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2823709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传统节日文化资料-传统文化节日的来历传统节日文化清明节传统节日文化之清明节寒食节就是清明节吗?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 日,很多人认为寒食节就是清明节的别 名,其实不然。 经学者考证,寒食节 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 人从很早就认识到了火对人类生活的重 要性,又因为火不易控制,古人便认为 火有神灵,于是产生了祀火的仪式。各 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 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 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 征物焚烧,称为人牺。新旧交替之日无-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2、 火可用,再附会上介子推烧死在绵山的 传说,后来就逐渐演化成了禁火的寒食 节。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一到, 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 莫过清明”的农谚。在一年二十四节气 当中,民间特别重视农历四月五日清明 节。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 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 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寒食清明合 一后,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 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 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晋文公火烧绵 山关于寒食节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

3、子重耳周游列国,历 尽艰辛。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 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 家万分焦急的,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 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 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 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 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 是历史上的晋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赏 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 子推。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 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 赏的人。他打好行装,同悄悄的到绵山 隐居去了。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

4、 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 了绵山。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 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 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烧遍绵山, 却没见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们才 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 柳树下死了。晋文公见状恸哭。装殓时, 从树洞里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 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 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 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 明节。又有一说,晋文公为悼念介子推, 取老

5、柳树之木材制木屐一双,时常穿着, 宛若介子推仍在身边。因晋文公睹物思 人,常对着木屐哀叹:“悲呼足下”,后 来“足下”就成为对朋友的敬称之一。清明节的活动: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 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按长期形成 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 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 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清明祭扫 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 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 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烧包袱”是以往祭奠祖先的主要 形式。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 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至于包袱

6、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包括:大烧纸、冥钞、假洋钱。还有一 种叫“往生钱”,是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 的往生咒 ,成一圆钱状。有的包袱 里面装有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 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 动。现在原有的土葬墓已经所剩无几, 新式墓多用水泥等现代材料取代泥土, 因此“添土”已经失去意义,又因陵园禁 火,烧包袱的旧俗也基本上已经被取缔。 但是冥钱、纸扎供品等物依旧存在,而 且花样翻新,把人间的繁华和恶俗一并 强加给了亡灵。扫墓之后做什么?除了肃穆地祭扫先贤,其实清明 节也有欢乐喧闹的另一面, “哭罢,不归 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正明-精选财经

7、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确地点出了清明的另外一项活动:游春 踏青。其实清明的娱乐活动很多,如踏 青、插柳、秋千、蹴鞠、风筝、牵钩等。寒食节之食寒食节禁火,到改火之前的好几 日内都无法生火做饭,人们只能吃冷食。 所以在节日之前,民间就准备了各种各 样的可供冷食的寒食食品,包括:熟鸡 子、杏仁麦粥、环饼、枣锢飞燕、青精 饭、青团、桃花粥、馓子、螺蛳。此外, 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煮鸡 蛋、寒食饼、寒食面、寒食浆、清明粽、 馍糍、清明粑、干粥、枣饼、春酒、红 藕、香桩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等 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传统节日文化冬至节传统节日文化之冬至节冬至一

8、阳生冬至的日期是在每年的 12 月 22 日或 23 日,古称“日短”、 “日短至”。 古-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阴极之至, 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 至,故曰冬至。 ”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 经 270 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 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 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 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 增长,夜晚逐渐缩短。素有“冬至当时 归三刻,拙女多纳三针线”之说。从此 进入数九寒天,天气渐寒。 在我国古 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 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 有庆贺冬

9、至的习俗。在中国传统的阴阳 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 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 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 不行。 冬至怎么过?谈到冬至的过法,每个时期每个 地区都大有不同。殷周时期,规定冬至 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今天 的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 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 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 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 欢度节日。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 典,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 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

10、互相投刺 祝贺,就像元旦一样。但民间并不以冬 至为节,不过有些应时应景的活动。清 代时期,有的旗人为了消灾,于冬至日 五更时分祭祀祈福。南方人在在北京客居旅游的,亦 有设筵祭祀祖先的。同时也邀请同僚或 挚友在一起聚餐、餐饮。燕俗则不重冬 祭。老北京人向无此举。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 法会。道士唪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 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 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 吃锟饨的习俗。入九以后,有些文人、士大夫者 流,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 约九人饮酒,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无锡、漳台地区的人对冬至很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