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53867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16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绿地系统规划(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20 年末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59 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46 平方米(含附属绿地) ,绿地率 42%,绿化覆盖率为47%。 ”长沙市人民政府昨日对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完成批复,同时还出台了长沙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凡在规划区范围内有关绿地的一切生产与建设活动,均应遵守规划。【目标】全国一流生态园林城市据了解,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分市域和都市区两个层次,市域范围包括市区(即五个行政区:芙蓉区、天心区、雨花区、开福区、岳麓区),一个县级市(浏阳市) 、三个县(长沙县,望城县,宁乡县),总面积11819.5 平方公里,主要确定域内绿地系统总体布局结构和自然保护

2、区范围;都市区范围包括市区,长沙县的星沙镇、暮云镇、黄花镇、梨镇,望城县的高塘岭镇、坪塘镇、丁字镇、雷锋镇、星城镇、含浦镇、黄金乡,总面积1450 平方公里。规划目标为, 把长沙建设成为融山、水、洲、城于一体, 特色鲜明, 环境优美, 可持续发展,全国一流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实现“森林进城, 园林下乡, 城乡绿化一体” 的总体目标,形成“绿地公园化、庭院园林化、乡村生态化”的城市生态格局和以森林为主体、生物多样化、多功能、立体化的绿色生态系统。【市域】一廊、四带、四区结构绿地规划表示,市域绿地系统空间布局结构以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为核心,构建“湘浏纵横,沩围含城”市域大绿色空间体系。利用连云山、

3、九岭山、沩山、大围山和湘江水立山水相间的城市开敞空间体系,形成“一廊、四带、四区”空间结构。“一廊”:湘江生态廊道, 即市域大绿色系统格局中的主轴。建设沿江绿化生态保护带,中心城区范围内以景观性绿地为主,城区以外区域以生态绿地为主。“四带”:浏阳河、沩水河、捞刀河、靳江河生态绿化带,结合湘江及大小湖泊、水库等水体形成交织成网的河道风光带,即市域大绿色空间的骨架。沿河发展生态农业和林业。“四区”:西部自然生态区、东部自然生态区、北部农业生态区、南部农业生态区。【市区】6 大系统刷绿山水洲城绿地规划表示,根据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都市区绿地系统规划“两轴、两圈、四带、五廊、五楔、八园”,体现“

4、山、水、洲、城”的城市风貌特色。“两轴”为湘江风光带和浏阳河风光带。湘江两岸各控制50-100 米,结合防洪堤建设,建成开放性带状公园。浏阳河西岸控制绿化带宽度100 米,东岸控制200 米。“两圈” 为外围生态圈和绕城线林带圈。外围生态圈以都市区自然山水环境为城市生态支2 撑。绕城林带是规划沿市区的绕城线两侧各按100 米绿线宽度控制(河东南绕城线内侧100米,外侧400 米)出的防护林地。“四带”为浏阳河、沩水河、捞刀河、靳江河两岸的防护林带。“五廊”:城市对外的五条对外交通绿廊(绿色通道 )。连接城乡的京珠高速公路(长沙段 )、长永高速公路、长益高速公路以及京广铁路、石长铁路两侧第一层山

5、脊线以内的山地或100米以内的平地形成绿色通道。“五楔”:规划圭塘河省森林植物园、黄兴镇东岸乡、松雅湖洪山庙、谷山东方红农场、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桃花岭等五片生态隔离楔形绿地。八园:规划黑麋峰、石燕湖、莲花山、乌山等四个风景名胜区,谷山、象鼻窝两个森林公园和一个生态动物园、一个生态公园,总面积7105 公顷。【举措】禁止单位擅改绿地性质昨日,长沙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出台,2005 年 7 月 20 日起施行。办法表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对生态环境构成破坏的活动;城市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作他用。城市绿线指本市城市规划区内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办法规定,现有的和

6、规划的公共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风景林地、道路绿地;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流、湖泊、湿地、水塘、山体等城市生态控制区域;城市规划区内的风景名胜区、原森林植被及园林文物、古树名木规定的保护范围等;其他对城市生态和景观产生积极作用的区域,应划定城市绿线。批准的城市绿线应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城市绿地、服从城市绿线管理的义务,都有监督城市绿线管理、举报投诉城市绿线管理违法行为的权利。城市绿线范围内的现有绿地和规划绿地,由市规划、 绿化部门负责监督管理并建立数据库,实施绿地数据的动态管理。城市绿线范围内的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作他用。有关部门不

7、得违反规定,批准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对违反规定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应予处罚的行为,由相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罚。对违反本办法的直接责任人或单位负责人,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 中心片区绿地系统规划长沙市都市区中心片范围北至浏阳河南岸,西临湘江东岸,东、南靠二环线,总体规划面积 50km2,人口70 万人,是长沙市旧城区所在地,也是长沙市的核心城区和经济文化中心,是城市绿地系统最重要和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一、中心片区绿地现状分析虽然中心区片是长沙市城市绿地系统最主要的服务对象,但它的绿化现状情况却很不理想,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密度大(旧

8、城区达到45 万人 /km2),城市建设大量集中,绿地规划控制不力,历史欠帐多,人均绿地面积只有3.54m2,绿地率只有15.01%,绿化覆盖率为23.96%,离园林城市的标准要求差距较大。具体的矛盾和问题体现在:1、公园绿地严重不足该片区有公园绿地13 处,其中全市性综合公园2 处,区域性综合公园2 处,社区公园 1 处,专类公园3 处,带状公园1 处,街旁绿地4 处,公园绿地总面积200.30hm2,占片区总用地的3.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足2m2,按 500m 的日常生活服务半径计算,它的适宜服务范围为830hm2,占片区总用地的16.60%,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休闲功能的需要和4 市民

9、对公园绿地的迫切需求。同时由于公园绿地缺乏,必然导致其分布的不均衡。其中烈士公园用地为135.47 公顷,占到了中心片公园绿地总面积的67.63%。就更加重了这种不均衡性。一些繁华地段和聚集密度较大的区域,如旧城区东塘片、红旗区片、人民路沿线两厢、解放路沿线两厢、韶山路沿线两厢、芙蓉中路沿线两厢及旧城区以北、东塘以南地区, 要找到一块有一定规模的公园绿地相当困难。这种现状不但使居民找不到户外休闲活动的适宜场所,而且使城市热岛效应有增强的趋势。表 11-1 中心片各类公园绿地现状统计表序 号名称地点面积 (hm2)类型1动物园德雅路4.53动物园2芙蓉北路火车北站7.5街旁绿地3五一大道路桥头泉

10、地五一大道东桥头2.5街旁绿地4步园芙蓉广场五一路南北两侧2.6街旁绿地5五一广场五一广场3.2街旁绿地6桂花公园赤新路2.01居住区公园7白沙井小游园白沙路1.12其它专类公园8天心公园蔡锷路以西9.8其它专类公园9紫凤公园北大桥东桥头3.75区域性公园10晓园公园晓园路3.78区域性公园11南郊公园新开铺48.6全市性公园12烈士公园东风路135.47全市性公园13湘江风光带带状公园2、防护绿地相当缺乏除湘江东岸有一线防护绿地(兼作带状公园)外,中心片区内几乎没有其它防护绿地,因此中心片区没有相应功能的绿地来发挥安全防护、卫生隔离的作用, 从而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也不能满足城市景观

11、的需要。如湘江大道、 芙蓉路、 韶山路、 车站路、 丽臣路、展览馆路、八一路、五一大道、人民路、劳动路、环线这些南北、东西向的主干道及铁路线两侧均应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地,以达到防护滞尘, 隔音降噪的目的, 同时美化城市景观,为网络化的城市绿地系统提供骨架支撑和联系廊道。另外,一些效益差, 污染重的工厂企业,或由于城市的发展,土地利用不经济不合理的污染单位应适地搬迁。少数效益好,污染少,因诸多原因不便于或暂时不能够搬迁的工厂企业应视情况在单位四周设置适宜宽度的防护5 隔离带, 以达到安全卫生的防护要求。旧城区的周边也应设置一定宽度的防护绿化带,这既是对旧城区进行生态环境改善的有力措施,也将对旧

12、城格局的保护,防止过度开发起到重要作用。3、附属绿地很不平衡在附属绿地中,一些建设历史较长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厂矿企业的绿化情况较好,绿地率较高, 使得公共设施绿地和工业绿地所占比重较大,是城市绿化的基础,一些新建的市政设施绿地, 如水厂、 污水厂附属绿地也基本达到了相关要求,然而居住绿地和道路绿地的总体水平却不高,虽然近几年一批新建的居住(小)区,由于规划控制、市场营销、业主观念等原因普遍达到了规范指标要求,但更多建设年代较久的居住(小)区,绿化情况较差,通过对 10 个居住小区的抽样调查,其人均绿地面积仅为1.5 平方米,平均绿地率不到10%,基本无公园绿地。尤其是旧城区内人口密度大,用地

13、紧张,人均绿地指标和绿地率就更低,虽然一些新建和改拓建的城市道路绿地率达到了一定水平,但多数仍不能满足规范要求。而且除少数几条保护较好的道路外,大多新建、 扩建道路的行道树树冠很小或者没有,绿化覆盖率比较低。 城市支路和一般街巷的绿化状况就更不理想,有的几乎没有道路绿地。对外交通设施由于其功能要求,绿地率不能太高,但目前来看是绿地率过低了,这种状况应该得到改善。表 11-2 中心片区道路绿化现状统计表道路名称道 路长度(m)树木数量 (株)绿地率(%)迎宾路14003133.3中山路15003970.33五一路4740102928.93建湘路315012030解放路535013323.71八一

14、路28008153.68黄兴路32007582.87劳动路4930134512.11韶山路3980113315.43蔡锷路25407460.62沿江大道4650348336.88车站路4320168017.426 人民路25906510.52芙蓉中路9470463013.774、绿化低质,树种单调片区内除少数栽种时间较久的道路绿化和单位绿化外,普遍绿化质量欠佳,乔灌木配置失当,树种单调,生长状况也不理想,且维护不力,有一定程度的人为损害。5、绿地建设的管理体有待完善,执法力度急需加强。完整的管理体制是绿地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管理多头、职责不明、工作程序不严谨, 执法态度不坚决,干预无力等原

15、因造成了绿地被侵占或挪作它用的现象时有发生,使规划不能落实。二、规划发展目标要把长沙建设成为融山、水、洲、城于一体,特色鲜明环境优美的国家园林城市,实现“城乡绿化一体”的总体要求,2020 年达到人均公园绿地12m2,人均绿地15m2,绿地率45%,绿化覆盖率50%的目标, 中心片区担负着重要的任务,中心片区作为核心城区力争在规划期内, 绿地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各类绿地分布均匀,并形成系统网络,满足中心片区市民对绿地的需要,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解热岛效应;突出“山、水、洲、城”的“城”空间,创造“城在绿中”的优美意境;同时展示长沙旧城的布局特色,使长沙历史文化的独有魅力在与时俱进的发展中焕发出更

16、加夺目的光彩。中心片区2020 年应达到人均公园绿地6.78m2,人均绿地21.43m2,绿地率 30%,绿化覆盖率 35%的绿化发展目标。三、规划原则1绿化突出旧城特色和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中心片是长沙旧城所在地,是长沙悠久历史和地方文化的最主要的承载空间,保护和利用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绿地规划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2绿地布局系统化、网络化原则城市绿地布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主要体现在是否形成系统,结成网络上,只有形成一定的城市绿地网络系统,才能为虫鸟类生物提供合宜的生境,从而加强城市的自然生气。同时充分发挥绿地的规模效应,以利于各项环境保护、社会生活和人文理想目标的实现。7 3绿地规模适中,均衡设置原则由于中心片区用地十分紧张,不可能腾出过多用地用于绿化,这就需要在用地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科学确定各类绿地的适宜规模,进行空间均匀、总体平衡的布置,以达到使片区内各部分环境都能得到改善,市民绿地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目标。四、绿地规划1中心片区绿地系统结构特点中心片区是长沙市的核心城区,绿地系统中没有大面积的城郊森林和农田水域,主要靠城区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