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5795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53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防护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防护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防护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防护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防护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护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护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 区南北生态防护林延伸段工程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 邮政编码建设地点* 区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A0212 造林占地面积 (m2)绿化面积 ( m2)/ 总投资(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评价经费- 预期投产日期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背景* 区地处 * 维吾尔族自治区北疆中部偏南,准噶尔盆地南缘的西部,是隶属* 市的市辖区,距 * 市 150km。该区北距 * 市 14km,西北距乌苏市 20km,北部有 312 国道(乌伊公路)和南北走向217 国道(阿库公路)相交。兰新

2、铁路北疆段在该区北端通过, 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通往荷兰的鹿特丹。 * 区北以 312国道为界,西到* 河, 南靠* 山, 东临乌兰布拉克干沟, 全区总面积 448km2。* 区是工业基础雄厚的老工矿区。欧亚大陆桥* 段铁路从北缘穿过,北部有欧亚大陆桥进入中国后第一个铁路编组站。2009 年 120 万吨乙烯和 1000 万吨炼油工程的开工投产标志着 * 已成为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近年来,随着* 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 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高起点、高标准地建设具有现代化石化工业城市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使城市绿地不仅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以满足

3、现代城市居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在生态适生及低资源耗费的基础上,实现对项目区域粗砾质土地较高覆盖水平的绿化,从而达到水土保护、防风固沙、减尘的生态环境改善治理目标,使此区域乔灌木复合度达到35% 以上,三年后达到50% 左右。根据 * 城区总体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合城市总体布局,采用“环、块、带”相结合的布局手法,形成城市公共绿地、防护隔离带、防护林带、道路绿带、生产绿地和居住区内绿地等多系统、多层次的绿色网络,为市民提供舒适的日常休闲空间和城市生态空间。规划远期城市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15.27%,人均公共绿地25.01m2。本工程的实施,能有效的对水源地区域进行保护, 能有效的遏制住 *

4、上风向风沙源及有害颗粒物的侵害,使该区域的景观得以改善,最终成为* 区一处具有戈壁特色风景林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本项目建设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区园林绿化管理局委托 *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 本单位即派有关人员对该项目进行实地踏勘和资料收集工作,在听取该项目主管环保部门的意见后,按有关环评技术规范及政府有关规定,编制完成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 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政策要求。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主要任务之一: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遵循先急后缓、突

5、出重点,保护优先,积极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结合已实施或规划实施的生态治理工程,加大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力度,恢复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1)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2)恢复水土保持功能( 3)增强防风固沙功能( 4)增强生物多样性维护能力。本项目区对于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恢复区域内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确保项目区人民生存条件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项目的建设符合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主要任务的政策要求。本项目为生态防护林建设项目, 属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中鼓励类农林业 “ 防护林工程 ”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6、。3 项目基本情况3.1 项目名称、地点、建设单位及性质项目名称: * 区南北生态防护林延伸段工程建设地点: * 区建设单位: * 区园林绿化管理局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工程总投资为2592.5万元。3.2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为 38.2 万 m2。其中,换填土方量11.59 万 m3;乔木 21513 株,灌木24182 株。灌溉工程主管线4600m ,毛管 11.6 万 km2;道路工程为 5m宽的沙石路面,长度 11200m ;其它附属设施、设备。本项目区位于 * 区的南郊及北郊,以北生态防护林延伸段位于贵阳路两侧,路东侧 300m 左右为中水库,水库的水来自生活污水厂处理后的水,用

7、于绿化灌溉,路南侧 200m左右为拌和站和生活污水处理厂,路西侧为空地, 路北侧 500m 左右为* 工业园区;以南生态防护林延伸段位于南环路南侧,路东、西侧均为空地,路北侧 300m左右为正在新建的小区, 路南侧 300m左右为一座水库, 水引自第二水源地的水,该水库的水用于绿化灌溉。3.3项目建设期限建设期为 5 年,为 2011年 3 月 2015年 9 月。3.4 主要设备主要配套设备有林地抚育作业设备、灌溉系统设备、消防设备、交通工具以及辅助工程中的其他设施设备。3.5 种苗选择及来源本项目建设所需种苗全部需要外购。根据所选种苗品种, 在* 区及周边种苗生产机构采购。本项目所需苗木量

8、:乔木21513株,灌木 24182 株,其中 * 杨 3069 株,沙枣3069 株,大叶榆 3069株,小叶白蜡 7705 株,紫穗奎 6604 株,紫丁香 7905 株,重瓣榆叶梅 6604株,桑树 4602株,大叶白蜡 3068 株。苗木规格与质量严格按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GB600085 及* 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标准140286、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 148787 执行。3.6 造林技术3.6.1整地局部不完全整地方式, 每间隔 3m 开挖种植槽, 槽的长度为 6m 或 12m,宽度下口宽 1m,深度灌木 1.2m 乔木混交 1.5m。经估算项目区需种植土方总量为11.59万m3。

9、3.6.2树种配置乔灌株间混交配置和灌木行排混交两种配置方式。混交树种的选择要注意植物间的生物学特性,如:旱生植被可以与超旱生植被混交,或者是中旱生植被混交种植。3.6.3反虑层处理在通体砾石区段,采用反虑层处理,可有效的对土壤和养分进行保护。从理论上说反虑层可分为三层铺设,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有里向外铺设砾石直径分别为 40mm、30mm 和 20mm,每层厚度均为 10cm,材料来源全部就地取材。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难操作, 可采用戈壁土替代。 经估算项目区需戈壁土量为3.4 万 m3。3.6.4粗粒配种苗木种植后,此区域种植带表层20cm大径砾石覆盖,砾径30-60mm不等,材料来

10、源全部就地取材,有利于降低土壤的风蚀、提高树木抗风倒能力,滴灌带滴头可以埋设于粗砾间,可消除滴头的负压堵塞问题。3.7 沟植方案防护林采取系统带状的沟植方案, 尽管工程完成的前期绿化指标只有35%左右,但工程完成 3 年后,通过自然恢复, 综合盖度能达到 50%以上,能够起到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作用。3.8 取土本项目的换填土方量为11.59万 m3, 均取自 * 以往项目施工所留下的表土, 堆积在距项目地 3km 左右的荒地,可以满足本次施工的所需土方量。3.9 灌溉用水本项目的面积为 38.2 万 m3,从 4 月开始, 11 月结束,全年灌溉8 个月,总体规模 574 亩,一次灌溉用水量

11、约为1800m2,年用水量为 12.38 万 m3,灌溉用水来自以北防护林东侧中水库及以南防护林南侧水库的水。* 区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本次灌溉系统设计采取管道输水滴灌的灌溉方式。4.0 人员编制人员使用园林局现有人员, 其中项目主任 1 名,管理人员 2 名,技术人员 3 名,其他根据需要雇佣临时工人。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选址为较为贫瘠的戈壁平原,现为无人居住区域,不存在移民问题。项目区现状的生态环境比较恶劣,原生植被覆盖度较低,生长状况较差,原生土壤中的砾石含量较高,土质成分非常少。春秋两季大风频繁,强度较大,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地表缺乏植被保护,生态环境恶化

12、。现有环境问题为风蚀及其引起土壤的水土流失。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1 地理位置*市* 区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边缘,南屏天山,北隔乌伊公路(312 国道)与 * 市毗邻,西邻乌苏市,东与沙湾县接壤。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 250km ,距* 市区 150km 。全区总面积 448km2,建成区面积 20 多 km2。全区总人口 7.5 万余人。 * 地名来源于区境内的独山。独山呈东西走向“一”字形,因不与其它山体相连, 独立于戈壁中而得名。 在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中, 称* 为“玛依塔克”和“玛依套” ,意思是“油山”。本项目区位于 *

13、区的南郊及北郊,周围均为灰漠土地,以北生态防护林延伸段位于贵阳路两侧,路东侧300m左右为中水库,路南侧200m 左右拌和站和生活污水处理厂,路西侧为空地,路北侧500m左右为 * 工业园区,地理坐标东经84 544.11“,北纬 44 2054.44“,距* 区约 2.5km;以南生态防护林延伸段位于南环路南侧,路东、西侧均为空地,路北侧300m 为新建中的小区,路南侧600m 左右为一座水库,地理坐标东经84 5329.41“,北纬 44 1912.68“,距* 区约 1km。详见现场勘察图,项目地理位置图,项目卫星图。2 地形地貌*区地处准噶尔盆地南缘的西部,天山北麓山前地带,是* 河与

14、巴音沟河两个冲洪积扇交汇处, * 区西南到东南为丘陵山区,其余大部分属于洪积戈壁平原。拟 建 工 程 区 周 围 地 势 开 阔 平 缓 , 南 高 北 低 , * 城 区 平 均 海 拔827.1m(1104.2m620.0m ) 。处于山前倾斜的戈壁平原,地形简单,地貌单一,植被为矮小耐旱植物。3 自然资源条件3.1 气候条件* 区地处北疆西北中心,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于典型的北温带干旱大陆性气候类型,其气候特征属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空气干燥,年温差变化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该区域平均风速为2.4m/s ,年主导风向为西风,其次为东南风。由于项目区域夏季太阳辐射

15、作用,增热迅速,容易造成空气的不稳定结构,冬季由于冷空气的侵入,气温逆增,形成很厚的逆温层,使大气常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具体气象资料如下:(1)温度年平均温度7.8 极端最高温度39.2 极端最低温度-47.3 最热月平均 25.8最冷月平均温度-13.6 (2)湿度最大相对湿度98% (3)风向及风速全年主导风向西风(频率 17% )次多风东南风(频率 9% )最大风速26m/s 年平均风速2.4m/s (4)气压年平均大气压93.8KPa 最高大气压(冬季)98KPa 最低大气压(夏季)91.9KPa (5)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183.5mm 年最大降雨量279mm 年最小降雨量71.4mm

16、 (6)雪年平均降雪量30.6mm 年最大降雪量48.3mm 最大积雪深度410mm (7)蒸发量一年内平均蒸发量2110mm 年最大蒸发量2587.1mm 年最小蒸发量1721.3mm (8)其它最大冻土深度1.5m 年平均雷暴日数21d 年平均日照数2498.7h 地震烈度 8度3.2 水资源条件(1)地表水* 区内的水系属内陆水系。主要有* 河、巴音沟、乌兰布拉克沟三条水流。* 河:* 地区主要地表水 * 河全长 273km ,流域面积 1564km2。由冰雪融水、降水及泉水混和补给,多年平均径流量(19591985 年) 为 6.034 108m3,洪水期最大流量为 173m3/s ,枯水期最小流量为4.2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