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理科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5129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89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理科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新课标理科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新课标理科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新课标理科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新课标理科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理科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理科数学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节 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1数学归纳法 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_时命题成立; (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_时命题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第一个值n0(n0N*),nk1,2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1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n取第一个值n0(nN*)是否一定为1呢? 【提示】 不一定n0的取值应取命题成立的第1个值,不一定是1.,2数学归纳法的两个步骤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提示】 数学归纳法中两个步骤体现了递推思想,第一步是递推基础,也叫归纳奠基,第二步是递推的

2、依据,也叫归纳递推两者缺一不可另外,在第二步中证明nk1时命题成立,必须利用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解析】 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凸多边形,故第一步应检验n3. 【答案】 C,【答案】 C,【答案】 2k,【审题视点】 (1)第一步验证n1时等式成立 (2)第二步假设nk(kN*)时等式成立,证明nk1时,等式成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问题,要“先看项”,弄清等式两边的构成规律,等式两边各有多少项,初始值n0是多少 2由nk时命题成立,推出nk1时等式成立,一要找出等式两边的变化(差异),明确变形目标;二要充分利用归纳假设,进行合理变形,正确写出证明过程,求证:(n1)(n2)(nn)

3、2n135(2n1)(nN*) 【证明】 (1)当n1时,左边2,右边2112, n1时,等式成立 (2)假设当nk(kN*)时,等式成立, 即(k1)(k2)(kk)2k135(2k1) 当nk1时,左边(k2)(k3)2k(2k1)(2k2) 2(k1)(k2)(k3)(kk)(2k1),22k135(2k1)(2k1) 2k1135(2k1)(2k1) 这就是说当nk1时,等式成立 根据(1)、(2)知,对nN*,原等式成立.,1从特殊发现一般性规律,特别是左边最后一项分母的变化在由nk推出nk1时命题成立时,关键抓住两点:(1)项数与分母的变化;(2)将分母放大,从而向nk1时的目标靠

4、拢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由nk时命题成立证nk1时命题也成立,在归纳假设使用后可运用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等来加以证明,充分应用基本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放缩技巧,使问题得以简化,【审题视点】 根据求出的前n项,抽象出一般性的规律,然后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猜想an的通项公式是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注意两点:(1)准确计算a1,a2,a3发现规律(必要时可多计算几项);(2)证明ak1时,ak1的求解过程与a2、a3的求解过程相似,注意体会特殊与一般性的辨证关系 2“归纳猜想证明”的模式,是不完全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综合应用的解题模式,这种方法在解决探索性问题、存在性问题时

5、起着重要作用,它的模式是先由合情推理发现结论,然后经逻辑推理证明结论的正确性,这种思维方式是推动数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方式,【解】 f(x)x21,且an1f(an1), an1(an1)21, 函数g(x)(x1)21在1,)上单调递增 于是由a11,得a2(a11)21221,,进而a3(a21)21241231, 由此猜想:an2n1.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这个猜想: 当n1时,a12111,结论成立; 假设nk(k1且kN*)时结论成立,即ak2k1. 由g(x)(x1)21在区间1,)上单调递增知, ak1(ak1)2122k12k11, 即nk1时,结论也成立 由知,对任意nN*,都

6、有an2n1.即1an2n.,数学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用于解决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证明时步骤(1)和(2)缺一不可,步骤(1)是步骤(2)的基础,步骤(2)是递推的依据,运用数学归纳法应注意: (1)第一步验证nn0时,n0不一定为1,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起始值 (2)由nk时命题成立,证明nk1时命题成立的过程中,一定要归纳假设,否则就不是数学归纳法,从近两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以及与数列有关的命题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为解答题,主要考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数学命题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为中、高档在求解时,应注意答题步骤的规范化,【解析】 当nk时,左边123k2, 当nk1时,左边12k2(k21)(k1)2,应加上(k21)(k22)(k1)2. 【答案】 D,课后作业(四十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