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7858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3.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我概念与青少年成长,陕西师大 09级中文蒋杰,一、自我概念的定义及其内容 二、心理学发展史上的自我概念 三、青少年自我概念及其发展特征 四、自我概念与学生成长及其学业 五、教师行为与中小学生自我概念,一、关于自我概念的定义,定义: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一 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它包括一个人通过经验、反省和他人的反馈,逐步加深对自身的了解。自我概念是一个有机的认知机构,由态度、情感、信仰和价值观等组成,贯穿整个经验和行动,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能力、思想、观点等组织起来。,历史上,自我概念具有各种不同的涵义,主要原因在于这个概念源自多种学科。 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

2、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 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 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 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内容:自我概念是由反映评价、社会比较和自我感觉三部分构成 。 反映评价,反映评价就是人们从他人那里得到的有关自己的信息。如果年轻的时候得到了肯定的评价,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自我概念。如果这种评价是否定的,你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感到很糟糕。 例如,在学期开始时,如果老师对一个学生说,你行,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好学生。这位学生听了以后一定会以好好学习作为回应;如果老师说你以后没有什么发展。你可能对此消极

3、起来,反正自己不行,懒惰一点也无所谓。,社会比较,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往往与他人比较来确定衡量自己的标准,这就是在作社会比较。 例如在学校时,考试卷子下来,就问一下自己的同桌是多少分数,自己的朋友是多少分数;走到社会上,又和同事比,人家比自己有钱,比自己生活的好;当自己有了孩子,就比自己的孩子好还是别人的孩子好;当担任领导管理一个单位时,就和其他单位比等等。无论什么人从出生到长大,从家庭到社会,从学习到工作,都是在社会比较中发展和充实自我概念。,自我感觉,在年少时,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数来自于人们对你的反应。然而,在生活的某一时刻,你开始用你自己的方式来看待自己,这种看待自己的方式被称为自我感觉。

4、如果从成功的经历中获得自信,自我感觉就会变得更好,自我概念就会改进。 例如,通过自己的能力安装调试好一台电脑,自我感觉就非常好,也就是功能改进自我感觉.,二、心理学发展史上的自我概念,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 詹姆斯: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研究自我的人,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述“自我”,第一次系统的讲述“自我”概念。他提出用Self来表示自我概念,于1890年把自我区分为作为经验客

5、体的我(me)和作为环境中主动行动者的我(I)。,詹姆斯认为,自我这一术语包括属于我们的所有东西:朋友、孩子、家、衣服、宠物、名声、记忆、知觉,以及身体结构。 作为经验客体的我包括三种不同形式: (1)精神的我,由个人目标、抱负和信念等组成; (2)物质的我,指个人的身体及其属性;(3)社会的我,即他人所看到的我。弗洛伊德:用ego(自我)表示自我概念,意指人格的一个有机方面,他认为自我(ego)是由一系列协调本我无理需要和超我坚决不妥协之间关系的心理过程(如思维、记忆、推理)所构成,认为自我在人格中具有重要的使命。,库利:从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理解自我概念,认为自我和社会的概念相互联系,难

6、以分割。 1922年,库利提出“镜像自我“的概念,并指出:“自我知觉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这面镜子而获得的。通过这面镜子,一个人扮演着他人的角色,并回头看自己“。这就是说,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这里强调的是我对自己的看法反映着他人对我的看法。 由此推导,儿童和青少年的自我概念多半是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属、邻居、亲朋好友、老师和同学)的交往中通过“镜像自我“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米德提出了类似库利的看法,他称之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详细地阐述过社会反馈的作用,认为那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和有意义的个人是“重要他人“,而众人是“广义他人“,这两类他人的反馈都是社

7、会镜子,决定着自我概念的形成。在米德看来,我们所属的社会群体是我们了解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有能力在想象中处于他人角色,如同他人看我们那样看待自己。 米德关于自我概念的观点是建立在人的反省能力的基础上的,这种能力常常被认为是人类特点的精髓。反省或自我觉察,即人类对自己来说既成为主体又成为客体的一种能力,可以通过“主格我“与“宾格我“之间的对话,即一种内部交谈,予以概念化。,罗森堡: 进一步发展了米德的观点,明确指出;反省过程涉及到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反省活动的产物。这个产物具体地说是个体所具有的关于他自己的、作为一个生理的、社会的、道德的和存在着的人的概念。因此,自我概念是个体关于自己作为客体的

8、思想和情感的总和。它包括个人同一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连续感,包括本质自我同单纯的外表和行为的区别,并且由各种态度、信念、价值观、体验以及各种评价成分和情感成分(诸如自我评价和自我新生)所组成,个体以此确定自己。,吉尔斯: 从同一性角度描述自我概念。同一性的概念注重于把自我构成为客体的意义,赋予自我概念以结构和内容,并把自我维系于各种社会系统之中。一般情况下,同一性涉及一个人是谁或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涉及被自我和他人所归属的各种意义。因此,同一性既指个体所内化并参与其中的那个群体成员的结构特点,如各种社会角色、各种成员身份和各种范畴,又指个体显示的各种性格特征,别人根据一个行为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中的

9、行为举止将这些性格特征归属于该行为者。 在吉尔斯看来,我们可以把自我概念的结构视作一个人的各种同一性的各层组织,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系统。,三、青少年自我概念及其发展特征,(1)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形成 自我概念的形成是青少年社会化、人际化的重要方面。青少年在形成自我概念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A.老师家长的引导因素。 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么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所决定。因为对同一经验,个人的体验与知觉不同。对于这种自我体验,要重视它的整体性和内在性。即与青少年交往密切的家长、老师要引导学生确立积极的自我概念,使体验与自我协调起来。因此,那种能够充分相信青少年

10、具有自己的潜能、重视他们的个人经验及情感意见的师长,可以使青少年学生们产生学习的安全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形成和发展他们的自我实现的动机。,B.社会文化背景因素。 人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历史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有其文化的制约性。不同的文化类型及相应的价值观念影响着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内容和纬度。在个人价值取向的社会中,少年更倾向于从自主、独立和创造角度构建自我概念,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在集体价值取向的社会中,青少年更倾向于从人际和联系的角度构建自我概念,而成人也鼓励青少年遵守群体规范。研究表明,对于青少年自我概念与自我体验的不一致,其部分源于个人自我概念受到外部文化因素的影响。 罗杰斯就认为:“由于通

11、过教育学到的知识比我们运用在自己天生的本能学会的东西多得多(人类的特性决定了这一点),因此,我们有关正确做法形成过程的动物性本能大部分已经消失了。相反,我们心目中的所谓正确做法,是由那些世代相传和修正的复合想象来确立的。”,C.积极评价因素。 人际交往中,积极的评价是青少年充分实现自我的条件。一个人自我概念的维持和改变,需要从他人那里得到检验和证实。如经证实,就得到强化,维持下去;如经过检验自己的认识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不一致,那他的自我概念就可能改变。特别是,当他们相信别人是个有能力的判断者或是个德高望重的人,就可能改变其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顺从于别人的意见。自我概念是通过一系列经过评价的经验

12、表现出来的,这种经验不仅包括自己对自己的评,即个人的评价,也包括社会的评价,即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积极的个人评价是“我”不依赖于和他人交往的经验而对自己的良好看法;积极的社会评价是他人对“我”采取热情、尊重、喜爱和接纳的态度。在积极的社会评价和个人评价条件,青少年就能最充分地发挥作用,自我就能最充分地得到实现。因此,与青少年密切交往的同伴、亲友以及师长的评价是形成他们自我概念的关键要素。当青少年的自我概念与自我体验相一致,同时又受到积极的评价时,他的个性品质便容易正常地发展。,D.人际交往因素。 青少年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往得到维持或改变、发展。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不可能固定不变。自我概念通过人际交

13、往而产生,也通过人际交往而得到维持、改变和发展。青少年在社会交往中碰到的每个人和每一种新的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我概念,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但也可能在进一步交往中改变这些看法。生活中新人新事的影响,有时候是惊人的,它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的某些自我概念的改变。但是,在社会生活中更为经常的是这种影响极为微妙,甚至很难注意到。然而,当青少年在新的环境中经历了新的行为或事,碰到一些对自己的反应与平时的期望不同的人和事,那么他们的自我感和同一性感觉可能会改变。,综上所述:自我概念的形成深受社会教化、人际互动的影响。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师、同伴对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较大。个体自我概念的

14、形成,既来自于自己过去经验的总结,也来自于他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 青少年处于正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自我概念形成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只有高度重视这些因素,充分运用这些因素,才能使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自我概,(2)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特征(中学生为例) A.在自我概念的多侧面多等级模型中,塞弗森等提 出自我概念有以下七个特征: 1.它是一种组织或结构,在这个结构中,人们将关于自身的信息加以归类整理,并找出各种信息之间的关系。 2.它是一种多侧面结构,特定的侧面反映一种自我参考系统,这种系统由特定个体调节并被一个团体共享。 3.它是一种等级结构,个体对自身的知觉由基础等级逐渐发展到特定领域(如由学

15、业至英语、科学、数学等),最后达到对自身的一般的总体的知觉。 4.它的等级结构中一般自我概念,即等级结构中的最高点,是相对稳定的。随着等级的降低,自我概念的与特定情景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其稳定性也就随之逐渐降低。 5.随着个体的成熟,自我概念变得越来越复杂,即维度区分越来越多。 6.它同时具有描述性和评价性两个特点:个体可能会描述自己(“我很幸福”),也会评价自己(.我很擅长数学“). 7.它与其它结构(如学业成就)有所区别。,B.我国中学生自我概念简况 (1)我国中学生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阶 层性的结构。 (2)我国中学生自我概念的水平偏低,学术自我概念水平最低。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呈U型分

16、布。 (3)我国中学女生在家庭自我概念水平上高 于男生,而在身体自我概念水平上低于男生。 (4)城市中学生在能力自我、情感自我两个维度上自我概念水平高于农村学生。 (5)我国中学生自我概念存在年级与区域的交互作用,农村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水平变化较大。,四、自我概念与学生成长及其学业,(1)自我概念作用 A.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自我引导作用) 个人需要按照保持自我看法一致性的方式行动。自我概念在引导一致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自我胜任概念积极的学生,成就动机和学习投入及成绩明显优于自我胜任概念消极的学生。有关品德不良学生的研究也证明,学生有关自己名声与品德状况的自我概念直接与其行为的自律特征

17、有关。当学生认为自己名声不佳,被别人认为品德不良时,他们也就放松对行为的自我约束,甚至破罐子破摔。很显然,通过保持内在一致性的机制,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在儿童青少年的发展过程中,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学会做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B.经验解释系统的作用(自我解释作用) 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是由个人的自我概念决定的。每一种经验对于特定个人的意义也是特定的。不同的人可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经验,但他们对于这种经验的解释却可能很不同。某次考试,学生A和学生B都考95分。学生A平时认为自己能力一般,对这门功课学习有些困难,对于这次考95分感到欣喜,鼓舞他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而学生B平时对这门功课很感兴趣,学习也很有信心,一般都取得好成绩,这次考试却由于粗心只考95分,认为是失败和挫折,感到懊恼、沮丧,决心再努力,决不再考这样的成绩。 这个公式说的是个人的自我满足水平并不简单决定于他获得多大的成功,还决定于他的抱负水平,以及个人如何解释成功对于个人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