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规则和信用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课件 粤教版必修5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5283640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5.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规则和信用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课件 粤教版必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规则和信用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课件 粤教版必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规则和信用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课件 粤教版必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规则和信用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课件 粤教版必修5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规则和信用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课件 粤教版必修5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规则和信用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课件 粤教版必修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2课 规则和信用 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课件 粤教版必修5(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单元 走近经济 2 规则和信用: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和道德基石,咬文嚼字,“手足无策”?2012年11月16日文汇读书周报刊有1952年的夏天一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只记得母亲面对摊放一地的父亲最钟爱的书籍手足无策”其中“手足无策”显然是“束手无策”或“手足无措”之误。“束手”,即捆住了手;“无策”,即没有办法。“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毫无解决的办法。母亲面对摊放一地的书籍,不知如何安置,表现出的状态正是“束手无策”。如果要保留“手足”的话,也可用“手足无措”。措,即放置。“手足无措”,即手和脚不知放在哪里好,形容举动慌乱或没办法应付。说母亲面对摊放一地的书籍,没办法应付,也可说通。上述

2、文章中的“手足无策”可能是“束手无策”与“手足无措”杂糅而成。摘自咬文嚼字2013年合订本,作者:阎德喜,课前 识记,栏目链接,作者简介,栏目链接,相关知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1994年4月15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市举行的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部长会议上决定成立的更具全球性的世界贸易组织,用以取代成立于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当代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拥有160个成员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全球的97%,有“经济联合国”之称。,1.注音,预习探究,q,ju,sh,j,mu,wn,l,hn,hn,i,j,2.写对字形,履,屡,赢,羸,锲,契,沁,泌,漫,谩,遏,谒,“车

3、”是个象形字。其甲骨文的形体,中间一条长的竖线是车辕,车辕的上端是“衡”(驾马处),两侧的两个圆形是车轮。周朝晚期金文的形体,与甲骨文的形体基本相同,车轮变作上下竖位了。而小篆的形体,则仅保留了一个车轮。“车”的本义在上古专指战车。后来,用于乘坐和载物的一般车子都叫“车”。“车”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从“车”的字大都与车和车轮的转动有关,如 “轨”“轧”“轿”“轴”“轮”“转”“辗”等。,字形小贴士,3.解释词义,(1)基石:_ (2)潜移默化:_ (3)自律:_ (4)猖獗:_ (5)紊乱:_ (6)忧心忡忡:_ (7)明目张胆:_ (8)屡禁不止:_ (9)归根结底:_,比喻基础或中坚力

4、量。,指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地起了变化。,自己约束自己。,凶猛而放肆。,杂乱,纷乱。,忧愁的样子。,形容公开地、大胆地做坏事。,多次禁止都不能使其停止。,归结到根本上。,栏目链接,4.辨析近义词,(1)谋利牟利 “谋利”谋取利益。 “牟利”牟取私利。 身为人民公仆,应该为人民_。 一些商贩贩卖假货,从中_。,谋利,牟利,(2)规则规矩 “规则”指具体规定的办法、规章,有的形成条文,如“交通规则”。 “规矩”指长期延续下来的行为标准、习惯、礼节等,比较通俗,用于口语中。 在本月早些时候,特雷蒙蒂曾表示,意大利要利用成为八国集团主席国的机会修改_以规避经济危机。 由于天天练习,

5、他的字写得很_。,规则,规矩,背景链接,整体 感知,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作为一个经济学专家,作者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敏锐地发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比所存在的差距,所以写下了这篇文章。,文脉梳理,一、阅读课文第2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文段研读,1第2段中提到的“规定”和“约束”有何不同? _,“规定”一般由行政单位制定。“约束”由多种情况决定。,2.第3段说“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建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从宪法到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到特殊的细则,直至个别契约的正式制度”,仿照这一定义,结合第4段内容给“信用

6、”下一个定义,字数不超过50字。 _ _,信用是人们为适应市场经济多样性,加强经济活动主体间的合作力和聚合力而设定的以道德约束为核心的非正式制度。,二、阅读课文第79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规则和信用在当前市场经济中的运行状况是怎样的? _,(1)一些领域市场经济秩序比较混乱,不守规则,不讲信用的现象时有发生。 (2)某些地区缺乏尊重法律的意识和态度,只重视市场发展不重视市场规则的现象。 (3)在我国目前的市场运行中,信用的价值被严重忽视。,三、阅读课文第1014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为什么说“规则管理和信用管理就是最需要补课和加强的两个主要着力点”? _,2重构规则和信用两大基石,整顿和规范市场

7、经济秩序最根本的做法是什么? _,因为“规则管理”和“信用管理”不仅关系到当前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问题,同时也关系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能否获得利益的问题。,按照市场规则办事并树立政府、企业、个人的信用。,栏目链接,名师锦囊,理解文中重要句子,这些句子,或体现了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体现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或蕴含着极为丰富、深刻的哲理,等等,如果对这些句子把握不准,就不能准确理解整篇文章。“重要句子”主要包括:(1)点明主旨的句子(即“文眼”句);(2)内涵丰富,对领悟主旨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3)结构复杂,对理解文意有直接影响的句子;(4)在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8、;(5)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对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考查一直是论述类文本考查的重点,多从文本的中心句、提领句、结论句、过渡句、概括句或内涵丰富的句子中设题,题型仍会沿袭以往的考查方式。,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张居正,归纳 探究,【名家视角】,【探究思路】,【上下求索】在市场经济中,你了解哪些违背法制或道德的现象?,【探究结论】,_ _,造假制假,偷税骗税,编造假账、假数据,违反财经纪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以权代法,执法犯法等现象的出现。,拓展 思维,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石之一。中国人一直把诚实守信当作一种美德。我国古代的曾子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有

9、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如果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了。”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像曾子这样诚实守信的人还有很多。你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观点一)曾子做得对。一个人只有以诚待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西塞罗说过:“没有诚实哪来尊严。”莎士比亚认为:“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应该讲诚信。失去一头猪是小事,失去孩子的信任是大事;因为吝惜一头猪而让孩子失去诚信的美德更是得不偿失。 (观点二)诚信固然重要,但有时候

10、“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美。曾子的妻子欺骗孩子是出于善意,她要去赶集,把孩子带在身边一来自己不方便;二来无暇照看孩子,孩子可能会走丢。跟孩子解释孩子十之八九不能理解,哄他说回来杀猪给他吃,孩子就会乖乖待在家里。曾子讲信用的同时,也该体谅妻子。 我的观点:诚信可助人成功,失信常使人失败。就像墨子所说:“言不信者,行不果。”商鞅变法之前先立木南门取信于民,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努力取信于人,即使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也要做到言而有信。,写法 领悟,经济论文告诉我们,规则是市场经济的法制基石,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石,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法治和德治统一的经济。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规则和信用这两块基石

11、还不太牢固,存在着缺损,这些缺损造成了市场秩序的混乱。因此,作者在文中呼吁,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中,应该强化市场规则,并逐步建立起信用制度。文章层层论述,结构严谨,语言准确鲜明,通俗易懂。,写法归纳,写法精讲,论文写作正文主要由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构成。(1)绪论。绪论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是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意义,明确提出问题揭示全文主要观点,说明作者论述方法。绪论有时要围绕课题写一些历史回顾,前人、他人的有关研究,作者的补充纠正或发展。如需要,还可在绪论中对本论部分进行扼要、概括的介绍,便于读者阅读、理解本论。,(2)本论。本论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在全文中占主要篇幅。主要是展开论

12、题,分析论证,表述作者的研究成果。要在中心论点的统帅下各分论点依次展开,深入分析绪论提出的问题。本论部分的结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横式结构,亦称并列分论结构。这种结构主要是把论题展开,按内容间的关系分成几种不同的、彼此并列的方面来论述,设置若干并列的分论点,各分论点共同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证。二是纵式结构。这种结构由中心论点出发,层层深入展开论述,各分论点之间按一个延伸的逻辑线索直线式深入。三是综合结构。这种结构综合运用以上两种方式,常用于容量较大的论文。这一部分写作的要求是层次分明。为做到这一点,常加上序码表示并列分项的关系,如有多层次的并列分项,还要使用不同的序码标示,有时还加上条目或小标题。,(3)结论。结论是论文的收束部分,写出论证得到的结果。要对绪论提出的问题经过本论的分析论证,在这里加以综合概括,作出明确的回答。结论是本论部分充分论证的必然结果。绪论本论结论的顺序构成,体现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过程,必须首尾一贯,措辞严谨,逻辑严密,表意明确。结论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要写得简短而又具体。最好还要写出对课题研究的展望,指出尚遗留的问题,或者更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