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43146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据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一位副总统;另一个家族的始祖叫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8代子孙中有300多名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 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修养,竟可以产生如此源远流长的影响.,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主流思想是什么? 它是怎样出现和形成的? 它怎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变的?,第 1 课,第 2 课,第 3、4 课,单元解读,知识体系构建,春秋战国,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西汉,

2、宋明朝,明清之际,百家争鸣儒学产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挑战儒学正统的思想出现,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王阳明,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第1课 “百家争鸣”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1、什么叫“百家争鸣”? 2、春秋战国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3、 “百家争鸣”中主要有哪些流派? 4、“百家争鸣”产生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百家争鸣”的含义:,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指春秋战国时期

3、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阴阳家(阴阳五行,解释天地运行)齐国的邹衍 名家:代表人物公孙龙(白马非马) 纵横家:著名的有苏秦(主张“合纵”,即六国团结抗秦)、张仪(主张“连横”,即瓦解六国的团结,使之分别奉事秦国)。这两类策士统称“纵横家”。 杂家:战国至秦汉间杂揉各学派思想的一部分学者,代表著作为吕氏春秋、淮南子 农家:战国时反映农业生产和农民思想的学术流派。,补充资料,2、“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井田制崩溃,

4、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物质基础),政治上: 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阶级上: “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墨家:,3. 主要流派,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商鞅、韩非子,儒家:,道家:,法家:,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4、“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5、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超女于丹论语热,百家讲坛“制造”的“学术明星”于丹,孔子三千弟子手執竹簡漫漫歌頌,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庙,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古建筑群。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全庙南北长公里多,占地327亩,共有厅堂殿庑400多间,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五十四门坊,前后共9进庭院,布局严谨,气势雄伟。,孔林 孔子及家族专用墓地。 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学生从四方带奇木异树来此种植2000多年来不断增植,已达3万余株,为我国最大的人工园林,园林内栖息着多种禽鸟,为旅游观赏胜境。,孔府位于孔庙东侧,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嫡系长期

6、居住的府第,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孔子在汉城,孔子在柏林,世界看孔子:,2005年9月28日上午,来自全球24个国家和地区的2556名儒家思想推崇者冒着绵绵秋雨在全球联合祭孔主会场孔子故里山东曲阜万仞宫墙前,隆重举行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揭开了全球首次联合祭孔活动的序幕。,2006 全 球 联 合 祭 孔 活 动 图 片 展,有 何 感 想?,古代!当今!,中国!世界!,二. 孔子和早期儒学,1孔子的思想:,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 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子

7、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颜渊,孔子之政治思想,1.“仁”:爱人(核心) 2.“以德治民”:为政以德 3.“礼” :“克己复礼”,如何看待孔子的“仁” “德”“礼” ?,1.进步性:A、调和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B、提高人民地位,促进生产发展C、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2.保守性: 主张恢复周朝制度,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孔子的思想是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

8、统治,反映了随着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思想家,维护、挽回奴隶制统治的观点。,社会背景: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诸侯割据,社会秩序相当混乱,统治者为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热衷于强化中央集权和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儒家自身:虽然儒家思想符合人民的利益,但在当时未能适应形势,满足统治者兼并战争的需要。,合作探究:在春秋时期,孔子为安定社会秩序,开出了 “仁”的处方,但他周游列国十四载,积极推销他的政治方案,为什么未被诸侯们采纳?,名言录 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论语为政); 子

9、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教育思想,主要贡献在于:“有教无类”的思想,创办私学。,此外:在教学方法、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孔子都提出许多对后世的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主张,1孔子的思想: 2孟子的思想:,二孔子和早期儒学,(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尊为“亚圣”,(2)、孟子的思想:,核心: 发展“仁”思想,提出“仁政”思想; 君民关系:发展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用仁政来扩充人的善性,当代哲学家冯

10、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易混点 孟子的“民本”思想与社会主义民主的比较古代民本思想以“君”为本,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1孔子的思想: 2孟子的思想: 3荀子的思想:,二、孔子和早期儒学,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荀子的名言,1、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2、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3、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注:伪,人为之意),荀子的思想: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吸收法家和道家思想的积极部分),荀子的主张,施政主张:“仁

11、义”、“王道”君民关系:“君舟民水”伦理观:“性恶论”所以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已隐含法的作用 哲学思想:制天命而用之(朴素的唯物主义),仁,以德治民,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春秋,战国中期,战国末期,同,异,奠定 基础,体系完整, 成为大宗。,问题: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三、道家和法家,1、老子又名老聃,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老子。,(一)、道家学派,1、老子,世界万物的本原是 “ 道 ”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消极悲观;政治理想:“小国寡民”哲学思想: 世界万物和人类社会总在运动,事物是相互依存和不断转化的(朴素的辩证法思

12、想),塞翁失马; 福祸相依,鸡犬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包含着世界万物的道理),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反映了对春秋奴隶制崩溃,战乱不断的社会局面的消极、没落的情绪。,老子的思想:,看图说话,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个题目,并就此说说漫画体现了老子的什么思想?,以柔克刚,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老子的理想国,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子思想的影子?,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问题探究,一切事

13、物都是相对的,2、庄子:,主张放弃一切欲念,获取精神自由,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哲学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做过蒙地方的漆园吏。他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一直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著作有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之一。,思想,你能讲讲“庄周梦蝶”的故事吗?这则故事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庄周梦蝶,庄子认为人们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的界限,则无往而不快乐,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

14、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你知道有关庄子的成语有哪些,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运斤成风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题意解说 无用之用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守株待兔的故事说明什么,(二)、法家学派,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韩非子,观点主张,集权观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改革观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法治观“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发展趋势,作 用,两汉以后,独立体

15、系逐渐消失,被儒家吸收,为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全国奠定理论基础,知识梳理,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韩非子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韩非子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君主集权”、法治等,体现了新型地主阶级改造旧制度的进取精神,和加强封建集权的迫切愿望。这种主张变法革新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因而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推崇的思想。,有关韩非子的成语,守株待兔: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

16、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滥竽充数:韩非子内储说上:“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墨 子,阅读下列材料:,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 (战争使)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请思考:墨子有哪些思想主张?,墨子,“兼相爱、交相利”(兼爱),主张,非攻 尚贤 节俭,特点,反映平民百姓的愿望,核心思想,战国时期,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要求平等,反对战争,主张任人唯贤。体现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要求分享利益、希望社会安定的愿望,代表了小生产者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