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4板块1(安徽专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50102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1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4板块1(安徽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4板块1(安徽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4板块1(安徽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4板块1(安徽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4板块1(安徽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4板块1(安徽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1部分专题4板块1(安徽专版)(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四 热点追踪,一、(2011淮南二中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道光癸卯闰秋,吾妻秋芙来归。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余戏举朱彝尊词云:“簸钱斗草已都输,问持底今宵偿我?”秋芙故饰词云:“君以我不能胜耶?请以所佩玉虎为赌。”下数十子,棋局渐输,秋芙纵膝上狗儿搅乱棋势。余笑云:“子以玉奴自况欤?”秋芙嘿然。而银烛荧荧,已照见桃花上颊矣。,去年燕来较迟,帘外桃花已零落殆半。夜深巢泥忽倾,堕雏于地。秋芙惧为狗儿所攫,急收取之,且为钉片于梁,以承其巢。今年燕子复来,故巢犹在,绕屋呢喃,殆犹忆去年护雏人耶? 桃花为风雨所摧,零落池上,秋芙拾花瓣砌字,作词云:“春过半,花

2、合也如春短。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春”字未成,而东风骤来,飘散满地,秋芙怅然。余曰:“此真个风狂春不管矣!”相与一笑而罢。,夏夜苦热,秋芙约游理安。甫出门,雷声殷殷,狂飙疾作。仆夫请回车,余以游兴方炽,强趣之行。未及南屏,而黑云四垂,山川瞑合。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觉竹风骚骚,万翠浓滴,两山如残妆美人,蹙黛垂眉,秀色可餐。余与秋芙且观且行,不知衣袂之既湿也。,秋月正佳,秋芙命丫环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时余自西溪归,及门,秋芙先出,因买瓜皮迹之,相遇于苏堤第二桥下。秋芙方鼓琴作汉宫秋怨曲,余为披襟而听。斯时四山沉烟,星月在水,铮铮杂鸣,不知天风声环佩声也。琴

3、声未终,船唇已移近漪园南岸矣。因叩白云庵门,庵尼故相识也。坐次,采池中新莲,制羹以进。香色清冽,足沁肠腑,其视世味腥膻,何止薰莸之别。,回船至段家桥,登岸,施竹簟于地,坐话良久。闻城中尘嚣声,如蝇营营,殊聒人耳。桥上石柱,为去年题诗处,近为蚌衣剥蚀,无复字迹。欲重书之,苦无中书。其时星斗渐稀,湖气横白,听城头更鼓,已沉沉第四通矣,遂携琴刺船而去。 (节选自清代蒋坦秋灯琐忆,有改动) 【注】 簸钱斗草:古代的两种游戏。玉奴:杨贵妃。相传唐玄宗曾与亲王下棋,将输时,杨贵妃放小狗于座侧,将棋局弄乱。,解析: D视:同相比。判断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首先要了解该词常见的意项,再结合具体语境。不能仅仅局限

4、于所选句子,应还原到具体的语段语境中去判断。 答案: D,解析: A以:介词,用、拿/目的连词,来。B.为:动词,修筑/“为所”结构,表被动。C.之: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D.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根据上下句的句意关系进行推断,同时还要熟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答案: C,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夫妻二人下棋时,秋芙常输,但她并不气馁,要与丈夫再决胜负,在输了棋之后调皮地让小狗搅乱棋局。 B春天,桃花被风雨吹落,秋芙用花瓣拼成诗句,表达自己的伤春之情,可惜“春”字还没有拼成,就被风儿吹散。 C秋天月明

5、之夜,夫妻二人泛舟西湖,鼓琴为乐,拜访故人,感慨颇多,一直玩到四更天才移船回家。,D这篇散文用细腻生动的笔触,记录了作者与妻子之间和谐美满而富有情趣的日常生活琐事,字里行间弥漫着深挚的感情。 解析: A不是在输了棋之后,而是在棋局失利之时,她就故意让膝上的小狗跳到棋盘上搅乱棋局。判断文言内容表述的正确与否,要能正确理解文言意思,并注意到细微之处的意思表达。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细细比对。 答案: A,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秋芙好棋,而不甚精,每夕必强余手谈,或至达旦。 译文:_ _ (2)俄见白光如练,雨下如注,乃止大松树下,雨霁更行。 译文:_ _ (3)秋芙命

6、丫鬟负琴,放舟西湖荷菱之间。 译文:_,答案: (1)秋芙爱好下棋,但棋艺不很精深,每天夜里一定要强挽(或“强迫”“强求”均可)我与她一起下棋,有时候一直下到天亮。 (2)不久就看见白花花的雨像白布一样,如同从天上倾注一般落下,于是在大松树下停住,雨过天晴才又重新上路。 (3)秋芙让丫鬟背着琴,在西湖荷花菱角中泛舟。,参考译文: 道光癸卯年的秋天,我的妻子秋芙嫁到我家来。秋芙喜欢下棋,但棋艺不太精湛。每晚她总是拉我下棋,有时一直下到天亮。我开玩笑地用竹坨词里的话问她:“掷钱斗草都已输,问你今宵拿什么偿我?”秋芙故意拿话掩饰说:“你以为我赢不了吗?请让我用所佩带的玉虎作为赌注。”下了几十个子,秋

7、芙的棋局明显失利,她故意让膝上的小狗跳到棋盘上搅乱棋局,我笑着说:“你这是在像玉奴一样恃宠撒娇吧。”秋芙默然不语。但在银烛的灯光下,已看到她的脸红了。,去年春天燕子来得较迟,屋外的桃花,已经谢落了大半。夜深时屋梁上的燕巢忽然倾倒了,小燕子掉到地下,秋芙害怕小燕子被狗儿抓走,急忙起来把它送回燕巢,并用竹片钉在梁上,加固燕巢。今年燕子又来了,去年的旧巢还在,燕子绕着屋梁呢喃啁啾,大概还记得去年保护小燕子的人吧。 桃花被风雨所摧,花瓣飘落在池塘中,秋芙拾起花瓣摆成字,作成谒金门一首:“春过半,花合也如春短。一夜落红吹渐漫,风狂春不管。”“春”字还没摆好,一阵东风吹来,把花瓣吹乱,飘散满地,秋芙十分怅

8、然。我说:“这真是个风狂春不管了。”两人相视一笑作罢。,苦于夏夜的炎热,秋芙约我到理安寺去游玩。刚出门,雷声隆隆,狂风大作,仆人请求驾车转回,我因为游兴正浓,硬要他驱车前行。还没到南屏山,天空乌云密布,山川昏暗一片,不一会儿,只见闪电像白练一样从独秀峰顶闪过,大雨倾盆而下,于是我们在大松树下停车避雨,雨停之后又往前行。只觉得竹林中清风飒飒,山上翠色欲滴,两座山峰就像残妆美人一样,皱着眉头,秀色宜人。我和秋芙边欣赏边赶路,不知不觉衣袖已经湿透了。,秋月很好,秋芙让小丫鬟背着琴,到明圣二湖荷花丛中去泛。当时我正从西溪归来,到家时,秋芙已经出了门,因而我靠着瓜皮的指示,追寻她的踪迹。我们在苏堤第二桥

9、下相遇。在船上,秋芙弹着汉宫秋怨的琴曲,我为她披上衣裳听她弹琴。这时四周山峦被烟雾笼罩着,星星月亮映在水中,琴声争争鸣响,不知是天风声还是环佩声。琴声还没住,我们的船头已靠近漪园南岸了。下船后去叩白云庵的门,白云庵的尼姑是老相识了。她请我们坐下,便去采池中的新鲜莲子,做莲子羹招待我们。莲子羹芬芳清醇,足以沁人肺腑,如果和世间的腥膻之味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回船时我们在段家桥登岸,登岸后放了一张竹席在地上,坐着闲聊了许久。听到城中的喧嚣之声,感到就像苍蝇在耳边嗡嗡一样,让人厌烦。桥上的石柱,是我去年题诗的地方,近来被蚌壳剥蚀,字迹已看不见了。我想重写上去,苦于无处可写。这时星斗渐渐稀疏,湖面泛

10、着一层白气,听城头的鼓声,已经通通地敲了四遍了,我们于是携琴撑船而归。,二、(2011合肥八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留侯论 苏 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 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

11、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

12、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注】 贲(bn)、育:孟贲和夏育,相传为古代的勇士,能力举千钧。倨傲鲜腆:傲慢无礼。,解析: C“逆”在这里是“迎接”

13、的意思。 答案: C,解析: C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A.两个“而”分别是“却”和“又”的意思。B.两个“于”分别是“从”和“对于”的意思。D.两个“以”分别是“因为”和“用”的意思。 答案: C,7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认为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B对于张良刺杀秦始皇一事,苏轼持反对意见,认为这是逞一时之勇。 C苏轼认为,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 D张良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气和度量不相称,所以苏轼认为张良还不是真正的豪杰之士。,解析: D“所以苏轼

14、认为张良还不是真正的豪杰之士”与原文意思不符合。 答案: D,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译文:_ (2)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末可乘。 译文:_ _ (3)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译文:_,答案: (1)(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 (2)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 (3)保养那完整的刀锋,等待对方的衰弊。,参考译文: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能算作勇敢的人。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

15、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这表明他胸怀阔大,他的目标非常高远啊。,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奇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但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鬼怪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给张良兵书(而在于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秦朝正很强盛时,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无罪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