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茹清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52806670 上传时间:2018-08-26 格式:PPT 页数:204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茹清平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茹清平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茹清平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茹清平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茹清平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茹清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茹清平(2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新课标卷语文学科命题特点与备考策略,新高考 新题型 新策略,主讲教师简介:茹清平,特级教师,国家级培训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教材培训专家,全国各地培训高中教师3万余人。是广东省首批班主任讲师团成员,广东省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第二批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专家。有专著、论文200余万字,中文核心期刊封面人物。获得过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南粤优秀教师”、市“十大杰出青年”、区“十大杰出教师”等荣誉,2012年,诗歌作品获“全国首届教师文学奖”。现为深圳市南山区教科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茹清平,2016年1月

2、9日 广州 华泰宾馆,2,2,20072014,2015,2016,2017,高考全国卷增加使用省份,四川、重 庆、福建,?,宁夏、贵州、甘肃、 青海、西藏、黑龙江、 吉林、内蒙古、新疆、 云南、辽宁,河南、河北、江西、山西、陕西、湖南、湖北,3,新高考“新”在哪些方面?,新课标卷有哪些新题型?,我们可采取哪些新的备考策略?,新背景 新理念 新考纲,新高考,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新”高考之“新”是个相对概念。 语文考查的本质不会变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一(国家层面):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

3、“新”是因为背景发生了变化。,新高考之新背景,访谈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和语文命题组专家(要点)。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实施意见中要求高考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高考语文要通过试卷设计和能力架构,落实改革要求;通过素材选择和精心设题,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义价值观,自觉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对依法治国的认识,重视对创新能力的培养。,6,特点一:突出立德树人导向语文是与社会现实联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今后的高考语文进一步突出体现高考内容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

4、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育人方面的合力,实现高考语文的教育功能。,新高考之新背景,7,1.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着当今中国的时代精神,也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源泉。为了选拔热爱母语、学识扎实、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高考语文试题材料一向注重选取渗透核心价值观的人物事迹、新闻事件和文学作品。2015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无数中华儿女曾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全国二卷传记阅读将军赋采薇,以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师长戴安澜的传记材料为阅读文本,不仅适合考查考生独立思考

5、、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如全国二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来护儿的重义轻财,全国一卷小说阅读材料中马兰花的诚信友善,福建卷语用题材料中焦裕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形象等,无不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新高考之新背景,8,2. 蕴含依法治国理念依法治国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也是当今时代主题。语文虽然不同于政治,但在试题中蕴含依法治国,为将广大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助力,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全国一卷作文题“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时接电话”,语用题涉及食品安全法,湖北卷文言文阅读谈“廉吏

6、自古难之”的廉政话题,重庆卷语用题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等内容,都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思考和感悟,无疑有助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新高考之新背景,9,3. 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作为语文重要组成部分的古诗文经典已融入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高考语文加大了对传统文化素养的考查力度。全国卷在古诗文阅读中,既有分析概括、翻译、古诗词鉴赏等传统题型,又有断句、文化素养以及在具体情境中默写名篇名句等新题型。现代文阅读也注意渗透传统文化元素,如全国二卷小说阅读材料塾师老汪中对“有朋自

7、远方来”的解释,全国二卷传记阅读中戴安澜借诸葛亮、秦始皇事迹表达壮志的两首远征诗等,不仅强调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传承,更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尤能启人心智。同时,四川卷两汉经学、安徽卷中国经典、湖北卷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山东卷四堡雕版、重庆卷传统技艺等试题,无不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意义,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新高考之新背景,10,4. 凸显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炎黄子孙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在高考命题中凸显创新能力,不仅符合高校人才选拔的核心要求,也是语文时代性、工具性的重要体现。全国二卷作文中以施一公

8、教授为原型的科学家大李、全国一卷传记阅读中朱东润在传记文学创作上不愿“穿新鞋走老路”、湖南卷屈原离骚和九章算术“割圆术”的教益和启示、浙江卷汪曾祺刻画“捡烂纸的老头”的用意等,无不有助于引导考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鼓励创业创新正能量。,新高考之新背景,特点二:体现考试内容改革方向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语文学科的特点是基础性、综合性和应用性的高度统一,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学习知识文化的工具,掌握认识世界、了解社会的工具,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方法。高考语文无疑应突出阅读与表达核心素养,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借助语言与思维工具、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1,1.

9、加强基础性语文既是思维工具,又是表达工具,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又体现了语文为其他学科提供支撑的基础功能。在阅读方面,试题设计积极反映时代要求,除了考查学生在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中理解文本、筛选信息、鉴赏评价等精读能力外,也增加了对快速阅读能力的考查。例如,北京卷以三段彼此关联又相对独立的阅读材料开篇,内容是关于汉字照排技术的突破与创新的,每篇均千字左右,大幅度突破了以往社科类文章1100字左右的文字量,要求考生在快速浏览中筛选每段文字的主要信息并回答问题。这些设计,从内容到形式全面拓宽了对阅读能力这一基本能力考查的视野。在表达方面,试题的设计使考生既有表达的欲望,又有要表达得准确、流畅、清晰的

10、自觉追求。全国卷和分省卷的语言表达试题都既有传统的对词语使用准确与否、语句表达正确与否、语篇中上下文衔接恰当与否的考查,也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上海卷要求为小说雪天续写情节的补写题、湖北卷“天鹅戏水”图文转换题、以及作文等表达能力的考查,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表达能力的重要基础性作用。,新高考之新背景,12,2. 突出综合性高考语文试题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现实、贴近考生实际的试题材料,如全国一卷“电商网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全国二卷“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安徽卷“亚投行”、天津卷作文“范儿”等材料的内容,调动获取文字信息、独立思考材料内容、客观评价作品特征、准确表达思

11、考感悟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现实,领会理解试题背后的深层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沟通书本、课堂和学校内外的联系,结合自己学习生活的真实体验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能激发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运用已有知识思考、解决身边问题,体现出高考语文综合性的特点。,新高考之新背景,13,3. 着重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国高考语文拓宽了命题视野,注重引导考生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深度探究。尤其是作文,如上海的“坚硬、柔软与和谐”、江苏的“智慧与经验、能力、素养”、广东的“人与自然”、浙江的“人品与文品”,都着眼于对思辨能力的考查,避免宿构套作,引导深度的观察与思考。全国二卷论述类文

12、本阅读艺术是什么,就原文中“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能否推演出“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江苏卷阅读题罗丹的雕刻引发罗丹创作对雕刻创新的根本性变革等试题内容,都需要考生有较高的独立思考能力,是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新高考之新背景,特点三:探索创新试题设计语文命题组专家介绍:创新试题设计是实现考试内容改革的必要手段。为了更好地落实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2015年高考语文学科守正创新,积极调整,探索试题创新设计,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14,1. 语用题注重创新已经进入大数据、多媒体和自媒体时代的今天,文字之外,从图片、表

13、格、数据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成了阅读“新常态”。而图表阅读题、图文转换题为考查阅读和表达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通道。全国二卷语用题“联合我们的力量”展示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鸽子由多国旗帜巧妙构成,学生要根据图形内容要素简明流畅地写出各国应齐心协力、维护和平的寓意。此外,还能在作答的过程中,感受到该图暗合2015年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背景。其他如全国一卷“保护水环境”、江苏卷“中国文化遗产”等标志性图形,重庆卷“儿童在不同场地的时间分配”示意图、湖北卷“南水北调”路线图、浙江卷本省与全国阅读情况比较图等,都在阅读文本选择的多样化上作了积极探索。,新高考之新背景,15,2. 作文题增加任务驱

14、动元素作文试题考查明确增加了任务驱动的导向。如全国卷作文题拓展了材料的功能,在材料一如既往地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同时,还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发挥材料引导写作任务的功能,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如全国一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地谈问题、讲道理。全国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都会引导考生就一个具体明确的要求来写作,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套作和宿构,实现写作能力在应用层面的考查。2015年高考语文命题得到一致好评试题:考查学科核心素养,凸显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体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试题设计科学合理,

15、引领语文考试方向,助推高考内容改革,很好地履行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使命。,新高考之新背景,背景二(学科层面): 2014.3.18温儒敏先生在光明日报高考语文改革的走向分析及建议,1.命题将更加注重运用教育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 未来几年高考语文的命题将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查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新高考之新背景,2.命题所依赖的材料范围将大大拓展 现在高考语文命题依赖的材料主要是文学方面的,也就是“文学化”太过了。 中学语文

16、教科书太偏重文学,视野不够宽,而且文学的教学也并非就是往审美和情感教育方面靠,而是局限于琐碎的分析,这肯定不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 高考已经注意到这一偏向,逐渐拓宽命题的材料来源,除了文学,还有哲学、历史、科技、社会、经济、时政等。这也会是今后改革的一个方面。,新高考之新背景,3.更加注重逻辑思辨能力的考查 现在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训练,缺少理性分析能力,这和语文教学的偏颇相关,而高考语文对此也责无旁贷,一定会想办法去引导改善。 增加“非连续文本”材料,观点并不连贯,甚至彼此相左,让考生去辨识、归纳和发挥。有点类似于考公务员的“申论”,看重的是思辨能力。,新高考之新背景,4.有意识考查读书的情况,包括课外阅读、经典阅读、阅读面与阅读品味 现在的语文课只注重精读精讲,注重做题,读书很少,学过语文却不怎么喜欢读书,这样的语文课是失败的,语文素养更无从谈起。课标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是有针对性的。课改之后探索开设选修课,本意就是拓展阅读面,可是受制于高考,很难实施。 读书状况其实最能体现语文素养,高考语文理所当然要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