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油涨价现象的分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78436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汽油涨价现象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对汽油涨价现象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对汽油涨价现象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对汽油涨价现象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对汽油涨价现象的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汽油涨价现象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汽油涨价现象的分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汽油涨价的经济现象的分析,B10304 2011.11.24,小组介绍,组长: 组员:,黑金地带,目录,新闻摘要 石油与汽油 汽油涨价的影响 汽油涨价的原因,成品油价格12月初可能上调 加油站不再优惠,2011.11.22,汽油批发价上涨50-100元每吨 调价窗口下周开启成定局,2011.11.18,柴油紧缺影响秋收发改委约谈两油企催放油,油荒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2011.11.4,对汽车市场: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刚性需求依然存在,燃油价格的上调目前并未突破消费者的心理底线。因此,整体车市而言不会因为油价上调产生大面积的影响。然而,从细分车市而言,成品油涨价将对车市消费结构的调整起到一定的作

2、用。对于高端豪华车而言,其影响式微。对于2.0、2.4排量左右车型,将会导致部分消费者往更小排量车型转换。对于进入国家节能车型名单的小排量车型,则是一个利好消息。,汽油涨价的消极影响,对CPI:汽油价格的上是使CPI的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在市场购买的产品从原材料,到生产结束进入市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交通运输。汽油价格不断上涨,必然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生产者采购的原材料必然因为汽油价格的上涨而涨价,这就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提高。生产成本上升,成品价格必然上升,那么,经销商的采购价格就必然上升,经销商再将产品运往市场,又经过了交通运输这一环节,产品价格必然再一次上升。经过这一系列的运输,物价必然

3、会上涨。,对物流:其次,汽油价格的上涨对我国物流业也有着重大影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尚未完善,汽油价更得上涨必将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物流公司面临是否涨价的艰难抉择。这意味着以后快递行业可能效仿出租车行业,引入燃油附加费的概念,以弥补成品油涨价带来的成本增加。相对快递业涨价的 “遮遮掩掩”,大宗物流运输业的价格上涨则更加“赤裸裸”。,对工薪阶层: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私家车早已走入工薪阶层的家庭,汽油提价对广大工薪阶层来说,是个不小的难题。,对出租车行业:汽油价格上涨必然对出租车行业产生影响。汽油价格不断上涨,出租车运营成本也势必水涨船高,如果出租车不提价,那么,出租车司机及其公司将很难长久的生存下

4、去。然而,如果出租车提价,那么广大消费者的支出必将扩大。,消费者:油价上涨增强了消费者的节油意识,小排量车成新宠。在消费环节上,节节上升的油价已经在不断地提醒那些头脑发热的消费者,应该冷静选择车型,抑制购车冲动。我国油价上升的同时,车辆的排量也在不断放大,现阶段的相同车型的平均油耗比发达国家高了20%以上,这意味着消费者付出的使用成本要远远高于人们的想象。,汽油涨价的积极影响,对我国出口:油价上涨本身不会对我国进出口增长带来实质性的负面影响。一是由于我国出口产品成本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成本上。出口产品的成本构成,对石油的依赖比发达国家要低。,油价上涨导致的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普遍上涨,我国以

5、劳动力成本为主的出口产品,国际比较优势会更加突出。二是人民币升值,抵消了部分油价和设备价格上涨的进口成本。,汽油涨价的原因,供求关系 垄断 国际环境 国家政策,由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发展,汽车使用量的急剧增加,因此导致汽油的需求量增加,而我国汽油的供给量一定,导致汽油价格节节攀升,即使供给量增加,也远不及需求量增加幅度大,石油属于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是一定的,我国从国外进口量有限,主要依靠国内的生产。从经济学原理弹性的角度分析,人们对石油与汽油的价格变化非常敏感,石油与汽油缺乏弹性且价格弹性小,所以就算油价一再升高,人们对石油与汽油的需求并没有相应的减少很多。,供求关系,世界原油期货价格上升

6、:中国提高成品油价可以说在中国市场范围内减少了石油的需求,由于石油交易大都是以期货方式,如果预期将来需求量下降的话,则未来石油价格就会走低,也就反应到了现在的石油期货价格上。经济学原理,产品价格上升则需求下降。从本质上讲,供求关系是国际油价上涨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其他因素对油价的影响最终仍然还是通过供求发生作用。当供求因素决定了油价的根本走势后,其他因素就会成为催化剂,会加速油价的上扬或下跌;当然,某些时候其他因素也会转变为主要因素,起到关键性作用。,石油行业是寡头垄断行业,由于石油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因此可以看作是纯粹寡头行业,但并不存在价格歧视,且不能保持持久高价格的原因是:供给与需求在

7、短期与长期中的状况是不同的。在短期中,石油的供给和需求都是较为缺乏弹性的。,垄 断,缺乏弹性也是石油与汽油等几个寡头垄断企业始终保持高价格的原因。此现象可用“谷贱伤农”原理解释图中需求曲线上a、b两点之间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两点之间的价格变动率引起一个较小的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分别为P1、P2时,销售收入分别为矩形P1aQ2O的面积和矩形P2bQ2O的面积,且前者面积大于后者面积。即由a点运动到b点时,销售收入是减少的。石油与汽油的寡头垄断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经济学原理中“假定厂商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这一假定相符。(见下图),返 回,在长期中,石油生产者对高价格的反应是增加石油勘探并建立新的

8、开采能力。因此,长期供给和需求曲线都更富有弹性。当石油巨头一致同意减少他们的石油生产时,他们使供求曲线向左移动。尽管销售的石油少了,但短期内价格上升如此之高,以至于收入增加了。与此同比,在长期中,当供给和需求较为富有弹性时,用供给曲线水平移动来衡量的同样供给减少只引起价格小幅度上升。,2011年1-6月,WTI和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分别达到98.32美元/桶和111.19美元/桶,同比分别上涨19.97美元/桶(25.5%)和32.83美元/桶(41.9%),环比分别上涨17.66美元/桶(21.9%)和29.04美元/桶(35.4%)。,此外, 寡头厂商合作的不稳定性即寡头勾结起来 ,达成合作

9、协议,共同谋求总报酬最大化,就可以避免由于采取不合作策略和相互竞争所造成的两败俱伤局面,然而另一方面,在策略组合的前提下,如果有一方,而另一方偷偷采取不合作策略,则对于后者来说这样的策略组合要优于合作与合作的策略组合。每一个寡头都有强烈的利己动机去偷偷地背离协议,以获得自身的更大的利益。这也是博弈论中的囚犯困境。说明共同减少供给在长期中并无利可图。,国际环境:近一段时间以来,受中东、北非特别是利比亚局势动荡影响,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攀升。,多数机构预测,利比亚政局动荡对石油市场的影响短期内不会消除,加之日本灾后重建和替代核电对石油的需求可能明显增加,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市场油价将继续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国家政策:石油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源战略资源,2010年我国石油消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适时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和引导作用,有利于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满足国内正常合理的市场需求,有利于抑制石油消费过快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资源节约。,谢谢观看,返回,返回,返回,重庆涪陵民营加油站停供两月 称遭两大油打压,兰博基尼,奇瑞QQ,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