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学考知识点(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80278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5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1学考知识点(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1学考知识点(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1学考知识点(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1学考知识点(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必修1学考知识点(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1学考知识点(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1学考知识点(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历史必修 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政治制度包括 (分封制) 和(宗法制)。一、 分封制:1、 分封制开始推行的朝代是哪个?西周2、 分封的内容是什么?土地和人民3、 分封的对象是谁?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4、 分封制下诸侯有什么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5、 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通过分封制,形成“天子诸候卿大夫士”这样的森严等级,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二、 宗法制:1、 什么叫宗法制?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2、 宗法制的 最大特征 是什么? 嫡长子继承制。3、 宗法制与分封制什么关系?互为表里4、 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2、:大宗与小宗5、 宗法制有什么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发展过程:(一)确立于什么朝代?内容有哪些秦朝中央: 首创皇帝制度: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将“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总揽一切大权,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军事)地方 :全面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是县令,他们都由皇帝任命)(郡县制的作用) :实现对地方有效的控制,有利国家的统一。(二)在汉朝有什么发展?中央: 为了加强皇

3、权,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等,以削弱相权。(内外朝制)地方: 地方在很长一段时间还是郡国并行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三)在隋唐时期有什么发展?中央: 三省六部制1、 该制度的职能与结构是什么?三省分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三省中的尚书省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该制度的作用有哪些?三省六部制职权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四)在宋朝

4、有什么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分权)中央: 设立 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关,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为制约宰相,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 和三司使 分割宰相 行政权、军权和财权。这样就削弱了宰相权力,皇帝得以总揽大权。地方: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把兵权收归中央,建立中央禁军;行政上,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 通判监督 ;财政上,地方赋税一小部分留做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五)在元朝有什么发展?中央: 设中书省为最高权力机关替代三省。2 地方: 在地方实行 行省制度。1、 该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除河北、山西、山东等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

5、分设路、府、州、县,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 进行管理 。2、该制度的影响有那些? 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 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六)在明朝有什么发展?中央: 废丞相,权分六部。1、 丞相制度被谁以怎样的借口废除的?明太祖朱元璋;胡惟庸案2、丞相制度的废除有什么影响? 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地方: 废行省,权分三司(七)在清朝君主专制如何达到顶峰?中央: 军机处的设置1、内容: 雍正帝 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2、影响

6、: 提高了行政效率,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使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 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1、雅典民主政治是在什么时候由谁奠定基础的?BC6世纪初;梭伦改革1、 梭伦改革的内容是什么?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等。2、 梭伦改革的作用是什么?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3、 雅典民主政治是在什么时候由谁确立的?BC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4、 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

7、军委员会6、克利斯提尼改革的作用是什么?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7、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是在谁统治期间出现的?BC5 世纪伯利克里统治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8、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有哪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陪审法庭是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实行公职津贴、观剧津贴制度。二、 、你如何认识雅典民主政治?积极: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最初的基础。消极: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言,民主遥不可及。三、 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四、 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3

8、 BC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制定了十二铜表法,成文法诞生。五、罗马法的作用及对后世的影响?1、罗马法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政治经济利益。2、罗马法 保护私有财产(核心) ,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利于解决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缓和社会矛盾。3、罗马帝国时期,罗马法有利于稳固帝国统治;4、罗马法是 欧洲历史上第一步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5、罗马法 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一、英国君主立宪制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前提是什么?英国资产

9、阶级革命的胜利(胜利标志:1688 年的“光荣革命”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689 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3、 权利法案的内容有哪些?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 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意义: 君主的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4、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有什么特点?议会权力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二、美国联邦共和制(民主共和制)的确立(一)美国的联

10、邦制共和政体是怎样确立的?1787 年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1787 年宪法,标志着美国共和制政体确立。(二) 1787 年宪法的内容有哪些?怎样来认识这部法律(评价)?内容:1、 宪法规定美国是个联邦制 国家, 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有一定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发展。2、 把国家大权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部分,国会 由参、众两院组成,掌握立法权 。总统 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行政权 。最高法院 掌握 司法权 ,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相互制约 ,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认识(评价) :积极: 性质 1787

11、年宪法是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体现了 “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 。局限: 这部宪法允许奴隶制度存在,没有给予黑人、妇女、印第安人平等权利。(三) 1787 年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 分权与制衡的原则四、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异同: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代议制;不同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共和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4 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举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元首权力统而不治有实权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产生总统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五、美国三权分立体制结构示意图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

12、的潮流一、两次鸦片战争(第一次:18401842;第二次: 18561860)1、 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 直接原因(即导火线)是什么?根本原因: 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直接原因(即导火线) :1839 年 6 月,林则徐虎门销烟。2、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签订时间?主要内容?影响 南京条约:1842 年 8 月内 容: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影 响: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13、封建国家。3、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 800 万两白银。二、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1、甲午中日战争的根本原因 和导火线 各是什么?根本原因: 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导火线: 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2、甲午中日战争的起止时间 ?重要战役 ?结果 ?起止时间: 1894、7 1895、 4 重要战役:丰岛海战(战争开始)黄海海战(日军控制黄海制海权)威海卫之战(北洋军队全 军覆没,清军战败)结果:清军惨败,清政府与日本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3、 马关条约的内容 及影响 有哪

14、些?内容:割 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赔 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 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5 影响: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华设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三、八国联军侵华 及辛丑条约(19001901)1、直接目的: 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2、结果:清政府惨败,1901 年签订了辛丑条约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及主要 影响 有哪些?内容: 赔款 4.5 亿两;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

15、沿线的战略要地;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等。影响: 从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廷堕落为“洋人的朝廷”。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 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四、辛亥革命( 1911、10、10)1、辛亥革命爆发的条件(原因或背景)有哪些?( 1)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基础根本原因 )主要内容: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思想基础)人物:章炳麟、邹容、和陈天华主要阵地:上海和日本东京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是? 1894 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建立的兴中会3、中国同盟会 的性质 是?它是何时、何地建立的?该组织的政治纲领、机关刊

16、物分别是什么?这一组织建立的意义?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时间、地点:1905 年,日本东京;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刊物: 民报 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 “民生”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意义: 它的成立 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成功5、中华民国成立(1)中华民国成立于何时、何地?它的性质是?1912 年 1 月 1 日、南京;性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于何时?该约法主要内容有哪些?性质是什么?它的颁布有什么意义?时间: 1912 年春主要内容: 规定 主权属于国民、确立 三权分立体制、实行 责任内阁制 等。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意义: 具有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6、辛亥革命的评价(意义)(1)性质: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功绩: 推翻清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