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小卷1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962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小卷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小卷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小卷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小卷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专题练习小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 2016 级语文晨读时间(20)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管仲的经济思想中,最为奇特的一项是鼓励消费,他甚至倡导奢侈,这在古往今来的治 国者中可谓仅见,在管子一书中就有一篇奇文侈靡篇。 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这显然是长期短缺经济的必然产物。然而 管仲却提出“俭则伤事”的观点,在他看来,大家都不消费,就会造成商品流通的减少,从 而妨碍生产营利的活动,故曰“伤事”。( 见管子乘马:“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 故伤事。” ) 要如何才能推动消费?他的答案是,多多消费,甚至无比奢侈地去消费。(见 管子侈靡:“问曰:兴时化若何?莫善于

2、侈靡。”) 管仲的这一论述曾经迷惑了此后数千年的中国学者,很多他的信奉者言及于此,要么视 而不见,要么顾左右而言他,要么百般替管仲声辩。直到近世,历史学家郭沫若才给予了合 理的解释。 郭氏认为:“他是肯定享乐而反对节约的,他是重视流通而反对轻视商业的,他 是主张全面就业而反对消极赈济的,为了能够全面就业,他主张大量消费,甚至主张厚葬。 他的重点是放在大量消费可以促进大量生产这一面。因而在生产方面该如何进行,如何改进 技术之类的话,他就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郭沫若:侈靡篇的研究,历史 研究 1954 年第 3 期。) 管仲倡导奢侈的理由是,“丹砂之穴不塞,则商贾不处。富者靡之,贫者为之”

3、。就是 说,只要不人为地堵塞利源,商贾就会日夜不息地从事营运而不知休息,而富裕的人只有不 断地消费, 贫穷的人才有工作可做。为了强化自己的观点,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他建 议在煮蛋之前应先加雕绘,在烧柴之前要先加雕刻“雕卵然后瀹之,雕橑然后爨之。 ” 管仲本人就是一个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孔子说他的奢侈堪比国君“其侈逼上”, 史 记说他“富拟于公室”。据韩非子和论语等书记载,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 三赐归于管仲。 当然,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管仲对侈靡的推崇,并不仅仅为了自己的享乐。在管 子乘马数中,他谈及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观点。他说,每当年岁凶歉的时候,人民没有本 业可作, 国家就应该进行宫室

4、台榭的修建,以促进人民就业,尤其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 赤贫者。这时候修筑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促进就业,平衡经济。 这种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的做法, 西方人在两千多年后 才学习到手,以1929 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为例,当时的美国、德国等无一不是采用了这样 的政策,才走出低谷。可是在两千多年前,管仲就有这样的智慧,确实是让人惊叹的。据美 籍华人经济学家杨联陞的考据,在漫长的中国经济史上,除了管仲, 只有宋代的范仲淹等极 少数人曾经有过类似的思想。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管仲的经济观点的一项是( ) A. 1999 年国务院决定增加公民的假期时间,“五一”

5、“十一”长假的出现天大带动了 我国旅游业和零售业的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B. 2008 年世界金融危机期间,我国投资四万亿元,大搞铁路、公路、机场等基本建 设,纾解了四千万失业者的洪流,有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 C近些年,一些富二代在网络微博中比拼自己拥有的奢侈品,如名牌包、限皿版跑 车等,更有甚者以百元钞票卷烟,这些现象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D. 2014 年,苹果公司iphone6, iphone6 plus两款手机首日预定达400 万部,为其 代工的富士康公司100 条生产线加班加点,出货皿仍供不应求。 2. 下列关于管仲提倡奢侈享乐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 A.管仲提倡奢侈是故意迷惑人们,他的实际意图是: 富裕的人不断消费,这样贫穷 的人才有工作做;人人不消费,会使商品流通减少,妨碍生产营利活动。. B.管仲反对节约,提倡奢侈享受,一是富足的享乐主义者,奢侈堪比国君。据孔子及 古籍的说法,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 C郭沫若的侈靡篇的研究较中肯地评价了管仲崇尚奢侈的观点:肯定了他以大 量消费以促进大量生产的独到,也指出他忽视指导生产、改进技术的缺点。 D管仲是成熟的政治家。他认为在灾荒年头,人民无业可作,、国家大兴土木,尤其 是雇用赤贫者,主要是为促进人民就业,平衡经济,并不仅仅是为了享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7、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鼓励消费,甚至倡导奢侈,说明奢侈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节俭是长期短缺经济的产物,当今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 B.中国历代的治国思想向来以倡导节俭为正途,而管仲所认为的“俭则伤事”也有 一定的道理,启示我们要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根据实际效用评判事物。 C为了推行奢侈消费的观点,管仲甚至建议煮蛋前要先雕绘,烧柴前要先雕刻。这 个观点虽与传统道德不符,但就促进经济发展而言,值得后人广泛推广。 D. 1929 年世界经济大萧条,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美国和德国采用了相似政策, 通过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刺激经济复苏、促进就业,使经济走出了低谷

8、。二、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禹、汤、文王、武王对贪腐防与治结合,有效遏制了贪腐,一时官风清明, ,被后世颂称为名王圣主。 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古人那样玩味闲的情致与逸的疏放,濯清流,坐茂林,观佳 夕,闲情不尽。 看到雍正的“为君难”,人们无法不在脑海中再现一个朝乾夕惕、的 封建帝王形象。 A.麦穗两岐披沙捡金稗昼作夜B.麦穗两岐含英咀华稗昼作夜 C.河清海晏含英咀华宵衣旰食D.河清海晏披沙捡金宵衣旰食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要善于从群众关注的焦点、百姓生活的难点中寻找改革切人点,以推动顶层设 计和基层探索的有机结合、良性互

9、动。 B四部门联合通告指出,司法机关对2014 年 12 月 1 日前自动投案的在逃境外经济 犯罪人员,可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C新世纪以来,我国少儿出版市场连续10 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已成为我国 出版业增速最快、效益最好的行业。 D. 9 月份以来,该省三家通讯公司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把用户彩铃变成商业广告的侵 权行为,引起不少消费者投诉不满。 15.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国家公祭日 的设立,。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 唤醒状态, 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

10、鉴、 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 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 是为了现在和未来的不忘却纪念,: 是为了中国与世界更好地沟通. 是缅怀过去 是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 是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态度 A. B.C.D. 17. 阅读下面图表,按照要求回答问题。(5 分) 春晖中学在学校读书节期间对1000 多名在校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其结果如下: 中学生阅读方法调查结果方法随便翻翻 了解大意只挑选有趣的 地方读摘抄好词佳句能有选择性的 精读、品读结果57% 23% 15% 18% (1)用简明的语言介绍调查表所包含的信息。(

11、2 分) 从图表中可知:(2)对所概括的信息进行简要点评。(3 分) 高 2016 级语文晨读时间(20) 1、C。(A. 可以在最后一段找到依据;B.符合鼓励消费带动就业刺激经济发展的基本观 点;C. 炫富、拼富属于道德讨论的范畴,没有提及消费与生产就业的关系,本文没有与之相 关的管仲的经济观点;D.符合第三段郭沫若分析管仲的观点:iphone 的大量消费促进大量 生产。 ) 2、D。(A. 原文只是说管仲的论述客观上令后人迷惑,并非主观上“故意迷惑”;B. 曲解原意, “管仲利用财富逼迫君主,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己”原文没有,原文中 “其侈逼上”的“逼”是接近而不是“逼迫君主”的意思

12、,“使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 己”的说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齐桓公把齐国市租的十分之三赐归于管仲”,无被逼之 意;C. 并非“忽视”改进技术,只是“说得很少,几乎可以说没有”;D.符合第六段论述。) 3、B。(A 项,“提倡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提倡消费对于 经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并没有涉及节俭阻碍经济的繁荣发展;C项,“值得后人广泛 推广”的做法言过其实,从“管仲甚至做过极端的比喻”的表述来看,作者并不完全认同此 观点,谈不但“广泛推广”;D项,“受管仲治国之道的启发”曲解原意。) 13. C 【解析】 河清海晏:黄河的水清了,大海也平静了。用来形容天下太平。也

13、说海晏河清。 含英咀华:比喻琢磨和领会诗文的要点和精神。 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服,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麦穗两岐:一麦生两穗。丰年之兆。比喻相像的两样事物。 披沙捡金: 披:分开; 捡:挑选。 拨开沙子, 挑选金子。 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不合语境。 俾昼作夜: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语意不当。 14. B.【解析】 A.语序不当,“有机结合、良性互动”应为“良性互动、有机结合”。 C.主语宾语搭配不当。“我国少儿出版市场”是“行业”不对,删去“市场”。 D. 句式杂糅。 “引起不少消费者投诉不满”应该为“引起不少消费者投诉”或者“引起不少消费者不 满”。 15.

14、A 【解析】六句话都有“是”字,但可分为两组,表达直接目的,并且 的句式相似。语意递进。 17. (1)春晖中学学生平时阅读时随便翻翻,了解大意的占57% ,只挑选有趣的地方 读的占 23% ,摘抄好词佳句的占15% ,能有选择性的精读、品味的占18% 。(四种情况各占 0.5 分) (2)示例一:这说明中学生阅读能对文章的思想观点质疑,并提出自我独特见解的几 乎没有。产生这种显现的原因是学生课业负担重,没有时间阅读;或者是阅读习惯不好。 示例二:这说明中学生阅读能对文章的思想观点质疑,并提出自我独特见解的几乎没有。 改变这种现象的方法是老师应多加指导,二是减轻课业负担,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示例三:中学生阅读方法多只随便翻翻、了解大意或摘抄、选择性阅读、品味等,缺少 深层次阅读,教师应在此方面加强引导。 (观点 1 分,阐发或引申2 分。示例是从原因或方法角度阐发引申的,可不拘泥于此, 其他如本质、根源、趋向、联系等角度阐发或引申均可。点评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参考答 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