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则死开则活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5534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闭则死开则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闭则死开则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闭则死开则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闭则死开则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闭则死开则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闭则死开则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闭则 死开 则活南 海 合 浦 地 区 口 岸 贸 易 小 史 ( 上 ) 黄家蕃南海地区贸易口岸,在蜀史上除了广州,还有徐闻和合浦,口岸贸易的发展促进了这个地区内地博易场的诞生,商品经济的活跃,又促进了本地区的资源和外来资源的开发,因此,南海地区在历代都以富甲天下著称。但是,这种兴盛局面,只有统治者采取宽弛的开放政策才会出现,反之,便有相反的效果,这已经是一种不容逆转的历史规律。本文试图列举历代皇朝在两广( 合浦) 地区所推行的不同政策带来不同后果的主要史实,借以说明开放政策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这个真理。限于识力,错漏自在意中,希望专家补充订正。一 、 南 海 在 史 籍 上 酌 最 早 记 录

2、南海,在三代前属于百越,它包括今福建和广东、广西。因处于五岭之南,故又名岭南,但最早的名称则是南海。因属亚热带地区,素绕山海特珍异产。这种得天独厚,有?藏山隐海 ?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这个地区在三代时期便与黄河流域发生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的原因。逸周书王会篇记载有?百越?部落向商王朝进贡 ?仓吾翠羽 ?和?芷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汉、九菌,请以珠玑、毒冒、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 ?的史实。所谓南瓯、邓桂国等等,无疑都是?百越?地区的部落。 诗经大雅 ?江汉篇?也说周朝时,?王命召虎,式辟四方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周王朝的军事和行政巳经达到南海地区了。中原文化的南传,促进了本地区

3、经济文化的发展,这已经在两广许多地方早期墓葬中出土文物得到了证明。二 、 秦 汉 时 期 南 海 资 源 开 发 与 贸 易 的 发 展1、开凿灵渠与移民南来的积极作用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二一年灭掉齐国,结束了战国的历史时期,统一了北方,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公元前二一四年 ( 始皇三十三年 ) , 派尉屠睢率领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固然出于秦始皇囊括天下的雄心,但并未排除他?又利(百) 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等奇珍的吸引。尉屠睢败死后,再命监御史禄率军南下增援,在今广西兴安县开凿灵渠,以便运粮,沟通了长江、湘江与珠江水系,更大地促进了黄河长江流域和南方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联

4、系;中原大量移民南下,传播黄河、长江流域先进的文化技术,这对南海经济文化的发展电非常有利。中原人民与南方民族一起,创造了南海地区的早期文明。2、汉武帝时期南海逍商口岸的发展汉初,还沿守战国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史记:“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因辱之。?但是,尽管鼓励农业生产,没有商贾进行物质的交换,经济不能活跃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因此,从商虽然遭到诸多限制,但商业仍自然发展,?法律虽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 汉书晁错传 )汉高祖便不得不因势利导,改用“开关梁,弛山泽之禁?,允许商贾 ?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史记货殖列传) 的开放政策,乃至正侯官吏亦多经营商业。南海地区因珍宝资源丰

5、富,吸引了许多中原商贾前来贸易,而且都发了大财。政策开放。立见成效。完全是因为汉高祖意识到?食足货通,然舌国实民富 ?的道理,由原来的抑商关闭政策,改变为鼓励商业?贸迁有无 ?的开放政策的结果。汉武帝时期,在继卖这种开放攻策的作用下,南方经济更加发展,开辟了对外贸易的海上渠道。番禺徐闻和合浦成为与南洋各国交通贸易的港口。汉武帝常常派人从徐闻、合浦出航,满载黄金、杂缯到远至今斯里兰卡等国家去换回明珠、壁琉璃、奇石、异物。促进了雷州半岛和合浦地区经济的繁荣。国库充盈,仓廪丰足以至串钱的绳子都朽坏了粮食堆积至腐烂不可食用。到了公元 l66 年(东汉桓帝延熹九年) 南海口岸仍沿着这条航路发展延伸至大秦

6、国。可见两汉开放贸易政策稳定持续发展了三百多年,使汉朝成为中国早期兴盛的封建帝国。3、促进合浦经济发展的改革派一一孟尝建封的君主毕竟无法超脱他一姓的私欲和用人不当的规律,因此多为合浦地区的发展带来障碍。因为合浦的珠宝和交趾的异香美木等资源,历来都是统治者掠夺的目标,故朝廷派来的地方官,多属?上承权贵、下积私赂,多无清行?的贪官,很少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任何事情。因此之故,南海地方的经济往往因政治的失误和官吏的贪污腐化而造成倒退,在历史长河中出现过无数次的起伏波澜。东汉汉安 (公元 142) 年前后,南海的合浦郡地方官多贪贿无政。为了禁止合浦产珠区的美珠外流,关闭了珠宝贸易市场。使原来主要靠珍珠

7、贸易为经济支柱的合浦,很快陷入?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 ?的绝境。朝廷及时派遣经过遴选的能吏,会稽人孟尝来合浦接任太守,即躬亲到群众中去。访求民病? ,充分掌握了第一手材料之后,制订了顺应发展规律的施政方针;首先根据合浦地区历来?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趾比境,常通商贩,贸籴粮食?这个特点,针对前任颁行的关闭致贫的弊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鼓励人民有节制地开采珍珠,恢复与交趾贸易的传统市场。这样做,未到一年,使原来 ?渐徒于交趾郡界 ?的珍珠,?复还?了合浦,珍珠生产的发展,贸易市场的开放,促进 ?商货流通?,一活百苏,地方很快就出现了繁庶活跃的局面。?合浦还珠 ?佳话,所以这样千

8、古流传不衰,应该说是对位?神明?的改革派盂尝太守所给予的历史定评。三 、 三 国 至 晋 , 合 浦 贸 易 的 盛 衰1、东吴苛政使合浦致贫三国时期,南海合浦属孙吴领地,吴大帝孙权不愧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生活俭朴,颇具远见的政治家。按理,在他统治下的南海,经济上该有超迈前代的发展,可恰恰相反,合浦人民不但没有开采珍珠的自由,而且对珠宝的征调十分苛刻,珠民们每每不能完成上贡任务。是因为?虑百姓私散好珠?,故而关闭贸易,禁绝商贾往来,结果重演东汉时期?人以饥困 ?的悲剧。孙权这样做,断非为了个人的奢侈享用,完全出于政治需要;自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 ,赤壁之战似后,曹操失败、孙权稳坐江东;刘

9、备则与孙吴分据荆州,益州,三国鼎立之势以成。公元22O年,曹丕篡汉称帝,改元黄初。次年十一月,策封孙权为吴王,以?大将军使持节督交州,(汉以南海臵交州)领交州牧事 ”。刘备称帝予蜀,虽领地远隔交州,但亦垂涎交州丰饶珍奇的物产,故屡侵吴地。孙权面对北方强大曹魏政权的直接压力,考虑到自己 ?位次尚少,无以威众 ?的现实,权衡形势,不得不采取?深绝蜀而专事魏?的权宜之计,讨好曹丕,缓和吴魏关系,以便全力来对付刘备的蜀汉政权。故当曹丕派使臣前来索取?雀头香、大贝、明珠?,等南方特产时,孙权力排众谋臣的谏阻,果断决定:? (吴)方有事西北( 对付蜀汉 ) ,彼( 魏)所求者,于我瓦石耳! 孤何惜焉 ?”

10、统统满足了魏使的要求。魏使又来要求以战马易宝货,孙权求之不得,说?(珠宝 )皆孤所不用,何苦不听其交易! 由是多取以应之,其意盖欲以权变毙敌国,如范蠡骄吴故事?。这是孙权为什么对合浦贸易市场关死,采珠严厉禁锢,珠课特别繁重的原因。史家评孙权这样做?厉民已难堪,难免作俑之讥矣?。却是从人民利益角度来看的。2 经济革新家嘲璜的历史功绩晋朝讨灭孙吴,原交州刺史陶璜以吴臣事晋。他任岭南地方官多年,十分熟悉本地情况,上书晋武帝司马炎, 总结了孙吴对合浦政策的过失,建议减轻人民的珠课负担,开放传统的贸易市场,他说:?合浦郡土地硗确,无有农田,百姓惟以采珠为业,商贾去来,以珠贸米。而吴时珠禁甚严,虑百姓私散

11、好珠禁绝往来,人以饥困;又所调猥多,限每不充。令请上珠三分输二,次者输一,粗者捐除,自十月讫二月,非采上珠之时,听商贾往来如旧?。(晋书 陶璜传 )这个建议,尽管对人民开采珍珠和开放贸易还有一定限制,但对于新政权态度未漠清之前,作出这样具体改革的建议,不谓不算是位颇具胆略的经济革新家。晋武帝接纳他的意见,合浦地方民困又赖以复苏:采珠相对自由了,课税负担减轻了,贸易市场活跃了,人民再也不饥困了。陶璜?恩威著于殊俗 ?的历史功绩,一直为史家所称道。四 、 南 朝 至 隋 唐 南 海 与 东 南 亚 贸 易 的 发 展l 、商朝至隋南海口澎的兴盛南海在南北朝时期,先后属南朝的宋、齐、梁、陈的领地。在

12、宋、齐二朝,南海与南洋各国的交通贸易有长足的发展。那时前来中国贸易和遣使通款的有十多个国家。这些国家的商贾和使臣?航海岁至, 踰于前代? 。外洋的珍货,都集中南海向全国扩散,?商货所资,或出交部?。岭南地区物质的充裕,闻名天下,南朝半壁江山均支柱,就靠岭南口岸贸易的财政收入。?四方珍怪环宝溢目,商舶远届,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牞积王府。?口岸兴盛的局面,远非两汉寸期所能及。可借这种局面因割据政权的纷争而不能稳定持续的发展。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建立了统一中国的隋朝,隋文帝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和鼓励商贸的措施,很快便在全国出现入物殷阜,朝野欢娱的昌盛局面。在南海、 交趾地方 传统珍异特产如犀象,玳瑁

13、、珠玑等物吸引了不少中外商贾前来贸易,为适应形势需要,隋朝廷在南海持设?四方使者 ?来掌管该地区的外事和进出口贸易的双重事务。?四方使者。属下分别有专管安臵商贾车船和监督法令执行的?监臵?官;有专管贸易具体业务的?互市监?官;有专管进出口贸易的“参军事 ”官。可见隋朝对口岸贸易的重视和管理的周密了。这种开放口岸的政策,促进了国内南北方的物资交流, ?商贾至者,多取富焉?,当时南海口岸贸易的发达可以想见。2、初唐南海贸易航路延伸与南北物资的沟通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兴盛的朝代,在贞观至开元间( 公元 627741 年)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特别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烦,在国际影响较大。在贸

14、易和商品交流方面,许多地方官在重农贱贾的思想指导下。在局部地区推行了一些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土政策,禁止治境与邻境之间的物资交流和商贩活动。终于造成恶果。据旧唐书崔倰传 ,崔 倰任湖南观察使,鉴于前任官吏对境内的粮食禁锢甚严,虽在丰年盈给的隋况下也不许一粒粮运出接济邻境的灾荒,余缺不能调剂,人为地造成两地物质生活的奇窘。崔倰到任,对这种疆死的政策进行了改革, ?自是商贾流通,货物益饶?。很快便见成效。厝朝统治者十分重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故南海口岸不但对外贸易发达,而且与国内腹地的物资交流也极频烦:?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蜀,前指闽粤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易往返,昧旦永日? 。这就是当时广州港

15、口的情景,可见贸易发达,又比南朝和隋朝有更大的发展。当时物资流通全恃水运,南海各港口外通?渚番?,内溯西江而达长江、黄河。天宝年间,水陆转运使韦坚疏通了运河与渭水之间的水道,这里便成为天下各州郡物资的总汇,那时到达这里的?南海郡船(所载 )即玳瑁、珍珠、象牙、沈香?等土特产。南海的外贸商贾,?有由水道沿印度洋海岸而往波斯湾者;或沿阿刺伯海而入红海之阿甸者;更有到当时东西交易之中心师子国?。( 中国商业史 ) 可见唐人商船,已到达了中东。南洋各国的商船,也经常来广州贸易。当时外船最大的有?梯上下数丈 ?的,国籍有波斯、波罗门、昆仑等国的。国际贸易之盛,足迈前代。为了口岸管理,开元时期,在广州设臵了?市舶使?专官。南海成为唐朝 ?环宝山积,珍货辐辏 ?富甲天下的著名地区,但因此又成为贪官污吏的温床。中唐以后,唐朝全盛期已成过去。合浦地方官吏无政,重申以往的闭关政策,结果又给地方带来穷窘,重演历史悲剧。据全唐文: ?合浦县海内珠池,自天宝以来,官吏无政,珠逃不见?。资源的穷竭,人民命运可知。到了咸通四年( 公元 863 年) ,开明的官府才鉴于“边境之困亦极矣 ?又重新施行开放的仁政,合浦地方经历了一百年的困苦绝境,?至是稍弛?。( 待续) 注:本资料除引明出处外,其余均参考“廿四史 ”资治通鉴和有关地方志史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