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67678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隆德县中药材营销策划书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班级: 农林经济管理 2 班学号: 12011241342 姓名: 李桦前言:隆德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端,著名的六盘山西麓,是宁夏乃至西北地区中药材的重要产地之一,发展中药材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被誉为“高原绿岛”和“天然药库”。近年来,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促进隆德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特色优势产业。一、 发展现状及现状分析2011 年全县中药材种植16.5 万亩,其中大田种植 6 万亩,育苗0.5 万亩,林药间作 10万亩;建设万亩以上种植基地1 个,千亩以上种植

2、基地 6 个,百亩以上种植基地16 个,品种主要以黄芪、甘草、水飞薊、菊芋、秦艽、柴胡为主,搭配黄芩、防风、大黄、板蓝根、独活等品种,预计总产值达2.1 亿元,纯收益达 1.26亿元。1、宏观分析隆德县境内分布有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的药用植物,在世代高寒、阴湿、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无污染、无公害的自然环境中生就的盘贝、秦艽、柴胡、铁棒锤、贯众、黄精、黄芪、淫羊藿等主要药用植物资源90 科、618 种,其品种多,蕴藏量大,种子资源突出,种群分布集中,是国内药界公认的具有显著特色的“天然药库” 。早在唐代就有出产黄芪、苁蓉、枫柳皮、白药、兽狼牙等国内有名的道地中药材,明朝时期种植的小茴香、

3、葫芦巴、大黄在国内有较高的知名度, 其中大黄被列为贡品。中国药典 1985年版载: “六盘山出产铁棒锤品质为优” 。 隆德县 2001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的“优质中药材基地县” ,县委、政府也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全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2、微观分析多年来,隆德县把中药材种植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壮大县域经济的主要途径, 列为全县特色优势产业之一。 去年,隆德县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推行订单种植,以大田种植、良种繁育、林药间作和野生资源修复与保护为模式,加快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园区)建设,申报实施了国家、自治区中医药科技支撑、科技惠民、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等8 大类

4、35 个项目2148.8 万元,全县中药材面积发展到27.5 万亩。县委、政府通过制订优惠措施, 多方引进大型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来隆德投资兴业。目前,隆德县像康鲜中药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这样的种植加工企业共有12 家,并开辟了广西、四川等外地销售点3 处,引进了广东广州、安徽亳州等全国几大药市的企业和大户来隆德建基地、搞加工、促流通,带动发展了县内中药材合作社20 家、农民经纪人 65 人、种植大户 120 人,注册了“六盘明珠”、 “塞上六盘”、 “隆珍杰” 、 “神农六盘”和“六盘康源” 5 个中药材商标,其中“隆珍杰”获得2012 年自治区著名商标,秦艽、黄芪、柴胡通过农业部农产品(000

5、061)地理标志评审,提升了六盘山道地中药材品牌知名度。去年,全县销售中药材 2 万吨,销售收入达2.1 亿元以上。二、SWOT分析1、优势(1)品种多隆德县是宁夏确定的“自治区优质中药材基地县”。野生中药材主要有羌活、柴胡、秦艽、铁棒锤、黄芪、党参、黄精、盘贝、防风、车前子、透骨草、骨碎补、贯众等;家种主栽品种主要有:大黄、黄岑、黄芪、甘草、柴胡、板蓝根、秦艽、葫芦巴、水飞蓟、牛蒡子、党参、生地、桔梗、红花、金银花、土贝母、白芍等30 多种;道地中药材品种主要有:秦艽、车前子、黄芪、盘贝、手掌参、 丹皮等。境内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的中药材。(2)蕴藏量大我县共有野生中药材资源面

6、积达50 万亩,其中有40万亩的野生中药材自然资源修复区和10 万亩的道地中药材种植资源保护区。经考察论证,野生中药材蕴藏量达4 多吨,占宁夏中药材总量的 1/5,素有“天然药库”之美称。近年来,中药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 2001 年的 3.4 万亩增加到 2009 年的 12.3万亩,年均增长17.8%;年产量由 5000 多吨增加到 10000 多吨,年均增长 10.1%;总产值由 2800 万元增加到 7800 万元,增长 13.5%;农民人均药材收入达 260 元以上。(3)品质好我县周围 5000 平方公里内无污染、无公害,已通过绿色产地认证。所产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 经宁夏药品

7、检验所检测,人工种植的三年生黄芪,含黄芪甲苷0.09%( 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 0.04%) ; 柴胡浸出物为 18.2% ( 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 11%) ;二年生黄芩含黄芩苷14.6%, 三年生黄芩含黄芩苷17.3% ( 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 9%) 。替他品种如秦艽、 党参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4) 加工和营销已初具规模我县拥有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基础和潜力,现有 5 个龙头加工企业,即:西北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国隆中药材有限公司,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宁夏六盘山药业、宁夏明德中药材饮片有限公司等,还有深圳神威、宁夏启元药业正在考察投资事宜。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服务,所

8、产中药材主要销往陇西、毫州、安国等药市,部分中药材经粗加工后销往福建、内蒙古、山东等地,深受客商青睐。2、劣势(1)生产技术水平与发展现代中药的要求存在差距(2)人工种植规模小,规模化种植水平低(3)深加工产品开发水平低,产业链短(4)市场体系不配套,市场营销能力弱3、机会隆德人种植药材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引种、栽植药材的记载,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当地人民积累了丰富的中药材栽培技术和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扶持下,中药材逐渐成为一种产业, 为六盘山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改革开放后, 尤其是八十年代后期,六盘山区的道地中药材已经成为一种品牌被国内医药界

9、所公认。近年来,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区有关厅局的大力支持下,县委、政府按照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总体规划 ,借助六盘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野生中药材资源,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推进中药材产业开发,着力打造“自治区优质中药材基地县” ,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9年 4 月,隆德县中药材产业基地已正式通过国家科技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验收。4、威胁(1)大批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医药市场,一些进入国内中药市场(2)技术贸易壁垒(3)许多地区开始重视天然药物的发展三、营销策略(一)目标思路以基地建设为基础, 以培育

10、加工企业为关键, 以开拓营销市场为动力,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通过招商引资和龙头带动,发展订单种植,推行中药材GAP 体系建设,构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新格局, 推进中药材产业由以种植为主的初级产品输出型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精深开发转变,把中药材产业培育成为富民的主导产业、强县的支柱产业、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二)目标定位以菊芋为引领,以秦艽、黄芪、甘草、大黄为主栽品种,搭配板蓝根、柴胡、水飞蓟、黄芩等品种,不断扩大种植规模,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提升加工和研发能力,构筑市场营销体系,推进中药材产业实现量的扩张、 质的提升。使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7 万亩,其

11、中大田规范化基地5 万亩 (菊芋 1.5 万亩) , 林药间作基地 12 万亩;进一步加强六盘山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工作,完成修复保护面积7 万亩;引进中药材大型加工企业2 家以上,小型加工企业 4 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0 个、发展种植大户和农民经纪人100 人以上,规划建立中药材专业市场,不断提升“六盘山”道地中药材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力争将隆德县打造成为宁夏第一、享誉西北、影响全国的“菊芋之乡”、 “秦艽之乡”。(三) 、规划布局及建设重点1、规划布局根据气候类型、生态条件,结合生产实际,按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沿六盘山外围阴湿区及 “两河” 流域,

12、采取大田规范化种植、 林药间作和补植修复三大种植模式,力争将我县打造宁夏第一、享誉西北、影响全国的“菊芋之乡”, “秦艽之乡” 。一是沿渝河流域的城关、沙塘,甘渭河流域的温堡等乡镇,建立3 万亩大田规范化种植基地。二是以清凉河流域万亩菊芋种植基地为核心,辐射周边阴湿区的好水、奠安等乡建立1.5 万亩菊芋种植基地。三是以康鲜中药材种子种苗良繁中心为基地,依托甘肃农业大学和宁夏大学等科研院所技术力量为支撑,充分发挥和利用康鲜中药材组培室功能, 重点以六盘山珍稀濒危药材盘贝母组培扩繁为主,加强黄芪、甘草、秦艽等主导品种快繁技术措施,辐射建立5000 亩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四是以六盘山药用植物园为核心

13、,沿“312”国道、 “隆秦”、 “隆张”等公路沿线建立500 亩药用花卉示范基地。五是以六盘山外围阴湿区的山河、观庄乡为重点,建立以秦艽、柴胡为主导品种的林药间作示范基地12 万亩。六是加强六盘山野生药材资源保护工作,以六盘山野生资源修复示范区为中心, 辐射六盘山脉沿线的天然林区和生态保护区,建立六盘山外围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修复保护区7 万亩。2、建设重点(1)基地建设大田药材基地。建立沙塘镇许川村千亩秦艽、黄芪、柴胡GAP基地,建立沙塘镇张树、董庄、十八里村,城关镇三合、星火村,温堡乡新庄、前刘村,神林乡岳村,联财镇赵楼村,观庄乡林源村千亩以上中药材示范基地10 个;全县建立百亩以上种植基

14、地26 个。菊芋种植基地。 建立清凉河流域万亩菊芋规模化种植基地,山河乡菜川村,奠安乡雷王村,风岭乡* ,沙塘*4 个千亩基地,全县范围内建立 500 亩以上种植基地13 个。良种繁育基地。 以康鲜中药材良繁基地为核心,辐射建立观庄乡红堡,风岭乡河湾,陈靳乡新兴塬,联财乡赵楼,沙塘镇董庄,城关镇星火 6 个 500 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 全县建立百亩以上良种繁育基地 10 个。药用花卉基地。 建立引种驯化园药用花卉基地200 亩,清凉河流域药用花卉基地 200 亩, “312”国道沿线及全县旅游景点药用花卉栽培基地 100 亩。林药间作基地。建立奠安赵沟,山河大漫坡,观庄林沟3 个万亩林药间作

15、示范基地,建立5000 亩以上林药间作示范基地4 个,全县范围内建立千亩以上林药间作示范基地6 个。野生资源修复与保护基地。 以六盘山中药材资源修复保护示范区为中心,采取人工补播、定向抚育、轮播轮采、围栏封育为主要措施,修复保护黄芪、秦艽、柴胡、黄芩、大黄、盘贝母、黄精、贯众、九节菖蒲、地榆等濒危野生中药材资源7 万亩。(2)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按照自治区“ 5183”农业科技工程的要求,抢抓自治区建设120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机遇,努力把康鲜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宁夏中山甘草种植示范园区和六盘山药用植物园,按照“高起点、现代化、多功能、科技型”的标准,开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设施育苗、优新品种

16、的引进、 试验示范,力争把它们列入自治区120 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并不断提升六盘山珍稀药用植物园建设水平和规模,将其打造成为“宁夏第一药用植物园” 。(3)研发机构建设依托神林乡康鲜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六盘山(隆德)道地中药材研究所,建立中药材组培繁育、智能温室、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等设施,通过技术研发,引进、集成和推广良种良法等,为全县提供优质种子种苗,促进中药材精深加工和深层次开发, 延长产业链条;开展与中药材产业相关的技术研究,破解制约产业发展的难题, 为产业发展提供成熟配套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 增强中药材产业发展后劲,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4)专业市场建设依托县内西北药材等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经纪人和经销大户等,加强与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甘肃陇西和广西玉林等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设立销售中心,促进地产药材的商贸流通;引进优势企业, 在县工业园区选址建设中药材专业市场,配置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信息发布、质量检测、分拣包装等相关附属机构和设施,力争建成便捷、畅通、规范、安全、高效的专业化批发市场,使其成为开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