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5586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闸北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闸北区 2015 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满分: 150 分,时间: 100 分钟 ) 1、本试卷共27 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3、本次考试书写分3 分,希望同学们注意书写的工整、规范、美观。一、文言文(39 分) ( 一) 默写 1、明月松间照,_。(山居秋暝) 2、可怜身上衣正单,_。 (卖炭翁) 3、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4、_,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 5、复行数十步,_。(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 题( 4 分)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2、。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6、“曲径通幽”源自“竹径通幽”一词,意思是。(2 分) 7、“潭影空人心” 流露的诗人思想是。(2 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 题。( 8 分)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 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 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8. 上文作者(人名),是(朝代)桐城派古文家。(2 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 分)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_ 10. 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_ (3 分)A.上文加点的“其”和“之”所指代的对象一样。 B.作者登山没有经过东谷,而是沿中谷直走到山顶。 C.“磴几不可登”的“几”读“j ”,意思是“石阶”D.作者艰难登山是为饱览雪后泰山的雄浑瑰丽奇观。(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 题。( 12 分) 齐王一日临朝, 顾谓侍臣曰: ?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 今欲调丁壮, 筑大城,自东海起, 连即墨, 经大行, 接轩辕, 下武关, 逶迤四千里, 与诸国隔绝。 使秦不得窥吾西, 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

4、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 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曰:大雪应候,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选自苏轼艾子杂说【注】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踣:跌倒应候:顺应时令。5 11( 1)下列与“使秦不得窥吾西”中的“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B、虽鸡狗不得宁焉C、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D、即出,得其船(2)下列与“臣怪之,问其故”中的“故”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落日故人情 B.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5、故 C.即克,公问其故 D.故有所览辄省记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岂不大利耶? _ 13. 齐王认为老百姓会踊跃参与筑城的理由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14. 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4 分)二、 现代文( 37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 题( 21 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1) 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 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 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

6、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 生,他们的校训正是 ?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2) 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3) 追求优秀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 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生命个体终结, 后来者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bsh 。 (4) 追求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

7、的,起码是比较优秀 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 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 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5) 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 ?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 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 秀的起点而已。 因为追求优秀, 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

8、己不能忍。因为追求优秀,装腔作势的表演、 阿谀逢迎的丑态、追名逐利的争斗,统统不屑为之。 (6) 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 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追求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 赖客观条件。他们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们努力地适应环境,甚至改造环境。(7) 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 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20、根据拼音写汉字:b sh _ (2分) 21、根据上下文,填入第(3)段划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因为所以 B、一方面另一方

9、面 C、即使也 D、要么要么 22、上文的中心论点是 _ (3 分) 23、怎样“追求优秀”,作者在(4)- (6)段提出了三条建议:(6 分)5 一是 _ 二是 _ 三是 _ 24、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选文依据的一项是()( 3 分) A、( 俄国 )门捷列夫: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既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B、( 英国 )郝胥黎:没有哪一个聪明人会否定痛苦与忧愁的锻炼价值 C、( 法国 )大仲马:一两重的真诚,等于一吨重的聪明。D、( 爱尔兰 ) 萧伯纳:一个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没有片刻的安宁,他也就不会得到生 命的恬静和安宁。(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 题( 21 分) 家之脉 陈忠实

10、 (1)1950 年春节过后的一天晚上, 在那盏祖传的清油灯之下, 父亲把一支毛笔和一沓黄色仿纸交到我手里: ?你明日早起去上学。 ?我拔掉竹筒笔帽儿,是一撮黑里透黄的动物毛 做成的笔头。父亲又说:?你跟你哥合用一只砚台。?( 2)我的三个孩子的上学日,是我们家的庆典日。在我看来,孩子走进学校的第一步, 认识的第一个字,用铅笔写成的汉字第一画,才是孩子生命中光明的开启。他们从这一刻开始告别黑暗,走向智慧人类的途程。 (3)我们家木楼上有一只破旧的大木箱,乱扔着一堆书。 我看着那些发黄的纸和一行行 栗子大的字问父亲:?是你读过的书吗? ?父亲说是他读过的,随之加重语气解释说:?那 是你爷爷用毛笔

11、抄写的。?甲,原以为是石印的,毛笔字怎么会写到和我的课本上 的字一样规矩呢?父亲说:?你爷爷是先生,当先生先得写好字,字是人的门脸。?在我出 生之前已谢世的爷爷会写一手好字,乙。 ( 4)父亲的毛笔字显然比不得爷爷,然而父亲会写字。大年三十的后晌,村人夹着一卷红纸走进院来,父亲磨墨、裁纸,为乡亲写好一副副新春对联,摊在明厅里的地上晾干。我 瞅着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村人围观父亲舞笔弄墨的情景,丙。 ( 5)多年以后,我从城市躲回祖居的老屋,在准备和写作白鹿原的六年时间里,每 到春节前一天后晌,为村人继续写迎春对联。每当造房上大梁或办婚丧大事,村人就来找我 写对联。这当儿我就想起父亲写春联的情景,也

12、想到爷爷手抄给父亲的那一厚册课本。 ( 6)我的儿女都读过大学,学历比我高了,更比我的父亲和爷爷高了。然而儿女唯一不 及父辈和爷辈的便是写字,他们一律提不起毛笔来。村人们再不会夹着红纸走进我家屋院了。 ( 7)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足足下了一尺厚。第二天上课心里都在发慌,怎 么回家去背馍呢?余里路程步行,我岁。 最后一节课上完, 我走出教室门就愣住了, 父亲披一头一身的雪迎着我走过来,肩头扛着一口袋馍馍,笑吟吟地说:?我给你把干粮送来了,这个星期你不要回家了,你走不动,雪太厚了? (8)二女儿因为读俄语,补习只好赶到高陵县一所开设俄语班的中学去。每到周日下午,我用自行车带着女儿走七八里

13、土路赶到汽车站,一同乘公共汽车到西安东郊的纺织城,再换 乘通高陵县的公共汽车,看着女儿坐好位子随车而去,我再原路返回蒋村的祖屋。我没有劳累的感觉, 反而感觉到了时代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比我父亲冒雪步行里为我送干粮方 便得多了。 ( 9)父亲是一位地道的农民,比村子里的农民多了会写字会打算盘的本事,在下雨天不 能下地劳作的空闲里,躺在祖屋的炕上读古典小说和秦腔戏本。他注重孩子念书学文化,他 卖粮卖树卖柴,供给我和哥哥读中学,至今依然在家乡传为佳话。 ( 10)我供给三个孩子上学的过程虽然也颇为轻松,然而比父亲当年的艰难却相去甚远。 从做私塾先生的爷爷到我的孙儿这五代人中,父亲是最艰难的。他已经没

14、有了做私塾先生的 爷爷的地位和经济,而且作为一个农民也失去了对土地和牲畜的创造权利,而且心强气盛地 要拼死供给两个儿子读书。他的耐劳他的勤俭他的耿直和左邻右舍的村人并无多大差别,他 的文化意识才是我们家里最可称道的东西,却绝非书香门第之类。( 11)这才是我们家几代人传承不断的脉。5 25、第( 9)段“地道”在文中的意思是_ (2 分) 26、根据文意,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 3 分) A. 我大为惊讶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 B. 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我大为惊讶C. 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我大为惊讶 D. 我大为惊讶我最初的崇拜产生了隐隐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自豪27、将第( 7)段划线句改成“我小时候有回晚上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上课心里想怎么 回家去背馍呢”,好不好?为什么?(4 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