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5582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闺怨离愁千古情话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王国维人间词话里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词,优美婉转,含蓄中凭添了几许忧愁、无奈,记录着他的欢乐,倾诉着他的悲哀, 是最真实感情的自然流露。他的词不加雕琢,写得非常真实、具体、率真,他的生活境遇、精神状况与文学素养诸因素熔炼出其词遗世独立的艺术风格,是中国文化宝库里珍贵的遗产之一。晚唐温庭筠作为 “花间词派”的开山鼻祖,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力描写女性的词人。他所作内容多为闺愁绮怨,词的格调是秾艳香软、绵密绮靡、镂玉雕琼,在词学上有重要地位, 开启了浓墨重彩抒写女性心理的热潮。本文通过比较温庭筠和李

2、煜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赏析词中的爱恨离愁, 闺怨离愁。下面浅谈温庭筠与李煜词之比较。“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意境是艺术价值最高的审美评价。意象,作为产生诗词意境的基本要素, 是词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的复合体,它是词人为了表现某种内心情感,通过精心的选择 , 提炼客观物象,加工后而形成的有特定情感意义的一种主客观相统一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简言之,即是寄意于象,以象尽意。如果把一首词的意境比喻为一座建筑物的话,那么意象就是构成建筑物的砖石。 高妙的词人总是通过对现实生活细致的观察体验

3、,精心的选择出适合于他表情达意的艺术表象,创造出一系列异彩纷呈的2 意象,以组合成为一个真实生动,含蓄蕴藉,引人无限遐思,具有无穷艺术魅力的境界。前人论温词,或谓“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闳约。”或谓 “温飞卿词精妙绝人,然美不出乎绮怨。”诸如此类,皆与作者善于选择意象,以创造独特的艺术境界密切相关。若论经历, 评论文学作品必须“知人论世”,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的生活经历、 思想情趣以及他所处的时代气息的反映。自小生活在皇宫的李煜,更比一般人更早懂得爱恨情愁。“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王国维人间词话)尤其是词,这

4、则是李煜为最。一、温庭筠和李煜词相同点唐末五代时期,出现了以温庭筠为鼻祖的花间词派。温词中多描绘的富丽景物、 构图精美,刻画工细,以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爱恨情愁。词作内容多为男欢女爱、艳情韵事、闺愁绮怨。 李煜在降宋前,钟情于淫情艳思、歌舞欢娱, 而词作深受花间词派影响,词作未脱花间习气,而后期词以愁词为主。1. 爱情词调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叫君恣意怜。这首词是李煜为小周后(女英)而作,叙述了小周后和他私会的情景。则通过很强的艺术形象, 把人物的内心恋情, 用素淡的语言呈现到读者面前:花香月淡的朦

5、胧夜晚,年轻胆怯的小周后, 手提着金线3 绣鞋,沿着飘满花香的小径, 带着慌张的神情,偷偷地去和心爱的人儿相会,诉说着情意绵绵的悄悄话。 这种描写男女私会的情景,冲破了抒情小词的界域而兼有戏剧、小说的情节和趣味,动人情思,达到了王国维所说“专作情语而绝妙”的境地。南歌子手里金鹦鹉,胸前绣凤凰。偷眼暗形相。不如从嫁与,作鸳鸯。温词对女性心理的刻画大部分都是含蓄温婉,藏而不露的,由物及人,物人相映,但这首南歌子是温词少有的女性大胆直率表达爱情的词作。温李二词笔下的男欢女爱都不涉及低级庸俗,更注重男女间情思的流转以诉缱绻缠绵,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2. 闺愁词调李煜词;柳枝词风情见老见春羞,到处芳

6、魂感旧愁。多见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恵拂人头。全词以第一人称口吻写成,既有直叙,也有妙喻,通过宫女的感伤情怀侧面地透露出她的不幸身世,虽是李煜代笔, 但个中深情却真切动人。词中以柳枝喻人,以“强垂”喻境,喻象别致、生动,手法清新、自然,情景交合,颇为感人。温庭筠词;更漏子星斗稀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4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词的上阕应该是关于清晨的客观描述吧。星星渐渐稀疏了,月亮也快要落下,钟声鼓声渐渐远去,窗外,莺儿欢快地歌唱; 庭院里的花瓣上还残留着重重的露水, 清风过处,柳枝儿轻轻飞舞, 落花满地。看季节,似乎是暮春,虽

7、然有莺儿的欢唱, 却亦有着无法遮掩的凄凉。下阕则是女主人公的行为描写。闺阁之上,依栏远望,期待心中的人能够回来,却空余无数惆怅。 “还似“ 二字,暗喻离别之久, 等待之苦,想念之切。青春即将飞逝,在将老的岁月里思绪无穷,想到远方的人是否依旧,想到自己的残生, 更想到往日欢聚的快乐,一切都像是在梦中。李煜柳枝词与温庭筠更漏子星斗稀都是以女性来表达幽怨之情。 前者是抒发寂寞无奈的深宫生活春恨之情;慨叹宫人的年华已逝,红颜易老,恋人不再恩宠依旧,侧面地透露出她对不幸身世的幽怨。后者闺怨笔调抒发无限惆怅,思念只能凭栏远望相见也只能在梦中。二、温庭筠和李煜词不同点1. 温词与李词在词主要内容上有所不同温

8、庭筠 - 绮丽多姿的形象世界温庭筠一生经常出没于歌楼舞榭之中,触目所及的都是华丽富贵的陈设和锦绣满堂的深闺。前人多用“侧艳之词” 来指称温庭筠的词作,以“才思艳丽”来指称温庭筠的才情, 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 “艳” 。“艳”的本义是指女性容色妍丽,体态丰美。由此引申,“艳”也用以指代和形容一切鲜艳美丽的事物。更多的时候,“艳”则用以指代和形容有关男女情爱之事, 而以表现男女情爱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5 也常被称之为“艳曲”、 “艳歌” 、 “艳诗” 、 “艳词”等。就内容题材而言,温词主要表现的是“艳情”女性生活和男女情爱。内容的局限决定了温词意象的范围的狭窄。温庭筠非常重视意象的组合,他往往通过

9、密丽的名物意象,由物及人,物人相映,或托物寓意,或彰理显情。 纵观菩萨蛮十四首,有山月水风的自然意象;有江楼溪桥的人工意象; 有春燕晓雁的禽鸟意象; 有绣枕锦帐的闺阁意象;还有春梦辽阳的主观意象。 不过用的最多也是最有特色的恐怕还是围绕女性的闺阁意象和具有南国情味的自然意象。李煜- 一梦浮生与大梦初醒李煜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决定了他的创作内容、创作基调的不同。他前期词二十余首,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的宫廷生活和浪漫的男女情事。调子是欢悦轻快的, 风格则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延续。如;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

10、奏。此首写江南盛时宫中歌舞情况。上片先点外景,再写宴前准备。下片极写宴乐:金钗舞溜,其舞之盛可知,花蕊频嗅,其醉之甚可知。末句映带别殿箫鼓,表现处处都是繁华景象。后期由于生活的巨变,李煜后期的词,内容多追怀往事,悲伤阶下囚的不幸。作品一洗过去红绿妩媚气氛。变得悲婉哀切。无论在内容还是艺术上都达到了小词的最高境界。亡国之音哀哀欲绝, 滴滴血6 泪。不但像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一斛珠)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一去不复返,连那“不放双眉时暂开”(采桑子)的和愁带闷的描写, “世事漫如流水, 算来梦里浮生” (乌夜啼 )的强求解脱的描写也都不用了。 笔底下流出的尽是痛入骨髓的家愁国恨。体现出一种以

11、悲为美的风格。如;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之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 首句写出了作者伤春惜花之情,第二句点出林花匆匆凋谢的原因。 让人自然联想到对人生的理性思索。人们生命之春的早逝岂不也是因为过多的栉风沐雨?外景与内心浑然合二为一,花与人恍然相对, 不胜缱绻。下片把景物人格化,写出彼此眷恋难舍的情态。结句又仿佛把自己个人的失意情怀与整个人类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相融合,使词极为让人感动。2. 表现手法虚衬实景美情更切。 在温词绮丽多姿的意象世界里,描绘的是一幅幅精美绝伦的动人画卷,

12、看似实写,却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极度描摹” ,作者实际要展现的却是思妇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内心世界,此乃写实,有种“良辰美景虚设,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的味道;再者言思时, 寄语明月,此乃虚写, 实则表抒“日日思君不见君”7 之切。温词菩萨蛮中,无论是以女性为中心的闺阁意象还是以江南水乡为特色的自然意象,在排列,展开上始终贯穿着思妇的一根感情变化的线。或隐或显,相得益彰。李煜的词有着浓郁的抒情色彩,直接抒写自身的情怀, 抒写真性情。王国维曾写过:“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李煜阅世甚浅,经历世事越少那么性情就越真。直抒胸臆,率真诚挚是李煜词一大特点。如相见欢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13、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李煜写哀愁直露奔放,毫不掩饰,把愁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倾露肺腑,无须遮掩。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评价“词至李后主而境界始大,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温庭筠词多数是应歌而作的“伶工之词” ,李煜多数词为抒写个人身世经历,以寄托感慨、忧国伤时的“士大夫之词”。总之,温庭筠和李煜是词的发展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两个词人。从二人爱恨情愁词作比较过程中可以看到词由绮丽发展向清丽,由代言式抒情转向主观抒情, 由应歌而作重新纳入应情而作的轨道,使词成为抒发情性的工具。温庭筠词多数是应歌而作的“伶工之词”,李煜多数词为抒写个人身世经历, 以寄托感慨、忧国伤时的“士大夫之词”,逐步实现了“伶工之词”向“士大夫之词”的转变。温李二人的词在词史发展上都绽放独具魅力的光彩。但相较于温词, 李煜词成就更为大些,词史上词风亦是从李煜的后期作品开始不再注重字句的雕琢转而注重词意境的高远, 注重抒发主观的真情实感, 其选词题材和内容范围已从深闺院落走向社会人生,对词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为后面文人词作拓展了新的领域, 成为连接晚唐五代与北宋词坛的桥梁词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