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合作论语说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5528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闫合作论语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闫合作论语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闫合作论语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闫合作论语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闫合作论语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闫合作论语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闫合作论语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的圣学(一)闫合作 文引子在论语说一书中,我们提出了孔子学说的新体系:文(成名学)、行(礼仪学)、忠(修心学) 、信(知人学) 。关于此书,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唯有把女儿嫁给小人是最难将养了)一句的解释,而对孔学结构的新体系却没有关注。对于论语中的章节,如果断章取义来单独解释,每一章都可以有多种解释,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中说: “ 论语的词句,几乎每一章节都有两三种以至十多种不同的讲解。”两千多年对 论语 的新解很多,只是就单独的章句做出不同的新解释来,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在论语一书中,孔子的话若前后观照,很多自相矛盾。“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章是孔子

2、孝慈观中慈爱子女的内容。在古代, 父母对儿子的慈爱,是使儿子学有所长,建树于社会;而对女儿的慈爱,最重要的就是选一个好女婿了。我们将此章解为孔子的择婿观,无论是从字义上,还是从义理上,都是可以说的通的。在论语中,关于孔子给女儿侄女择婿的记载还有三章,可见孔子很重视择婿。在论语说一书中,我们构建了一套孔学体系,将论语中的章节归属于这一学术体系来解的,使孔子的言行不再自相矛盾。我们对论语章节的新解,不是十章八章,也不是三十章五十章, 而是四百多章, 近 90%的章句在新学术体系中与传统注解不同。我们将 论语中的章句,分属文(成名学)、行(礼仪学) 、忠(修心学) 、信(知人学)进行重新编排,使人们

3、对孔子学术的体系和内容一目了然。论语说 一书中建构的孔子学说新体系,与传统儒学对孔子学术的认识完全不同,我们称之为圣学。总论、孔子的学说:圣学儒学是不是孔学?不是! 两者不是对等的概念。儒学是后儒为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建立的辅政学说。孔子的学说是一门教人如何做人做事的为人之学,我们称之为圣学。孔子教给弟子什么内容?论语述而篇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文行忠信是孔子教给弟子的学问而不是道德理念。在论语说一书中,我们对孔子学说进行重新认识,提出“文行忠信”是孔子学说的基本内容。文是成名学,展示人才华的一门学说;行是礼仪学,规范人言行的一门学说;忠是修心学,开发人潜能的一门学说;信是知人学,研究人

4、心理的一门学问。我把在 论语说 中所发现整合的孔子学说称为孔子的圣学,以区别后儒为服务政治而建立的儒学。何为圣?圣字的繁体写法为“聖”,从耳从口从壬。 “壬,善也,从人从士”( 说文解字 ) 。 说文解字释为:“聖,通也。 ”就是指心神相通,做得最好为圣。聖字的构字表义就是入耳而知情,出口而善言。听而心领神会,说则表达适当。所谓的圣人,就是心灵和谐,举止适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佛家追求成佛,只求解脱自己;道家追求成仙,也只是成就自己。而孔子提倡的成圣,是成为一个幸福自己并造福大众的人。子贡问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

5、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就是圣。圣是能造福大众的人。佛道追求的不是造福大众,而是普度众生,只是让众生心灵得到慰藉,而不是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那么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并使众人得到实惠是不是就是圣了呢?还不是,自己的心灵如果不能得到和谐与幸福,还不能算是做到了圣。很多有成就的人,虽然事业成功,但心灵并不安宁。于丹教授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去看医生,说自己很抑郁,只有在工作的时候才能感觉到充实和幸福,而一旦回到家中,就感到孤独、焦虑、彷徨,心情苦闷。医生说:“剧院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喜剧演员,节目非常精彩。您去看看他的节目,可以调整自己的身心。”那位病

6、人听了,久久没有吭声。当他抬起头的时候,泪流满面。他说:“我就那个演员。 ”现代社会,这样事业成功而心灵倍受煎熬的人不是少数。现在的学校教育教给了人们技能,却从没有教给人们如何关注心灵的享受。功利目标的实现和人性的完美和谐如何统一既是个体生命的课题,也是整个社会的课题。孔子的圣学,是造就心灵充实、并能适应社会,为大众服务之人的学问。后儒将儒家学说的目标定为“内圣外王”,认为人们应该内修身心,外治天下。然而,世间普通人居多,不可能都去治理天下,“内圣”的目的是“外”也圣,应该“内外皆圣”:也就是不忧不惧、心理健康,举止适宜、事业有成。圣学四道:文道,是成名的学问;行道,是言行的学问;忠道,是用心

7、的学问;信道,是知人的学问。这四种学问,是任何一个成就事业之人必然要运用和遵循的学问。孔子弟子记述圣学四道的顺序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而孔子阐述自己学术精髓时,顺序刚好是相反的,先信、忠,后行、文。孔子说:“谨而信,泛爱忠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说:自知而信(知人),泛爱而忠(从心) ,循仁而行,剩下要做的就是凭借这些学识而文(成名)。 ”我们也按信、忠、行、文这一顺序来谈孔子圣学的四道。一、信道:知人的学问“信”从人从言, “知人从言”之意,本义是了解人。因了解而能采取合宜的言行,后引申为信用、信誉。孔子说:“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知人从言。言为心声,了解一个人主要是从言语来知晓

8、。古人说“事之至大,莫如知人”,可见知人是人生最大的事,不知人,则无法在人世中自如地生存。子张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有道德的人如果不能掌握知人本领,也不敢笃行道德。怎能说信道可有可无呢?故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没有知人能力,不知怎么可以呢!古人又说:“事之至难,莫如知人。”知人是最难的事,故孔子说:“不患莫己知,患不知人也。 ”那么如何才能知人呢?诗经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意思是说砍斧柄啊砍斧柄,它的样子就在眼前。如何知人,也不远,就是先了解自己。知人包含了两种意思:一是认识自己,一是了解别人。说文解字载: “信,诚也。” “诚,信也。 ”信与诚都

9、是“了解”之意,只是对象不同。认识自己叫“诚” ,了解别人叫“信” 。人最不了解的是自己。古希腊有个故事讲了一个谜语: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晚上三条腿。很少有人能猜到谜底,因为人认识最不清楚的是自己。我们对自己了解多少?很多人对自己内脏的部位根本就不了解,也说自己的生理机知了。有一个笑话讲:一位学生理的学生威胁教授说:“如果你再不让我考及格,我就用刀刺进自己的心脏。”教授说:“这我倒不担心,因为我知道您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心脏在哪。”实际上,我们要想了解别人,首先要了解自己。“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只要对自己有真正的了解,就可以了解到对方的心理。中庸说:“至诚如神,可以前知。 ”

10、“至诚”,就是对自己非常了解,能够与自己潜意识对话。人有两种意识, 一种是显意识,一种是潜意识。显意识是大脑意识,潜意识是身体五脏六腑奇经百脉的感觉。我们的五脏六腑等器官的生理机能,是潜意识指挥的,不是大脑指挥的。大脑加工信息,是理性思维的场所。我们感受信息能力的高低,是大脑处理信息的基础。信是知人,知人从己,故孔子曰:“谨而信”。孔子为什么说“谨而信”?谨是什么意思呢?“谨”就可以知人了吗?为何说知人要谨呢?说文解字: “谨,慎也。 ” “慎,谨也。 ”古文解慎为“诚”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慎字今训谨,古则训诚。小雅慎尔优游;予慎无罪传皆云诚也。又慎尔言也,大雅考慎其相笺皆诚也。慎训

11、诚者,其字从真。人必诚而后敬,不诚末有能敬者也。”“诚”是对自己的了解,是自知。大学说“诚其意” ,就是了解自己的内心。老子说: “自知者明。 ”自知,既有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又是自己对自己的感知。我们的五脏六腑奇经百脉都有预感能力,能捕捉他们的信息并进行破译,就可以有效地指导我们的行为。谨慎现在的解释都是小心,这只是引申义。 如何小心谨慎呢?其实就是自我感知,多了解自己,多感知自己,就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这就是谨慎。粗心就是感知能力迟钝,对错误没有感觉而造成的。在孔子的圣学中, “诚信”不是玄虚的道德理念,而是为人处世的一种能力;谨慎也不是玄虚的要求,而是可以操作落实的能力:就是提高自己感官的

12、感知能力。粗心就是感觉能力迟钝造成的。孔子说:“谨而信”,意思就是自知而能达到知人。提高自我感觉能力。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自知则明” ,而要自知,主要是内视,向内心感知。孔子说: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任何需求都可内求于己而不必外求。很多人总是向外求,向外求求来的往往是痛苦。我们所要的东西都可以内求而得来,健康如此、财富也如此、幸福也如此。健康不是外求而能得来的。每天与我们五脏六腑奇经百脉对话,感谢它们,赞美它们, 当它们每天能快乐轻松时,我们的身体也就健康了,心情也就快乐了。那么如何知人呢?“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如果对自己能够有清楚的认识,就不怕不知人。知人也有知人的方法。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样,人就没有能隐藏的。要提高知人能力,曾参说的“日三省吾身”是最好的方法,每天都要反省“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人交往是否了解了对方的言行?我们当时也许不能很正确地把握对方的话中话,言外意,但事情过后, 我们可以总结, 提升这种感觉能力,使自己的判断力不断地提高。知人能力的应用非常广泛,只要人活着,就要与人打交道,与人打交道,就需要知人能力。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如果没有知人能力,不知怎么可以呢?工作、生活、交际都离不开信(知人)能力,特别是经商、从政,要知人善任,更需要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