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7842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下册检测试卷(语文)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 12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冠冕( mi n)旄节( m o)佯为( xi ng)袒露( t n)B、睥睨( n)贿赂( l)喟然( ku)自诩( x)C、车辇( ni n)蹩脚( bi)渑池( mi n)马厩( j)D、弹劾( h)刎颈( w n)篆文( zu n)孱头( c n)答案: 1、B ( A 佯 y ng C厩 jiD 篆 zhu 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瑕疵福祉垂暮之年肝脑途地B、履行陷井稍纵即逝孤立无援C、游弋衍生归根结蒂残羹冷炙D、尊循帷幄咄咄逼人关怀辈

2、至 答案: C (A“肝脑途地 “应改为 “肝脑涂地 “ B“陷井 “应改为 “陷阱 “ D“尊循 “应改为 “遵循 “、“关怀辈至 “应改为 “关怀备至 “。) 3.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 对中国青年在异国土地上为自己的祖国加油喝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之情,英国民众表示由衷的 _。(2) 李永平时沉默寡言,可今天在班会上第一个发言,就班级文化的建设,谈了精彩的看法,令同学们 _ 。(3) 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李路事先没有对自己的课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_ 做出了错误的结论。A、敬佩刮目以致B、敬仰侧目以至C、敬仰刮目以至D、敬佩侧目以致答案: A (敬佩:敬重佩

3、服,敬仰:敬重仰慕。刮目:指彻底改变眼光,侧目: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4.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电视连续剧激情燃烧的岁月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B、这一黑帮团伙一贯横行霸道,欺压市民,从境外购置了一批枪支后,如虎添翼,气焰更加嚣张了。C、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惊叹不已。D、现在有些出版物审校质量不高,书中错别

4、字连篇累牍,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答案: B(“如虎添翼 “可比喻强大的得到援助更强大;也比喻凶恶的得到援助后更凶恶。A 项“评头论足 “指无聊的人随便谈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C 项的 “左右逢源 “有两种意思,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顺利;二是比喻办事圆滑,。D 项连篇累牍: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不能用来形容错别字多。)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从小就住惯了的茅草房子,那熟悉的乡音,那大别山人所特有的爽朗的笑声。B、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43的储蓄将用于子女的教育,这个比例已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C

5、、我们认为做好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如果在预习中发现了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D、中国拥有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其中指南针的发明,不仅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而且 在航海事业中很有实用价值。答案: B ( A 项中 “看到 “与 “乡音 “笑声 “搭配不当; C 项中 “质疑 “就是提出疑问的意思,前边不能再用 “提出 “;D 项中应先说最直接的作用,后说间接的作用;先说涉及范围相对较小的作用,后说涉及范围相对较大的作用,这符合递进关系复句的特点。)6.下列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的历史。史料比较可靠,

6、善于记事写人,被后世奉为史传文学的典范,鲁迅曾赞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记叙了自汉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29 年的史实。 汉书体例基本上继承史记,全书有十二本纪、十表、八志、七十列传,共一百篇。C、 后汉书是南朝宋历史学家范晔根据前人撰述的几十种有关东汉的著作写成的,与史记 、 汉书、 三国志并称为“四史 “。D、 “四书五经 “分别指大学 、 中庸、 论语、 孟子和诗 、 书 、 礼 、 易、 春秋 。而张衡传中“遂通五经,贯六艺“中的 “六艺 “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答案: B ( 汉书为纪传体断代史。)二、阅读题(共

7、38 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一)(8 分)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 “ 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 “ 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相如曰: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 “ 谁可使者。 “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

8、:“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

9、,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10、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曲:理亏B.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比较C.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完:使完好无损D. 引赵使者蔺相如。引:拉,牵答案: D(引:延请)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精思傅会,十年乃成B不如因而厚遇之伺者因此觉知C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答案: D(D 项均为 “的人 “,A 项的意思分别为“于是 “ 才“ B 项是 “趁“ 根据 “ C 介词,在;到)9、下列各项中,句

11、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连群公府不就。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见犯乃死,重负国。D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君。答案: D (其他三项都是被动句)10、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选段以 “和氏璧 “为线索,按时间顺序,围绕秦赵“诈璧 “与 “保璧 “的矛盾,展开情节。叙事生动,一波三折。B归璧于赵后,蔺相如首先义正辞严地指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接着明说璧已归赵,再以“秦强而赵弱 “的事实, 说明只要 “坚明约束 “,“赵立奉璧来 “,最后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C选段运用直接描写的手法,通过对蔺相如言行、神态等的描写,表现了他智勇双全的性格特征;对秦王言行、秦廷

12、环境气氛的描写,间接表现了秦王的威仪和强横。D蔺相如从秦王得璧后“传以示美人与左右“的行为,察觉秦王无意“偿城 “,以 “指瑕 “的借口取回和氏璧,以诈还诈,占据了主动,充分表现了他的机智。答案: C(写秦王的言行、秦廷环境气氛是为了反衬蔺相如的英勇机智和大义凛然。)(二)(9 分)中国一向是所谓“ 闭关主义 “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 送去主义 “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还有几位 “大师 “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 发扬国光 “。

13、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 “ 象征主义 “ ,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没有人根据了 “ 礼尚往来 “ 的仪节,说道:拿来!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

14、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 “ 的东西,这是 “抛给 “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 送来 “ ,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11在 “不要误解为 抛来 的东西,这是抛给 的“一句中, “抛来 “和“抛给 “有什么不同的含义?(2 分)_ 答案: “抛给 “犹如 “嗟来之食 “,那意味着轻蔑和侮辱,而“抛来 “则是中性的,无轻蔑、侮辱的意味。12理解文中画线的“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一句的含义。 ( 2 分)_ 答案:这一句话是反语,含有讽刺意味,意思是说,用活人代替古董并不是什么进步,而是媚外求荣的 “送去主义

15、“愈演愈烈的一种表现。13文中列举尼采的例子,有什么作用?(2 分)_ 答案:列举尼采的例子是作类比论证,用尼采只是给与而发疯一例来说明自诩富有的“送去主义“是没有好结果的,讽刺了“送去主义 “者的媚外求荣、欺世惑众。运用此例使说理更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14当前,我国文化领域掀起了重读经典的热潮,传统国学再一次为人们所青睐,而另一方面,韩剧、日剧也受到许多年轻人的追捧,在我们的校园里,也不乏“哈韩 “ 哈日 “一族。请结合鲁迅先生 “拿来主义 “的观点, 针对一个方面简要地发表你的见解,字数在 50 字以内。 ( 3 分)答案: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注意答案应结合鲁迅“拿来主义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大胆借鉴等)的观点来做分析。比如从对待本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说,我们应该勇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剔除其中的糟粕;从对待外来文化的角度说,我们不能一味地哈韩哈日,过分崇拜,也不能一味地抵制反对,而是理性地借鉴和吸收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