有无河流注入或有无寒暖流经过。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