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5159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2.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语文第1 页 共 9 页镇江市高一试验班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卷( 选择题 )和第卷两部分,满分为150 分。考试用时150 分钟。命题人:吴云涛第卷(选择题,共54 分)注意:第卷和第卷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第卷的答题格中,否则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脉络( m i )颤动( zh n)霎时( sh i )倩影( qi n)B袅娜( ni o)踱步( du)点缀(zhu)炮烙(lu )C惆怅(ch ng)俨然( y n)诧异( ch)跬步( ku)A悲怆(qi ng)贫瘠(j )渣滓(z)陈抟( tu n)

2、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缔造见风使舵执着既往不咎 B漫谈无精打采凌晨忍俊不禁 C峥嵘百无聊赖班驳入不敷出 D蛰居幸灾乐祸孺动数典忘祖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有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 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走在最前面的那位教授是一位知识的学者。 A. 淡淡标志广博 B.薄薄标记渊博C. 淡淡标记广博 D.薄薄标志渊博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个人都会犯错误,犯了错误应该首先检查自己,文过饰非或对别人的批评不屑一顾都是不对的。

3、B在风光秀丽的湘西,生活着相依为命的祖父孙女两人。C不管出现什么情况,他都无动于衷,稳如泰山,表现出良好的心理素质。D我们应当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学生。5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调查小组经过详细调查,查实了杨主任两次收受陆老板、黄经理 1330 美元的事实。 B在“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并环绕地球飞行二十小时后安全返回地面,表明我国已具备建设航天发射场和空间站的能力。 C很长一段时间,经济效益滑坡一直困扰着这个有五万多职工的企业,谁也提不出 使企业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D鼓声喧天,礼炮齐鸣,我们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高一语文第2 页 共

4、9 页6.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哎呀,哎呀! ”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即使你不为自己着想,也得替我 想想呀。我可怎么办呢?” B.我想: “我这悲惨的生活会不会是一场梦呢?” C.我正在这探险过程中,不能因为没有什么好玩的事而只顾整天唉声叹气!我有很多 福分:幸福、愉快的性情,以及力量。 D.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二、文言文阅读(每题 3 分,共 24 分) (一)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5、。”公从之。辞曰: “臣之 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 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6、失其所与, 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7下面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失其所与,不知 8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夫晋,何厌之有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9烛之武所言于秦有利无害的一句是:()A亡郑以陪邻 B越国以鄙远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10. 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其,还是。 B以乱易整。易,交换。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那。 D 以俟夫观人风

7、者得焉。俟,期待。( 二 ) 王景字仲通,乐浪冉邯人也。景少学易,遂广窥众书,又好天文术数之事,沈深 多伎艺。辟司空伏恭府。时有荐景能理水者,显宗诏与将作谒者王吴共修作浚仪渠。吴用景堰流法,水乃不复为害。初,平帝时,河汴决坏,未及得修。建武十年,阳武令张汜上 言: “河决积久,日月侵毁,济渠所漂数十许县。修理之费,其功不难,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书奏,光武即为发卒。方营河功,而浚仪令乐俊复上言:“昔元光之间,人庶炽高一语文第3 页 共 9 页盛,缘堤垦殖。而瓠子河决,尚二十余年,不即拥塞。今居家稀少,田地饶广,虽未修理,其患犹可。且新被兵革,方兴役力,劳怨既多,民不堪命。宜须平静,更议其事。

8、”光武得此遂止。后汴渠动侵,日月弥广,而水门故处,皆在河中。兖、豫百姓怨叹,以为 县官恒兴他役,不先民急。永平十二年,议修汴渠,乃引见景,问以理水形便。景陈其利 害,应对敏给,帝善之。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 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溃漏之患。明年夏,渠成。景由是知名。建安八年,迁庐江太守。 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又 训令蚕织,为作法制,皆著于乡亭,庐江传其文词

9、。卒于官。 注:瓠子:黄河一段堤岸名,在河南滑县境内。 绩:应作“碛” ,砥碛:指河中的沙堆、石头。 芍陂:蓄水池名,在今安徽寿县安丰塘以东。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虽未修理,其患犹可。 B宜须平静,更宜其事。 C景陈其利害,应对敏给。 D又训令蚕织,为作法制。 1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A书奏,光武即为(景)发卒。 B且(国)新被兵革,方兴役力。 C十里立一水门,令(人)更相洄注。 D (帝)遂铭石刻誓,令民知常禁。 13. 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人庶炽盛:百姓情绪高涨 B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致

10、使土地肥沃而粮食却总是不足 C令民知常禁:使老百姓了解经常的禁止 D方营河功:正在进行治理黄河的工程 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王景年少学易 ,后又博览群书,并喜好天文术数一类的知识。王景性格沉稳, 多才多艺。被征召到司空府任职。B阳武县令张汜上书认为,应拿出必要的花费和工夫改筑和修理堤防。而浚仪县令 乐俊则认为目前修筑堤防不合时宜,光武最终采用了乐俊的建议。 C明帝对王景的陈述大为赞赏,于是这年夏天,征发民工数十万,派王景与王吴负 责从荥阳以东到千乘海口一千多里的修渠筑堤的工程。 D王景任庐江太守时,郡内有从前楚相孙叔敖所开辟的芍坡稻田,王景便率领官吏 百姓,重新修整农田,教

11、民用犁耕种。从此,庐江境内富饶充足。三、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完成15-18 题。 (每题 3分,共 12 分) “美”字的来源,是“羊大为美”。 说文对美的注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 六畜,主给膳也” ,美来源于好吃、味美。孔子的“君子成人之美,把美与善、美与满足混在一起, 他听到韶乐, 三月不知肉味即是例证。大哲学家庄子, 对美很有点辩证的把握, 看到了美的相对性。他说:“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已经触及了一些内涵。 此外礼记的“美恶皆在于心”,把美看成是主观的东西,还有散见于诗词、文章的不少观点,如美在恰

12、如其分,在于匀称,即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所描绘的东邻之 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至于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浓抹总相宜”的诗句,则说明 了美在自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谚语,道出的是美在于关系。对于美是不是主客观高一语文第4 页 共 9 页的统一,苏东坡的琴声作了这样的思索:“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 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以上种种,虽挂一漏万,确也说明“” 。如美学家朱光潜所云:“法国人往往 把美叫做我不知道它是什么。 ” 其实,漂亮的形象引起人们感官愉悦,进而触发其爱慕甚至占有的情感,这里

13、有历史 的、文化的、民俗的、道德的、时代的、物欲的等多种因素作用于其间。包括体育竞技、 书法、绘画、文学作品等之所以让我们觉得美,归纳起来,首先,是在于一种具体的形象 (不是抽象的概念)作用于我们的感官。其次,感官把接受的形象作用于情感,引起了我 们的爱慕和喜悦,给我们享受和陶醉。第三,能够引起我们审美情感的形象,只能存在于 人类社会之中,它们都只对于人,对于人类社会才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美是一 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美不是自然现象(如花的红和花的美有区别),也不是私有现 象(美能分享,美有公认的标准),如少女能歌唱失去的爱情,而守财奴不能歌唱他所失 去的钱财(因为后者的歌唱不能和他人交

14、流、共鸣,因此不会动人)。第四,自然、社会 生活、艺术作品中的各种形象,不是都美,即美除了形象性、感染性、社会性的特点外,还必须具备一个最根本的特点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美的形象应当反映出人作为 人的本质力量,也即人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去改造世界,追求真与善,从而在客观世界取得自由这样一种能力和力量。如庖丁之出神入化地解牛,医生神奇熟练地运用手术刀, 社会井然有序地和谐发展,神舟飞船出入自由地遨游太空, 美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所以有稚子之心,美在无邪;少女之心,美在无暇;志士之心,美在无私;壮士之心, 美在无畏之誉。(选自人民文学2003.12 ) 15下列是对文中古人对“美”的认识

15、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认为美就是善,就是满足。总之,美是主观的东西。 B孟子认为美是充实的,他比孔子则更触及了美的内涵,认为美是客观真实存在的。 C庄子认为美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美,美没有一定的标准,因而美是虚无飘渺的。 D宋玉对“东邻之女”美的描述,也是基于认为美是主观的认识。 16苏东坡的琴声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最能说明他的观点的一项是:() A美是难以说清的东西。 B美是主观的东西。 C美是客观存在的东西。D美是主客观统一的。 17第二段空缺处是一句关于美的名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A美的形象是丰富多彩的。(黑格尔)B美是难的。 (苏格拉底) C美是一种本质的现象。(歌德)D美本身都是无限的。 (黑格尔) 18下列是本文作者对美的见解,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必须具有一种具体的美的形象(漂亮的形象),才能引起人们感官的愉悦,从而产 生美的享受和陶醉。 B不仅形象要作用于感官,而且感官还要作用于情感,这样才能产生美,因而美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之一。 C美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私有现象,它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对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