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的三大定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48968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9.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销售的三大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销售的三大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销售的三大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销售的三大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销售的三大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销售的三大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销售的三大定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销售的三大定律搞销售的人有两种,一种叫职业选手,他们都按规律做事,总是能成功;还有一种 叫做业余选手,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做规律,偶尔也能成功,逮一把算一把。那些举世闻名的营销员,都是越做越有规律,越有规律越会做,越会做就越赚钱。所以,搞销售很锻炼人, 这个世界上的百万富翁,80都从事过销售。凡是一出手就先干一段销售工作 的人,他再回过头来做管理,就可以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要想获得持久的成功,就要了解销售中的规律。规律一:人人都是瞎子同样一幅图,有的人看着像一位少女,有的人看着像一个老太婆。几个东西同时拿出来,有的人看到这一个,有分人看到那一个,有的人能看到两个,有的人能看到三个 总之,

2、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的,这就是所谓的盲点。人人都是有盲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人都是瞎子。王婆买瓜,瞎子自夸盲字怎么写?亡和目。亡不光有死亡的意思,还有丢失的意思,比如亡羊补牢,就是丢羊了。亡的第三个意思是失去功能,盲就是目失去了功能,眼睛失去了功能。人的眼睛并不能看到全部,只是看到局部,所以盲点的概念是说:一个人在看的过程中,或者在选择性的认知中,有失盲的现象,因而,他只能看到有限的可能性,排斥 了对某些信息的感知。王婆买瓜,自卖自夸。所有搞销售的人,把自己的产品抱在怀里,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似的, 什么都好。 其实,任何东西都有好的一面,也有它不好的一面。客户是挑剔的,一看你的产品就能看出毛病来

3、。你说你的产品好,客户没有看到,因为客户也有盲点。我们自己都有盲点, 为什么不允许客户有盲点呢?客户一旦把注意力集中在你产品 的缺点反面,他越是集中,就越排斥与相反或者不同的信息,因而也就排斥了对产品优点的感知。跟瞎子计较啥?很多营销员,销售不成功就生气,在背后偷偷摸摸地骂客户:“ 瞧你那副德性,不买拉倒!这是一种补健康的心理,他们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客户,是心态不平和的表现。心态不平和,你是做不长久的。我爷爷领着我父亲去当兵的时候,他拉着我父亲的手说:“ 孩子,你要去当兵了, 当兵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分配到前线,如果到后方就比较安全,这是你的福气;如果分配到前线,那是正常,分配到前线也有

4、两种情况,一种是没负伤,一种是负伤。没负伤是福气, 负伤是正常。 要是负了伤也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负轻伤, 一种是负重伤,负轻伤是福气,负重伤叫正常;负重伤也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治得好,一种治不好,治得好是福气,治不好叫正常;治不好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终身残疾,一种就是死了,重伤残疾叫福气,死了就是正常。”有的人搞销售,搞了没几天,不行。太累了。销售不仅是身体累,更多的是心累,心累就是不平和。客户买了。那叫福气要是不买,那叫正常,销售也要讲平和。所有的人遭到拒绝,心里都会不舒服,这是人之常情。但是人们一旦知道了心理学中的盲点理论,知道人人都有这个弱点,就开始变得平和。大多数人对拒绝的定义是:他不

5、信任我,他看不上我,他对我有看法。可是。懂得盲点理论以后,人们就会把这个定义转化成:客户是有盲点的,他拒绝我是正常的。当 你从这个角度看人的时候,你就是有点像佛眼看人一样,超脱了一点,和平了一点。规律二:个个都是禽兽现在,北大、清华开展了一个游校园的活动,就是全国各地的孩子集体到北大、清 华来参观。那些中小学生原先并不知道北大、清华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参观完了以后才知道,北京大学的图书馆是亚洲高校里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大学的百年纪念讲堂,克林顿总统曾经在那里发表过演讲。他们也知道北京大学的未名湖、万人大食堂、校舍和教室等等。这些东西让孩子们一看,他们心中就产生了一个对北京大学的概念。我女儿就是这

6、样的,她现在立志就要考北京大学,在她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我就不断的领着她上北大去参观,去熏陶,看来看去,最后看到眼睛里了,看到别的大学就不行了,都说这照北京差远了。一个人心中没有目标的时候,不管现实怎样,他觉得还行。可是一旦心里树立起一个目标,这个人就不满足了,他就会不断地努力,让现实逐渐向自己心中的目标靠拢。要想让客户买你的东西,就要给他树立目标。目标有两种,一种叫做美好的目标, 还有一种叫做恐怖的目标,或者叫痛苦的目标。只要是销售,这两种目标都应该有。人类作为一种动物,身上具有兽性,会天然地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所有的购买行为都是为了趋乐僻苦。客户不买你的产品,是因为购买你的产品能带来的快乐你

7、没说够,失去这个产品所造成的痛苦你又没说透。好的没说够,坏的没说透,说得是不好也不坏。不上也不下,不冷也不热。最后生意就做得不死也不活。规律三:四个买者,一个都不能少有人以为,做销售的时候,买者只有一个,其实不然。决定能否成交的,有四个买 者。这四个买者,一个都不能少。经济买者买一个东西,有的企业是董事长说了算,有的企业是总经理说了算。在家里,有的是先 生说了算,有的是太太说了算,这个对买产品说了算的人,就是经理买者经济买者通常只有一个人。我遇到过一个企业,那个企业负责培训的老总说:“ 这件事说了算。” 然后他就大胆地跟我说他的想法和计划。最后谈到费用, 我才发现, 他说了不算, 这件事就一直

8、压在这里。我东调查,西调查,才发现这个老板要离职了。离职之前还在做垂死挣扎,把房子盖在冰山上,结果太阳一出来,房子就塌了。所以有的时候你认错人,销售是不会成功的。这个家本来是先生说了算,你去跟太太说,太太最后也做不了主,搞销售的人,要慧眼识珠。你出去销售, 刚出去的时候, 这家公司谁说了算, 你要一眼就看出来。如果你没看清楚,把那个说了不算的人当成说了算的人,老给他做工作,那就等于自己给自己埋地雷。使用买者亲自使用或者监督使用的人,叫做使用买者。比如,一些单位集体购买福利产品。这家单位的职工时使用买者,他们也有发言权,只要有一个不乐意买,说:“ 咱们别买这个,买这个吧!” 都有可能使你这个生意

9、没法做。技术买者技术买者也挺厉害,一般是公司里的律师。财务,都属于把关人,特别是财务,他是管家,老板一般都很相信他,所以财务比较有发言权。有的人不注意这一点,去见大客户的时候, 找老总谈, 最后老总跟财务一商量,财务说:“ 老总我给你介绍一下,我有一个朋友,他们公司这类产品比他这个好多了!” 请问是你 和这个老总交情比较好,还是财务跟老总交情比较好?结果把这个事情放过去了,一场白辛苦。使用买者和技术买者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有否决权。这个很厉害的,所以有的时候,一不小心,你就踩上地雷了。教练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要不要找一个人问路?教练就是这个人,他教你如何识别各 种买者,以及如何对待他们。下

10、面,我用一个案例来说明四个买者的问题。我在海南岛做保险的时候,有人给我介绍了一位房地产的老板于总。他的公司在海南有 六栋大楼,都是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房子卖得很好,公司也比较有钱,所以我决定卖给他一张大单。我给他写信,第一封是求见信,没见着。我不死心,又写了第二封,推销我自己。信寄出去了,他没回,电话业打不同。最后没办法,我又写第三封信。这是一封理念的信,讲我们的产品多么好,讲它的作用意义。我揣摩着这封信,直接骑自行车来到这家公司。进了公司,一位很漂亮的秘书小姐告诉我,于总在开董事会,问我有什么事需要帮忙。 我递上名片信,介绍了一下自己,并请她亲自把那封信交给于总。我给她留了电话,说这封信是

11、关于于总个人理财方面的,希望她不要耽误我。他说你放心吧,我一定回转交给于总的。这位小姐姓陈, 事后我想, 这位陈小姐比较关键,在四个买者中, 她最起码是一个教练,能告诉我一些情况。她只要在这个公司里呆着,就要比我了较情况。所以我决定贿赂她一下。过了两天,我带着一个小礼品就到陈小姐那里去了,她见到我,说已经把那封信交给于总了。我说: “ 我今天不是见于总的,是来见你的,陈小姐谢谢你,你待人和善,将来一定有很好的成就。我得了一个小奖品,自己留着页没有用,但是很不错,你一定回喜 欢,我把它送给你。” 我这么一说, 她两只眼睛直放光, 显得很高兴, 我就把礼物给她了。 我说我想打听一下,于总一般哪天天

12、,什么时候比较方便,是中午比较闲还是下午比较闲?她说中午比较闲,在办公室吃饭。临走的时候,陈小姐送我到电梯口,她说其实你见于总的作用不大,因为他对保险计划 不感兴趣,你还不如去见一见吴总。吴总是我们公司队副总,也是公司的财务总监,老板挺听他的话的,而且吴总是你老乡,也是东北人。听完她的话,我就直接去见吴总了。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后来吴总说,那天我去见他,他觉得我是黑龙江联谊会的会长。吴总告诉我很多关于于总的情况,我给于总写了第四封信,问吴总能不能帮我转交给于总,他说没问题,举手之劳,这样,这个转信的工作就非同一般了,这封信的分量也就不一样了。过了三、四天,吴大哥告诉我,于总在开销售

13、工作会议的时候,还把我给表扬了。原来 他看完我的信之后,把它夹在笔记本里,第二天开会,他拿着笔记本就去了。开会的时候,他批评他们公司的销售人员,说销售工作做得不好,越说越生气。后来一 低头,看到了笔记本里夹着的这封信,就拿出来用手比划着说:“ 看没看到我手上这封信?这是保险公司的一位孟先生,为了让我买保险,连续给我来了四封信。人家这叫什么精神?这叫契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咱们的销售人员能学学人家,咱们的房子就能卖出 去了! ” 不久以后,那个秘书陈小姐给我打来一个电话,说有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拿着 海南省政府某领导写的引荐信来找于总,还不让她转交,要亲自见于总。估计一旦这个人见到于总,就没我

14、什么事了,所以那天于总在办公室,她也没让见,你们看,这说明这位陈小姐,她心中已经已经有我了。我赶紧又写了第五封信,这封信的措词比较厉害一点,把不买这个产品的痛苦买了之后的幸福对比说明,当然,我说得严重了一点,结果写了五页纸,信寄出去之后的第二 天,我就接到于总打来的电话,很快,他就约我去他的办公室,把报单给签了。这样,我就做成了第一个大单。你们看,在四个买者当中,于总既是经济买者,也是使用买者,陈小姐是典型的教练, 吴大哥叫做技术买者。十六字言通过上面这个案例,我给大家总结了四条规律,十六字言:一网打尽四个买者,只要有一个不清楚或者信息不足,你就危险。我们搞销售的,四个买者都要处理好。不能只找

15、经济买者,经济买者身边的那些人,也要处理好,否则他们无论是谁出一个坏主意,就让你的生意做不成。总之一句话,要一网打尽,相关人士都要照顾到。借力使力当我们见不到经济买者的时候,就要去见技术买者或使用买者,借力使力,把我们培养成教练,借助他们的力量消灭危险到。契而不舍要把培养和发展教练当做日常工作,契而不舍的进行。销售工作的最大动作,是要教练做沟通,甚至把技术买者使用买者都培养成教练。这是你销售之前的扫雷工作,否则你销售的过程中就有可能出现雷区。适可而止让教练做举手之劳的事,不要让教练感觉压力很大。让他帮忙打听情况还行,如果让他做责任太大、压力太大的事,他就不会帮你了。很多销售人员都犯了这个大忌,时间一 长,那些愿意帮你的人也都渐渐离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