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基本概念、公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940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3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物理基本概念、公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基本概念、公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基本概念、公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基本概念、公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物理基本概念、公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物理基本概念、公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物理基本概念、公式(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技能篇第1专题牛顿运动定律及其应用一、直线运动公式 1 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 定义式)vs t(2)有用推论v2 tv2 02as(3)中间时刻速度vt 2(vtv0) 2(4)末速度vtv0at(5)中间位置速度vs 2v2 0v2 t 2(6)位移sv0t1 2at2(7)加速度avtv0 t( 以v0为正方向,a与v0同向( 加速)则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FF2 1F2 22F1F2cos ( 余弦定理) F1F2时,FF2 1F2 2(3)合力大小范围:|F1F2| F|F1F2| (4)力的正交分解:FxFcos ,FyFsin (为合力与x轴

2、之间的夹角tan Fy Fx) 易错提醒: (1)力( 矢量) 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 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 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角 ) 越大,合 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 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 运动和力) 1 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定律) :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 状态为止2 牛顿第二定律:F合ma或aF合 m( 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

3、力方向一致) 3 牛顿第三定律:FF (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 各自作用在对方) 4 共点力的平衡F合 0 ,推广Fx 0, Fy 0. 5 超重:FNG, 失重:FNG( 加速度方向向下,均失重, 加速度方向向上,均超重) 6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 题,适用于宏观物体,不适用于处理高速问题,不适用于微 观粒子(3)功率PW t( 定义式) (4)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Fv;P平Fv平(5)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vmaxP额 f(6)动能Ek1 2mv2(7)重力势能Epmgh(8)电势能EAq A (9)动能定理( 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

4、动能增加) W合1 2mv2 t1 2mv2 0或W合Ek(10)机械能守恒定律E0或Ek1Ep1Ek2Ep2也可以是1 2mv2 1mgh11 2mv2 2mgh2(1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变化( 重力做功 等于物体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WGEp 易错提醒: (1)功率大小表示做功快慢,做功多少表示能 量转化多少(2)功WFscos ,0 90做正功; 90180做负功;90不做功( 力的方 向与位移( 速度) 方向垂直时该力不做功) (3)重力( 弹力、电场力、分子力) 做正功,则重力( 弹性、 电、分子) 势能减少 (4)重力做功和电场力做功均与路径无关 (5)机械能守恒成立条件:除重力

5、( 弹力) 外其他力不做 功,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6)能的其他单位换算:1 kW h(度 ) 3.6 106J ,1 eV 1.601019J. (7)弹簧弹性势能与劲度系数和形变量有关(E1 2kx2, 可用于定性分析,定量计算不作要求) 1 判断一个力对物体是否做功、做正功还是做负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4真空点( 源 ) 电荷形成的电场EkQ r2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 d6电场力FqE7电势与电势差:UABAB,UABWAB qEAB q8电场力做功WABqUABqEd9电势能EAqA变形可得电势AEA q10 电势能的变化EABEBEA 11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E

6、ABWABqUAB12 电容CQ UQ U( 定义式,计算式) 1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 S 4 kd1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v00):WEk或qU1 2mv2 t,vt2qU m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0进 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 不考虑重力作用的情况下) 是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0t( 在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平行极板中:EU d) 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1 2at2,aF mqE m易错提醒: (1)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接触时,电 量分配规律:原带异种电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带 同种电荷的总量平分(2)电场线从正电荷或无穷远出发终止于无

7、穷 远或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 电场线密处场强 大,顺着电场线电势越来越低,电场线与等势线垂直 (3)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4)电场强度( 矢量) 与电势( 标量) 均由电场本身决定, 而电场力与电势能还与带电体带的电量多少和电荷正负有 关 (5)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个等势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导体内部合场强 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 (6)电容单位换算:1 F 106 F 1012pF. (7)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 eV 1.60 10 19J. 二、磁场1 磁感应强度定义式BF IL( 通

8、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 2 磁通量BS 3 、安培力FBIL(LB) 4 洛伦兹力fqvB(vB) 5 在重力忽略不计( 不考虑重力) 的情况下, 带电粒子进入磁场的运动情况( 掌握两种) : (1)带电粒子沿平行磁场方向进入磁场:不 受洛伦兹力的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vv0(2)带电粒子沿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做mv qB,T2m qB;运动周期与圆周运动的半径和线速度无关, 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不做功( 任何情况下) ;解题关键: 画轨迹、找圆心、定半径、圆心角( 等于二倍弦切角) 1若在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电荷因相互作用均处于平 衡,则这三个点电荷的相邻电性相反,而且中间电荷的电荷 量最小,且

9、靠近两侧电荷量较小的那一个可简记为“三点 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 2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在等势面 分布图中,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仅由一条电场线不能 判断场强的强弱3 电阻、电阻定律RL S4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 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5 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 6 焦耳定律QI2Rt7 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 R,WQ,因此WQUItI2RtU2Rt8 电源总功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P出 P总9 电路的串、并联易错提醒: (1)单位换算:1 A 103mA 106 A; 1 kV 103V 106mV; 1 M

10、103 k 106 . (2)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金属电 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3)串联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 任何一个分电阻 (4)当电源有内阻时,外电路电阻增大时,总电流减小, 路端电压增大 (5)当外电路电阻等于电源电阻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此时的输出功率为E24r. 二、电磁感应 1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n t( 普适公式) (2)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EBLv (3)交流发电机最大的感应电动势EmnBS (4)导体一端固定以旋转切割E1 2BL22 磁通量BS 3 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 判定( 电源内部的

11、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易错提醒: (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 (3)单位换算:1 H 103mH 106 H. 三、交变电流 1 电压瞬时值eEmsin t,电流瞬时值iImsin t(2 f) 2 电动势峰值EmnBS 2BLv电流峰值( 纯电阻电路中)ImEm R总3 正( 余 ) 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 2;UUm 2;IIm24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电流及功率关系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当负载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1无论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其

12、总电阻都会随其 中任一电阻的增大( 减小 ) 而增大( 减小 ) 2分压电路的电阻如图所示,在由R1和R2组成的分 压电路中,当R1串联部分的阻值RAP增大时, 总电阻RAB增大; 当RAP减小时,总电阻RAB减小 3用电器的电功率PUI,电流的发热功率P热I2R. 对于纯电阻电路,两者相等;对于非纯电阻电路,电功率大 于热功率U1 U2n1 n2;I1 I2n2 n1;P入P出5 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 U)2R易错提醒: (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 转动的频率相同即:电线,f电f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 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 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