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5287197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8.14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课件(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4讲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新航路的开辟 1.背景: (1)原因。 经济根源:西欧_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社会根源:狂热追求黄金、白银;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 (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马 可波罗行纪) 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引发的商业危机。 精神动力:教会传播_的狂热。,商品经济,天主教,【易错提醒】 1.“黄金热”并不是贪婪的体现 资产阶级的“黄金热”不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而是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进取,其目的是积累原始资本,发展资本主义,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进取思想。 2.正确区分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

2、因和次要原因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内在的经济发展即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产阶级要求获得高额的利润;次要原因是商业危机、传播天主教等。,(2)条件。 主观条件:_等国支持海外探险。 客观条件:欧洲航海和造船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2.过程:,迪亚士,达伽马,3.影响: (1)对欧洲。 “商业革命”: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_。 “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_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大西洋沿岸,封建制度,【易错提醒】 3.正确区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1)价格革命:新航路

3、开辟后,欧洲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物价上涨,封建地主地位下降,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2)商业革命:表现为世界市场扩大,流通商品种类增多,商业贸易中心转移,商业强国崛起。,(2)对世界。 结束世界各地_的状态,世界日益连成整体。 以西欧为中心的_的雏形开始出现。,相对孤立,世界市场,二、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荷兰的殖民扩张: (1)条件。 地理:濒临大西洋,是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所在地。 政治:1581年,荷兰摆脱_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 经济:手工业发达,商船众多,有“_”之称。 (2)表现。 成立殖民机构:成立_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 参与殖民争夺:在非洲、亚洲、美洲夺取大量的殖民地

4、。 (3)结果:17世纪荷兰建立世界商业殖民帝国。,西班牙,海上马车夫,东印度公司,2.英国的殖民扩张: (1)条件。 地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航运日趋繁忙。 政治: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 经济:_日益繁荣,奠定物质基础。(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斯塔夫里阿诺斯) 军事:大力发展_力量,为殖民争夺提供武力保障。,资本主义工商业,海军,(2)表现。 1588年,击溃西班牙“_”,使其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17世纪初,通过东印度公司等,积极进行殖民扩张。 17世纪中期,夺取_在北美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改名为纽约。 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打败_,最终确立了世

5、界殖民霸权。 (3)结果: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无敌舰队,荷兰,法国,【名师指津】葡萄牙、西班牙所掠夺的财富的去向和影响 (1)去向: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封建国家,虽然掠夺了大量财富,但没有转化为资本,而是用于享受,这些财富很快流到荷兰、英国、法国。 (2)影响:促进了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衰落下去。,【图示记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活动的关系,【易错提醒】正确区分资本积累与资本原始积累 (1)资本原始积累:强迫劳动者同生产资料分离,是赤裸裸的、强盗式的直接掠夺。(2)资本积累:通过剥削雇佣工人剩余价值积累资本的过程,具有间接性和隐

6、蔽性的特点。,3.世界市场的拓展: (1)途径。 海外贸易:与殖民地贸易,抢掠和欺诈是惯用手段。 殖民掠夺:奴役殖民地的人民,抢夺殖民地财富。 种族灭绝:屠杀_人。 贩卖黑奴:将大批非洲黑人掳掠到_卖为奴隶。(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马克思),印第安,美洲,(2)影响。 对殖民地:带来了极大灾难。 对欧洲: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_。 对世界市场:世界市场进一步得到拓展。,资本原始积累,【名师指津】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发展的关系 殖民扩张和掠夺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 (1)殖民扩张使相对孤立的地区联系起来,越来越多的地区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 (2)殖民者把大量财富

7、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需要更多市场、原料。 (3)资本主义工业品流向世界各地,推动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张。,【史论要旨】 (1)15世纪西欧出现的“寻金热”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 (2)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等地的联系,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会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展开了激烈的贸易竞争和殖民地争夺,攫取了大量财富,推动了西欧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4)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是资本主义贪婪性的早期表现之一,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野蛮扩张与殖民

8、掠夺的基础之上的。,【本课小结】,重难点一 新航路的开辟 【史料探究】 1.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和条件 1498年,达伽马抵达印度的卡里库特时,一位当地人问葡萄牙人到底想要得到什么,达伽马回答说:“基督教和香料。”赫尔南多科特斯在准备征服墨西哥时宣称:“我为获取金子而来,而不是来当农民种地的。” 约翰马凯等世界诸国史,【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新航路开辟的动机和条件。 提示:(1)动机:欧洲贵族与商人要求与东方进行香料贸易,获得黄金;欧洲君主为了对外扩张;基督教会为了传教。 (2)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强化王权,支持远航;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很大进步,具备了远洋航海的条件;中国人发明的罗盘针传

9、入欧洲并得到改进。,2.新航路开辟的必然性 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 【探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提示:答案一: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 答案二: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答案三: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

10、,3.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探究】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多角度解读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提示:(1)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2)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文明的演进。(3)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发展。,【史论总结】 用多元史观评价新航路的开辟1.全球史观:商业革命,

11、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世界逐渐连成整体。2.文明史观:世界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人类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交汇,促进了人类文明发展。,3.现代化史观:(1)对欧洲而言,价格革命,促进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壮大;环球航行,冲击了封建教会神学,人文主义思想兴起。(2)对非洲和拉美地区而言,殖民掠夺致使较为原始的社会体系开始崩溃,人口经济遭到严重掠夺和破坏,但在客观上接触到了现代化的因素。(3)对亚洲而言,封建统治受到殖民活动的冲击后奉行闭关锁国政策,不利于现代化的发展;西学东渐冲击了传统文化。,4.革命史观:欧洲殖民者进行殖民掠夺,亚非拉人民

12、掀起反抗热潮,民族解放运动兴起。5.社会史观:促进了物种、衣食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变化,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名家评史】【观点】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会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同时在旧大陆也很难出现像美利坚合众国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试验场地。同样,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解读】作者认为:(1)地理大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

13、看作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起点。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所谓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在这种意义上说,地理大发现也可以视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起点。(2)地理大发现导致那些被“发现”地区沦落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成为宗主国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和产品的出口市场。(3)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得益于地理大发现后,广大殖民地对英国经济发展所作的贡献。(4)地理大发现也为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和思想革命奠定了基础。(5)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连成一体,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会合。,【原创例证】马克思说:“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

14、、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说明1516世纪西欧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 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 C.在革命中实现民主化 D.在变革中实践工业化,【解析】选B。由题干“1516世纪西欧社会”等信息可以看出,这时的西欧通过新航路开辟,出现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贵族的衰落,因而是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而不是在动荡中进入中世纪,故A错误,B正确;此时的西欧虽然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了,但还没有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更没有进行工业革命,故C、D错误。,【观点】“对现代人的控诉,即哥伦布将奴隶制带给新世界和欧

15、洲人的疾病消灭了土著民族,一种回答是适当的。在欧洲人,而且特别在阿拉伯人、非洲人和印第安人本身,奴隶制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事实。在亚洲,奴隶制始终存在着。挑选出哥伦布为当时的一种相当普遍的行为负责,这种指责是难以令人信服的。我们不能脱离历史背景从我们现在的优越地位出发,忽视西方的道德发展,这几乎等于我们今天悲叹奴隶制。” 威廉J本内特美国通史,【解读】本段材料是史学家威廉J本内特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评论。作者认为对印第安人奴役的奴隶制度在当时是普遍的,因此不能脱离历史背景对哥伦布有过分的指责。应该说这是站在西方殖民者的立场上对殖民主义的辩护。,重难点二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扩展 【史料探究】 1

16、.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而非陆权的扩张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张文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探究】概括材料的核心观点。以1518世纪世界殖民霸权的转移为例论证这一观点。 提示:(1)观点:控制大海是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2)论证:1516世纪的西班牙走在新航路开辟的前列,成为当时世界首屈一指的殖民大帝国;17世纪的荷兰海外贸易发达,成为“海上马车夫”;1718世纪的英国逐步掌握海上霸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