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282589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2第一单元复习(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政治生活:自觉参与,特点,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对绝大多数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职能,必要性,庄严地载入我国宪法 政治保证,政治权利,政治 义务,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主要内容,中学生如何参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表现,民主选举,选举方式(优点与局限性)(选择选举方式) 珍惜选举权,民主决策,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决策的

2、意义,对决策者 对公民,民主管理,基层民主自治,村民自治 城市居民自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内容,共建祥和文明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 青年学生尝试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监督的方式,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监督的意义(有利于,有助于) 如何行使(两方面),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1国家:,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的性质: 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2我国的

3、国家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二、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A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B人民民主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3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一方面: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等,另一方面:民主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4、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平等地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一方面: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制度:人代会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性自治制度 法律: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物质:经费;报刊,电视,广播为选举活动服务,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例: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力 B公民都应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5、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D,例:据报道,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代表占39.97%,解放军代表占8.99%,干部代表占33.16%,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代表占15.44%。此外,还包括香港特区、归国华侨方面的代表。这充分体现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 具有 性的特征。A.权利、真实 B.权利、阶级 C.主体、广泛 D.主体、平等,C,(3)人民民主专政的专政内容,专政对象是极少数敌人(国家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保护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我国的民主和专政

6、是辩证统一的,(1) 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统治阶级)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势力;,(2) 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四、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必要性:,A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2)新时期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新要求,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实行依法治国; 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 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五、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 1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的概念,2我国公民享

7、有的政治权利的内容,(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选举权; 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公民的被选举权,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等),问:如何理解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相对性?,A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B任何政治权利和自由

8、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是权利与义务的辩证统一,要受到法律和制度的制约。,例:(07广东卷14)今年年初,应温家宝总理的邀请,12名建筑工人、乡村医生、出租车司机、农民、下岗再就业人员等基层代表,出席国务院征求意见的座谈会。这体现了: A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B政府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C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 D公民有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意见的权利,B,例:(2007年高考政治广东卷15)某市政府规定,“凡是市政府发布或经市政府同意以部门名义印发的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文件,均需进行解读”。强调解读文件“要使用人民群众读得懂、听得明的语言”。这一措施 A保障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管理

9、权和监督权 B体现了政府审慎用权、民主决策的工作态度 C能使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政府决策 D有利于人民群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D,例:(07全国卷32)某省制定的艾滋病防治和管理办法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不得受任何歧视,依法享有公民应有的工作、学习、享受医疗保健和参加社会活动的权利;不得剥夺其子女入托、入学、就业的权利。不能将病人的姓名、地址及有关情况公布和传播。”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 艾滋病病人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艾滋病病人合法权利受到保护 艾滋病病人的权利与义务不统一 艾滋病病人并没有特殊权利 A. B. C . D.,D,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1)维护

10、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重要性:根本保证,重要保证,(2)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的行为准则,(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重要性:三个是,(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3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A表明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B这一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第一、任何公民都平等地享有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保护。,第三、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思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守法,司法,立法上的平等

11、吗?现实有不平等吗?是不是对其违背?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是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权利的平等,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A权利和义务的关系:,B如何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第一、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二者是不可分离,具有统一性,权利和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第二、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也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

12、利。”这是因为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损害了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利益也必然损害自己的利益 自由是相对的,要受到法律的制约A B C D ,B,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3)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A.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B.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C.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一、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民主选举),1我国民主选举的不同方式,(1)直接

13、选举和间接选举(从选民的角度),(2)等额选举与差额选举(从候选人的角度),选举方式的比较 从选民的角度看,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被选举人的方式,选民选出自己的代表,再由他们代表选民选举产生上一级代表机关的代表或政府领导成员的方式,直接地反映民意;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加强选民与当选者的联系,选举成本较低,便于组织,适合选民多,分布广的情况,人数众多时,它的组织工作和技术工作有相当大的难度,且成本较高,选民与当选者之间的联系受到一定的阻隔,影响了选民意愿的表达,适用于县及县级以下人大代表的选举,城市居委会,农村村委会选举,县级以上的各级人大代表、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从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

14、额数量关系看:,可以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合理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自由选择,选民误以为已“内定”,积极性受影响,提供了选择的余地,被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竞争,有助于选民了解候选人,选出合格的代表,未能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被选举人间的竞争如不加以有效规范易导致虚假宣传、金钱交易,正式候选人名额与应选名额相等的选举方式,正式候选人名额多于应选名额的方式,例:下列属于公民直接参与选举的有: 县及县级以下的人大代表的选举 县级以上各级人大代表的选举 城市居民委员会的选举 农村村民委员会的选举 乡以上各级政府的组成人员的选举A B C D,C,例:20多年来,我国改革了选举方式,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由

15、过去的乡镇一级扩大到县一级,实行了普遍的差额选举。我国选举方式的改革:A使我国人民直接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 B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 C使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D使我国国家机构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B,高考真题回放,3、(2009年高考宁夏辽宁文综16题)在某省2007年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有的实行确定后选人的差额选择,有的实行“海选”(不确定候选人)。与确定后选人的差额选举相比,“海选”的局限性主要在于增加了选举成本 加剧了被选举人之间的竞争不利于选民意愿的集中 不利于增强选举结果的合理性A. B. C. D.,D,(3)选择选举方式的主要依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4)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第一、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第二、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项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第三、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4、公民应如何珍惜行使好选举权利?,公民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只有提高了主选举的素养,才能真正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公民应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不断增强公民意识和主人翁意识,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和参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