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10234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99.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三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三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三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三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三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中国小说欣赏三(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与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并称为中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是世界一流小说中成书最早的经典性作品。 曹操献刀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回的第二部分“谋董贼孟德献刀”,共两个情节:刺杀董卓未果;逃亡途中杀死其父结义弟兄吕伯奢全家。而这两个情节,恰恰反映了曹操性格的两个方面:既“雄”且“奸”。,奄有:_ 向晚:_ 三、近义词辨析,四、文学常识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_小说家,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曾共同从事创作。传有17种通俗演义,代表作_,最早为明本三国志通

2、俗演义,题“晋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_体小说,全书120回。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是“_”。,【自主校对】 一、ln j li qio pi ch 二、把持权柄,滥用权力。专横暴戾,欺上压下。惊慌失措。审问。完全占有。接近傍晚。 三、驱使: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驱遣:消除;排除(情绪)。 形迹:指举止和神色。 行迹:指行动的踪迹。,世故:指处世经验,或指待人圆滑。 事故:指意外的损失或灾祸(多指生产工作中发生的)。 隐讳: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 隐晦:(意思)不明显。 四、元末明初 三国演义 章回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一、情节提要 1“献刀” “献刀”一

3、节被大多数小说家视为刻画曹操机警多变的极佳的故事情节构造,其精彩之处正在于它通过环环相扣、险象环生的情节安排来突现人物的性格。 曹操献刀行刺,可谓一波三折,险象环生。曹操入府行刺,偏遇吕布侍陪,顿时加大了行刺难度,不禁让人为曹操捏一把汗,曹操随机一句“马羸行迟”,一石二鸟,调走吕布,为自己的行刺备足了机会,此一折;,正待曹操举刀欲刺时,事情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意外之事陡然出现,董卓自镜中看见了曹操的举动,让读者暂时放下的心再次提起,笃定曹操必死无疑,但绝处方显曹操的机警、诡谲,“下跪” “献刀”乃是意外中之意外,更使曹操有惊无险,此二折;此时恰遇吕布牵马至阁下,曹操再生一计,借试马之机,逃之

4、夭夭,此三折。 此节正是凭紧凑的情节抓住了读者的心,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曹操。,2“杀伯奢” 如果说“献刀”一节写尽了曹操的诡谲机警,那么“杀伯奢”一节则淋漓尽致地突现了他的多疑、狡诈、自私自利、心狠手辣。 伯奢是曹父的结义弟兄,他面对朋友之子,“义”字当头,极为盛情,先是安排住宿,继而沽酒而杀猪相款待,岂料招来杀身之祸。曹操先是误杀伯奢家人,写尽了他的多疑狡诈,继而杀死吕伯奢,完全暴露了他自私自利、心狠手辣的本性。尤其是杀死吕伯奢后说的那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成了他的经典名言,更奠定了他的“奸雄”地位。,二、背景回放 曹操献刀之前,何进为了对付十常侍等宦官,虽然有不少人劝谏,

5、但仍密诏董卓进京。十常侍得知消息,先行下手,杀死何进,并劫持皇上、陈留王等逃出宫廷,后被何进部下袁绍、曹操等迎请回宫。此后,董卓驻扎到京城外,他每日带铁骑军马入城,横行街市,出入宫廷,肆无忌惮。不久,董卓于温明园中,召集百官,大排宴会,遍请公卿,曰:“吾欲废帝立陈留王,诸大臣以为何如?”丁原、卢植、司徒王允持不同意见,于是百官皆散。后吕布杀丁原而投董卓,董卓废帝而立陈留王,自立为国相,又因所谓“怨诗”而杀帝。,彼时,董卓在宫内宫外横行霸道,不可一世。越骑校尉伍孚欲杀董卓,未果,卓问曰:“谁教汝反?”孚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之有!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

6、”在这种形势下,袁绍与王允书,图谋杀死董卓。接下来的情节即为节选内容。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到陈留招天下士人,立袁绍为盟主,讨卓。公孙瓒荐刘、关、张。董卓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八路诸侯为吕布战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1本文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情节?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案: 本文作者在情节安排上是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的进程来进行的。王允在生日宴上的哭诉,曹操为匡扶正义,挺身而出,勇借宝刀准备刺杀董卓,然后暗藏宝刀去面见董卓,正欲下手之时,被董卓从衣镜中察觉,于是曹操借口献刀,又借口试马,逃离洛阳,在中牟县遇陈宫,获救。在成皋借宿吕伯奢家,因疑心太重,

7、痛下杀手,杀死吕伯奢及其家人。 这样安排故事情节,使情节紧凑,发展合理,让读者易于接受。,2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时,喜欢把人物放在特定的情节中,“在典型环境中表现典型人物”。谈谈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 答案: 罗贯中可以说是绞尽脑汁,设计了许多引人入胜而又很特殊的情节。为了表现曹操的奸诈,他把曹操放在“献刀”与“磨刀”之中。文中写了三把刀,第一把是王允的七宝刀,曹操借刀杀人;第二把是吕伯奢家的杀猪刀,曹操听刀起疑;第三把是曹操自己的刀,曹操刀刃无辜。从“曹操献刀”的“刀”入手,进而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一气呵成,整体感很强,避免了文章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用情节来表现人物,人物在其中显示个性,一定的情

8、节又必须以背景为基础。不直接叙述其内心,单凭语言、动作,人物的精神自出。这是戏剧的手法,它不仅使语言更加简洁,也使人物形象更加清晰曹操的方方面面都紧紧围绕一个“奸”字,三国演义在对曹操的形象丑化描写上,这是最生动、形象、入木的一段文字,也是三国演义艺术上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3三国演义中特别是课文节选部分所展示的曹操的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试结合课文进行分析。 答案: 在刺杀董卓未果的情节中,表现出曹操性格中“雄”的一面。王允得袁绍书,苦无良计,诈称生日而邀旧臣于家中。正当众臣为董卓谋位而相对哭泣时,“座中一人抚掌大笑”,这人正是曹操。他先“笑”众人无计,再凛然说出自己的打算,难道他早就有杀

9、董卓之心?曹下边的答话,不仅让王允及众臣疑窦尽开,也让读者感受到他的英雄豪气:“近日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这段话,既显示出曹操的识大义,有谋略,又表现出他的勇猛与胆识,是描绘曹操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接下来行刺未遂,但前边一席话已将他过人的胆识、超人的谋略表现无遗。 曹操生性多疑、狡诈、残忍、自私,在选段逃亡途中杀死其父结义兄弟吕伯奢全家情节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吕伯奢是曹父的结义兄弟,像父辈一样细心周到地款待匆匆而来的曹操与陈宫。但曹操先是疑心重重,见伯奢“良久乃出”,已心存疑惑;待见到伯奢买酒“匆匆上驴而

10、去”,疑心更重;直到听到磨刀声,马上变了脸:“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于是拔剑而入,杀死了伯奢家人。,让人更觉残忍的是,他明明知道杀错了人,当再见盛意相邀的吕伯奢时,竟连伯奢也杀了以绝后患。当陈宫指责他不义时,他竟堂而皇之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如此残忍、自私的自白怎能不让人切齿痛恨呢!这就是曹操!即使读者是第一次接触曹操其人,读完这一片段,他的形象也会凸现在我们的脑海中吧。,4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与历史上的曹操并不完全相同。试结合这部小说的主题,想想作者为什么将曹操塑造成这样一个形象。 答案: 参考一: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11、、军事家、文学家,这是史学家很早的定论。史学界对他的评价是相当高的,他对于中国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以及生产力的恢复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在文学界,以他父子三人为代表的建安诗坛在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艺术成就是最高的,对诗歌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是曹操历史真实的一面。,参考二:长期以来,在我国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在我国的戏剧舞台上,曹操总是一个冷酷、凶残、可憎、可咒的白脸奸雄,与历史上的曹操距离甚远。在文学创作中,自宋朝以来,偏安于南方的赵宋王朝始终左右着人们的认识视线。到了元朝,人们还是尊重偏于西南而又奉行正统的蜀汉,民间传说中的尊刘抑曹的倾向,差不多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这种观点不可能不影响到罗贯中,在

12、塑造曹操这一形象上,对曹操的贬低也就不可避免。,一、意旨探微 曹操献刀通过“借刀”“献刀”“遇陈宫”“杀伯奢”等一系列情节,刻画出曹操的“奸雄”形象,尤其是“献刀”“杀伯奢”两节,更是将曹操的诡谲多变、多疑嗜血的本性活化出来,使一个随机应变、自私自利、心狠手辣的曹操站在了我们面前。,二、写法借鉴 1对比衬托手法,凸现人物性格 作品中的人物有主次之分,次要衬托主要,是本篇描写人物的一个重要手法。如陈宫对待曹操错杀吕伯奢及全家的表情时,陈宫“默然”,而曹操却堂而皇之地认为自己错杀有理。 2个性语言描写,展示人物特点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

13、刺杀之,虽死不恨”体现的是他的政治韬略和“易水壮士”般的英雄气概。“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则暴露出他的自私、狠毒的本性。,3亦文亦白风格,适宜时代风貌 三国演义的语言亦文亦白,在浅近文言的基本格调中,杂入口语,显得通俗而活泼。明人蒋大器说它“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若诗所谓里巷歌谣之义也”(三国志通俗演义序)。这段话较好地说明了三国演义的语言特色。“文不甚深”,指其通俗晓畅;“言不甚俗”,言其文采斐然。或文或白,无不生动传神,显示出人物的个性。这种文中带白的语言风格,很适宜表现三国时历史人物的精神风貌,也表现了文言小说向白话小说过渡的特征。

14、,汉末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不久,起义被统治阶级的联合军事力量扑灭,而在镇压起义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地方割据势力,彼此间又重新混战,为的是争夺地盘。不久,汉灵帝死去,少帝刘辨继位,外戚何进掌权,被挤出权力中枢的宦官不甘失败,设法杀死何进,袁绍起兵诛杀了宦官,又被董卓赶走,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以袁绍为首的十七镇诸侯以讨伐董卓为名,先后割据混战。司徒王允忧国心切,想出了一个“连环计”,用绝色女子貂蝉离间董卓与其义子吕布的关系,然后与各路豪强联合,设计杀死董卓。董卓部将拥兵自重,又大杀王允及其同僚。 在连年混战过程中,曹操、刘备、孙坚渐次崛起。先是曹操以“勤王”名义救援了溃败中的汉献帝,并强迫

15、献帝迁都许昌,从此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十一年的长期征战,他先后歼灭了袁术、袁绍等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孙坚早在十七镇诸侯共讨董卓之时,便乘机移军长江中下游,攻取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地盘。孙坚死后,其子孙策、孙权先后接管一切,实力日益增强。 刘备则先因兵败依附曹操,后又辗转依附荆州刺史刘表。在此期间,他三顾茅庐,礼请诸葛亮出山辅佐,得到了一条有力的“臂膀”。其后,连续击败曹操部将的进攻,军事上有了起色,但偏处一隅,没有可靠的根据地,整个形势还是不妙。,不久曹操挟战胜袁绍的余威,亲率大军南下,想要一举消灭刘表、刘备、孙权等人,进而一统天下。恰逢刘表病死,其子刘琮献荆

16、州降操,战局急转直下,大大有利于曹操。曹操在这种形势面前,滋生了骄傲轻敌情绪。经过诸葛亮的反复游说,孙权、刘备决定联合,双方共同发动了一场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性的大战役赤壁之战。赤壁一战,曹军几乎全军覆没,曹操只得统兵北还。大战过后,刘备又统兵攻占四川全境,取得了比较广阔的根据地。曹、刘、孙三足鼎立的局面从此形成。,此后若干年,三国展开了角逐争夺。当时据有荆襄九郡并两川之地的刘备,正发展壮大。但是,由于镇守荆州的关羽破坏了孙、刘联盟,孙权乘关羽忙于和曹兵交战之机,派兵袭占了关羽后方荆州全境,关羽由此败亡。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建国号为“魏”。刘备闻讯,亦“继汉统”,正式建立蜀汉政权。为了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不听诸葛亮的劝阻,亲自统兵与孙权交战,结果为孙权手下大将陆逊所败,火烧连营七百里,全军丧亡殆尽,他自己也病死白帝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