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分化-两极分化

上传人:q****9 文档编号:52819033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极分化-两极分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两极分化-两极分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两极分化-两极分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两极分化-两极分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两极分化-两极分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极分化-两极分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两极分化-两极分化两极分化是价值规律在私有 制 商品经济中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小生 产者的这种两极分化,在一定历史条件 下,即在封建社会末期和资本主义社会, 导致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 和发展, 导致贫富悬殊。在我国社会 主义初 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 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允许一部分人先 富起来。但是,社会主义制度不会像资 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那样,把社会财富 愈来愈集中到少数 人手中。社会主义 的本质特征是 “共同富裕”,国家可以-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2、-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宏观调控,使公民收 入的差距保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消灭 两极分化。1.特定内涵论。马克思在分析资 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规律时,得出/ 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 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 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 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据此,一些学者 认为两极分化有特定的内涵,不仅是贫富 悬殊,而且贫富之间存在阶级对立与剥削。 吴树青认为,不是任何一种收入差距的扩 大都可以称之为两极分化的,经济学意义 上的两极分化是指少数人依靠垄断生产 资料,剥削和压榨广大劳动者,造成富者 愈富、贫者愈贫的状况。两极分化孙

3、居 涛认为,两极分化是指少数人垄断生产资 料,剥削和压榨广大劳动者,造成富者越 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状况。周新城认 为,两极分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的反映。劳动和资本的两极对立是资本 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财富和贫困的两极-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对立则是资本与劳动对立的表现形式。 王明华认为,两极分化作为一个阶层特别 是阶级概念,是指贫富之间的巨大差距及 其扩大趋势,源于富有者对贫穷者劳动的 无偿占有,体现了富有者和贫穷者之间在 分配关系上的对立和根本利益上的矛盾。2.状态趋势论。一些学者认为,两 极分化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的一种状态或 趋势。章洪海、苟娟

4、娟认为,两极分化是 一种趋势,也是一种状态。增量角度的两 极分化包含动态和静态两层意思,动态意 思是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趋势,静态意思 是收入分配差距的程度。朱秀云认为,两 极分化,作为过程,是指穷人愈穷和富人 愈富的一种相对变化,而作为状态,是指 这一过程进行到某一时点,社会同时存在 着大量的穷人和富人,且这些穷人和富人 的收入差距达到某一程度。赵振华认为, 两极分化,既有量的标准,又有质的界定。 从量上说,一般指基尼系数超过了,从质 上说是指全社会形成了高收入者和低收-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入者明显对立的两极,社会矛盾激化,影 响了社会稳定。彭腾认为,极化

5、有静态极 化与动态极化、绝对极化与相对极化之 分。静态极化是指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 的富有与穷困两极状态;动态极化是指居 民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差距呈不断扩大的 趋势。绝对极化是指社会收入分配的两 极状态明显,绝对富有与绝对贫困并存; 相对极化是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 占份额的分化,一极是所占份额的扩大, 另一极是所占份额的缩小。3.两层含义论。有的学者认为,两 极分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马克思所指的 具有特定内涵的两极分化,另一层是撇开 特定生产关系的社会收入分配状态或趋 势。黄忠芳认为,两极分化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无产 阶级和资产阶级在财富方面的两极分化; 第二层含义是指最高收入人群收入提高 的同时,最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在下降,即 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也就是收 入分配的“马太效应”。李福安认为,两极-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分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两极分 化即传统意义上的两极分化,是指于生产 资料占有的差别,即社会上少数人凭借对 生产资料的占有,剥削大多数人而引起的 贫富分化现象;广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