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四1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3076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四12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四12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四12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四12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四12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四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版《高考调研》高考政治(新课标)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必修四12(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2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课标要求考纲研析,知识梳理自主预习 考点梳理一、人生价值1.价值和价值观(考点1)(1)价值: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2)人的价值: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 (3)价值观: 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实质:价值观作为一

2、种社会意识,是在一定的社会存在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考点2) (1)性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2)表现: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1.客观依据(考点3) (1)原因: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要求: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2.社会历史性(考点4) (1)表现: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2)意义:有助

3、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3.阶级性(考点5) (1)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 (2)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 4.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考点6) (1)表现: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就不同。 (2)处理: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持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 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

4、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 三、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1.价值的实现方式(考点7、8)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统一的,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 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5、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2.坚定理想,铸就辉煌 (1)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2)共同理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理想作用: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结合起来,从而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实现人生的价值。,网络构建,专家伴读

6、 1.“最美”在神州处处涌动,平民英雄扮靓“最美”中国。车轮前年轻女教师推开孩子的一瞬间、大客车司机拼尽人生最后一点力量将车辆安全地停靠路旁平凡人的善举,无不闪耀着“最美”的人性光辉,感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获得了众多的荣誉,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 (1)这些平凡人的行为表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2)判断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对等关系。 () 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是统一的。 () 价值观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点拨】 价值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可以促进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2.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住房难、上学难、贫富差距、人口老龄

7、化等社会问题也不断涌现。某地方政府认为“这些社会问题不解决,会影响科学发展大局,会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不等不靠、以人文本”,积极发展经济,不断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政策措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该地政府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了的标准。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维护人民利益 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当地政府的根本利益出发,3.扶起跌倒老人,本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今年却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某高校以“你会扶起跌倒的老人吗”为题开展了民意调查,下图调查显示的信息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价值判断是建立在价值选择之上的 人们的价值选择都有自己的原因,不应有统一的评

8、判标准 社会信用状况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4.目前我国注册青年志愿者人数已达3 000多万人,建立各类志愿服务站17万多个。志愿者们用自己的才华和辛勤汗水为社会奉献着美好年华,收获了人生的幸福。 (1)青年志愿者的活动表明 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2)判断 素质高、能力强的人,人生价值大。 () 全面的能力可以为人生价值的实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 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人生价值的实现程度。 (),社会聚焦课堂探究 社会聚焦 在奉献中升华人生价值,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

9、家,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殉职。 罗阳1982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5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罗阳作为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研制现场总指挥,在没有经验和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

10、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难度高,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 国务院决定追授罗阳同志“航空工业英模”荣誉称号。中华全国总工会追授罗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学习罗阳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问题探究1.罗阳的事迹是如何体现人生价值的?,【提示】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

11、任和贡献,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罗阳通过自己的辛勤付出,为我国航母舰载机以及航空事业做出了贡献,实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 (2)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平凡人在为别人、为社会付出的同时,也获得了社会的尊重和满足,获得了众多的荣誉,成为人们学习的楷模。,2.罗阳的事迹,启示我们应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提示】 (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12、,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考向预测(1)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价值。罗阳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人

13、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其人生价值观对整个社会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2)在复习备考中,要密切关注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高考命题很容易以此作为命题的切入点,结合文化、哲学知识,考查开展这些活动的理论依据、重大文化意义以及如何向先进学习等知识点。,创新训练 1.罗阳的事迹说明 ( )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统一的 物质贡献是衡量一个人贡献大小的唯一标准 获得社会的认可才是真正的实现了人生价值 A. B. C. D.,答案 A 解析 罗阳奉献社会,得到社会的赞誉,实现了人生价值。因此符合题意;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关键是看贡献的多少,方式是多样的,故说法

14、错误。,2.“既然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人而异,那么,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无所谓对错。”这一观点中的结论( ) A.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属于主观范畴 B.正确,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C.错误,因为衡量人们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否正确有其客观标准 D.错误,因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不同,答案 C 解析 题干认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无所谓对错,这就否定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标准的客观性,因而是错误的,故C符合题意;A、B两项排除;D项判断正确,但其解释不合题意。,3.没有一种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没有一种对航空事业的执着,罗阳就不会亲力亲为,战斗到生

15、命的最后一刻。罗阳之所以感动中国,是因为他在理想信念下的坚守和高尚的情操。这启示我们 ( ) A.有了理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B.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C.能力卓越的人,其人生价值就越大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答案 D 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理想信念对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支撑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有了理想,如果不付诸实践就无法实现人生的价值;能力卓越的人如果不为社会作出贡献,就无法评价其人生价值的大小。A、C两项说法错误;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核心考点题眼突破 核心考点1 价值判断与选择【真题调研】1.(2012浙江)下边的漫画可以

16、表明 (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社会意识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价值判断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不同的价值判断源自不同的认识 A. B. C. D.,【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知识。站在各自的利益立场上,有房者和无房者作出不同的判断,这是根据现实作出的反映,也说明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符合题意。选项与题意无关,价值判断源于客观存在,而不是认识。 【答案】 B,【题眼突破】 1.全面认识人生价值的内涵 (1)内涵: 社会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自我价值:在满足社会和他人需要的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对自我的满足。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